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jpg
示意圖(圖片引自網路)


題解

樂府,原是掌管音樂的官署。漢代擴大樂府規模,派專人採集、整理民間歌謠,並配樂誦唱,因此名為「樂府詩」,簡稱「樂府」。樂府詩的形式自由,沒有句數、字數的限制,也沒有固定平仄、對仗的要求,用韻較寬鬆不嚴格。

本詩選自宋代郭茂倩所編《樂府詩集》,此詩集將本詩命名為「古辭」,意指不知作者姓名。民間歌謠大多是集體傳唱而來,樂府詩雖然有不少佚名者的作品,但是集體傳唱所反映的心聲,仍足以呈現當時社會的縮影。

行,意為「樂曲」,後演變成樂府詩的一種體裁,又名「歌行」。〈孤兒行〉是一首漢代的作品,敘述孤兒被兄、嫂欺凌,身心飽受煎熬的悲慘遭遇。其內容除了呈現家庭問題,也反映人情冷漠、缺乏道德觀念的社會現象。


哭泣.png
示意圖(圖片引自網路)


孤兒行

孤兒生,孤子遇生,命獨當苦!

父母在時,乘堅車,駕駟馬;
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賈

南到九江,東到齊與魯。
臘月來歸,不敢自言苦。

頭多蟣虱,面目多塵。
大兄言辦飯,大嫂言視馬。
上高堂,行取
殿下堂,孤兒淚下如雨。

使我朝行汲,暮得水來歸。
手為錯,足下無菲

愴履霜,中多蒺
拔斷蒺藜腸肉中,愴欲悲。
淚下渫
渫,清涕纍纍。
冬無複襦
夏無單衣。
居生不樂,不如早去,下從地下黃泉!


春氣動,草萌芽。
三月蠶桑,六月收瓜。
將是瓜車,來到還家。
瓜車反覆,助我者少,啗
瓜者多。
願還我蒂,兄與嫂嚴,獨且急歸,當興校
計。

亂曰:
里中一何譊譊!願欲寄尺書,將與地下父母:「兄嫂難與久居!」


【作品出處】
《樂府詩集》
孤兒行
原作者:不詳


眼淚.jpg
示意圖(圖片引自網路)


註釋翻譯

(一)總括命運不幸的悲哀嘆息


◎全詩分為五段。第一段相當於序曲,以短句點出「孤兒命苦」的感慨。

孤兒生,孤子遇生偶然出生,指不是在受人期待下出生。遇,同「偶」),命獨(唯獨,偏偏)(承受)苦!
譯文:
孤兒出生了,我這孤兒不是在受人期待下出生,偏偏要承受悲苦的命運!
◎本詩是一首敘事詩,以第一人稱陳述孤兒的悲苦遭遇:在父、母過世後,即使兄、嫂還在,卻沒有絲毫的家庭溫暖,反而遭受役使與虐待。
◎全詩以「苦」字貫穿。


窺視.png
示意圖(圖片引自網路)


(二)對比雙親歿後的艱辛生活

◎第二段「父母在時」、「父母已去」的對照,明確畫出命運轉變的分界線,孤兒淪為兄、嫂任意使喚的奴僕差役。

父母在時,乘堅車堅實的車輛),駕駟馬駕馭四匹馬拉著的車子)
譯文:
父母在的時候,讓我乘坐堅實的車輛,駕馭四匹馬拉著的車子;

雙親在世時生活備受關愛呵護。

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賈(出外賺錢。賈,音ㄍㄨˇ
譯文:
父母離世之後,哥哥和嫂嫂命令我出外賺錢。

以父母逝世為界線,呈現出今昔對比。
◎漢代商人社會地位低賤,有些商賈就是富貴人家奴僕,兄嫂命令孤兒行賈,等同將他視為奴僕役使。

南到九江(泛指今長江中游一帶),東到齊與魯泛指今山東一帶)
譯文:
我往南到九江,向東到齊魯。

◎描寫行賈路途遙遠,四處為工作奔忙。

臘月(農曆十二月)來歸,不敢自言苦。
譯文:
歲末年終才得以回來,卻不敢說自己在外的辛苦。
◎古代在農曆十二月舉行臘祭。臘,獵也。以捕獲的禽獸祭拜祖先,故稱臘月。


頭多蟣(音ㄐㄧˇ,蝨卵)(音,同「蝨」),面目多塵。

譯文:
頭上長滿很多蝨卵與蝨子,臉上滿布塵土。


大兄言辦(準備)飯,大嫂言視(照顧)馬。
譯文:
大哥叫我準備飯,大嫂叫我去看護馬。

◎回到家一刻不得閒,還沒能稍作休息,就得服侍兄嫂繼續勞役。
◎「大嫂言視馬」與前文「駕駟馬」的風光,產生鮮明對比。

上高堂(房屋的主要廳堂),行(又)(音ㄑㄩ,通「趨」,快步走殿下堂(屋旁較低矮的房舍),孤兒淚下如雨。
譯文:
一會兒跑上廳堂,一會兒又快步走到住屋旁屋舍,我的眼淚像雨一樣落下。


哭泣.png
示意圖(圖片引自網路)


(三)萌生逃離現實的厭世念頭

◎第三段鋪寫家務不曾間斷、工作從未稍減,終使孤兒喪失對生活的想望。

使我朝(音ㄓㄠ,早晨)行汲(取水),暮得水來歸。
譯文:
一大早差遣我去取水,傍晚帶著水歸來。
◎通過「朝」與「暮」的照應,說明時間上從早到晚不停工作,更加強化孤兒的悲苦形象。

手為錯(粗糙),足下無菲(音ㄈㄟˋ,通「屝(音ㄈㄟˋ)」,草鞋)
譯文:
雙手粗糙,腳下連一雙草鞋都沒有。
◎通過「手」與「足」的照應,強化孤兒的悲苦形象。

(音ㄔㄨㄤˋ,哀傷的樣子)履霜,中多蒺(音ㄐㄧˊ ㄌㄧˊ一種果實有刺的野草)
譯文:
悲痛踩著寒霜大地,很多有刺的蒺藜扎傷了腳。
 
拔斷蒺藜腸肉小腿肉,俗稱「腿肚子」。因狀似腸,故稱「腸肉」)中,愴欲(將要)悲。
譯文:
要拔出蒺藜卻還有一半斷掉扎在小腿肉中,哀傷到非常悲痛。

淚下渫渫(音ㄉㄧㄝˊ,水流動的樣子),清涕(眼淚)纍纍(音ㄌㄟˊ,連貫成串的樣子,也作「累累(音ㄌㄟˇ))
譯文:
眼淚不停流下,滿臉連貫成串。
◎通過「淚」與「涕」的照應,強化孤兒的悲苦形象。

冬無複襦(內有棉絮的短衣。襦,音ㄖㄨˊ短衣)夏無單衣單層的衣服)
譯文:
冬天沒有棉絮短衣,夏天也沒有單層布衣。
◎通過「冬無複襦」與「夏無單衣」的照應,強化孤兒的悲苦形象。

居生  (生活狀態。居,位於。生,活著)不樂,不如早去,下從地下黃泉(人死後所居住的地方)
譯文:
這樣活著沒有一點快樂,不如早點離開這個世界,去追隨地下的爸媽!
◎通過「居生」與「地下黃泉」的照應,強化孤兒的悲苦形象。
◎全段使用三個「無」字:足下「無」菲、冬「無」複襦、夏「無」單衣,來凸顯兄嫂從未關心的處境。
◎打井至深時,地下水呈現黃色,人死後埋於地下,故以黃泉借代為人死後所居住的地方。
 
孤獨.png
示意圖(圖片引自網路)


(四)反映社會殘酷的無助困境

◎第四段則以「春氣動,草萌芽」襯托孤兒猶陷困苦,不見生機,更藉瓜車翻覆後路人趁火打劫來呈現出社會的殘酷面。
◎在敘事技巧方面,中間的三段先以空間「南到九江」、「東到齊與魯」、「上高堂」、「殿下堂」等鋪陳出孤兒奔波滄桑的形象;再用時間「臘月」、「朝暮」、「冬夏」、「春」、「三月」、「六月」等串聯出終年終日的忙碌,以及辛勞難捱的悲苦;最後帶出世態炎涼的殘酷,致使孤兒投訴無門的情況。

春氣(春天的陽氣)動,草萌芽。
譯文:
春天的氣息發動,草木開始萌芽。
◎以外在環境欣欣向榮,充滿生機希望,襯托孤兒生活依舊困苦,絕望無助。

三月蠶桑養蠶種桑),六月收瓜。
譯文:
三月養蠶又種植桑樹,六月收成瓜果。

(推扶)(此)瓜車,來到還家。
譯文:
扶推著這輛瓜車,就將要返回到家。

瓜車反覆(翻覆),助我者少,啗(音ㄉㄢˋ同「啖」,吃)瓜者多。
譯文:
瓜車翻覆了,幫助我的人少,搶走瓜吃的人卻多。
◎將敘事背景從兄嫂的壓迫,拉大到整個社會的冷漠殘酷,表達出孤兒的孤立無援。

願還我蒂(瓜和藤連接之處),兄與嫂嚴,獨且(只能。且,語助詞)急歸,(應該)(引起)(音ㄐㄧㄠˋ,計較)計。
譯文:
希望你們把瓜蒂還給我,因為哥哥和嫂嫂很嚴厲,我只能急忙回去,他們一定會為此而計較。
◎預言示現。
◎總結孤兒為兄嫂做的雜役:
1.行賈
2.辦飯
3.視馬
4.朝行汲,暮得水歸
5.三月蠶桑
6.六月收瓜

 
哭泣.png
示意圖(圖片引自網路)


(五)傳達難處世間的絕望心情

◎第五段相當於尾聲,呼應第一段的感慨,表現出對父、母的依戀和對兄、嫂的不滿。

古代樂曲的最後一章,是樂府詩常用形式,表示尾聲。後面四句即為亂辭)曰:
譯文:
詩歌尾聲:

里中(家中)一何譊譊(音ㄋㄠˊ怒吼聲)!願欲寄尺書(書信。古人寫信,一般使用約一尺長的生絹),將與(送給)地下父母:「兄嫂難與久居!」
譯文:
家中傳來滿屋的怒吼聲!希望寄上一封書信,即將送給地下的父母:「我真的沒辦法與哥哥嫂嫂長住同一個屋簷底下!」
◎敘事先後有序,結構完整,取材也具有反映現實的意義。
◎本詩敘事細膩,人物形象鮮明,文字淺近,語言質樸,句式參差長短不一,是漢代民間歌謠反映現實悲苦生活的代表作品之一。


戰亂.jpg
示意圖(圖片引自網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