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png


不值十九錢的生命──《孔乙己》段落解析及問題討論

壹、本文主旨

魯迅塑造孔乙己這個落魄窮困、至死不悟的舊式讀書人的形象,以他的不幸遭遇來對腐朽的封建教育、科舉考試進行深刻的諷刺和尖銳的批判,並揭示出當時冷漠無情的社會面貌。

貳、結構分析

全文是一篇短篇小說,共有十一段,可分為四個層次----小說的結構通常會有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部分

一、故事的序幕、文章的楔子(開端):第一段至第三段

二、描寫孔乙己的形象性格,揭示導致他的悲慘遭遇的原因(發展):第四段至第九段

三、描述孔乙己被打折腿的悲慘遭遇(高潮):第十段

四、孔乙己的失蹤(結局):第十一段


孔乙己.jpg
上圖:孔乙己


參、內容分析

一、故事的序幕、文章的楔子

這部分介紹了故事發生的主要場景——魯鎮的咸亨酒店,還介紹以酒店為中心的民情風俗及說故事人---小夥計,並引出主角孔乙己。

(一)咸亨酒店的格局:

門口是一個曲尺形的大櫃臺,櫃裏放了預備溫酒用的熱水。


(二)酒客的種類:

1. 短衣幫(勞動工人):他們收入不多,只可花四文銅錢買酒站著喝,或多花一文錢買一碟鹽煮筍或茴香豆來送酒。

2. 長衫客(讀書人):他們出手闊綽,可以走進酒店面隔壁的房子,要酒要菜,慢慢地坐著吃喝。

(三)掌櫃的為人:

1. 對下屬永遠是一副凶臉孔,諸多要求:既嫌小夥計不懂伺候長衫主顧,又嫌他不善於酒裏羼水。

2. 狡猾奸詐:在短衣幫主顧酒裏羼水,貪圖蠅頭小利。

3. 對錢銀十分計較:如對客人拖欠下的酒錢,必定計算分明,寫在粉板上。

4. 對人毫無同情心:把孔乙己當作取笑作樂的對象,當孔乙己殘廢後,用手走路,他還念念不忘孔乙己所欠的十九個錢。

(四)小伙計的職責:

由於小伙計的樣子太傻,怕侍候不了長衫主顧,又不懂在酒裏羼水,只做溫酒這類無聊工作。

(五)小伙計還記得孔乙己的原因:

掌櫃兇惡,主顧冷漠,令小伙計「我」覺得煩悶,只有等到孔乙己的到來,才有一點笑聲、一陣輕鬆。 (藉此引出主角孔乙己,故第三段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問題一:魯迅在故事的開首,著力描寫魯鎮的酒店的格局及顧客的特點,究竟有何作用?

參考答案:

1.通過咸亨酒店特別的格局,將長衫客和短衣幫分開,他們一坐一站、一內一外,處處顯示階級對立和貧富懸殊的社會現實。

2.交代了這個故事發生的背景是在清末(即一八九八年)。

3.也為孔乙己的出場作好鋪墊。


二、描寫孔乙己的形象性格,揭示導致他的悲慘遭遇的原因

這部份主要是描寫孔乙己的形象,揭示導致他的悲慘遭遇的原因,以及由此而鑄成的性格。

(一)孔乙己是特別的顧客:

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


(二)孔乙己的形貌:

身材高大,臉色青白,臉帶傷痕,亂蓬蓬的花白鬍子,穿一件髒破的長衫。


(三)「孔乙己」這個綽號的來源:

由於他姓孔,說話時滿口「之乎者也」等文言字詞,令人聽後半懂不懂的,於是人們便從描紅紙上的「上大人孔乙己」這個半懂不懂的話裏,給他取下這個綽號。

 

問題二:文中「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這句話,有甚麼特別的用意?

參考答案:

1.孔乙己雖然穿長衫,但卻不像一般長衫客那樣闊氣,走入店內慢慢坐著喝酒。他「站著喝酒」,說明他像短衣幫一樣,生活窮困,屬社會低下階層。

2.孔乙己生活潦倒,卻仍老是穿著他那件又髒又破的長衫,說明他放不下讀書人的架子,仍自命與眾不同。

3.作者亦有意以孔乙己這種愛面子的性格,來諷刺當時讀書人也具有這種迂腐的思想。


(四)孔乙己的品格:

1.偷東西、要面子:

孔乙己因偷了人家(何家)的書而被吊著打,而引來眾人的嘲笑。他為了掩
飾自己,便說竊書不能算偷=>他是一個死要面子的人。

2.不拖欠、講信用:

孔乙己雖然時常偷東西,但在酒店裏,他的品行比別人都好,從不拖欠酒錢
,間或沒有現錢,也會在一個月內清還=>他是一個講信用的人。

3.個性善良、有愛心:

孔乙己曾好幾次給鄰舍的孩子茴香豆吃=>他尚有愛心,本性善良。


4.讀書只為了向上爬:

孔乙己因被眾人嘲笑,便只好跟小孩子說話。他主動教酒店的小伙計認「回字,說將來做掌櫃的時候用得著=>他那種讀書只為向上爬的思想。


5.思想迂腐:

「回」字一般只有三種寫法,有的寫法只見於古籍=>只有孔乙己這種迂腐的讀書人,才會注意這些沒有用的字,並把這看成學問。


(五)別人對孔乙己的態度:

1.掌櫃和客人:

他們專以挑孔乙己的瘡疤為樂,嘲笑他因偷東西而被人打,譏諷他考不上科舉;孔乙己只是為他們帶來歡樂的取笑對象。


2.小伙計:

當孔乙己熱心教導他識字時,他顯得不耐煩,沒理會孔乙己。他認為像孔乙己這類討飯一樣的人,是沒資格考他和教導他的。


3.小孩子:

孔乙己讓孩子們吃他的茴香豆,但又捨不得給他們全都吃掉;結果孩子們一哄而散。由此可見孩子們瞧不起孔乙己,不願和他交談。

 

問題三:孔乙己為甚麼會淪落到要偷東西?這反映出他的甚麼性格?

參考答案:

孔乙己雖然是讀書人出身,但因考不到科舉,又沒有謀生的本領,加上他好喝懶做,以致生活窮困,因而淪落到偷東西。這反映出他死要面子及好喝懶做的性格:

1.死要面子:他本來身材高大,是可以做粗重的工作來維生;但他捨不得捨下那件又髒又破的長衫,去做短衣幫的工作,這可見他死要身份尊嚴的性格。

2.好喝懶做:他本來寫得一手好字,是可以替人家抄寫維生;但他「不到幾天,便連人和書籍紙張筆硯一齊失蹤」,所以沒有人再叫他抄寫。

 

問題四:文中第四段及第六段都以「眾人都哄笑起來,店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作結。

1.究竟是甚麼原因令「眾人都哄笑起來」?

2.店內外充滿的真是「快活」的空氣嗎?


參考答案:

1.「眾人都哄笑起來」的原因?

(1)酒客們取笑孔乙己偷了何家的書,被人吊著打,孔乙己卻死要面子,便漲紅了臉,去和人家爭辯;酒客看見他那難堪不安的神情時,便哄笑起來。(第四段)

(2)後來酒客們又取笑孔乙己「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孔乙己覺得沒中舉是讀書人的恥辱和憾事,所以人家提起此事,便使他頹唐不安,嘴裏仍然是不清楚的「之乎者也」;酒客們看到他這模樣,便哄笑起來。

2.店內外充滿的真是「快活」的空氣嗎?

站在酒客們的立場來說,他們時常拿孔乙己作笑柄,盡情取笑他,似乎可令大家快活一陣。其實,他們的地位和孔乙己是同等的,對孔乙己的遭遇不但毫不同情,還不斷揭他心靈的痛苦以取樂;他們這種殘忍、冷漠、麻木的表現,正是不合理社會制度所造成的惡果;故所謂「快活」,只是一種「反諷」罷了。

 

問題五:本文第九段寫著:「孔乙己是這樣的使人快活,可是沒有他,別人也便這麼過。」作者寫這句話有甚麼用意?

參考答案:

1.這句話在結構上是過渡語,使段與段間銜接緊密;上文寫孔乙己的出現、被人取笑;下文寫孔乙己的淡出、被遺忘。

2.這句話指出孔乙己對社會毫無貢獻,不足輕重,是個多餘的人。

3.這句話亦寄寓了作者強烈的感情,表示他對孔乙己充滿無限的同情。



​​​​三、描述孔乙己被打折腿的悲慘遭遇

這部份著力描寫孔乙己的悲慘遭遇:被打折雙腿後的可憐境況。

(一)孔乙己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孔乙己雖帶給人們歡樂,但他在別人的眼裏並不重要,從以下兩處可知:


1.他很久沒有到酒店喝酒,也沒有人想到他(「可是沒有他,別人也便這麼過」)。

2.掌櫃在中秋節前結賬時,發現孔乙己還欠了十九個錢,才自言自語地提到他的名字,這才喚起小伙計對他的印象。

(二)孔乙己再次出場的前奏:

酒客你一言我一語的,談論起孔乙己因偷東西而被丁舉人打折腿的事。

 

問題六:丁舉人和孔乙己同是讀書人,酒客們對他們的態度有甚麼不同?為甚麼?

參考答案:

1.對丁舉人:酒客提到丁舉人時態度誠惶誠恐,敬畏非常,如說孔乙己偷他的東西是「自己發昏」,又說丁舉人「他家的東西,偷得的麼?」。這全是因為丁舉人考取了舉人的名銜,有當官的資格,成了有勢有權的人物。

2.對孔乙己:酒客對孔乙己則諸多取笑、挖苦、揶揄,取笑他偷人家的東西、沒有真材實學、考不到秀才等。這全是因為孔乙己連秀才也考不到,生活窮困,所以被人看不起。

 

(三)孔乙己再次出場:

 

孔乙己在中秋過後再出現,但因為腿折斷了,要用手爬到酒店買酒,境況淒涼。而他的外貌、語言、神情和動作都與以前有顯著的不同:

 

孔乙己

第一次出場

第二次出場

外貌

身材高大,臉色青白,臉上有皺紋、傷痕,鬍子花白,身穿又髒又破的長衫。

臉黑而瘦,身穿破夾襖,盤著兩腿,下面墊一個蒲包,用草繩在肩上掛住。

語言

滿口「之乎者也」、引經據典地與人爭辯。

說話簡短,不大願意與人爭辯。

 

神情

睜大眼睛,漲紅著臉地分辯,額上青筋綻出;或顯出不屑置辯的神色。

潦倒頹唐,對別人的訕笑,不再分辯,只露出懇求的神色。

動作

付錢時,排出九文大錢。

付錢時頗感吃力,要從破袋裏摸出四文錢。由於折了腿,所以要用手來走路。


(四)孔乙己死要面子的性格:

孔乙己因偷竊而被打斷腿,人家嘲笑他,但他仍死要面子,說雙腿是跌斷。他這樣說,是因為他認為自己是個讀書人,讓人家知道自己偷東西是十分丟臉。

 

問題七:孔乙己被打折腿後,人們怎樣對待他?這又反映了甚麼社會現象?

參考答案:

1.人們並不可憐孔乙己,反而跟以前一樣地取笑他,揭他瘡疤,說他偷東西才被打折腿。

2.掌櫃更要孔乙己還十九文錢,在他的眼裏,十九文錢比孔乙己的一條命更重要。

3.當時的社會世態炎涼,一般人都缺乏同情心,麻木不仁,對可憐的人也不關心。


四、孔乙己的失蹤

寫孔乙己一去無蹤,可能已經死去,他的故事到此也完結了。

 

問題八:文中重複提到掌櫃說「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這句話,究竟有甚麼作用?

參考答案:

1.重複提到這句話,是要突顯人們對孔乙己的態度,從而反映出人際關係的冷漠。當人們看到孔乙己時便取笑他,等到他沒有再出現時,卻很快忘掉他。

2.作者故意重複提到這句話,是要將孔乙己的生命和十九個錢相對比,十九個錢就彷彿是孔乙己當時的全部價值,從而突出孔乙己的悲劇命運,孔乙己在人們心目中的價值,就只不過是十九個錢罷了。


五、本文總評

(一)孔乙己在性格和行為上的優點與缺點:

 

優點

1.性格善良:他窮得只能買少量的茴香豆來送酒,卻還慷慨地把茴香豆分給
 圍繞著他的小孩子吃;他又教小伙計學寫「茴」字。

 

2.頗有信用:他喝了酒,從不拖欠,雖然間或沒有現錢,但不出一個月,必
 然清還。

 

3.尚知羞恥:當他被問及考不到秀才一事時,立刻顯出頹唐不安的模樣;他
 還用懇求的目光要求別人不要取笑他。

缺點

1.思想迂腐:

他為了表示自己是讀書人,說話時喜歡拋書包,常把「君子固

窮」、「之乎者也」的說話掛在口邊。

 

2.死要面子:

他為了維持讀書人的面子,長衫即使又破又髒,但仍愛穿著。他

硬要說竊書不算偷,讀書人的事不算偷。被人打斷了腿,卻辯說

是跌斷。

 

3.好喝懶做:

他不會營生,又怕勞動,又好喝懶做;他本來寫得一手好字,是

可以替人家抄寫維生;但他「不到幾天,便連人和書籍紙張筆硯

一齊失蹤」,所以沒有人再叫他抄寫。

 

4.軟弱怯懦:

他對於酒店裏的人對他的種種侮辱,雖偶有申辯,但大都默默忍

受,並以懇求的眼光希望別人放過他。他又自暴自棄,考不到功

名,受人家取笑,便頹唐不安,對前途絕望。


(二)文中哪些地方可表示出孔乙己總念念不忘自己讀書人的身份?
 

衣著

老是穿著那件又髒又破的長衫,因為「長衫」是讀書人的標誌。

言談

對人說話,滿口之乎者也,又常引述古書裏的詞句,表示自己曾熟讀古籍。

與小孩說話,也是圍繞讀書、寫字之類的話題,以示自己是讀書人。

心理

偷了人家的書籍,給人們訕笑,還是顧念著自己是讀書人的身份而加以掩飾,請求其他人不要侮辱讀書人。


(三)作者透過孔乙己的遭遇來反映當時社會的兩種現象,以及其反映這些現象背後的目的:
 

人情的冷漠

掌櫃:

對孔乙己的可憐遭遇不但沒有絲毫的同情,反而對窮途末

的他取笑作樂,還念念不忘他所欠的酒錢。

 

酒客:

一直拿孔乙己作笑柄,揭他偷別人的東西和考不到秀才的瘡

疤,揭他心靈的痛苦以取樂。

 

小伙計:

雖沒有跟其他人一起嘲笑侮辱孔乙己,但認為他沒有資格教

自己認字,對他表現得極度冷淡及輕視。
 

小孩子:

小孩子也沒有興趣和孔乙己交談,當吃過他的茴香豆後,

一哄而散。

 

=>總括而言,一般民眾對不幸的人普遍缺乏同情關懷之心,顯得異常冷漠涼薄。藉此反映出這樣的社會風氣,希望人們能從愚昧麻木中醒覺過來。

科舉的流弊

孔乙己死抱讀書求功名的心理,但考不上科舉;這對孔乙己來說,無疑是走上絕路。加上他不會營生,又養成好喝懶做的陋習,最後窮途末路,只好去偷,卻被打折了腿,終於無聲無息地死去。但丁舉人因有功名,便可以為所欲為,人人敬畏。這就是科舉制度所造成的階級差異和社會勢利心態。

=>藉此指出:舊式知識分子的沒落、封建思想對人性的桎梏、人們對科舉的迷信,作者希望藉此喚醒人們起來改革舊思想中的痼疾。


肆、全文賞析

(一)結構嚴謹,起伏有致

本文結構嚴謹,次序井然,是一篇完整的短篇小說。全文有序幕、有開端、有發展、有高潮、有結局。作者先寫酒店格局和顧客類別,繼而寫孔乙己的各種表現,再為孔乙己安排一個悲慘的結局。此外,本文在敘述酒客取笑孔乙己的情形中,加入一段插敘,交代孔乙己淪落至偷竊的原因,可見本文並非只是呆板地順序鋪寫。

(二)人物生動,形象鮮明

本文集中地描繪了當時社會裏的幾類人物,受科舉制度毒害的孔乙己、市儈無情的掌櫃、冷漠麻木的酒客,全都寫得生動傳神。作者更善於利用人物的言語、行為和表情的變化來刻劃人物的性格及心理。例如:作者描寫孔乙己對人說話時,總是滿口「之乎者也」,甚麼「君子固窮」、「多乎哉?不多也」,教小伙計寫字時亦三句不離本行,來突出他迂腐守舊的習氣。

(三)敘事親切,情節自然

本文用第一人稱旁觀者的敘事法,透過小伙計的耳聞目睹和親身感受去形容、刻劃孔乙己的遭遇。這可使讀者進入所描述的環境中,產生親切和真實感。這種「內視點」的敘事法,可使小說的情節發展得較自然,完全不覺作者的刻意安排。

(四)鋪敘場景,襯托人物

場景的描寫是小說中不可缺少的部份。本文開首即集中寫咸亨酒店的格局、顧客的種類,先為孔乙己的出場作好準備。因此當孔乙己登場時,他的性格便顯得鮮明突出。

(五)善用對比,筆法傳神

作者善於運用對比的手法,來突出孔乙己腿折後的淒涼境況。例如:孔乙己先前在付錢時,是「排出九文大錢」如此的神氣;但在腿折後,卻是「從破衣袋裏摸出四文大錢」的淒涼情景。

(六)善用反復,手法巧妙

文中第四及六段都以「眾人都哄笑起來,店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作結,反調出當時冷漠無情的社會面貌。此外,文中後半部份更四次提到掌櫃說「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這句話,這種反復的手法,除了突出掌櫃的市儈無情外,更使人聯想到孔乙己在人們心目中的價值低微。

《孔乙己》內容解析及問題討論,請另參見:

跨不過去的門檻──《孔乙己》內容解析及問題討論

孔乙己.jpg

上圖:孔乙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