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引自網路)
題解
〈擊鼓〉是中國古代首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是一篇典型的反戰詩。關於這首詩的背景,有幾種不同的說法,不管是哪種背景,可以肯定的是:它反映一個久戍不歸的征夫的怨恨和思念。
此詩描寫一位遠征異國、長期不得歸家的士兵唱的一首思鄉之歌,主人公被迫從軍南征,調停陳、宋兩國關係,長期不得歸家而懷念家鄉親人。詩從體現戰爭氣氛的鼓聲寫起,渲染出一幅兵荒馬亂的情景,表達了主人公怨懟而又無奈的心情。全詩五章,每章四句,以往事與現實進行對比,在結構上形成頓宕;在敍事中又間以抒情,在情感上形成波瀾,手法獨到。
名句「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即出自本詩。
上圖:優人神鼓(圖片引自網路)
詩經.邶風.擊鼓
擊鼓其鏜,踊躍用兵。
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從孫子仲,平陳與宋。
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爰居爰處?爰喪其馬?
於以求之?於林之下。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于嗟闊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作品出處】
《詩經.邶風》
〈擊鼓〉
原作者:不詳
(圖片引自網路)
註釋翻譯
(一)
擊鼓其鏜(鼓聲),踊躍(鼓舞)用兵(兵器)。
譯文:
擊起戰鼓的咚咚響聲震動耳旁,兵將奮勇操練。
◎本詩反映了一個久戍不歸的征夫,對戰爭的怨恨和對家人的思念。詩人以袒露自身與主流意識的背離,宣泄自己對戰爭的牴觸情緒。
◎全詩按照時間順序──出征經過分成五部分。
◎第一層四句寫出征之前,交待南征的原因和背景。開頭兩句在結構上很有特色:詩人先寫「擊鼓其鏜」、用一陣陣鏜鏜的擊鼓聲造成一種緊張急迫的氣氛,然後再交待「擊鼓」的原因──踴躍用兵,因為國家要有戰事,所以才鏜鏜擊鼓。這種詩歌表現技巧被後來的古典文論家總結為「逆起得勢」,對後來詩歌創作產生影響。如王維〈觀獵〉:「風勁角弓嗚,將軍獵渭城」、杜甫〈畫鷹〉:「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用的皆是這一技巧。
土(挖土)國(都城)城(修城)漕,我獨南行。
譯文:
人們留在國內築漕城,只有我獨自向南方前行。
◎接下去的兩句,則是把自已的遭遇與眾人作一對比,更加突出自己的不幸。「土國」是指在國都內建築房屋或城防工事;「城漕」是說在漕地築城。在國內服役築城異常辛勞,但在〈擊鼓〉的主人公看來,這種差役雖然辛勞,卻可以生活在國內與親人相聚。比起南下身居異鄉,骨肉分離尚好一些。通過這種辛酸的對比和選擇,更顯出主人公遭遇的悲慘。人民的厭戰和對頻繁征戰的統治者的怨很就盡在不言之中了。
(圖片引自網路)
(二)
從(跟隨)孫子仲,平(平定)陳與宋。
譯文:
我跟隨孫子仲(公孫文仲),平定了陳、宋兩國。
◎第二層四句是寫出征。孫子仲,這次南征的衛國將領,生平無考。「平陳與宋」,即討伐、平定南方的陳國與宋國。有人想把此句與某段史實聯繫起來,或把「平」解釋為「聯合」──聯合陳國、宋國和蔡國去伐鄭」,或把「平」解釋為「調解」,「調解陳國與宋國的不睦」,但這似乎與詩意不符。
不我以歸,憂心有忡(憂慮不安)。
譯文:
不允許我返回家鄉,使我憂心忡忡。
◎如果上一層中所說的「土國城漕,我獨南行」是主人公獨特不幸的話,那麼在這一層中不幸又增加了一層:即不但要背井離鄉、獨下南征,而且還要長期戍守異地──「不我以歸」。
◎這種「不我以歸」對戍守者造成心理狀態的影響。歷代的反戰詩中對此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和各呈異彩的表現手法。漢樂府中的〈巫山高〉是用含蓄的比喻來表現征人有家唯歸的苦痛:「我欲東歸,害不為?我集無高曳,水何湯湯回回?」杜甫的〈兵車行〉則從後方經濟的蕭條和妻兒的衣食無著,來直接指斥這種窮兵黷武政策的後果:「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棘。縱有鍵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高適〈燕歌行〉則從前方與後方、征人與思婦這兩個側面來反映征人遠戍所造成的雙方情感上的創傷:「一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後。少婦城南欲斷腸,徵人薊北空回首」應當說,這三種處理方式和表現手法都受《詩經》中類似題材的啟發和影響。後面幾個層次中,分別採用的就是上述三種手法。
(圖片引自網路)
(三)
爰(哪裡)居爰(哪裡)處?爰(哪裡)喪(走失)其馬?
譯文:
何處可歇?何處可停?跑失了戰馬何處能尋?
◎第三層採用含蓄手法。但它不是內心獨白,而是通過設問設答來進行:在尋找宿營地的一陣忙亂中,戰馬給丟掉了。在古代的陣戰中,戰馬可以說是戰士最得力的助手和最親密的夥伴,但此時此刻,卻把賴以「所依」、「所腓「的戰馬丟掉了,這支出征部隊秩序的混亂、軍紀的渙散可見一斑。
於以(在哪裡)求之?於林之下。
譯文:
一路追蹤到哪裏去找?戰馬已跑入深林。
◎更奇妙的是,主人公的戰馬失而復得:戰馬並沒有丟失,原來它跑到山林下面去。如果說戰馬的丟失,意在暗示這支部隊軍紀的渙散,那麼這場虛驚,更突出地反映了征人的神思恍惚、喪魂失魄之狀。
◎征人的這種精神狀態,固然與這支軍隊的疲於奔命、士無鬥志有關,但更重要的恐伯還是由於他對家鄉的思念和親人的掛牽而造成。
◎下面兩層,著重表現主人公的這種內在情感,也是對第二層「憂心有忡」的具體說明。表現角度是從回憶和現實,征夫與思婦這兩個方面進行。
(圖片引自網路)
(四)
死生契(合)闊(離),與子(你)成說(約定)。
譯文:
生死聚散(一同生死不再分離),我曾經對你說過(我們早已立誓言)。
執(握著)子(你)之手,與子偕(一起)老。
譯文:
拉著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一起奔赴戰場,同生共死。
◎第四層是由嚴酷的現實轉入對往事的回憶。
◎詩人回憶當年離家南征與妻子執手泣別的情形:當年兩人曾立下誓言,要「死生契闊」,白頭偕老。臨別盟督,既反映了兩人感情的深沉,愛情的堅貞,但也包含著對未來的隱隱擔心。
◎「生死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句話體現中國人最為典型的詮釋「愛」的方式──含蓄而堅定,生死不渝。不管滄海桑田,斗轉星移,不變著兩人相知相守的承諾。
(圖片引自網路)
(五)
于嗟(嘆詞)闊兮,不我活(相會)兮。
譯文:
唉!太遼闊了,讓我無法與你相會(只怕你我此分離,沒有緣分相會合)。
于嗟(嘆詞)洵(遠)兮,不我信(守信約)兮。
譯文:
唉!太遙遠了,讓我的誓言不能履行(只怕你我就此分離,無法堅定守信約)。
◎但是,這種擔心終於變成冷梭的事實:征人無法回家與親人團聚。所以詩的最後一層,又從往事的回億回到嚴酷的現實,集中抒發征夫的強烈感慨,這番感慨表面上是在歎息兩人相隔太遠,別離太久,無法相見,實質上是在指斥戰爭的無情。
◎這首詩在結構和手法上有不少獨到之處。結構上,它基本按時間順序,寫出一個被迫南征的兵士在出征前、出征時和出征後的複雜心理和行為,其中又插人回憶,形成往事與現實的強烈對比,在結構上形成頓宕。同時,在敘事之中又間以抒情,在情感上又形成波瀾。尤其是最後一層,完全是直抒其情並皆以一兮一字結尾,我們似乎看到一個涕流滿面的征夫在異鄉的土地上,對著蒼天大聲呼喊,對著遠方的親人訴說著內心的思戀和苦痛。
◎另外,這雖是一首控訴統治者窮兵黷武、發動戰爭的詩,表現手法上較為含蓄。
(圖片引自網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