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蘿蔔與棍子.jpg

獎勵,和處罰一樣有害!

在讀書會中,講師和我們分享了一則故事:有一群很愛打棒球的孩子,每天放學後都會約在一塊空地一起打棒球。然而住在空地旁的老伯伯,卻感到很困擾,有時候是孩子們喧鬧的聲音讓他很難受、有時候棒球真的會飛來打破他的窗戶。


在讀書會中,講師和我們分享了一則故事:有一群很愛打棒球的孩子,每天放學後都會約在一塊空地一起打棒球。然而住在空地旁的老伯伯,卻感到很困擾,有時候是孩子們喧鬧的聲音讓他很難受、有時候棒球真的會飛來打破他的窗戶。老伯伯試過好好跟孩子們說、也試過很兇的趕走他們,但沒過幾天,孩子們又再次聚集到空地打棒球。於是老伯伯想到了一個方法......

一天下午,老伯伯走到正在打棒球的孩子們當中,跟孩子說:「以後只要你們來打棒球,我每個人給10元!」孩子們一副不可置信的樣子,但老伯伯真的掏出錢來,給了每個孩子一人10元。很快地,這個訊息傳開來,每天有愈來愈多人來打棒球,老伯伯也照例每個孩子給10元。過了一陣子,老伯伯又召集了孩子們,跟孩子說:「從今天開始,只要你們來打棒球,我每個人給5元!」孩子們哀鴻遍野,有的孩子大聲嚷嚷說:「那麼少!我不要再來打球了啦!」隔天,人數銳減了一大半。

再過一陣子,老伯伯再次召集孩子,說:「從今天開始,你們來打棒球,我不給錢了!」孩子們不甘心的要老伯伯別這麼做,但老伯伯很堅持,於是大部份的孩子生氣的說:「我再也不要來了啦!」隔天,空地只來了零零星星兩三位孩子,但人數不足沒法成局。而之後,也就真的沒有人來打棒球了...

從故事中,你看到了什麼?原本孩子因為興趣而打棒球,從打棒球當中獲得成就和快樂。但當老伯伯運用『獎勵』之後,孩子的焦點便從打棒球的興趣,轉移到獎勵上頭,也就是來打棒球是為了獎勵。當獎勵減少時,動機、樂趣、成就也就隨之減少。最後沒有獎勵了,也就完全沒有動機、樂趣和成就了。

和許多朋友聊到孩子在幼兒園、在小學的狀況,絕大多數的朋友都會提到,老師採取集點、集章、集貼紙...等等的獎勵措施,試圖希望孩子表現出正向的行為。如果你看懂了上面的故事,就應該可以瞭解我們對於如此措施在教育現場大量被採行的憂心和擔心了!

外爍的獎勵,讓孩子為了「獎勵」而努力,而不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而努力著。而「獎勵」往往是由「具有權力者(如老師或父母)」所決定給誰、給多少,因此我們看到許多孩子,學會討好、學會撒嬌,只為了獲得「權力者」的青睞,給予獎勵也因為「獎勵」由權力者決定,因此對於孩子而言,只要自己得不到獎勵,往往會遷怒在權力者身上,覺得不公平、覺得自己是受害者。甚至開始攻擊拿到獎勵的「對手」,勾心鬥角、爾虞我詐;也有的孩子,因為得不到獎勵,而自我否定、自我放棄,認定自己是沒有價值的、是壞的

之所以醉心於如此外爍的獎勵,也是因為它太好用來控制底下的人了!有的人說,既然沒有辦法處罰,那用獎勵不是很正向嗎?不是很正面嗎?卻忽略了獎勵背後的意涵,仍然是一種不平等、不對等、不尊重的角色對比。彷彿學生的生殺大權都掌握在自己手上,彷彿握有尚方寶劍一樣,彷彿自己是吹著魔笛的人。

孩子為什麼要學習?因為他對這個大千世界充滿好奇。孩子為什麼要成長?因為他內心擁有強勁的成長動力。孩子為什麼要進步?因為他有自信可以讓自己更好我們可以鼓勵孩子的努力、我們可以欣賞孩子的成果、我們可以為孩子喝采、我們可以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如果採用獎勵,設立「最佳學習獎」、「最佳成長獎」、「最佳進步獎」,或許激發了大家的鬥志和戰鬥力。但當沒有了這些獎勵,孩子也就不學習、不成長、不進步了。

【文章出處】
《親子天下》
〈獎勵,和處罰一樣有害!〉
2014-09-17
網址: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61320-%E7%8D%8E%E5%8B%B5%EF%BC%8C%E5%92%8C%E8%99%95%E7%BD%B0%E4%B8%80%E6%A8%A3%E6%9C%89%E5%AE%B3%EF%BC%81/?page=1
文/趙介亭(綠豆粉圓爸)
【文章出處】
趙介亭,育有2子(綠豆、粉圓),因此人稱「綠豆粉圓爸」,創辦「可能教育」,協助孩子與家庭,開展天賦、調育性格、推動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