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樊噲(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鴻門宴〉中樊噲的性格分析
〈項羽本紀〉一文是《史記》的名篇,而〈鴻門宴〉又是〈項羽本紀〉最知名段落,因此〈鴻門宴〉可說是《史記》全書的重中之重。
樊噲是劉邦陣營的武將,是劉邦妻子呂后的妹夫,出身卑微,以屠狗為業,隨劉邦起兵抗秦,在〈鴻門宴〉中與項羽陣營的武將項莊恰成為一對照組。以下節選〈鴻門宴〉原文中出現樊噲言行的段落,說明其性格。
延伸閱讀:
鴻門宴人物比較之一----〈鴻門宴〉項羽的性格分析
鴻門宴人物比較之二----〈鴻門宴〉劉邦的性格分析
鴻門宴人物比較之三----〈鴻門宴〉范增的性格分析
鴻門宴人物比較之四----〈鴻門宴〉張良的性格分析
鴻門宴人物比較之五----〈鴻門宴〉項莊的性格分析
鴻門宴人物比較之七----〈鴻門宴〉項伯的性格分析
鴻門宴人物比較之八----〈鴻門宴〉曹無傷的性格分析
上圖:樊噲(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一)項羽入關
(二)項伯通報
(三)鴻門赴宴
▲於是(此時)張良至軍門,見樊噲(劉邦妻子呂雉妹夫,屠狗為業)。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
◎樊噲本屠狗為業,隨劉邦起兵,娶呂后之妹呂須,為劉邦之連襟(姨丈)。
◎張良出帳之後,樊噲不待張良告急,就迫不及待詢問帳內情形,可知其個性之急,關切沛公之情溢於言表。
▲良曰:「甚急!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噲曰:「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共生死)!」
◎樊噲得知沛公危急,不顧自身安危,願意與沛公同生共死,足見他對劉邦的忠義之心。
▲噲即帶劍擁(持)盾入軍門,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納),樊噲側(側轉)其盾以撞,衛士仆地,噲遂入,披帷(揭開帷幕),西嚮(向)立,瞋目(怒目)視項王,頭髮上指,目眥(音ㄗˋ,眼眶)盡裂。
◎用詞短促、簡潔明快,凸顯情況的緊急。本處人物摹寫以樊噲的形象最為突出,動作之刻劃極其細膩,足以引起劍拔弩張、一觸即發之氛圍。
▲項王按劍而跽(長跪挺腰聳身)曰:「客何為(是)者?」張良曰:「沛公之參乘(警衛)樊噲者也。」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音ㄓ,杯)酒。」則與斗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
◎樊噲無畏項羽威儀,勇猛闖帳護主,項羽賞識他的勇氣,稱之為壯士。
◎項羽面對突然闖入、可能有威脅的樊噲,非但未立刻叫人拿下,項羽反而賜樊噲酒,表現「英雄惜英雄」之氣度,但也可見其感情用事的一面。
◎項羽的命令為「卮酒」,下屬卻給予「斗卮酒」(古代一斗相當於現在二升左右),可見下屬有故意要刁難樊噲,但也可知鴻門宴上其實還有其他人。
◎描寫樊噲動作的幾個動詞「拜」、「起」、「立」、「飲」斬截有聲,虎虎生風,面對大場面毫無所懼,項羽想必看在眼裡。
▲項王曰:「賜之彘肩(豬蹄膀)。」則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平放)其盾於地,加(置放)彘肩上,拔劍切而啗(音ㄉㄢˋ,啖,吃)之。
◎項羽對樊噲的欣賞相惜之情更加強烈。
◎項羽的命令為「彘肩」,下屬卻給予「生彘肩」(三分熟),可見下屬故意要刁難樊噲,卻無意間促使樊噲壯士無畏的形象更加凸顯。
◎描寫樊噲動作的幾個動詞「覆」、「加」、「拔」、「切」、「啗」同樣斬截有聲,爽快俐落,面對大場面毫無所懼,項羽想必看在眼裡。
▲項王曰:「壯士!能復飲乎?」樊噲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何)足辭!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盡),刑人如恐不勝(盡),天下皆叛之。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毫毛(秋毫)不敢有所近,封閉宮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小人讒言),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延續)耳!竊(私下)為(謂,認為)大王不取(不該採取這種作法)也。」
◎樊噲「擁盾入軍門」是表現忠忱護主的勇者形象,而對項羽的一番言辭,有說明、有責備、有表功,不卑不亢,則兼具智者形象。
◎樊噲搬出秦始皇、秦二世胡亥暴虐史事,說明暴政不得人心支持,其結局終將走向「天下皆叛之」的覆亡結局,藉此提醒項羽應以德服人,以免步上秦王朝滅亡的覆轍,解除項羽對劉邦的殺機。
◎樊噲所言「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耳」是不仁,「以待大王來」「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是不義,不仁不義,刺中項羽內心的敏感神經。
◎樊噲硬闖入帳,並且敢對當時威震天下的項羽怒目而視,當面斥責,此難以事前沙盤推演、演練偽裝,足見樊噲對劉邦的忠勇之心,臨機才能有此無懼神色。
上圖:樊噲(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項王未有以應,曰:「坐!」樊噲從(挨著)良坐。坐須臾,沛公起如(往)廁,因(趁機)招樊噲出。
◎樊噲與張良同為沛公臣屬,身分最低,故與張良同坐,西嚮侍。
◎沛公起如廁,「因招樊噲出」應該是劉邦出帳門前向樊噲使眼色示意,要其一同出去,可知樊噲善於察言觀色,隨機應變。
▲沛公曰:「今者出,未辭(告辭)也,為之奈何?」樊噲曰:「大行(作為)不顧(不拘)細謹(小節),大禮不辭(不拘)小讓(小節)。如今人方為刀俎(刀和砧板),我為魚肉(任人宰割),何辭(告辭)為?」
◎「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意指事有輕重緩急,行事應明辨何者最為重要,不應拘泥成規。
◎樊噲提醒劉邦,眼前最緊要以「全身而退、迅速脫身」為首要之務,其他事務均屬枝微末節。
◎本文劉邦先後有二次由心慌意亂中重新安定心神,第一次項伯夜訪,張良為其穩住情緒,冷靜面對,第二次是鴻門宴上起身如廁,樊噲為其提醒輕重緩急,保命為要。
▲沛公則置(拋棄)車騎,脫身獨騎,與樊噲、夏侯嬰、靳彊、紀信等四人持劍盾步走(徒步快跑),從酈山(驪山)下,道(經)芷陽閒行(間音ㄐㄧㄢˋ,抄小路走)。
◎劉邦單獨騎馬、四大護法(樊噲、夏侯嬰、靳彊、紀信)貼身護駕,奔行尾隨,此五人優先撤退。
◎鴻門宴後正式拉開楚、漢相爭的序幕,在這場宴會的明爭暗鬥中,各個人物的性格躍然紙上,都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總結樊噲的個性是:勇猛豪邁,機智果決。
◎《史記.樊酈滕灌列傳》為樊噲本傳,其中記鴻門宴情節如下:「沛公從(率領)百餘騎因項伯面見項羽,謝(謝罪)無有閉關事。項羽既饗軍士,中酒,亞父謀欲殺沛公,令項莊拔劍舞坐中,欲擊沛公,項伯常屏蔽之。時獨沛公與張良得入坐,樊噌在營外,聞事急,乃持鐵盾入到營。營衛止噲,噲直撞入,立帳下。項羽目之,問為誰。張良曰:『沛公參乘樊噲。』項羽曰:『壯士。』賜之卮酒彘肩。噲既飲酒,拔劍切肉食,盡之。項羽曰:『能復飲乎?』噲曰:『臣死且不辭,豈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陽,暴師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聽小人之言,與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項羽默然。沛公如廁,麾樊噲去。既出,沛公留車騎,獨騎一馬,與樊噲等四人步從,從閒道山下歸走霸上軍,而使張良謝項羽。項羽亦因遂已,無誅沛公之心矣。是日微(無)樊噲奔入營譙讓項羽,沛公事幾殆(危)。」視樊噲為沛公從鴻門宴上平安脫逃的第一功臣。
◎《史記.樊酈滕灌列傳》記載,漢朝建立後,高祖病重,厭惡見人,拒見大臣,群臣都不敢入。多日後,唯獨樊噲直入宮中,見劉邦臥枕在一宦官身上休息,因此流涕諫曰:「始陛下與臣等起豐沛,定天下,何其壯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憊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見臣等計事,顧獨與一宦者絕乎?且陛下獨不見趙高之事乎?」劉邦聽了笑而重理政事。
上圖:樊噲(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文章出處】
《史記》
〈項羽本紀.鴻門宴〉
(編按:僅節選出現樊噲的段落)
【資料說明】
本站。
- Nov 19 Thu 2020 09:36
▲鴻門宴人物比較之六----〈鴻門宴〉樊噲的性格分析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