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png

以後的社會都是人工智慧社會,那麼人都幹什麼去?

其實這個問題,科學家們早就思考過,人工智慧(AI)對人類的影響日益增大,麥肯錫全球研究院曾經發布報告稱,到了2030年,機器人和自動化可能會取代世界上8億人的工作崗位,而目前的全球勞動力總量為40億左右。那麼我們根據這份報告可以知道,無論是哪個國家,都將受到該趨勢的影響。同時也很明顯,在所有的工作種類中,一些較為機械化的工作肯定是最先被取代的。

到了未來,大多數相對機械和簡單的工作,肯定都將會被機器所取代。李開復曾經舉過幾個例子,比如高清攝像頭監控以及機器人巡視完全可以取代保安,現在的無人駕駛技術發展迅猛,司機也有可能會被無人駕駛所取代。

甚至是一些看上去很高端的崗位,比如醫生,以及華爾街的交易員等等,都有被取代的可能。

一種新的事物產生,總是會伴有興衰的。在舊的產業被取代的同時,新興產業也會隨之崛起。我們人類的現實工作就業也是這樣的,比如汽車的出現代替了馬車,馬車夫失去了工作。但是與此同時,汽車的出現也帶動了汽車製造、汽車修理等等其他行業的發展,這又提供了許多的工作崗位。

因此,我認為人類要想在未來機器人橫行的社會裡,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就應該要努力培養自己的差異化競爭優勢,去擅長於一些機器所不能完成的事情。比如一些具有創造性的工作,藝術類工作就是其一,比如畫家、作家、音樂家等等。不過藝術天賦可能不是每個人都有,但還是有可供選擇的方向的。比如,李開復曾經提出過,50歲以上的人,可以嘗試轉型到高端服務工作領域。

人工智慧的普及也對未來的年輕人提出了一個要求,人工智慧到了未來,可能會像我們現在的傳統基礎教育一樣,進入到學生的課程中,尤其是中小學課堂,成為一個必備的基礎技能。然後每個人在這個基礎上,去尋找自己認為可以與自己的興趣特長相結合的方面,作為未來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

在人工智慧發展的這個趨勢中,作為人類,只有兩種選擇,也就是努力爭取或者坐著等死。想要不被這股浪潮所湮滅,我們只能努力提高自己,才能在AI社會站穩腳跟。


總而言之,到了未來,機器人有統治世界的可能,這聽起來很可怕。但是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人工智慧的發展能夠脫離我們人類科學家的控制,而且人工智慧要有足夠的能力來反抗科學家的技術。可想而知,目前是不可能,而且難度還是很高的,所以作為人類的我們,是不需要提前地過度擔憂的。

【文章出處】
《每日頭條》
〈以後的社會都是人工智慧社會,那麼人都幹什麼去?〉
2018-07-09
網址:

https://kknews.cc/tech/v6zr9ma.html
作者:不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