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范增(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鴻門宴〉中范增的性格分析
〈項羽本紀〉一文是《史記》的名篇,而〈鴻門宴〉又是〈項羽本紀〉最知名段落,因此〈鴻門宴〉可說是《史記》全書的重中之重。
范增是項羽陣營頭號謀士,在〈鴻門宴〉中與劉邦陣營的謀士張良恰成為一對照組。以下節選〈鴻門宴〉原文中出現范增言行的段落,說明其性格。
延伸閱讀:
鴻門宴人物比較之一----〈鴻門宴〉項羽的性格分析
鴻門宴人物比較之二----〈鴻門宴〉劉邦的性格分析
鴻門宴人物比較之四----〈鴻門宴〉張良的性格分析
鴻門宴人物比較之五----〈鴻門宴〉項莊的性格分析
鴻門宴人物比較之六----〈鴻門宴〉樊噲的性格分析
鴻門宴人物比較之七----〈鴻門宴〉項伯的性格分析
鴻門宴人物比較之八----〈鴻門宴〉曹無傷的性格分析
上圖:范增(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一)項羽入關
▲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於項羽曰:「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秦三世帝,父不詳,一說為扶蘇)為相,珍寶盡有之。」項羽大怒曰:「旦日(明日)饗(犒勞)士卒,為擊破沛公軍!」
▲范增說項羽曰:「沛公居山東(函谷關以東)時,貪於財貨,好美姬。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寵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彩),此天子氣也,急擊勿失!」
◎范增提醒項羽千萬別小看劉邦(項羽通常自視甚高),並以「王氣」(天子命格)之說,增強項羽出兵殺劉的決心。
◎范增一番深入剖析、添油加醋,讓項羽思考到過去的同僚劉邦已成為最大的競爭對手,若是不除,不啻將成為自己未來發展的隱憂。
◎范增說:「今入關,財物無所取」,與曹無傷所言明顯有所出入,內容不盡相同,可見范增未被曹無傷矇騙,可是項羽卻輕易上當。
◎范增言下之意,財物、美女等眼前近利已不能滿足劉邦的慾望需求,因為他有更遠大的目標──稱霸天下(當然也可能是劉邦刻意表現無慾望企圖的態度,藉以取信於項羽)。
◎「吾」是范增與項羽為平輩的口吻,有倚老賣老托大之嫌,不像張良與劉邦言談時皆自稱「臣」。
◎范增「急擊勿失」(不要失去機會)的建言,對照最後項羽縱虎歸山,形成強烈對比。
◎「王關中」與「有天下」層次不同:項羽不希望劉邦王關中,范增怕的卻是劉邦有天下。可見項營的主帥與謀臣層次有高低之別。
◎請注意:本文前段描述,項羽在得知劉邦入關及曹無傷進讒言曾出現二次「大怒」,而范增詆毀劉邦之後,卻未記項羽有何反應。項羽寧可聽信外人曹無傷,也不完全信任自己人范增之言,言者諄諄,聽者藐藐。
上圖:范增(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二)項伯通報
(三)鴻門赴宴
▲項王、項伯東嚮(向,朝向)坐,亞父(亞音ㄧㄚˋ,次於,亞父意指次於父親,項羽對范增的尊稱)南嚮(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嚮(向)坐,張良西嚮(向)侍。
◎人君對有如父輩的宰臣,有時敬稱為「仲父」,如齊桓公稱管仲,秦始皇稱呂不韋等皆是。
◎從「侍」字可知張良的從屬地位。
◎當時天下未定,劉邦、項羽尚未正式稱王,鴻門之會正所以決定領導權誰屬(誰才是老大)。劉邦冒奇險前來赴會,便是表示自己願意接受項羽的領導,項羽則是要趁此機會收服劉邦,政治上下尊卑的考慮,使鴻門宴不再只是一個普通賓主飲宴的場合。(余英時語)
◎范增倚北面南而坐(坐在來客沛公之位),有意屈辱劉邦,給劉邦下馬威;劉邦倚南面北而坐(自甘降級),能屈能伸,委婉表達稱臣示弱之意。
◎項羽繼承叔父項梁的領導權,他在鴻門宴上東向而坐,是一項有意識的行為,他並不把劉邦當作一個平等的賓客來看待,而是把他視為自己的部屬,並正式接受了劉邦臣服的表示,因此當主客都入坐定位時,項羽已不復有殺劉邦之心。(余英時語)
◎古代的「室」一般是長方形,東西長而南北窄,因此,室內最尊的座次是坐西向東,次是坐北向南,再其次是坐南向北,最卑是坐東向西,這就是所謂「東向為尊」的來歷(顧炎武《日知錄》卷二十八見解亦同)。項羽自己東向坐,讓范增南向、劉邦北向、張良西向,是有意簡慢以示威勢之意。茲列鴻門宴座次尊卑的次序如下:
(圖片引自網路)
▲范增數(音ㄕㄨㄛˋ,屢次)目(以眼神示意,動詞)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
◎范增「數目項王」的行為,已逾越軍師合宜的尺度,是不適當的行為,透露出項營內的矛盾。
◎以范增的動作而言,范增、項羽事前應有既定之計畫。玦、決諧音,暗示項羽要盡速下定決心。
▲范增起,出召項莊(項羽堂弟),謂曰:「君王為人不忍(不夠狠心)。若(你)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趁機)擊沛公於坐,殺之。不(否)者,若屬(你們)皆且(將)為所虜!」
◎范增對劉邦必殺之而後快,一計不成,另生一計。
◎但是范增「召項莊舞劍」的行為,已逾越軍師合宜的尺度,是不適當的行為,透露出項營內的矛盾。
◎范增幾個動作「起」、「出」、「召」一氣呵成,連續而急促,范增焦急煩躁之情,溢於言表。
◎從下文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以身翼蔽沛公,可見項羽陣營內部意見不一致,未能事先整合完成;而劉邦有先見之明,先與項伯結為親家,以利自己赴宴時有所照應。
上圖:范增(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四)沛公脫逃
▲沛公已出,項王使都尉陳平(陳平後來叛楚降漢,成為劉邦手下重要謀士)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辭(告辭)也,為之奈何?」
◎項羽派陳平出召沛公回帳,不似項羽的粗疏個性,可能是出自范增的授意。
▲亞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曰:「唉!豎子(小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我們)今為之虜矣!」
◎范增不滿項羽缺乏決斷,錯失殺死劉邦的時機,但又不便直接責罵項羽,只好指桑罵槐,表面上罵項莊是「豎子」,實際上暗罵項羽成事不足(由後文「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一句可知,如果「豎子」是對項羽的稱呼,則該句「項王」應使用「你」為是。)
◎由項羽、范增不同的態度可知:項羽已接受劉邦的說辭,原諒了劉邦;范增則是憤慨憾恨不已。面對張良代獻之禮,項羽、范增二人的態度不同。前者陶醉在虛假的勝利之中,後者認為這是走向失敗的起點。一個粗疏寡謀、天真輕信、不以為意、自視不凡,一個雖具見識、忿忿不平、器度褊狹,兩者適成對比,從而也表現項羽陣營的內部衝突。
◎范增老謀深算,深謀遠慮,只可惜所事者非人,又加上個性容易動怒,後因項羽中了陳平的離間之計,懷疑范增和漢王劉邦私通,逐漸削減范增的權力。范增大怒說:「天下事大體已定了,君王自己去處理吧,請讓我帶著這把老骨頭退出行伍吧!」還沒有回到彭城,就因背上的疽癰發作而死。
◎鴻門宴後正式拉開楚、漢相爭的序幕,在這場宴會的明爭暗鬥中,各個人物的性格躍然紙上,都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總結范增的個性是:老謀深算,躁急易怒。
上圖:范增(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文章出處】
《史記》
〈項羽本紀.鴻門宴〉
(編者註:僅節選出現范增的段落)
【資料說明】
本站。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