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課本.jpg
上圖:早期國立編譯館版本高中國文課本(圖片引自網路)


國文課本選文,只是各方能接受的「最大公約數」

文白比之爭使得國文課本選文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其實編選國文課本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符不符合課綱、文學史脈絡、大考中心命題原則、篇幅、師生及家長接受度、文類性別族群主題的平衡、由淺而深的難易度編排……等等,難免顧此失彼。

國文課本選文只是學者、老師、學生、家長、社會各界等各方都能接受的「最大公約數」,勢必不能讓任何一方都完全滿意。比如2010年我曾寫過〈九五課綱各版本國文課本的現代小說選文檢視〉,其中便對當時的高中國文課本選文提出以下幾個問題:1.現代小說選文較散文相對篇數少,而且各版本所選作家作品經常雷同;2.部分版本選文的文學史脈絡性不足;3.選文以寫實小說為主流,幾乎沒有選入其他寫作手法的文本;4.部分版本翻譯小說選文的代表性不足。但是討論歸討論,101課綱後的小說選文所選作家及作者還是那些:魯迅的〈孔乙己〉、賴和的〈一桿稱仔〉、洪醒夫的〈散戲〉、張愛玲的〈金鎖記〉、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兒落了〉、白先勇的〈秋思〉或〈國葬〉、黃春明的〈蘋果的滋味〉或〈死去活來〉、芥川龍之介的〈竹藪中〉或〈蜘蛛之絲〉。

其實上述小說也是一時之選了,但是仍有一大串遺珠之憾。比如缺少楊逵、呂赫若、張文環、龍瑛宗……等許多日治時期重要作家;或陳映真、蘇偉貞、施叔青、李昂、黃凡、朱天文、失天心、張大春……等台灣當代重量級小說家;自然更沒有整個華文文學版圖視野,比如海外文學作家李黎、劉大任、郭松棻、李渝……等人;以及大陸新時期之後非常多的優秀小說家如莫言、張賢亮、王安憶、蘇童、劉震雲、畢飛宇……等;或者香港作家西西、董啟章、黃碧雲……等人,馬華作家李永平、黃錦樹……等人。

然而也不是書商、編輯教科書的學者或高中老師不努力,而是在這麼多條件限制之下,真的就只能選出這些「最大公約數」的課文。我也曾經參與某版本教科書選文討論座談會,與會的教授非常誠懇跟我們解釋選文邏輯,討論來討論去,發現能改動的幅度真的不大。現在有些人批評國文課本選文不符現代社會潮流、沒有公民意識,但是我在座談會中,發現編選的教授們是有考慮到這些的。比如我曾提問為何不選林文月的〈潮州魚翅〉,文旨似更深遠,而要選她的〈蘿蔔糕〉?教授笑說,「魚翅太貴了吃不起。」他有顧慮到階級、動物保育等問題,而且又想選「飲食散文」,所以就放進這一篇。

那麼,既然在種種條件限制下只能選出有些不甚有趣也不太好消化的文章,社會各界對國文課本寄予這麼高的期許,有沒有意義呢?套句郝明義先生在《越讀者》中的妙喻:「其實教科書是近代有了學校體制後,對學生心智成長所提供的濃縮維他命;考試參考書,是剌激考場上腎上腺素分泌的興奮劑。至於補習班?那不過是提供大量興奮劑的轟趴。興奮劑當然有助於你衝刺考試,但,改變不了那是興奮劑的事實與本質。」教科書並不能提供天然、有機、多元的心智營養,所以還是廣泛閱讀,才是維持心智豐富的最重要管道。

然而,許多家長卻期待學生只讀教科書參考書,考出好成績,有餘力才讀課外書;有些學生也只奉課本為圭臬,多談一些課外的篇章、影片,說解和課本不相同,就會嚴厲質疑老師。課綱調整會掀起這麼大的爭議,其中的一個原因也是,課本已成為升學主義下,學生唯一的心智營養來源,所以大家在意至此

這樣不是本末倒置、以維他命為真正的營養來源了嗎?文白比例、選文當然值得討論如何調整,但更重要的是,廣大家長看待教科書的觀念,有沒有改變。


國文課本.jpg
(圖片引自網路)



【文章出處】
《天下雜誌.獨立評論》
【投書】國文課本選文,只是各方能接受的「最大公約數」
2017-09-13
網址: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6112
作者:楊子霈
【作者簡介】
楊子霈,台灣高雄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高雄女中國文教師,曾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短篇小說及散文獎、梁實秋文學獎、高雄青年文學獎等獎項,著有散文集《母親進行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