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jpg
上圖:中國解放軍


題解

本詩〈戰爭交響曲〉是陳黎的名作,屬於圖像詩,其創意堪稱是現代詩中最令人驚奇的一首。

本詩共分三段,使用的文字很少,只有兵、乒、乓、丘四個相近字。但三段依序看下來,卻充滿圖像的暗示,想像並不困難。

第一段無數「兵」士在戰爭中整齊排列,軍容嚴整壯盛。

第二段寫面對戰爭,過程中「兵」士開始有的缺了右腳(乒),有的缺了左腳(乓)的,乒乓既是圖像,也是聲音,乒乓同時摹寫出戰場上接續不斷的砰砰槍聲,原先整齊的隊列也在兵士傷亡中漸漸被打散破壞。

第三段這些缺腿斷腳的兵士,最後排成整齊沉默的隊列:「丘」,這說明已經是一座座的墳土墓丘了。


解放軍.jpg
上圖:中國解放軍


戰爭交響曲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乒兵兵兵兵兵兵兵乓兵兵兵兵兵兵兵乒
兵兵兵乓兵兵乒兵兵兵乒乒兵兵乒乓兵兵乒乓兵兵乓乓
乒乒兵兵兵兵乓乓乓乓兵兵乒乒乓乓乒乓兵乓兵兵乓乓
兵乒兵乒乒乒乓乓兵兵乒乒乓乓乓乓乒乒乓乓乒兵乓乓
乒兵乓乓乒兵乓乓乒乒乓乓乒乒乓乓乒乒乓乓乒乒乓乓
乒乒乓乓乒乒乓乓乒乒乓乓乒乒乓乓乒乒乓乓乒乒乓乓
乒乒乓乓乒乒乓乓乒乒乓乓乒乒乓乓乒乒乓乓乒乒乓乓
乒乓乒乓乒乓乒乓乒乓乒乓乒乓乒乓乒乓乒乓乒乓乒乓
乒乓乒乓乒乒乓乓乒乓乒乓乒乒乓乓乒乓乒乓乒乒乓乓
乒乒乒乒乒乒乒乒乓乓乓乓乓乓乓 乓乒乒乒乒 乒 乓
乓 乓 乒 乓乒 乒 乒 乓 乒乒 乒乒 乓乓
乒 乒 乓 乒 乒 乓 乒 乓 乒 乒 乒 乓 乒
乒 乒 乓 乓 乓 乒 乒 乓 乒 乓 乒
乒 乓 乓 乓 乒 乓
乒 乓 乒 乓 乓
乒 乓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作品出處】
《島嶼邊緣》
戰爭交響曲

作者:陳黎
【作者簡介】

陳黎(1954年10月3日-),本名陳膺文,陳黎為其筆名,台灣花蓮縣人,詩人。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曾任花蓮花崗國中教師,清雲科技大學擔任駐校作家。現已退休,專事寫作。陳黎的創作文類以詩及散文為主,兼及論述及兒童文學。除文學創作之外,亦從事翻譯,積極參與花蓮藝文活動。曾獲時報文學獎、國家文藝獎、梁實秋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吳三連文藝獎、金鼎獎、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等獎項。陳黎詩風多樣,不斷變化求新,他是最早著力於譯介拉丁美洲詩歌的台灣詩人。其詩作立足本土,放眼天下,企圖融合本土與前衛、島嶼與世界, 從寫實到超現實,從現代到後現代,在不同題材中流露出一貫對人類生活的關懷與熱情,並發為對土地與歷史聲音的追尋,對日常卑微事物的歌讚,對體制與僵硬形式的反抗,對藝術與想像世界的建構與護衛。詩作每多創意與機智,在內斂與外放間走索翻轉,耐人尋味。

阿靈頓國家公墓.jpg
上圖:美國阿靈頓國家公墓


戰爭交響曲

陳黎:戰爭交響曲.bmp


延伸欣賞:
有形有聲的文字----陳黎:戰爭交響曲(動畫及詩人朗誦)

解放軍.jpg
上圖:中國解放軍



交響的悲憫──讀陳黎〈戰爭交響曲〉


〈戰爭交響曲〉共分三節,每節十六行,但全詩只由四個形狀相似的字組成:兵,乒,乓,丘。第一節詩由每行二十四個「兵」字排列成詩作中難得一見的壯盛軍容,讀者腦中立即閃現十萬大軍踩著整齊步伐浩浩蕩蕩開往前線的情景。第二節乍看之下仍由「兵」字組成,然仔細讀之會發現每隔若干個「兵」夾雜著「乒」或「乓」,出現的頻率由低轉高,由第一行的三個字到第六行以後的二十四個,第十一行以後又轉低──夾雜在暗示休止符、死亡的空白之間。中國文字之絕妙在此發揮得淋漓盡至。「兵」是四肢健全的戰士,「乒」「乓」則是被砲火炸斷手腳的傷兵了。詩人未用任何文字敘述,透過視覺效果,成功地呈現出戰爭的殘酷

他同時利用詩行的排列,不費一詞一句,就點描出軍隊由並肩作戰到潰不成軍的戰爭慘狀。在最後一節,似乎所有的戰士再度集合。讀者在此可以有很大的想像空間。你可以從視覺的角度想像:軍士返鄉,個個缺臂斷腿,沒有終戰的喜悅,只有生命的酸楚;你也可以從文字的意義去想:丘也,小土山,三百八十四個土丘,三百八十四座墳塚,「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最佳寫照山丘雖無言,卻對戰爭做了最強烈的控訴

這是一首頗重視覺效果的詩作,但聽覺效果卻也同樣出色,尤其是第二詩節由兵、乒、乓三個字交響出的音效,讀來真讓人覺得槍聲砲聲不絕於耳,你彷彿還聽到此起彼落的士兵倒地聲,甚至空白處也有聲音──死亡驟臨的聲音,寂靜的聲音。〈戰爭交響曲〉結合了影像、聲音、文字的特質,成功地開拓了詩的可能。它傾瀉出對戰爭的批判與悲憫,也歌頌了中國文字的巧妙。

【評論出處】
《更生日報.四方文學周刊》
交響的悲憫──讀陳黎〈戰爭交響曲〉
1995-07-23
網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e4dc800100fvtk.html
作者:張芬齡
【作者簡介】
張芬齡,女,出生於民國43年,廣東省梅縣人。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畢業,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研究所肄業,曾任教於臺北縣三重國中、花蓮女中,現已退休,專事翻譯及寫作。張芬齡創作文類主要為論述及散文,亦有不少翻譯作品,並介紹西方現代詩人的作品,對於臺灣作家白荻、管管、楊喚、敻虹、楊牧等人的詩作亦有所評介,評論以平實深刻見稱。翻譯有翻譯作品:《立立狂想曲》、《帕斯詩選》、《拉丁美洲現代詩選》和《女性沉思錄》等,曾獲梁實秋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


阿靈頓國家公墓.jpg
上圖:美國阿靈頓國家公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