學記.jpg


題解
 

《禮記》為先秦、兩漢儒者論禮樂制度之雜文,原本單篇散論,或附於《儀禮》之後,做為閱讀禮經的參考。漢朝建立,急於樹立禮儀規範,設學官講論禮學,於是有「《古文記》二百四篇」(劉向《別錄》)、「《記》百三十一篇」(班固《漢書.藝文志》)等書之集結。這些應該就是今傳「禮記」的前身。《禮記》相傳為西漢儒者戴聖所編,共四十九篇,至東漢末鄭玄為之做注,唐孔穎達為作《正義》,清孫希旦作《集解》,成為禮學經典由來已久。

本文選自《禮記》第十八篇,篇名〈學記〉」,義為「教學雜記」,內容雜記「教」與「學」相關之制度、理論與經驗,是我國早期較完整的記載教學理論之重要篇章。從各段內容的安排來看,除了首尾大略相映,中間各段都是獨自立論,其先後次序的安排,似無章法。推測是因為:全篇內容累積了先秦以來儒家學者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所體會出來的心血結晶,起初片段不完整,最後才由編撰者整合各家筆記勒而成篇。


禮記.jpg


禮記.學記

發慮憲,求善良,足以謏聞,不足以動眾;就賢體遠,足以動眾,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兌命》曰:「念終始典於學。」其此之謂乎!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夫然後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記曰:「蛾子時術之。」其此之謂乎!

大學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學鼓篋,孫其業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視學,游其志也;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幼者聽而弗問,學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倫也。記曰:「凡學,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謂!

大學之教也,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不學操縵,不能安弦;不學博依,不能安詩;不學雜服,不能安禮;不興其藝,不能樂學。故君子之於學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是以雖離師輔而不反也。《兌命》曰:「敬孫務時敏,厥修乃來。」其此之謂乎!

今之教者,呻其佔畢,多其訊言,及於數,進而不顧其安,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隱其學而疾其師,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雖終其業,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

發然後禁,則扞格而不勝;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後可以為人師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

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其言也,約而達,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謂繼志矣。

君子知至學之難易,而知其美惡,然後能博喻;能博喻,然後能為師;能為師,然後能為長;能為長,然後能為君。故師也者,所以學為君也。是故擇師不可不慎也。記曰:「三王四代惟其師。」此之謂乎!

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是故君之所不臣於其臣者二:當其為尸則弗臣也,當其為師則弗臣也。大學之禮,雖詔於天子,無北面,所以尊師也。

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不善答問者反此。此皆進學之道也。

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其聽語乎。力不能問,然後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

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始駕馬者反之,車在馬前。君子察於此三者,可以有志於學矣。

古之學者,比物醜類。鼓無當於五聲,五聲弗得不和。水無當於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學無當於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師無當於五服,五服弗得不親。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約,大時不齊。」察於此四者,可以有志於本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後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謂務本。

【文章出處】
《禮記》
學記
原編者:戴聖
原作者:不詳


禮記.png


註釋翻譯

(一)論在位者如欲化民易俗,必須從教育著手


發慮憲(引發思慮),求善良,足以(音ㄒㄧㄠˇ,微小)聞,不足以動(感動)眾;就(近)賢體遠,足以動眾,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教育)乎!
譯文:
用心思慮,尋求品德善良的人輔佐自己,可以得到小小的聲譽,不能夠感動群衆。接近就教於賢者,體念親愛和自己疏遠的人,雖能夠感動群眾,仍然不足以教化人民。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風俗習慣,一定要從教育入手。

◎《論語.為政》:「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儒家認為想治理國家,僅僅依靠發布政令、嚴刑峻法、親賢就士不可能達到目的,統治者要想使百姓遵守社會秩序,形成良風美俗,從而達到天下大治,必須發展社會教化,通過社會教育手段,提高全體國民的文化素養和道德自覺來實現。

學字.jpg


(二)古代的君王,治理國家,首重教育工作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譯文:
雖然是質地美好的玉,如果不經過琢磨,也不能成為有用的器皿;人雖然自稱是萬物之靈,如果不肯學習,也不會明白做人處世的道理。所以古時候的君主,建設國家,管理人民,都是以教育為最優先、最重要的工作。

◎儒家雖認為人性本善,但是如果沒有接受教育,不經過努力學習,終究無法懂得道理,璞玉只是璞玉,無法成為玉器。
◎強調教育在移風易俗和建國君民中的作用。

《兌命》曰:「念終始(經常,常常)於學。」其此之謂乎!
譯文:
《尚書.兌命》說:「意念要自始至終常想到學習。」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啊!


玉.png


(三)論教學相長

雖有嘉肴,弗(不)食,不知其旨(美味)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譯文:
雖然有味美可口的菜餚,如果擺在那裡不吃,也就不能知道它的美味;雖然有高深完善的道理,如果不去學習,也不能知道它的好處與可貴。


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反省)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譯文:
所以說,學習過後才知道自己的學識的不足,通過教人之後才發現自己的學識的困惑不通達。知道自己還不夠,然後才能反省,努力向學。知道有困惑不通達,然後才能自我勉勵,發奮圖強。所以說:教與學是相輔相成的。


《兌命》曰:「(音ㄒㄧㄠˋ,通「斅」,教,指教別人)學半(學之半,即能增進自己學識一半)。」其此之謂乎!
譯文:
《尚書.兌命篇》說:「教別人,能增進自己學識一半的效果。」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啊!


乙瑛碑.學.png


(四)論大學教育之進程階段

古之教(教學的地方)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
譯文:
古時候教學的地方,每二十五家的「閭」設有學校叫「塾」,每五百家的「黨」有自己的學校叫「庠」,每一萬二千五百家的「術」有自己的學校叫「序」,(術當為「遂」,一萬兩千五百家為「遂」)中設有「序」,在天子或諸侯的都城之中設有「太學」(大學)。


比年(每年。比,音ㄅㄧˋ入學,中年(隔年)考校(考察)。一年視(分章斷句)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擇)友,謂之小成。
譯文:
學校每年都招收新生入學,隔年對學生考察一次。入學一年之後,考察經文分章斷句的句讀能力,辨別志向所趨;第三年考察學生是否尊重專注於學業,樂於與同學相處;第五年考察學生是否廣博學習,親近師長;第七年考察學生在學術上是否有獨到的見解,以及對朋友的選擇識別的能力,如果能做到,就叫做「小成」。


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退縮、違反),謂之大成。
譯文:
第九年能舉一反三,推論事理,遇事有堅強的信念,而且不違反老師的教誨,就可以稱之為「大成」。


夫然後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悅)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
譯文:
唯其這樣,才能教化百姓,移風易俗,周圍的人能心悅誠服,遠方的人也都前來歸附,這就是大學教育的方法與次第。

記曰:「蛾子(蛾,音一ˇ同「蟻」,螞蟻)(時時)(學習,效法)之。」其此之謂乎!
譯文:
古書上說:「小螞蟻時時學習銜泥成推,然後才能成大土堆。」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啊!

◎後世以「蛾術」比喻勤學。

螞蟻.png
上圖:螞蟻


(五)論大學始教之七項原則

大學始教(開學)皮弁(鹿皮製成的禮帽)祭菜(祭祀的蔬菜),示敬道也;
譯文:
大學開學的時候,學生都穿著禮帽,以芹菜水藻祭祀先聖先師,表示尊師重道;


宵雅(小雅)(習)(〈鹿鳴〉、〈四牡〉、〈皇皇者華〉三首詩),官其始也;
譯文:
學生要學習《詩.小雅》中的〈鹿鳴〉、〈四牡〉、〈皇皇者華〉三首詩歌,這三首詩都在敍述君臣和睦的詩,勸勉學生為蒞官事上、忠於國家之道;

入學鼓(擊鼓)(書箱),孫(謙遜)其業也;
譯文:
擊鼓召集學生,正式打開書篋取出書籍,希望學生以謙遜謹慎的態度學習;


夏楚(教鞭、戒尺。夏,音ㄐㄧㄚˇ二物,收其威也;
譯文:
夏楚兩物,是用來警惕鞭策學生,收到整肅威儀的效果;


未卜(占卜擇日)(禘祭,天子五年一度的大祭)不視學,游(發展)其志也;
譯文:
學生春季入學,在大祭未實施以前,天子諸侯不急著到學校去視察,為的是讓學生有充裕的時間,按照自己志願從容學習,發展自己的志向;

(隨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
譯文:
教師隨時觀察學生,但是並不輕易發言,也不反覆指示,等到適當時機再加以指導,為了要使學生自動自發思考;

◎《論語.述而》: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幼者聽而弗問,學不躐等(學習不能超越順序次第,應循序漸進。躐,音ㄌㄧㄝˋ,逾越)也。
譯文:
年幼的學生,只聽講而不能亂插嘴發問,是因為學習要按照進度順序次第進行。


此七者,教之大倫(常理)也。
以上這七項,是教學的主要道理。

記曰:「凡學,官先事(學習管理的事務),士先志。」其此之謂乎!
譯文:
古書說:「凡是學習活動,學做官的人先教以任官的職事,學習管理的事情,身為讀書人,要先培養高尚的心志。」就是這個意思。

強調教育為社會政治服務的目的

古琴.jpg
上圖:古琴


(六)論學習必須兼顧體用

大學之教也,時(按照時序)教必有正業(正課),退息(課後休息)必有居學(自學)
譯文:
大學的教學是講究方法的,是順著四季時序而進行  (編按:春、秋教禮樂,冬、夏教詩書),所教授的課業有禮、樂、詩、書等正課,課餘返家時有指定的研究課業,又必須加強課外練習、自我學習。


不學(調整)(絃),不能安弦;不學博依(廣為譬喻),不能安詩;不學雜服(各色服制),不能安禮(禮儀服制);不興其藝(六藝),不能樂學。
譯文:
學習要有方法,如果不先練習調整琴弦,指法不夠純熟,琴、瑟就彈不好;不能從鳥獸草木、天時人事中通曉譬喻的廣泛應用,詩就作不好,比、興便不能理解;不學會各色服制、各種儀節,行為就不能禮儀合度;對於六藝等技藝沒有興致,就提不起學習的興趣。


故君子之於學也,藏(懷抱於心中思考)焉,修(學習)焉,息(休息)焉,游(遊憩)焉。
譯文:
所以君子對於學習,一定常常思考,時時勤勉學習,不論休息、遊樂時,生活中都要不忘了學習。


夫然,故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是以雖離師輔而不(違反)也。
譯文:
能夠這樣,才能安心學習而親近師長;與同學相處融洽而信奉自己所學的道理。因此即使離開師友,也不會背棄道義。


《兌命》曰:「敬孫(謙遜)務時(時時)(勤敏)(其)修乃(才)來。」其此之謂乎!
譯文:
《尚書.兌命》說:「敬重學業,虛心學習,而又時時勸勉不息,他所進修的學業才能有所成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啊!


風.jpg


(七)論教師錯誤之教學方法

今之教者,(吟誦)佔畢(猶「笘篳」,指書簡。佔,音ㄓㄢ,多其(說話煩瑣嘮叨,及(汲汲)(音ㄕㄨㄛˋ,急速)進,而不顧其(理解),使人不由(發自)其誠,教人不盡其材,其施之也悖(悖逆先後順序),其求之也(音ㄈㄛˊ,同「拂」,違逆)
譯文:
現在的教師,只是照本宣科吟誦書本,大量灌輸,絮絮叨叨地講課,急求快速的進度,一味趕進度,不管學生明不明白(故意找些難題來問學生,講一些枯燥無讓人聽不懂味的名物制度)。而且教人時沒有出於自身的誠意,教導學生又不能發展他們的才能,又不衡量學生的程度與學習能力,對學生的教法違背先後次序,對學生所求不合實際、違反情理,學生求學也違逆不順。


夫然(如此),故(痛苦,此指厭惡)其學而疾(怨)其師,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雖終(完成)其業,其去之必速,教之不(成功),其此之由乎!
譯文:
如此一來,使學生愈來愈厭惡學習,而且怨恨師長,對於學習只感到困難,而不明白學習的快樂與好處。雖然勉強完成課業,也很快就忘得一乾二凈。教育之所以不能成功,原因就在此。


儒家.jpg


(八)論大學教育成功的四個原因:預防、及時、循序漸進、觀摩


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預防),當其可之謂(及時),不陵(逾越)節而施之謂(循序漸進),相觀而善之謂(觀摩)。此四者,教之所由(成功)也。
譯文:
大學教人的方法,在學生錯誤邪惡的念頭未發生之前,就用來加以教育來約束預防,防患於未然。在適當的時機進行教育,叫做及時。依據學生的年齡和程度,不跨越進度,不超出其能力來教育,就叫做循序漸進。使學生互相觀摩而學習他人的長處,就叫做切磋琢磨。這四種教學方法,是教育之所以成功的原因。


筆.png


(九)論大學教育失敗的六個原因

(發生)然後禁,則扞格(牴觸不相投。扞,音ㄏㄢˋ而不勝;時過(錯過時機)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雜亂施教)而不(循序漸進),則壞亂而不修;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結交輕慢不正當的朋友。燕,褻瀆,輕慢)逆其師,燕辟(褻慢嘲笑教師的譬喻)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失敗)也。
譯文:
壞的言行已發生再去禁止,錯誤的觀念已堅不可拔,教育的改變也難以勝任。錯過了學習時機,事後補救,儘管勤苦努力,仍然難於成功。教師雜亂無章,不按程度順序去施教,學生就會支離破碎,頭腦混亂毫無條理。沒有同學一起切磋琢磨,求學之路便孤單而見聞有限。結交輕慢不正當的朋友,就會違背師長的教訓,褻慢嘲笑教師教書的譬喻,會荒廢自己的學業。這六項,是導致教育失敗的原因。


孔子.jpg
上圖:孔子


(十)論大學教育宜講究方法,得法則成功,不得法則失敗,應隨時把握「引導」「鼓勵」「啟發」的教學方法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成功),又知教之所由廢(失敗),然後可以為人師也。
譯文:
君子不但懂得教學成功的經驗,又懂得教學失敗的原因,就可以為人師表了。


故君子之教,喻(曉諭,指啟發)也,(導)而弗牽,強(嚴格)而弗抑(壓抑)(啟發)而弗(和盤托出)
譯文:
所以君子的教學是要啟發學生,讓學生明白道理,引導吸引他,而不牽拉強迫學生服從,對待學生嚴格,但並不抑制其個性的發展,提綱挈領啟發他,而不和盤托出、瑣碎說明。

(導)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啟發)而弗(和盤托出,給予完整答案)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
譯文:
加以啟發,而不將結論和盤說出。只引導而不強迫,學生才會覺得溫和容易親近。教師嚴格而不強制,使學生能夠自由發揮,得以充分發展,感到學習容易。只加以啟發,不必全部瑣碎說明,使學生能夠自己思考(以免阻礙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使人親近又能自動思考,這才是善於啓發誘導了。

◎教師雖在教學活動中起主導作用,卻只是引導學生學習,而非強迫學生學習;鼓勵學生,而非抑制學生;開啟學習的端倪,而非提供學生現成完整的答案。如此教師既顯示給學生輪廓方向,而又能引發學生思想,是最好的教學方式。
◎「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的教學方式,正是《論語》所謂「夫子循循然善誘人」的最佳註腳。


梅花.png


(十一)論教師必須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及其缺失,加以補救

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貪多),或失則寡(以少為滿足),或失則易(覺得容易),或失則止(中止,指自我設限)
譯文:
學習的人容易犯四種過失,是施教者必須要瞭解的:人在學習的時候,或有貪多而不求甚解的毛病,或有得少為足的毛病(知道一些就滿足了),或有認為太容易,生起輕忽、見異思遷、不認真學習的毛病,或有自我設限,畏難中止的毛病。


此四者,心(心態)之莫同也。知其心(心態),然後能救其失(缺點)也,教也者,長善(發揮其優點)而救其失者也。
譯文:
這四種心態都不相同,必須先明白受教育者的不同心態,然後才能幫助學生克服缺點。教育的作用,就是使受教育者能發揮其優點、克服其缺點。


蘆葦.png


(十二)論教學法中語言的使用,簡單、精確、妥善

善歌者,使人繼其聲(繼續跟著唱);善教者,使人繼其志(繼續跟著學)
譯文:
會唱歌的人,不僅聲音悅耳,動人心弦,還要使人情不自禁地跟著唱。會教人的人,不僅給人以知識,還要誘導學生自覺地跟著他學,使人繼承他的志向而努力不懈。


其言也,約(簡約)而達,微(精微)(音ㄗㄤ,善)罕譬(舉例不必多)而喻,可謂繼志矣。
譯文:
教師講課,要簡單明確而通達曉暢,精練而完善,舉例不多,但能說明問題。這樣,才可以達到使學生自覺地跟著他學的目的。


師.png


(十三)論選擇老師的重要

君子知至學之難易,而知其美惡,然後能博喻。
譯文:
君子要根據學生學習時感到難易不同,知道深淺難易的順序,從而看出學生的才力的高低,然後能因材施教,對學生多方面的廣泛曉喻、啓發誘導。

「博喻為師」意指教師必須因材施教,廣泛地曉喻學生,而不拘一途。
「博喻」的先決條件還是教師通曉求學入道的淺深次第,了解學生資質材性的好壞,才能達成目標。

能博喻,然後能為師。能為師,然後能為長;能為長,然後能為君。故師也者,所以學為君也。是故擇師不可不慎也。
譯文:
能廣泛曉喻、啓發誘導,然後才有能力作老師;能夠作老師,才能做官長;能做官長,才能作領導者。所以能作一個好老師,就是學作領導者的開始。所以,選擇老師不可以不謹慎。

學生無論智愚賢不肖,皆可加以曉喻教導,而不可放棄,其關鍵唯在於教師是否善於啟發誘導而已。
能熟悉教材難易及學生狀況,進而因機設教,多方誘導的人,才有資格作老師。

記曰:「三王(三皇 )四代(虞夏殷周)惟其師。」此之謂乎!
譯文:
古書說:三王四代「三代開國,四代治理人民,都是尊重老師的。」就是說的這個意思啊!


孔子.JPG


(十四)論尊師之必要

凡學之道,(尊敬)師為難。師(尊敬)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
譯文:
求學的道理,尊敬老師是最難做到的。老師受到尊敬,然後真理學問才會受到敬重。真理學問受到尊敬,然後人民才會敬重學問,認真學習。


是故君之所不臣於其臣(不把臣子當作臣子)者二:當其為尸則弗臣也,當其為師則弗臣也。大學之禮,雖詔於天子,無北面(免去面向北方行臣子的禮節),所以尊師也。
譯文:
所以君王在兩種情形之下,不把臣子當做部屬來對待:一種就是在祭祀時,臣子裝扮成神靈接受祭祀的時候,就不把臣子當做屬下看待;另一種就是臣子擔任君主老師為天子授課時,雖被天子召見,擔任老師的臣子也不處於面朝北的臣位,就是為了表示尊師重道。


鐘.png
上圖:鐘


(十五)論學生善學與不善學、師生善問答與不善問答之差異,兼明問答之法

善學者,師逸(閒逸,省事)而功倍,又從而(酬謝,歸功)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
譯文:
善於學習的人,能使教師很省事,卻收到加倍的效果,學生更把功勞歸諸於老師教導有方;不會學習的人,即使老師很勤苦,只收到一半的成效,還要埋怨歸罪於教師。


善問者,如攻(砍)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樹木枝幹交接而紋理纏結的地方),及其久也,相說(悅)以解;不善問者反此。
譯文:
善於發問的人,好比木匠砍伐堅硬的木頭,先從容易下手的軟處開始著手,慢慢的再砍枝較硬的地方,等到時間一久,木頭就脫落分解了;不善發問的人,使用的方法剛好相反。

◎先問容易的問題,再問難題,問題就會容易解決,師生因了瞭解義理而喜悅。

善待問者,如撞鐘,叩(敲擊)之以小者則小鳴,叩(敲擊)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不疾不徐),然後盡其聲;不善答問者反此。此皆進學(增進學問)之道也。
譯文:
善於回答問題的人,,要回答得有針對性,有如撞鐘一樣,輕輕敲打則響應得小聲,重力敲打,則響應的聲音就很響亮,一定要打鐘的人從容不迫,然後鐘聲才會餘音悠揚傳之久遠(讓別人把問題說完,再慢慢回答);不善答問的人剛好相反,這都是增進學問的方法。


芽.png


(十六)論教師須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並且具有素養,以備學生問難

記問(死記死背)之學,不足以為人師。
譯文:
單靠死記一些零碎的知識,自己沒有心得,沒有獨到見解的人,不夠資格擔任老師。


必也其聽語乎。力不能問(學生提不出問題),然後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捨棄)之可也。
譯文:
教師一定要(有淵博的知識),隨時準備根據學生的提問,並給以圓滿的回答才行;如果學生提不出問題,然後告訴他是可以的;學生心裡有疑難,沒有能力表達時,老師才加以開導;老師開導了,學生仍然不能理解,就不要再講下去了,雖然暫時放棄指導,等待將來也是可以的。


上爬.jpg


(十七)論先易後難、循序漸進

良冶(冶金匠)之子,必學為裘(製皮衣);良弓之子,必學為箕(製畚箕);始駕馬者反之(將小馬反過來繫在車後),車在馬前。君子察於此三者,可以有志於學矣。
譯文:
高明的冶金匠的兒子,一定要先去學縫補皮襖(古代工藝相近);高明的弓匠的兒子,一定要先去學編畚箕;剛學駕車的小馬,都事先把小馬繫在車後,反過來車子在馬的前面,讓小馬跟著學習。君子觀察這三件事例,就可以立定求學的志向了。

先易後難、由淺入深、反復練習、循序漸進。

水珠.jpg


(十八)論學習要當推論已知,明瞭未知,比較異同,舉一反三

古之學者,(類比)(類比)類。
譯文:
古時候的學者,能夠分析比較事物的異同之處,匯整成一類。


鼓無當於五聲,五聲弗得不和。
譯文:
鼓音不是五音之中的任何一音,但是五音演奏,沒有鼓音的調和,就顯得不和諧。


水無當於五色,五色弗得不章(文采)
譯文:
水不是五色中的任何一種,但五色沒有水調和,就不能鮮明悅目。


學無當於五官,五官弗得不治(運用)
譯文:
學習不是五官中的一種,但五官不經過學習訓練,就不會有良好的運用。


師無當於五服(五等喪服),五服弗得不親。
譯文:
教師不是五服親屬的一種,但如果沒有教師的教導,人們不可能懂得五服人倫的親屬關係,因而相親相愛。


草原.jpg


(十九)論君子學習當追求根本

君子曰:「大德不官(官職),大道不器,大信不約,大時不齊(不停運轉沒有齊一)。」察於此四者,可以有志於本矣。
譯文:
君子說:「德行很高的人,不限於只擔任某種職務;偉大的道理,不局限適用於一種事物;真正偉大可貴的誠信,不一定建立在文字誓約之上才相信;天時有四季變化,雖然運轉不停沒有劃一,卻能準確而守時。」如果能了解這四種道理,就可以立志學習偉大,有志於掌握最根本的道理了。


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後海;或源也,或(事物的終了)也。此之謂務本。
譯文:
夏商周三代王者祭祀河川的時候,都是先祭河而後祭海,這是因爲河是水的源頭根本,海是河流的歸宿,能夠分別源流,先本而後末,這才叫掌握了根本。


禮記.p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