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jpg


題解

〈詠懷古跡〉是杜甫大曆三年(七六八年)從四川夔州出峽,前往湖北江陵途中所作的五首組詩,屬於七言律詩,與〈諸將〉五首、〈秋興〉八首同為傳誦千古的名篇。夔州和三峽一帶本來就有許多古蹟,詩中所歌詠的古跡,為庾信故居江陵的宋玉宅歸州的昭君村夔州的蜀先主廟武侯祠。其中有明君、有賢相、有文士、有佳人,而其生平又多可感慨、可崇敬之處,杜甫正是借這些古蹟,追懷古人,又由古人而感懷自己,抒寫自己的身世家國之感。


杜甫.jpg
上圖:杜甫


詠懷古跡 其一

說明:
庾信,南朝梁時詩人,為梁出使西魏,被留,乃仕於魏,常懷鄉關之思。


支離(流離)東北風塵(戰亂)際,漂泊西南天地間。
譯文:
東北兵荒馬亂,百姓流離失所,躲避戰禍漂泊來到西南。


三峽樓台淹日月,五溪(邊地五溪族)衣服共雲山。
譯文:
長久滯留三峽屋宇中,與溪人同居共處在一片雲山中。


羯胡事主終無賴,詞客(指庾信,亦指自己)哀時且未還。
譯文:
羯胡事主狡猾,性情反覆無常,感時傷亂的詩人至今還未回還。

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
譯文:
庾信一生最淒涼,晚年作的哀江南賦曾震動了江關。


巫山.png
上圖:巫山


詠懷古跡 其二

說明:
宋玉,故宅在歸州(今湖北秭歸),詩中表現了詩人對宋玉的崇拜,並爲宋玉死後被人曲解而鳴不平。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譯文:
草木搖落,深知到宋玉悲秋的原因,宋玉的文采學問風流儒雅,可做我的老師。


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
譯文:
面對千秋往事惆悵不已,灑下同情淚水,雖然生在不同的朝代,但蕭條淒涼之感卻相同。

江山故宅空文藻,雲雨荒台(楚懷王巫山神女故事)豈夢思。
譯文:
江山依舊故居早已荒廢,空留文采,雲雨荒台難道是荒唐的夢境?

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
譯文:
最可歎楚宮殿早已煙灰無存,船夫們還指點故跡卻惹人生疑。


王昭君.png
上圖:王昭君(明妃)


詠懷古跡 其三

說明:
昭君村在湖北宜昌府興山縣南,本詩表現了昭君對故國的思念與怨恨,也歌詠昭君雖死,魂魄還要歸來的精神。


群山萬壑赴荆門,生長明妃(王昭君)尚有村。
譯文:
群山萬壑隨着江流奔赴荊門,荊門中尚有昭君生長的村落。

一去紫台(宮中)連朔漠,獨留青塚向黄昏。
譯文:
一離開紫台就遠嫁到北方大漠,死後只留下一座長着青草的墳墓,向著黄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
譯文:
單單只憑畫圖怎能認識昭君的美貌,月夜下環佩聲響,當是有明妃的魂魄歸來。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譯文:
千年琵琶一直彈奏著胡地音調,曲中流露的分明是昭君的怨恨。

三峽.jpg

上圖:三峽


詠懷古跡 其四

說明:
這首詩詠蜀先主廟。既詠懷了劉備,推崇諸葛亮與劉備生死一體的親密關係,也寄與了自己境遇的苦悶。


蜀主窺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白帝城)
譯文:
劉備征伐東吳駕臨三峽,戰敗駕崩那年也在永安宮裡。

翠華想像空山裡,玉殿虛無野寺中。
譯文:
在空山裡彷彿還可以想像他的旌旗行仗,永安宮早已成為野寺消失在一片荒涼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臘月)走村翁。
譯文:
古廟的杉松上,有野鶴作巢,每逢節氣過年,村裡的老翁皆前來祭祀。

武侯祠堂常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譯文:
武侯祠緊緊相鄰和先主廟在一起,生前君臣一體,死後祭祀也都相同。


諸葛亮.jpg
上圖:諸葛亮


詠懷古跡 其五

說明:
本詩是詠懷古跡最後一首詩。詩人讚頌了諸葛亮一生的功業,和他崇高的人品,以及他鞠躬盡瘁的精神。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譯文:
諸葛亮的大名永遠留在天地間,他的遺像清高讓人肅然起敬。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鸞鳳)
譯文:
爲了三分天下周密地籌劃策略,萬代好像鸞鳳高翔,獨步青雲。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譯文:
伊尹、呂尚(姜太公)難分伯仲,不相上下,指揮軍隊作戰鎮定從容,讓蕭何、曹參都爲之失色。

運移漢祚終難複,志決身殲(滅)軍務勞。
譯文:
漢朝帝位轉移是因爲運氣,諸葛亮也難以複興,但他意志堅決,因軍務繁忙而鞠躬盡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