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n 25 Thu 2024 13:35
▲陳瑞麟(中正大學哲學系教授):有必要讀古文來提昇台灣人的道德水準嗎?
- Jan 23 Tue 2024 15:25
▲藏書編目:現代作家.保真(2)
- Jan 23 Tue 2024 15:25
■陳瑞麟(中正大學哲學系教授):談談「說服」與「沒有說服」
- Jan 20 Sat 2024 22:31
▲從「堂室制度」的筵席禮儀看鴻門宴座次
- Jan 20 Sat 2024 22:31
■藏書編目:童話(7)
- Jan 20 Sat 2024 22:31
▲蔡鄢如:從112學測談如何準備學測國文之二:國綜的準備
- Jan 20 Sat 2024 22:30
▲蔡鄢如:從112學測談如何準備學測國文之一
- Jan 16 Tue 2024 11:12
▲黃國珍:我們與文言文的距離,其實沒那麼遠
- Jan 12 Fri 2024 14:01
▲戴伯芬:虛假歷程中的真實學習創傷----「學習歷程檔案」只不過是科舉遺毒的另一種形式
- Jan 11 Thu 2024 17:37
▲吳品萫:身為第一線教師我也反對「一字不漏」背注釋,但也能理解教學現場為何會出現這樣的要求
- Jan 11 Thu 2024 15:17
▲鍾宗憲:讀出世情小說的另類價值----〈賈探春敏慧興利〉對於讀者的啟示
- Jan 11 Thu 2024 14:44
▲劉律辰:古文何以至此?
- Jan 11 Thu 2024 14:38
▲陳銘堯:古文無罪,罪在洗腦
- Jan 09 Tue 2024 17:08
△大觀園改革會議紀錄----賈探春敏慧興利
- Jan 09 Tue 2024 10:06
▲貧賤不相棄,美醜不相離的愛情----蒲松齡《聊齋志異》:瑞雲(原文+翻譯)
- Jan 04 Thu 2024 10:27
▲性別間沒有模糊地帶才是「自然」嗎?由莊周夢蝶談起
- Jan 04 Thu 2024 09:31
▲劉再復:為什麼曹雪芹替賈寶玉起別號「富貴閒人」?
- Jan 02 Tue 2024 11:23
▲楊子霈:國文課本選文,只是各方能接受的「最大公約數」
- Jan 02 Tue 2024 10:15
▲還有比爭論「必讀古文」更為根本且深遠的課綱議題
- Dec 31 Sun 2023 21:57
■藏書編目:古物、文物(6)
- Dec 29 Fri 2023 16:09
▲狐狸的罩門----蒲松齡《聊齋志異》:農人(原文+翻譯)
- Dec 29 Fri 2023 16:09
▲沉靜:探春與寶釵的互補型管理
上圖:探春(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 Dec 29 Fri 2023 16:09
△紅樓夢裡的一堂理財課----〈賈探春敏慧興利〉白話翻譯
- Dec 28 Thu 2023 16:15
▲倒了一個巡海夜叉,添了三個鎮山太歲----賈探春改革背景及改革後續影響
- Dec 28 Thu 2023 15:20
▲文科教授的跨域國文學習筆記----王文仁:不要讀人文學科,好嗎?
- Dec 28 Thu 2023 14:54
▲Carl:是誰限制了中文系的出路?----從找實習的求職經驗,思考我所就讀的學科
- Dec 28 Thu 2023 09:13
▲宋子瑜:中文系畢業,我在迷霧中跑出自己的路
- Dec 27 Wed 2023 16:57
▲受得富貴,耐得貧賤──賈寶玉祖母的孟子哲學
- Dec 27 Wed 2023 12:07
■分家產的智慧----朱國鳳《紅樓夢教你的十堂理財課》:賈母義散私房財,提供最後財務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