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jpg


題解
 

本文選自《昭明文選》,乃朋友往來問候抒懷的書信,抒情意味濃厚,作者曹丕。

建安七子中的徐幹、劉楨、應瑒、阮瑀、陳琳、王粲等六人,與吳質友於太子曹丕。


〈與吳質書〉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丕給吳質寫的一封信。在寫作本文前二年(建安二十二年),中原疫情嚴重,建安七子中的徐幹、陳琳、應瑒、劉楨,先後病死,此外,同年死去的還有王粲,阮瑀則更早於建安十七年辭世。

本文旨在與吳質追懷當年交誼,感嘆故舊凋零,並對建安諸子的文學成就予以肯定。作者在信中既追念往事和亡友,也想起未來文壇和個人情況,以抒情為主,又有敘事和說理,並熔三者為一爐。他仿佛面對自己過去共同游宴的倖存者,開誠相見,娓娓而談,傾訴衷腸,沒有高談闊論,也沒有矯揉造作。他對亡友情感的表達是真摯懇切的,而對他們文學成就的評論是公允客觀的,令人如見心跡,留下深刻印象。這就使全文具有真摯的感情和動人的力量,體現了建安時期的特點。

吳質,字季重,魏濟陰人,與曹氏兄弟和建安七子交往密切。

配合課程:典論論文

延伸閱讀:

文學批評理論的濫觴----曹丕:典論論文(原文+翻譯)
節同時異,物是人非----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原文+翻譯解析)
典論論文的對照組----曹植:與楊德祖書(原文+翻譯)
文學的鑑賞----劉勰《文心雕龍》:知音(原文+翻譯)

建安七子.jpg


與吳質書

二月三日,丕白

歲月易得,別來行
四年。三年不見,東山猶嘆其遠;況乃過之,思何可支!雖書疏往返,未足解其勞結

昔年疾疫,親故多離其災。徐、陳、應、劉,一時俱逝,痛可言邪!昔日遊處,行則連輿,止則接席,何曾須臾相失。每至觴酌流行,絲竹並奏,酒酣耳熱,仰而賦詩。當此之時,忽然不自知樂也。謂百年己分,可長共相保。何圖數年之間,零落略盡,言之傷心!頃撰其遺文,都為一集。觀其姓名,已為鬼錄。追思昔遊,猶在心目。而此諸子,化為糞壤,可復道哉!

觀古今文人,類不護細行,鮮能以名節自立。而偉長獨懷文抱質,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謂彬彬君子者矣。著《中論》二十餘篇,成一家之言,辭義典雅,足傳於後,此子為不朽矣。德璉常斐然有述作之意,其才學足以著書,美志不遂,良可痛惜!間者歷覽諸子之文,對之抆淚;既痛逝者,行自念也。孔璋章表殊健,微為繁富。公幹有逸氣,但未遒耳;其五言詩之善者,妙絕時人。元瑜書記翩翩,致足樂也。仲宣獨自善於辭賦,惜其體弱,不足起其文;至於所善,古人無以遠過昔伯牙絕弦於鍾期,仲尼覆於子路,痛知音之難遇,傷門人之莫逮。諸子但為未及古人,自一時之雋也。今之存者,已不逮矣。後生可畏,來者難誣,然恐吾與足下不及見也。

年行已長大,所懷萬端,時有所慮,至通夜不瞑。志意何時,復類昔日?已成老翁,但未白頭耳。光武有言:「年三十餘,在兵中十歲,所更非一。」吾德不及之,年與之齊矣。以犬羊之質,服虎豹之文;無眾星之明,假日月之光;動見瞻觀,何時易乎?恐永不復得為昔日游也。少壯真當努力,年一過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燭夜遊,良有以也。

何以自娛?頗復有所述造?東望於邑,裁書敘心。丕白。

【文章出處】
《昭明文選》
與吳質書
原作者:曹丕


雁.JPG


註釋翻譯

(一)


二月三日,丕白(說)
譯文:
二月三日,曹丕陳述。

歲月易得,別來行(將)(又)四年。
譯文:
日子過得真快,自分別以來將要四年了。

三年不見,東山猶嘆其遠(時間久遠);況乃過之,思何可支(忍受)
譯文:
三年不見,東山之詩尚且慨嘆分離久遠,何況我們分別已超過三年,思念之情如何忍受得了?


雖書疏往返,未足解其勞結(鬱悶心結)
譯文:
雖然書信往返,也不足以消解思念的憂勞和心中的鬱結。

◎東山,出自《詩經.豳風.東山》:「自我不見,於今三年。」本詩寫士兵的思鄉之情。


毛筆.jpg


(二)

昔年疾疫,親故多離(罹)其災。
譯文:
當年瘟疫流行,很多親戚故舊遭受災病。

徐、陳、應、劉(徐幹、陳琳、應瑒、劉楨),一時俱逝,痛可言邪!
譯文:
徐幹、陳琳、應瑒、劉楨,一下子都相繼病逝,我內心的悲痛怎麼能用言語表達!

昔日遊處,行則連輿(車與車相連),止則接席,何曾須臾(片刻)相失。
譯文:
從前一起交遊相處,出門就車駕相連,居止休息就同席而坐,何曾有片刻分離?

每至觴酌流行(傳杯飲酒),絲竹並奏,酒酣耳熱,仰而賦詩。
譯文:
每當傳杯飲酒,管絃樂器同時齊奏,酒興正濃,大家就仰首賦詩。

當此之時,忽然(漫不經意、意指未察覺)不自知樂也。謂百年己分(以為長命百年是自己當然之事。分:本應有的),可長共相保。
譯文:
那時候,沈醉在歡樂之中,恍惚間並不覺得這歡樂有多麼難得可貴,還以為活到百歲是自己分內所應得的,人可長久地共同保全生命。

何圖數年之間,零落略盡,言之傷心!
譯文:
怎能想到幾年之間,朋友們已凋零死得差不多了,說來令人痛心悲傷!

(最近)撰其遺文,都(共)為一集。觀其姓名,已為鬼錄。
譯文:
近日編訂他們的遺文,合為一集,看著他們的姓名,已登列在陰間死亡的名冊上。

追思昔遊,猶在心目。而此諸子,化為糞壤,可復道哉!
譯文:
追憶當年交遊相好的日子,還歷歷在眼前。而這些好友們已經化為塵土,怎麼忍心再說呢?


墓碑.png


(三)

觀古今文人,類(大多)不護(愛護)細行(細小行為),鮮能以名節自立。
譯文:
我觀察古今文人,大都不拘小節,很少能在名譽和節操上立身處世。

而偉長(徐幹)獨懷文抱質(文質兼備),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鄙棄利祿的清高之志),可謂彬彬君子者矣。著《中論》二十餘篇,成一家之言,辭義典雅,足傳於後,此子為不朽矣。
譯文:
只有徐幹既懷抱文采,又有好的品德,寧靜淡泊,恬淡而少私欲,有隱逸箕山的志向,不貪圖權位而隱退,可以說是文雅而又樸實,文質兼備的君子了。他著有《中論》二十多篇,自成一家的獨特見解,文辭典雅,足以傳於後世,這位賢友的成就是可以流芳百世的。
◎相傳為堯時許由、巢父,二人不受,隱居於箕山,後常用以代指隱逸的人或地方。
◎曹丕〈典論論文〉:「王粲長於辭賦,徐幹時有齊氣,然粲之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樓、槐賦、征思,幹之玄猿、漏卮、圓扇、橘賦,雖張、蔡不過也。然於他文,未能稱是。

德璉(應瑒)常斐然(有文采貌)有述作之意,其才學足以著書,美志不遂,良可痛惜!
譯文:
應瑒的文采煥發且常有著述的意願,他的才學可以著書,但他美好的志願未能實現,實在非常可惜!
◎曹丕〈典論論文〉:「應瑒和而不壯,劉楨壯而不密。

間者(間,音ㄐㄧㄢˋ,近來)歷覽諸子之文,對之抆淚(擦拭。抆,音ㄨㄣˋ;既痛逝者,行(且)自念(想到自己)也。
譯文:
近來遍覽諸位賢友的文章,面對這些遺作看後不禁拭淚,既痛念逝去的亡友,而且想到人生短促,自己也將不久於人世。

孔璋(陳琳)章表殊健,微為繁富。
譯文:
陳琳的奏章氣勢雄健,只是文字稍嫌冗長。
◎曹丕〈典論論文〉:「琳、瑀之章表書記,今之雋也。」

公幹(劉楨)有逸(飄逸)氣,但未遒(剛勁有力)耳;其五言詩之善者,妙絕時人。
譯文:
劉楨文風奔放灑脫,只是還不夠勁健有力,但他的五言詩很完美,高妙的表現超越當代的人。
◎曹丕〈典論論文〉:「應瑒和而不壯,劉楨壯而不密。

元瑜(阮瑀)書記翩翩(文采飛揚),致足樂也。
譯文:
阮瑀的書札奏記文采美好,風致動人,讀了使人感到滿足快樂。
◎曹丕〈典論論文〉:「琳、瑀之章表書記,今之雋也。」

仲宣(王粲)獨自善於辭賦,惜其體弱,不足起其文(不能夠振作起文章氣勢);至於所善,古人無以遠過(連古人都無法超過)
譯文:
王粲獨善於辭賦的創作,可惜他的風格纖弱,不足以振起他的文章氣勢,至於他擅長之處,連古人也無法超越很遠。

◎曹丕〈典論論文〉:「王粲長於辭賦,徐幹時有齊氣,然粲之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樓、槐賦、征思,幹之玄猿、漏卮、圓扇、橘賦,雖張、蔡不過也。然於他文,未能稱是。

昔伯牙絕弦於鍾期(鍾子期),仲尼覆(倒)(音ㄏㄞˇ,肉醬)於子路,痛知音之難遇,傷門人之莫逮(沒有人能趕上。逮,及)
譯文:
從前伯牙善於彈琴,只有鍾子期知音,鍾子期死後,伯牙就破琴絕絃,這是哀痛知音的難遇。孔子聽到子路在衛國被剁成肉醬,就把家中吃的肉醬都倒掉,這是悲傷其他弟子都比不上子路。
◎春秋時俞伯牙善彈琴,唯鍾子期為知音。子期死,伯牙毀琴不再彈。事見《呂氏春秋》。
◎子路在衛國被殺並被剁成肉醬後,孔子便不再吃肉醬。事見《禮記.檀弓上》。


諸子但為未及古人,自一時之雋(音ㄐㄩㄣˋ,俊)也。今之存者,已不逮(及,趕上)矣。
譯文:
諸位賢友只是有些還不及古人,但也是一代傑出人才了,而今活著的人,已沒有人比得上他們了。

後生可畏,來者難誣(輕視),然恐吾與足下不及見也。
譯文:
將來必定有優秀人才出現,年輕人是值得敬佩的,後來之人難於輕視,但恐怕我與您是沒有機會見到了。


墓碑.jpg


(四)

年行(年紀)已長大,所懷萬端,時有所慮,至通夜不瞑。
譯文:
年紀已愈來愈大,心緒紛亂,時常有所思慮,甚至徹夜不眠。

志意何時,復類昔日?已成老翁,但未白頭耳。
譯文:
志向和意趣什麼時候能再像當年?我已是老翁了,只是尚未白髮而已!

光武(東漢光武帝劉秀)有言:「年三十餘,在兵中十歲,所更非一(所經歷的事不只一件)。」吾德不及之,年與之齊矣。
譯文:
東漢光武帝曾說:「已經三十來歲,在軍隊裡待了十年,所經歷的事不止一件。」我的德行才能比不上光武帝,但年齡跟他差不多一樣了。

犬羊之質(謙稱自己並無特出德能),服虎豹之文(卻登上世子之位);無眾星之明,假日月之光;
譯文:
以犬羊的本質,披上虎豹紋彩的外皮;沒有眾星的明亮,只是假借日月的光輝。

動見瞻觀,何時易(改變)乎?恐永不復得為昔日游也。
譯文:
我憑藉低下的才能,卻處在很崇高的地位,德才不足相符,只是憑借父親曹操之力而有高位,我的一舉一動都有人注意觀看,什麼時候可以改變這樣的生情況呢?恐怕永遠不能再有從前那樣的遊樂了!

少壯真當努力,年一過往,何可攀援(執著挽留)?古人思秉燭夜遊,良有以也。
譯文:
年輕時真應當努力啊!歲月一旦逝去,有什麼可以挽留的呢?古人想要夜裡拿著蠟燭出遊,確實是有原因的啊!


蠟燭.png


(五)

(最近)何以自娛?頗復有所述造(著述)(音ㄈㄡˇ,否)
譯文:
您最近以什麼方式來娛樂自己呢?還有什麼創作嗎?

東望於邑(於邑,嗚咽),裁書敘心。丕白。
譯文:
我向您所在的東方眺望,不禁嗚咽嘆息。裁箋作書,敘寫我的心情。曹丕陳述。


悼亡.jpg


賞析

本文為曹丕寫給朋友吳質的書信,一方面追思昔日友人,悼念已逝的建安諸子;另一方面在傷懷之餘,也不忘為故友編纂遺集並加以評論。與吳質書和典論論文俱為文學史上重要的批評文論,然前者充滿懷舊感傷氣息,抒情意味極濃,不僅論文而已。


全文可分五段:首段敘說和吳質分別四年後,久未謀面的思念之情,字裡行間不難想見作者對舊友思念之殷切。第二段追念與昔日舊友宴飲遊樂,俯仰情深的過往。然而,突如其來的一場大疫,帶走交情匪淺的文友,作者傷心落寞之情溢於言表。為了紀念亡友,曹丕為建安諸子整理文稿,編纂成集,其對待故友情誼之深厚,由此亦可想見。第三段承續上文,記述作者對諸子詩文的評論,中間雜揉著睹物思人、物是人非的傷感,以及對知音已逝的痛惜。第四段由懷舊傷逝轉為自念自傷,感嘆年華老大,壯志意氣不復往昔,又自謙忝居高位,才德淺薄,對身為太子「動見瞻觀」的情境,透露難以負荷的無奈。末段則以對吳質近況之存問作結,再度表達思念情懷。

作者對朋友自然流露的真摯友情,乃全文最動人之處。曹丕雖貴為太子,但對好友寫信,卻是誠懇親切,平易自然,毫無敷衍驕誇之氣。文中悼念亡友,情溢乎辭,哀婉感人。全篇文字清麗,自然動人,實為抒情散文名作。


曹丕.jpg
上圖:魏文帝曹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