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渡.png
圖3:關渡門(甘豆門)炸毀前舊照(黃憲榮先生提供)


導讀  

本文整理50年來,台灣原生種大蜆Cyrenobatissa subsulcata(Clessin,1817)的研究歷史。

大蜆,是全世界最大的蜆科貝類,產於關渡一帶的大蜆,關渡居民稱為浮崙仔。河川沖刷的有機物滋生,讓台北盆地的關渡一帶,自古以來就是漁產富饒之區,長期以來被居民所捕食。近代整治淡水河造成生態環境破壞,加上隨著工業的發達中上游排入大量汙染廢水,無法大規模遷徙的大蜆,就逃不過滅種的厄運。台灣產大蜆已經絕滅,這是相當遺憾的生態浩劫。

最早的一批大蜆標本,是陳湘耀先生1930年代在淡水河流域所採集而得,之後幾乎沒有再有活體大蜆採集紀錄。1985年6月,在基隆傳統市場出現一枚大蜆,在1990年分別在台北超市及桃園傳統市場,均有販售來源不詳的大蜆。2003年9月初,日人押方氏攜來一枚來自大陸的大蜆,由泉州業者透露大蜆來自福建。2004年4月,日本的「微小貝」網站,報導新竹頭前溪水渠曾於2003年6月發現大蜆,但無法證明為台灣原生種或外來種。

本文發表於2004年的當時,台灣產大蜆留下的標本屈指可數,大蜆幾乎為多數貝類研究者所不清楚的生物。本文為國內對大蜆首度進行完整詳細的外型觀測紀錄,並對大蜆過去半世紀以來的採集史做一次全面性文獻整理,全篇內容經當時台灣貝類研究界泰斗藍子樵先生審閱,並提供標本及研究上之指引。


關鍵詞:

雙殼綱(Bivalvia)、蜆科( Corbiculidae)、污染(Pollution)、滅絕(Extinction)、關渡(Guandu)、台灣(Taiwan)。


(編按:本文完稿後不久,台灣貝類界一代宗師藍子樵先生不幸於2004年6月辭世,不及看到本文發表,筆者對前輩不吝指導及提供口述與照片,表示感謝與懷念。另按:原文少部分內容於2019年7月略作改寫,段落重新安排,各小節標題新增)

關渡.jpg
上圖:關渡宮前河港今景


關渡水面下的美麗與哀愁──半世紀來大蜆研究的回顧

研究緣起


2003年三、四月之際,中國時報地方版刊載一條新聞,大意是說雲林麥寮出現一枚巨蜆,比一般河蜆大五倍云云。當時即引起筆者高度興趣,一度懷疑有無可能是已絕跡的「大蜆」重現江湖,隨即將這條訊息通知時任中華民國貝類學會藍子樵理事長,理事長推測這種養殖池裡現身的種類可能性不大,但因為沒看到照片,也不敢妄下斷言,於是筆者再透過報社分社及地方新聞中心的幫忙,輾轉聯繫到當初報導的記者,並託其寄來巨蜆的數位照片(見圖7),收到當晚再轉寄給藍先生鑑定,十多分鐘後他一通電話撥來,告知這是一種紅樹蜆,並非傳說中的大蜆,電話裡幾經討論,雖然釐清了它只是普通的紅樹蜆,但這次經驗卻成為筆者首次親近大蜆的機緣,開啟對這種迷離生物的無限好奇。

紅樹蜆.jpg
圖7:記者寄來之紅樹蜆(圖中最大者)


對多數貝類研究及收藏者而言,大蜆僅僅是一個書本圖鑑中的名詞,也是相片裡遙不可及的標本,看過摸過實物的人可能少之又少;甚者,對貝殼沒有相當熱情的常人來說,這只是一種外表又醜又黑、肉質又韌又硬的老蜊仔罷了。

回溯過去一度被認為已絕種的龍宮翁戎螺,命名以來整整經過將近一百年的漫長等待,戰後貝商的四處尋覓,最具傳奇的世界第四枚龍宮貝,才又在高雄港碼頭重現,成為舉世注目的焦點。


龍宮貝是最大的翁戎螺,大蜆是最大的蜆類,雖然淡水河泥沙底的大蜆,未必能與東海下的龍宮貝相提並論,但三十多年來不斷被人討論搜尋的它,從盛產滅絕到尋覓乍現的曲折過程,與歷史上的龍宮貝相較,卻絲毫不顯得遜色,傳奇過程足可比擬為台灣淡水中的龍宮翁戎螺。

歷史回溯

早在民國五十九年貝類學會成立,開始向大眾傳播貝類知識以前,這種台灣生物可能早已絕種或已瀕臨絕種,學會成立後四年,始有陳再傳先生於首期《中國貝誌》(《貝類學報》前身)報導大蜆現況,然而,在國人來不及認識研究它以前,它已等不及環保工作對其族群的保護,在那篇首度提出的報告裡,已透露出相當不樂觀的訊息。

六十三年六月,藍子樵、張寬敏、賴景陽、石忠榮、陳再傳、羅進宗諸先生,從關渡沿著淡水河往淡水步行,穿過層層紅樹林,踩遍七公里河床的泥濘沙礫,只為一探它是否依然存在,堪稱尋覓此蜆最大規模的一次壯舉,只是經過一日的掃蕩勘查,只有藍先生發現二片仍帶著殼皮的烏黑死殼(圖1),數量雖至為稀少,但一線生機仍未完全滅絕。

在多年後保育意識抬頭的今天,每看到紅樹林裡滿地螃蟹,引起小朋友陣陣驚呼,南來北往的候鳥,每年春秋為關渡平原帶來迷人的季節風情,或許大蜆的命運,是不比依然在海底繁衍的龍宮貝來得幸運了。偶爾行經關渡,匆忙中總不忘向廟前各式漁攤刻意檢視,期望能有些意外發現,但每次看到的,除了等著被買來放生的成籠烏龜外,卻從未見過大蜆的芳影,而與當地居民聊起,多數中年婦女全然不知有這種食用貝類,更遑論閱歷尚淺的年輕朋友了。


大蜆.png
圖1:極可能為滅絕前留存的關渡大蜆(藍子樵先生提供)


棲息環境

大蜆 Cyrenobatissa subsulcata(Clessin,1817),中文又名大烏蜆或烏蜆,命名以來分類系統幾經改變,另有 C. maxima 等同種異名,過去主要產於淡水河與基隆河交會口及其下游半鹹水混和地帶,即包括今日關渡宮竹圍、社子島北端、五股成子寮、八里龍形獅子頭一帶地區。

關渡位於台北盆地西北隅,附近有淡水河、基隆河、塭子川(今疏洪道內)三條主要河流匯集,平均高度只有海拔 2.5公尺,是台北盆地地勢最低窪處,也是觀音山大屯山餘脈夾峙之地。

關渡名稱的由來,康熙年間杜臻《澎湖台灣紀略》指其乃譯自西班牙文 Casidor(淡水港),另說為平埔族凱達格蘭語 Kantou 譯音,乾隆年間鹹水退出古台北湖,另有甘答、墘竇、關杜、關豆、干豆門等十多個諧音別名,日據時期改稱「江頭」(カンタヲ),早在英國生物學家斯文豪來台調查時,也曾到過這片沼澤地。

每逢海水漲潮上湧,潮水河水相互激盪分成三色,每每蔚為奇觀,故清代以來「關渡分潮」即列為淡北八景之一,河川沖刷帶來有機物的滋養,使這裡自古即是漁產富饒之區。日據至光復初期,大蜆即為關渡地區居民所捕食,關渡媽祖宮邊小巷常有攤販販售(張,民90),當地居民稱為「浮崙仔」,肉質偏硬,重量重而尺寸大,為世界最大的蜆類,與另一種世界最小的花蜆,同為當年淡水河所生產。

大蜆.jpg
圖5:大蜆內側的殼齒、外套線


特徵描述

台灣產蜆類共計有四種,其平常伸長進出水管直立潛藏於沙泥底中,藉以躲避天敵捕食,在有機物較豐的沙泥底生長者多呈黑褐色,對水質變化很敏感。

大蜆殼長約七至八公分;殼型不對稱略似文蛤,前端稍短而圓,後端較尖而拉長,但不同個體間殼型亦稍有出入(圖2左下);腹緣弧度小;殼略膨脹。五公分左右呈黃褐色,長成後轉為漆黑濃褐色,殼皮不易脫落;有細輪脈,輪脈愈靠殼緣愈粗。

殼內陶白色,近殼緣處有光澤,略帶珍珠彩,約佔殼高四分之一,其餘粗糙不光滑。前後閉殼肌痕及外套痕明顯,無外套線彎入。主齒三顆;殼頂二側側齒細長,前側齒長至前殼緣頂點,後側齒長度佔後殼緣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強;側齒各有極細齒列(見圖5)。雙殼完全密合;外韌帶短。

殼厚而重,一枚成蜆外殼不含軟體已約150公克;因淡水偏酸溶蝕碳酸鈣外殼及殼皮,故老蜆殼皮最先長成的頂端,常受侵蝕而露出白色光滑層。

台北盆地圓山及周邊貝塚遺址,均發現大量大蜆半化石遺殼,三、四千年前古台北湖為半鹹水湖,足見大蜆遍佈於此,原始先民曾以之為食,數量多到可供大量食用。
因此自古以來淡水河耙蜆業即相當發達(陳,民82)。


大蜆.png
圖2:大蜆各種殼型與顏色變異(藍子樵先生提供)


滅絕經過

從日據至光復初期,基隆河中下游的內湖南港沿河兩岸為磚瓦業集中地區,四十年代南港被劃入工業區,成為台北市的黑鄉,廢水沿基隆河排放而下,下游生態環境開始惡化。

葛樂禮颱風重創北台灣,加深當局淡水河防洪整治的決心,於民國五十三年初擴鑿峽口各50公尺,炸毀獅子頭與關渡宮間的關渡門(見圖3),使分潮奇觀不再,同時大量土石回填淹沒河棲生物,造成生態破壞,筆者聽聞淡水耆老相傳炸山時,因獅象鎮守的龍脈被破壞,使河水盡為之赤,中法戰爭興建的砲台遺跡,亦隨著拓寬水門而炸沈河底,五股農田也因海水漲潮倒灌成了沼澤,自然生態與人文景觀,已然受到劇烈改變。

五十年代末期社子島納入洩洪禁建區,地價下跌,基隆河下游繼續成為吸引砂石業、修理廠集中的地方,加以淡水河中游沿岸衛星城鎮的迅速發展,順著大漢溪排入大量工業污水,全部匯集至關渡而繼續出海。昔日帶來豐沃有機質的河流,如今帶來的卻是工業污染後的死水,安靜而不能大規模遷徙移動的弱勢貝類,就逃不了滅種的厄運了。

大蜆.jpg
圖6:桃園市場發現之大蜆(產地不詳)


近況發展

目前國內保存最重要的一批大蜆,為生物學前輩陳湘耀先生年輕時所收藏的標本(石,民73),陳老先生出生於民國前十二年(張,民90),推算其青年時期,約起於民國初年,至遲不晚於民國二十年。

現今所知學者專家的研究記錄,早在民國六十年代已無留下活殼採集記錄,其價值已是「甚為難得」(石,民73)七十年代學者估計尚屬保守,僅認為可能傾向滅種;時至今日,承認大蜆已經絕種的論斷,其趨勢已經愈來愈明顯,綜合各家資料,四、五十年代大蜆數量已急遽萎縮,推估其滅絕時間,最早約發生於民國六十年代,最遲應不超過七十年代。

不過特殊的是,據藍理事長的記錄,民國七十四年六月在基隆傳統市場攤位上曾出現過大蜆,七十七、八十年在台北超市及傳統市場又乍現其蹤跡。筆者亦於八十年代末期,在桃園傳統市場發現販售特殊蜆類,多年後經理事長證實為大蜆(見圖2上;圖5),爾後此一現象又不復重見,然而這些大蜆的來源卻成了一團謎?大蜆如夢幻般出現卻又幻滅,雖推測可能來自大陸,但1998年大陸出版《中國經濟軟體動物》卻未有其出現記錄,留下耐人尋味的想像空間。

2003年九月初,日人「押方」氏攜來一枚大蜆請理事長鑑定,據表示來源為大陸華南某貝商所提供(見圖4),至此已證實大蜆並非唯一台灣特產。淡水貝或陸貝分佈範圍多少有其局限性,台灣以外地區雖有大蜆發現,情況可能類似當年開發中的台灣而愈不見樂觀,其族群值得持續密切觀察。

結語

一種曾經多到可供大量食用的生物,短短十餘年間,竟從盛產到絕跡,這樣劇烈的變遷,已能給人相當震撼和啟示,大蜆在台灣的故事,只是全球工業化下未能適時防治污染造成生態浩劫的一角,類似的情節或生物,很可能持續在其他開發中國家不斷重演,貧窮國家為了要賺取外匯,無計畫濫墾濫伐,藉以吸引外資設廠,卻忽略環境評估,以及防止危害生態的相關配套措施,而高度開發國家同樣面臨與自然爭地,輕忽水土保持或垃圾諸多問題。風風光光開發建設的另一面,其實正暗示著若干物種滅絕的可能,生命無法重新再來,在經濟與生態之間,人類如何保持平衡,還正在學習的開始。

謝辭:感謝藍子樵先生口述相關回憶並提供大蜆標本照片,及黃憲榮先生提供關渡門舊照,在此一併誌謝。

大蜆.png 
圖4:大陸華南所產大蜆(藍子樵先生提供)



附錄一:進階參考資料一覽(以下屬於貝類學會發行物,註明省略出版者)

陳再傳〈淡水河中浮崙及花蛉之滅絕〉《中國貝誌》01期(民63年)
                   
編者不詳〈台灣(包括離島)有關之軟體動物文獻〉《中國貝誌》01期(民63年)

石忠榮〈為貝類史作見證──從發現大蜆化石說起〉《貝友》09期(民73年) 
     
賴景陽〈台灣產淡水棲貝類圖譜〉《貝友》10期(民75年)

賴景陽《貝類》(渡假出版公司,民77年)

藍子樵《食用貝類》(台灣省立博物館,民79年) 

張寬敏〈Catalogue of Fresh Water Shells of Taiwan〉《貝類學報》16期(民80年)
  
藍子樵〈菜市場尋寶記──大陸產的大蜆〉《貝友》17期(民82年)


陳讚昌、廖國焱、巫文隆〈台灣蜆在本省之研究與展望〉《貝類學報》17期(民82年)
 
張寬敏〈擁有螺仔祖螺仔公的陳湘耀先生──再談淡水已絕跡的大蜆、花蜆〉《貝友》27期(民90年)

翁聖峰〔干豆門──古老e關渡〕網址:http://www.kdps.tp.edu.tw/e3/gandau/


附錄二:日據以來台灣地區大蜆產量遞減記錄一覽

大蜆.png



【文章出處】
《貝友(30期)》(中華民國貝類學會出版)
2004-12
〈關渡水面下的美麗與哀愁──半世紀來大蜆研究的回顧〉
(文章收入: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台灣貝類資料庫)
網址:

http://shell.sinica.edu.tw/chinese/documentquery_c.php?No=100395
作者:陳瑞麟
【作者簡介】
樵客,本名陳瑞麟,因同名同姓領域接近的名人太多,只好另取筆名,皈依法鼓山,法號果竺。男性,天秤座,高中國文教師,略帶理想浪漫性格,少年憧憬江湖義氣,欣賞俠士或騎士精神,年輕時被師長期望很高,到如今年過不惑還是充滿迷惑,沒太大本領及成就,平時不是在學校,就是在家裡,不然就在任何有書及有網路的地方,喜歡山,喜歡水,喜歡讀書,喜歡思考,喜歡蒐尋教學資料,喜歡巴哈,喜歡貝殼及園藝,興趣廣泛,喜歡不同觀念的撞擊對話,時而疏離安靜,時而熱情充滿使命,對賺錢做官不感興趣,除非中樂透讓他能買書、收藏古董、解救苦難同胞,怕打針及大蜘蛛,怕視力體力越來越不好,怕時間不夠用,老年退休後希望能走遍大江南北,到故宮當導覽員或工友,人生理想為「出世間於世間,藏天下於天下」,本站「忘路之遠近」部落格的主編。


160x160.p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