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引自網路)
談談「說服」與「沒有說服」
最近因為一些事,使我思考「理性說服」的「一般形式條件」。以下可能講得很抽象,要有經驗的朋友才比較能理解我想說的。如果要舉例說服,那會寫太長。所以,我先試試抽象地寫寫看。
「理性說服」是指一位說服者(說話者,論證者,作者等等)使用理性論述的方式來企圖使一位標的對象(target、聽者、對談者、或對方)接受自己的論點。這裡的問題是:當我們以理性(說理)的方式來說服另一個人接受我們的論點時,在什麼樣的條件下,我們能說服他或她接受?這裡的「一般形式條件」是指一般性,不涉及特定的具體內容,也不管討論的內容是什麼(政治、公共事務、個人事務等等),因此是「形式的」。
不過,我在這裡特別想談的是什麼條件下,一個人「沒有被理性說服」?我的意思是:假定說服者提出了在理性者看來都十分有說服力的言論,一個人(簡稱「對方」)卻沒有被說服,那麼,究竟是什麼條件造成這樣的結果?這個問題有從簡單到複雜的情況。
所謂簡單的情況是:對方不理性。因為對方並不理性地打算聽或看你的說服言論,所以,不管你怎麼努力,你都無法說服他。
所謂複雜的情況是:對方也是理性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對方「沒有被理性說服」,我們可能會覺得問題發生在說服者的說服能力上。例如,如果我是說服者,我沒有成功,可能因為我:
1.不能清楚說明自己的想法和論點。
2.不能使用標的對象能夠理解的語言去說服他。
3.不能提供充分的背景知識和相關資訊。
大概還有很多其它條件。
不過,先前的假定是排除了這些說服者本身的能力條件。既然對方也是理性的,「沒有說服」或「不能說服」會發生,問題就在對方身上。例如可能因為對方(注意,他也是理性的):
1.不熟悉說服者提供旳背景知識和相關資訊。
2.對於說服者提出的關鍵概念有不同的理解。
3.有自己的對於相關事務的一套觀點,並在自己的觀點內形成一套自圓其說的「理論」。
當然還有其它條件,但應以上述三個條件最重要。
在這三個條件中,第一個條件可以克服,即說服者必須提供足夠的背景知識和相關資訊。第二項條件也可以克服,即說服者必須在溝通之後,找出雙方對於關鍵概念的意義(或定義)的理解是什麼,根據對方的理解重新擬定說服的策略:例如告訴對方在不同的意義下,會有什麼情況,而自己是什麼樣的意義。第三項條件最麻煩,在科學哲學上,會把這一條件發生時,稱作「不可共量」。
可是,在我看來,即使觀點和理論不可共量發生時,也不代表不可克服。如果說服者能夠轉換觀點,同理地理解對方的觀點,並全盤地掌握對方的理論時,他還是有機會透過並列兩種觀點、比較兩種理論的優劣,來讓對方看到自己論點背後預設的觀點和理論是更好的。這種作法不代表提出一套可以包容兩方的理論(當然,這也不排除),重點是觀點的切換、並列與比較。
形象地說,為對方打開一個新的「視窗」,使他能看到全新的東西(孔恩或心理學所謂的「格式塔轉換」),但是,說服者自己必須有能力做到格式塔轉換,也必須建立一個在不同的視域之間「切換」的方法或管道。這是對說服者的挑戰。
然而,還有一種進一步的困難的情況,可稱作「徹底的不可共量」,也就是說另一個觀點和理論,在優劣的比較之下,可能一樣好,或者互有優劣。這種情況的解決必須進入「後設評價」的層次,我就不在這裏講。
另一種更複雜但常會碰到的問題是:對方並不是不理性,但也不是完全理性。因此,可能對方有一套說法,但卻可能被強烈的觀點主宰,以致把你的說服言論「自動過濾」,亦即,他不能「切換不同觀點」(對方不能跳出自己的觀點去看到另一個觀點和理論,因此也無法打開另一個「視域」)。例如,如果對方長久以來,一直沈浸在一個一元的視域和文化之下,這個視域和文化可能使他感到「舒服」和「習慣」,因此缺乏甚至拒絕去接觸其它多元的觀點和視域,也不會主動去接觸相關的背景知識。結果,就沒有、也不想去接觸任何可以「比較」的學習機會。所有的資訊進入他的腦海裏都被轉化或過濾。
這可能就是一個理性說服的巨大難題:一個多元開放的社會和文化,如何說服一個一元封閉的社會和文化?就個人對個人而言,一個能切換多元觀點且開放的人,如何去說服一個沈浸在一元觀點且封閉、甚至裝有過濾機制的人?目前我沒有答案。
就我自己的評估,仍然有一些朋友很努力地以理性的方式在臉書或各種社交媒體上企圖說服其他人──不管臉書有什麼缺點、也不管假訊息、假新聞如何猖獗,臉書仍然具有一種開放性,它的介面也容許長篇大論,這使得堅持理性的公共事務的關懷者不能放棄它。所以,我嘗試去分析「不能說服」的各種可能情況,看看朋友們是否可以在這抽象的論述中,找到自己經驗上的印證。
(圖片引自網路)
【文章出處】
《臉書.陳瑞麟的科哲絮語》
〈談談「說服」與「沒有說服」〉
2019-03-10
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POS.RueyLin/posts/pfbid0p5Ye9rv1bVWYNrEJWfhCW36EKqP4yiT5mLXDQx7H8JTN9ynCriFH1LiNGHAmgwRbl
作者:陳瑞麟
【作者簡介】
陳瑞麟,國立成功大學機械系畢業,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碩士,國立臺灣大學哲學博士。15歲即喪失聽力,但他不畏身障之苦,從機械系轉跑道研究「科學哲學」反思社會。歷任東吳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副教授、教授兼系主任、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研究所講座教授。曾任《科技、醫療與社會》期刊主編、國內外期刊編委、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理事長。研究領域為科學哲學、自然哲學與科學史、科技與社會研究,也探索台灣思想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