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png
(圖片引自網路)


前言

榮國府老太君,賈代善夫人,本姓史,故稱史太君娘家。史氏與賈、王、薛家同為金陵四大家族,父保齡侯,族中另有忠靖侯,一門兩侯、數世襲爵,史家名望勢力與文化水平俱高。賈母出身詩禮簪纓之族,自幼見多識廣,極具智慧涵養,書中多處可見其藝術鑒賞的清雅脫俗。賈母出嫁後成為賈赦、賈政、賈敏之母,賈寶玉的祖母,林黛玉的外祖母。是賈府中所處地位最高的老祖宗。掌握賈家的威信,曾躬逢金陵接駕的盛典,是榮國府家政的主持人,大禮嚴格,小節靈活,通權達變,惜老憐貧。對小輩、姑娘們充滿疼愛與關懷,包攬教養賈家榮、寧兩府的孫女兒,以及年幼父母雙亡的外孫女林黛玉、姪孫女史湘雲。

賈母本身雖沒有多少獨立的故事,但幾乎和許多人物的故事都有關係,全書一半以上的回次都有賈母形象出現。第2回通過冷子興之口已對賈母略作介紹,第3回黛玉進府依親,正式登場。賈母對於小說主人公賈寶玉性格的形成和發展是不可缺少。為了對嫡孫寶玉的珍惜與溺愛,同兒子賈政發生激烈的矛盾衝突,表現在33、36回「寶玉挨打」的情節中,寶玉得以在這種庇護和縫隙中發展其自由個性。46回為了生活上須臾不能離開的丫鬟鴛鴦,對賈赦的色欲貪心加以遏止,使鴛鴦得到暫時的庇護。這類「母與子」的衝突,成為人物關係縫隙中不可缺少的環節。賈母形象還有其獨立的意義,作為賈府全盛時期的「過來人」,38、47回從其回憶中可以窺見家族的往昔;作為今天安富尊榮的「享福人」,從「福深還禱福」(29回)、「兩宴大觀園」(39至41回)、「元宵開夜宴」(53、54回)等情節中,可以見出這位老祖宗的人生態度、閱歷見識以及文化修養。後40回中,有關賈母的重要情節有:106回「賈太君禱天消禍患」,107回「散餘資賈母明大意」,110回「史太君壽終歸地府」,一生富貴,享壽八十三歲。


賈母.png
上圖:賈母(圖片引自網路)


受得富貴,耐得貧賤──賈寶玉祖母的孟子哲學

紅樓夢第一百零七回,讀者目睹了賈府的衰敗。賈府因犯罪情節重大,不僅獲罪抄家,賈赦(編者註:榮國府第三代大房,賈政之兄)與賈珍(編者註:寧國府第四代,賈敬之子)還雙雙被判發配海疆效力贖罪。文學大師白先勇推薦的「紅學」研究者朱嘉雯,解讀賈母的雍容大度、坦然自若,「受得富貴,耐得貧賤」。

紅樓夢第一百零七回,賈府因犯罪情節重大,不僅獲罪抄家,賈赦與賈珍還雙雙被判發配海疆效力贖罪。賈政費了一番功夫向公家討情,讓這兩個人在上路前,得以回家一趟,一來見見老母親,二來各自與妻子道別,同時家裡也得準備相當的銀兩,供他們當作路費。只是賈府早就外強中乾,再加上抄家的時候,東西兩府幾乎被奪走了所有的財寶。王熙鳳因為家裡遭劫,所有箱籠廚櫃已經空空蕩蕩,歷年來辛苦努力的積攢,一朝付諸東流,其痛心疾首,竟導致一病不起,奄奄一息了。

賈母看見這般光景,一手拉著賈赦,一手拉著賈珍,此二人便大哭起來:「
兒孫們不長進,將祖上功勛丟了,又累老太太傷心,兒孫們是死無葬身之地的了!」在此生離死別的時刻,全家人痛哭成一團,完全失了方寸。

這八十歲的老祖宗卻安靜地叫邢(編者註:賈赦之妻)、王(編者註:賈政之妻)二媳婦與貼身丫環鴛鴦一起打開她的箱籠,然後將她一生積攢的東西都拿出來,一一分派說道:「
這裡現有的銀子,交賈赦三千兩,你拿二千兩去做你的盤費使用,留一千給大太太另用。這三千給珍兒,你只許拿一千去,留下二千交你媳婦過日子。」因為寧國府和賈珍的住宅群都已貼上了封條,所有人一概吃穿用度都擠在賈政這一房,於是賈母又繼續說道:「四丫頭(編者註:四姑娘惜春)將來的親事,算是我的事。只可憐鳳丫頭(編者註:王熙鳳)操心了一輩子,如今弄得精光,也給她三千兩,叫她自己收著,不許叫璉兒(編者註:賈璉,賈赦之子,王熙鳳丈夫)用。如今她還病得神昏氣喪,叫平兒(編者註:王熙鳳貼身大丫鬟)來拿去。

分完了銀錢,又交代衣服首飾。老太太將她丈夫留下來的衣服,以及她自己少年時穿的服飾分給大家。「
男的呢,叫大老爺(編者註:賈赦)、珍兒(編者註:賈珍)、璉兒、蓉兒(編者註:賈珍之子)拿去分了;女的呢,叫大太太(編者註:邢夫人)、珍兒媳婦、鳳丫頭拿了分去。」最後還記得她最鍾愛的女兒賈敏留下的骨肉林黛玉。「這五百兩銀子交給璉兒,明年將林丫頭(編者註:林黛玉)的棺材送回南邊去。」此外,老太太還想到目前全家只依賴次子賈政在朝廷當差,同時他一定需要到處求人情,所以又拿了些金子讓賈政去變賣。

她說:「
(編者註:賈政)也是我的兒子,我並不偏心。寶玉已經成了家,我剩下這些金銀等物,大約還值幾千兩銀子,都給寶玉了……。


老太太這麼大年紀,一生享受富貴,沒有遇到過重大危難,可惜兒孫們不孝順,讓老祖宗承受了莫大的痛苦。然而全家上下在此危亡之時,最為雍容大度的人卻正是賈母

她對賈政說:「如今家裡留幾個人就夠了。你就吩咐管事的,將人叫齊了,分派妥當。各家都有人服侍便罷了,其餘的僮僕小廝丫環們,該配人的配人,賞去的賞去吧。

除了人事的去留,老太太也對房產做了交代。雖然此刻住的房子不入官,她仍要賈政上奏朝廷將大觀園交出去才好。至於鄉下的那些田地也交給賈璉去清理,該賣的賣,該留的留,斷不要為了保個空架子而硬撐著,做空頭。

交代完家裡的事,老祖宗還記得她們的至交江南甄家的事。原來甄家出於信任,還有些銀子讓二太太幫忙收著,此時該叫人送還。老太太是害怕如果自家又出亂子,怕保不住甄家的財產,那樣便對不起人家了,到時候可不是躲過了風暴又遇著了雨麼!

她的最後一件心願是,還剩得一點值錢的東西,都要留給服侍過她的丫環們。賈母重情重義,此時將人情事理分派得一絲不苟,而且做到了臨危不亂、從容不迫,真正維繫了世家名門的體面

可惜底下的兒孫們不知當家立計,平時違法亂紀,在地方上巧取豪奪、恃強凌弱,一旦大廈將傾,個個惟有痛哭不知所措。他們請求老太太寬懷,等過些時候,再度邀聖上恩眷,那時必定兢兢業業治家,奉養老太太到一百歲。

賈母面對滿屋子兒孫,此時說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話,代表她的人生觀:「你們別打量我是享得富貴、受不得貧窮的人哪」也許她從前也指望兒孫們比祖宗還強,如今寶玉已是癡癡傻傻、賈政既平庸無能又為下人所操弄、賈赦賈珍等爺們更是不知道做些什麼壞勾當!老太太引用《孟子.盡心上篇的話說:「居移氣,養移體。(編者註:譯文:環境和地位可改變人的氣質(轉變人的意識思想),奉養可改變人的體質(修養涵養可改變人的素質)意思是看看當年孟子乍來到齊國國都,他見識到齊王兒子豪華的生活,因此發出感嘆:「他不也就是一個人嘛!需要這麼多車子,這麼多僕人嗎?可見我們所處的地位會改移人的氣質,所得到的優厚奉養,也能改移人的體態。那是因為地位和環境的力量實在太大了!」

老太太說她這幾年看著兒子們在外頭轟轟烈烈的,所以她可以落得諸事不管,成天說說笑笑,養養身子。如今家運突然一敗至此!雖然她早就知道賈家是外頭好看,裡頭空虛了,然而偌大一個家族,一時也下不得臺來。

如今借此正好收斂些,只要守住個門頭,別叫人看笑話就行了。

到了小說第一百零八回,史湘雲出嫁後第一次回來探視賈母,湘雲說:「我從小兒在這裡長大的,這裡那些人的脾氣,我都知道的。這一回來了,竟都改了樣子了!我打量我隔了好些時沒來,他們生疏我。我細想起來,竟不是的。就是見了,我瞧他們的意思,原要像先前一樣的熱鬧,不知道怎麼,說說就傷心起來了。我所以坐坐就到老太太這裡來了。

賈母對於年輕人經歷了風波阻難,便振作不起來,很看不上眼:「寶玉這孩子,以前很伶俐,很淘氣的,如今為著家裡的事不好,把這孩子越發弄的話都沒有了。倒是珠兒媳婦李紈很好,她有錢時侯是這麼著,沒錢時侯她也是這麼著,帶著蘭兒靜靜兒的過日子,倒難為她。

大約賈母就欣賞和她一樣,無論貧賤富貴,心境始終坦然自若的人。那湘雲便又說道:「
別人還不離,獨有璉二嫂子(編者註:王熙鳳),連模樣兒都改了,說話也不伶俐了。

賈母聽說王熙鳳簡直變了一個人,也是感慨萬端:「
大凡一個人,有也罷,沒也罷,總要受得富貴,耐得貧賤才好。妳寶姐姐(編者註:薛寶釵)生來是個大方的人。先前她家裡這樣好,她也一點兒不驕傲,後來她家壞了事,她也是舒舒坦坦的。如今在我家裡,寶玉待她好,她也是那樣安頓;一時待她不好,也不見她有什麼煩惱。

我看這孩子倒是個有福氣的。可是妳林姐姐(編者註:林黛玉),那是個最小性兒,又多心的,所以到底不長命。鳳丫頭呢,也見過些事,很不該略見些風波就改了樣子。她若這樣沒見識,也就是小器了。

老太太這一番評論,儼然又是孟子的哲學:「
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滕文公下)老太太評論兒孫媳婦們,不僅是就其為人的大方和小器來褒貶個人,同時寄望子孫在危亡之間展現大家風範,像李紈、薛寶釵都是有氣度的人,可惜王熙鳳先前那樣一副好剛口!說話作風最漂亮的人,如今三兩下就被打倒了,連話都說不齊全,所以她也就不算是真正能成大事者。而最讓老太太操一輩子心的還是寶玉與黛玉,結果他們一死一瘋傻,痛煞真正疼愛他們的長輩。可知但凡挺不過人生風浪的,便不算是有福之人。


賈母.png
上圖:賈母(圖片引自網路)


【文章出處】
《天下雜誌》
讀《紅樓夢》 受得富貴,耐得貧賤──賈寶玉祖母的孟子哲學

(轉引自《朱嘉雯私房紅學三──大觀園內石頭痕》(天下雜誌出版)

網址:

https://www.cw.com.tw/article/5097385?template=fashion
作者:朱嘉雯
【作者簡介】
朱嘉雯,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博士,國立東華大學華語文中心暨華語教學國際博士班主任,漢聲廣播電台節目製作與主講,台灣紅樓夢研究學會會長,第52屆廣播金鐘獎得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