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jpg   

 
從不被看好到成材之路──談大俠郭靖
    
提到金庸筆下的大俠形象,許多人首先會想到「射鵰英雄傳」裡的郭靖。自從「射鵰英雄傳」(原名大漠英雄傳)問世後,金庸才算是真正一舉成名,故事中男主角的大俠典範,讓其他許多武俠小說作家望塵莫及。射鵰英雄傳的成就,主要是作者將西方文學小說的「成長模式」引入武俠小說,這不但讓人耳目一新,無形中也提高了武俠小說的藝術層次,讓武俠小說邁入文學殿堂。 

所謂「成長模式」,就是一種注重描寫一個人(尤其是青年人)成長經歷的故事模式,透過時間因素的介入,傳達出一個人由淺而深的成長過程及心路歷程。在更早以前,金庸的小說如書劍恩仇錄、碧血劍、雪山飛狐等書,都是以「事」為線索,以歷史背景與江湖傳奇兩條軸線,搭建出武俠世界,這樣的寫法,不僅容易出現情節分散、頭緒凌亂的毛病,也很難突出人物的性格及形象。從射鵰英雄傳開始,武俠小說在原有的兩軸之外,成功地再導入以「人」為本的「人生故事」,人的成長與心境變化成為小說的敘事線索,這個嘗試,改變了傳統武俠小說的敘事方向。

在這部小說中,郭靖的故事發展,無不是他性格表現後的結果,他的性格始終在推動他的人生故事向前發展。假如郭靖他不是在幼年那樣善良忠厚卻又倔強固執,救了神箭手哲別,哲別就不會成為他的師父,成吉思汗就不可能對他另眼相看,從而改變他和他媽媽的命運;假如他不是本性質樸,赤誠待人,機伶慧黠的黃蓉就不可能對他傾心相愛,他的中原之行就完全是另一種不同結果;假如他不是資質魯鈍,不善言語,他與黃蓉之間就不會有那麼多曲折;假如他不是信守然諾,天生大膽,他就不會黑夜上山,遇得明師馬鈺指點;假如他不是俠義肝膽,打抱不平,自然不可能在中都與楊康死濫打;假如他不是天真爛漫,頭腦不會轉彎,老頑童周伯通就不可能與他一見如故,一面結拜兄弟,一面騙他學習九陰真經,一窺天下最高武學之堂奧。

在這本小說裡,金庸一反小說人物形象的一般模式,非但沒有把主角郭靖寫得像陳家洛那樣文武雙全,沒將他寫成像袁承志那樣聰明伶俐,反而一開始就故意將他寫成一個天資愚拙、傻頭傻腦,讓人懷疑他是否是智能有所殘障,他的開口說話比正常兒童要晚,而且似乎天生反應遲鈍,口齒不清,不善言表。這樣的資質基礎,無疑將是他成長及成功的重大障礙,同時更令讀者疑惑,這個角色,到底能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武學高手,如果能夠,那又要靠什麼才能夠做到?

郭靖一出世,就是一個貧寒苦命的孤兒,楊、郭兩家慘遭橫禍,兩家夫人雙雙失蹤,噩耗傳來,全真教與江南七怪相約,各自將兩家的孩子教養成人,十八年後重會嘉興醉仙樓,由郭、楊後人代為比武再分勝負。懷孕的母親在逃難中將郭靖從山溫水暖的秀麗江南,帶到風沙苦寒的北方大漠,這原本是家庭的巨變,生命的重要轉折,然而,在草原上與蒙古民族純樸的生活,卻養成他淳厚天性,視野開闊,胸襟博大,並在他成人之際回歸故國,經過脫胎換骨,逐漸成材。  
 
在郭靖的人生中,最精彩也最發人深省的,首推他的學藝之路,他原本不被眾人看好,老實憨厚、頭腦遲鈍,而且又是家境貧寒的孩子,有朝一日居然能成為第一流高手,而且年紀輕輕,獲得上華山與當世第一等武學宗師一爭高下的資格,這簡直是天方夜譚的神話。對於柯鎮惡等江南六怪眼中,郭靖顯然是個笨孩子,他們憂心如焚,這個孩子十八年後,能否與全真教丘處機所調教的楊家後人一較短長?聰明的孩子能舉一反三,甚至聞一知十,但郭靖恰恰相反,聞十卻不記其一,面對這樣一個武功怎麼教都教不會的學生,他認真盡心的六位師父,怎能不極端失望?

可是如果換另一個角度看問題,就不難發現,郭靖練武進展緩慢,原因不但在於郭靖的愚笨,也在於師父教育方法的不當江南六怪的教育方式,是典型的「應試教育」,為的是要讓郭靖在迫在眉睫的十八歲比武考試順利取勝,因此他們的教育方式不是循序漸進,也不是細心誘導,而是大搞題海戰術,以各式武功招數滿堂填灌,六位師父對一個學生進行車輪戰,別說郭靖生來不太聰明,就算聰明孩子日復一日接受這樣車輪大戰,也必然搞昏了頭。同時,江南六怪大多天資聰穎,然而性格急躁,但郭靖情形恰恰相反,可是師父壓根沒去想過如何面對這樣一個特殊情況的學生,總是要求學生要無條件服從,即刻學好六個人所有的武功技能。這個結果當然事倍功半,收效甚微,與其說學生愚笨,不如說老師的教育思想不太高明,不懂因材施教的方式,這使得「小學」階段的郭靖,簡直苦不堪言。

相比之下,全真派掌教馬鈺,武功見識與教學方法就高明多了,馬鈺出於好心,主動前來漠北授課,但又不想壞了武林規矩,所以偷偷進行而不讓江南六怪知道,他將全真派內功心法的複雜原理,化為公式口訣,融入如何呼吸、如何睡覺、如何走路的遊戲練習中,郭靖對此興趣盎然,全無考試負擔,果然身心全力投入之後,武功進境大為可觀,馬鈺這種「遊戲教學法」使郭靖大大開竅,雖非一日千里,但也基礎紮實,進展不慢。如果不是馬鈺幫郭靖開了這「中學夜校補習班」,郭靖在江南六怪的「小學」中,只怕永遠不能成材。

全真七子之首馬鈺比江南六怪高明,而輩分上更高一層的當世武學宗師北丐洪七公,又比馬鈺更高明。遇到了七公,黃蓉略施廚藝手段,讓這位武林一等一人物開了後門,讓郭靖真正進了「大學」階段,洪七公目光如炬,一眼見出郭靖的天資、個性和適合的武功進路,因而一開始就確定了因材施教的方針,並且為郭靖單獨開課,為郭靖傳授最適合他性格特長的降龍十八掌。這套簡單易記、易學難精的降龍十八掌,像是為郭靖量身訂做一般,正如黃蓉所學的那套複雜紛繁、變化無定的消遙遊是為她訂製一樣,洪七公為兩人設計不同教材、教法,還有不同專業方向,實施完全不同教學計畫。他要求郭靖招招重複,步步為營,千錘百鍊,穩紮穩打,久而久之郭靖終於脫胎換骨,與當年被斥為愚笨不堪教育的不及格小學生相比,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郭靖的高手之路,並非到此為止。受了大學教育之後,還有「研究生」以及「臨床實習」的學習階段。郭靖一面跟著他的再造師父洪七公繼續自己學業,一面廣泛觀摩當世高人的各種武功造化:他在桃花島與老頑童周伯通切磋,學會空明拳及雙手互搏,同時老頑童還巧妙灌輸了他九陰真經;他也在桃花島上觀摩黃藥師與歐陽鋒的簫箏互鬥,印證自己武功;又觀摩了歐陽鋒與洪七公的大戰,進而自己上場與歐陽鋒進行一場實習之戰,之後,又親眼看到一燈大師施展一陽指神技,聆聽大師對九陰真經的見解……就這樣,郭靖一一見識了天下最頂端的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師弟的武功絕技,加上獨一無二的九陰真經的閱讀經驗,自此步上第一流高手的境界郭靖的個性可以說是短長分明,如果看到他的堅毅、專注、勤奮、質樸、忠厚、胸襟博大等諸多優點,而不是片面強調他簡單直線化的智商,自然不會對郭靖的成材感到過分驚訝。

郭靖的中原之行,原本是為了比武,附帶一次復仇,如果說中原之行是他至關重要的成長、成人階段,那麼黃蓉就是他文化、學習、精神上最重要的協助者,他的文化之旅、學藝成材之旅,都與黃蓉有關,黃蓉對他傾心相愛,陪伴、指點他這一切,帶領他了解江山歷史風物,巧妙安排他拜師學藝,如果不是黃蓉慧眼識英雄,這段故事就無從說起,而慧眼如黃蓉之所以如此,正可以視為郭靖人品的最佳證明。

他們兩人性格互補,氣質上互相吸引,小事及平常時刻,機靈的黃蓉說了算,但是到了大事及非常時刻,老實而有所不為的郭靖,卻經常有所堅持對於是否遵守諾言、是否重視師生倫理、是否關注蒼生,都是原則性問題,也一個比一個重大,在這種問題上,頭腦越簡單者越容易認定死理,越會固執堅持原則,讓兩人愛情差點陷入危險之境,但這三次也正好畫出郭靖成長的軌跡,金庸並沒有把郭靖的成長之路寫得一帆風順,一層比一層重大的道義與情感的衝突,就是顯例。

在郭靖成長挫折中,金庸還寫到郭靖的精神危機,他曾對學武練功的目的深感茫然,母親慘死與心上人黃蓉的離別,讓他頓失繼續前行的目標,全真教丘處機向他灌輸道理,他還不信服,並非丘處機說得不對,而是這說道理的人在郭靖心裡沒有足夠分量,直到他深受洪七公俠義形象感動,才真正解除他的精神危機,使他的俠義之心,真正變得堅定。年紀漸長,見識漸廣,心智漸開,武功漸高,德行漸固,郭靖的形象也逐漸高大宏偉起來,所有這一切,不僅刻劃郭靖性格,也寫出他的心路歷程,最後這位曾被視為無望的年輕人走向襄陽抗敵前線,成為真正的一代大俠。


【文章出處】
《金庸小說人物談(上)》
〈郭靖俠義人生路〉

(編按:本文已重新改寫,文字略有增減出入,題目重新擬訂)     
作者:陳墨
【作者簡介】
陳墨,原名陳必強,生於1960年,中國安徽望江縣人。1982年畢業於安徽大學,1988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文學系,中國電影資料館研究員。在海峽兩岸出版過「金庸小說研究系列」和「陳墨金學作品集」等著作數十種。

【文字打字校對;內容改寫】
本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