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美.jpg

〈牧神的午後〉(法語:L'Après-midi d'un faune)為法國詩人斯特凡·馬拉美的詩作,為他其中一首廣為人知的作品,也是法國文學象徵主義發展歷史上的里程碑。法國詩人瓦勒里視此詩為法國文學詩上最偉大的詩作。

背景與內容

此詩的最初版本於1865年(馬拉美在1865年6月寫信給亨利.卡扎利(Henri Cazalis)時首次提到此詩)至1867年期間寫成,終稿於1876年出版。詩歌描述了古羅馬神話中牧神法翁剛從午睡中甦醒過來的感官經驗,他以夢一樣的囈語詳述早晨與幾名寧芙相遇的經過,整段獨白儼如夢囈。

馬拉美的詩作以晦澀難懂見稱,同時亦有種迷濛的美,〈牧神的午後〉一詩正好傳達了這種似真非真,如夢如幻的美感。主角牧神在詩中一再歌頌仙女,以及與她們相處的每一刻,但最後醒來發現孑然一人,只能慨嘆「別了,仙女們;我還會看見你們化成的影」。

對後世的影響

〈牧神的午後〉啟發了法國作曲家德布西創作〈牧神的午後前奏曲〉(Prélude à l'après-midi d'un faune),亦啟發了瓦斯拉夫.弗米契.尼金斯基、傑羅姆.羅賓斯(Jerome Robbins)、提姆.拉殊頓(Tim Rushton)編導同名的芭蕾舞作品。德布西的前奏曲與尼金斯基所編的〈牧神的午後〉芭蕾舞對藝術中的現代主義發展影響深遠。


---資料出處:維基百科 牧神的午後
(網址:
https://zh.wikipedia.org/wiki/牧神的午後
牧神的午後.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