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jpg

題解

本文選自《荀子.勸學》,是全書首篇。勸學即勸勉學習,全文闡明學習的重要性。荀子之學主張人性本惡,故重視後天學習,而學習貴在修禮,「禮」為學子學說之核心。全篇語言精練,說理嚴謹,層次分明,以大量譬喻(博喻)說明抽象哲理,並巧妙運用對偶、排比來增加文采及節奏感,內容已是長篇大論,與論語、孟子之語錄體形式不同,意味先秦論辯說理散文趨於成熟,是先秦諸子散文的名作,與《禮記.學記》並列為先秦儒學討論教育學習之重要篇章。


荀子.jpg
上圖:荀子

荀子 勸學

(一)強調【學不可以已】【學習使人改變本性】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停止)
◎本句為全文核心論點。
◎意同於「學無止境」,相當於現代人「終身學習」的理念。
問題:
本文一開頭即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論點,如此有何目的?【延伸思考】
【作法探討】
參考答案:
1.使論點更具權威性。
2.荀子認為:學習聖賢之道最迅捷的辦法,是接近賢人,以賢人為榜樣,處處向賢人學習,故而引「君子曰」來加強肯定此中心議題。而後文的「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君子慎其所立」、「君子結於一」,其理亦同。


(靛青染料),取之於藍(藍草),而青於藍;冰,水為(變成、凝結)之,而寒於水。
◎比喻透過「學習」才能超越本性。
問題:
「青出於藍」出自於「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現今這個成語的用法與荀子的原意有何不同?【延伸思考】
參考答案:

荀子此句的原意是比喻學習能夠改變本性,使人學問、品德有所增進。而「青出於藍」這個成語在現今用於比喻學生勝於老師,或後人優於前人。

木直中(符合)(墨線),輮(烘烤使彎曲)以為輪,其曲中(符合)(圓),雖有(又)槁暴(曬乾),不復挺(伸直)者,輮(烘烤使彎曲)使之然(如此)也。
◎比喻透過「後天的人為」,可以改變「先天的本性」。
問題:
荀子以靛青、冰、木頭為喻,說明什麼樣的論點?【文意推論】
參考答案:

比喻學習能夠改變本性,使人學問、品德有所增進。

故木受繩(墨線)則直,金就(近)(磨刀石)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省察)乎己,則知(智)明而行無過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二句為譬喻句的「喻依」,「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句為譬喻句的「喻體」。

ㄏㄢˊ、越、夷、貉ㄇㄛˋ之子,生而同聲(哭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
◎以上使用排比、博喻的手法,來強調本段主題。
問題: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為何會「長而異俗」?試舉現代的例子說明之。【擷取訊息】
延伸思考
參考答案:
1.
受環境與學習的影響。
2.如臺灣移民至美國的第二代,他們的外表仍是華人,卻可能完全不會講華語,生活習俗、思想模式已近於美國人。


竹簡.png

(二)【學重於思】【善假(利用)於物】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片刻)之所學也。
◎孔子也有類似學重於思的觀點,如:「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論語.衛靈公)。但孔子也主張學思並重,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說明二者不容偏廢,則與荀子學重於思不同。
問題:「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此二句所強調的是什麼?你認同此觀點嗎?請說說你的看法。【擷取訊息】【延伸思考
參考答案:
荀子認為學比思更重要。鼓勵學生表達。


吾嘗跂(踮起腳跟)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
(更)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更)(宏亮)也,而聞者彰。

(憑藉、利用)輿(車)馬者,非利足(健步、善走)也,而致(達到)千里;假舟檝(楫,槳)者,非能水(善於游泳)也,而絕(橫渡)江河。

君子生
(性,本性)非異也,善假(利用)於物也。
◎《荀子.儒效 》:「性也者,吾所不能為也,然而可化也。」(習以「化性起偽」稱之)又《荀子.性惡 》 :「堯、舜之與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與小人,其性一也。」
問題: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此處的「物」你認為是什麼?在今日你如何假物於學? 【延伸思考】
參考答案:
「物」指的是「前人的知識經驗」。牛頓說:「如果我看的比別人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頓所言「巨人的肩膀」其實就是前人的智慧。洪蘭女士閱讀使你爬上巨人的肩膀中提及:「人類科學上的發明進步得這麼快,是因為知識累積的緣故。有了文字,可以超越時空阻隔,將前人一生研究的心血記錄下來,流傳後世,使我們可以站在他們的肩膀上看得更高、更遠。」這可說是「善假於物」的現代意義。
問題:
荀子說:「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請舉例說明我們可如何善用資源,活化學習?【延伸思考】
參考答案:

1.運用教師推薦的課外學習資源,觸類旁通。
2.運用教育部的資訊科技融入教材資源,查詢資料,強化學習。
3.多向周圍的老師、同學請教,找出自己的弱點,修正錯誤的學習方式。


學習.jpg

(三)【對學習環境與交友應謹慎】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髮(草木),繫之葦苕(蘆葦)。風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繫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莖長四寸,生於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
(黑泥),與之俱黑。
◎言習於善則善,習於惡則惡,環境對人的影響十分巨大。

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浸泡)之滫(尿),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漸(浸泡)者然也。
◎指一個再好的人才也受不了後天不良環境的影響。

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親近)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正道)也。
◎「化性起偽」是終極目標,「學習」是達成的內在因素,而「環境」是達成的外在因素。
◎《論語.里仁》 :「里仁為美」、「見賢思齊」。

◎本段荀子用正反對照的方式論學習環境的重要。而他善以動、植、礦物之例為喻,顯現荀子對自然現象的精細觀察。
問題:
「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此句強調什麼?請從論語與孟子中找出可與之相呼應的論點或例證。【延伸思考】
參考答案:
此句強調「君子居處與交遊,皆須審慎。」論語:「里仁為美」(里仁)、「以文會友,以友輔仁」(顏淵)、「見賢思齊」(里仁)、「就有道而正焉」(學而)。孟子:「一傅眾咻」(滕文公下)。


鉛筆.jpg

(四)【物各從其類,榮辱自招,故君子必慎其所學】 

物類之起(發生),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相稱)其德。
◎《左傳.襄公二十三年》:「禍福無門,唯人所召。」《孟子.離婁上》 :「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孟子.公孫丑上》 :「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肉腐出蟲,魚枯生蠹(蟲)。怠慢忘身,禍災乃作(發生)

(剛強)自取柱(折斷),柔(軟弱)自取束(束縛)
◎禍福均由自取。意同於「濯纓濯足」。

邪穢在身,怨之所構(聚)

施薪若一
(同),火就(近)燥也;平地若一(同),水就(近)(低濕)也。草木疇(類聚)生,禽獸群焉,物各從其類也。
◎《易經.乾卦.文言》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溼,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

是故質(箭靶)(靶心)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蔭而眾鳥息焉,醯(醋)酸而蜹(蟲)聚焉。

故言有召禍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
(立身處世)乎!
◎本段荀子仍以反覆譬喻手法論君子應慎於所學,先以「因果論」言個人的榮辱禍福取決於德行的高下。再以「物以類聚」強調「君子慎其所立」。由本段的設喻,更可發現荀子以平日觀察自然現象所得為論據,使文章益顯生動豐富。
問題:
「言有召禍也,行有招辱也。」請舉例說明之。【延伸思考】


閱讀.jpeg

(五)【為學方法貴累積,積學之道貴有恆、貴專一】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ㄐㄧㄠ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智慧)自得(達到),聖心備焉。
◎《荀子.性惡》:「積善而不息,則通於神明,參於天地矣。故聖人者,人之所積而致矣。」
問題:
分析「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在句子結構上有何特色?【作法探討】
參考答案:
此三句以排比呈現。而前兩句是具體的事物,最後一句是抽象的義理,作者以前兩句做為最後一句的鋪墊。此句法與諫太宗十思疏「求木之長者……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相似。


故不積蹞步(蹞,ㄎㄨㄟˇ;今人所言一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老子》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馬拉車一日距離),功在不舍(捨棄)
◎《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雕刻)而舍(捨)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雕刻)
問題:
「不積蹞步......金石可鏤。」本段強調何種道理?請從論語與孟子中找出可與之相呼應的論點或例證。【延伸思考】
參考答案:
強調「積學之道貴有恆、貴累積」之理。論語:「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子罕)孟子:「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告子上)「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盡心上)「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盡心下)


(蚯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地下泉水),用心一也。

蟹六
(應作八)(腳)而二螯,非虵(蛇)(鱔魚)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是故無冥冥
(靜默專一)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靜默專一)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莊子》 :仲尼適楚,出於林中,見痀僂者承蜩,猶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側,不以萬物易蜩之翼,何為而不得。」孔子顧謂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於神。其痀僂丈人之謂乎?」

行衢道(歧路)者不至,事兩君者不容。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

螣蛇無足而飛,梧鼠五技而窮
(困窘)
◎欲學有所成,務必專精。
問題:
荀子用「梧鼠五技而窮」強調學習要專一,而現今提倡跨領域、多元學習,兩者有沒有衝突?請說說你的看法。【延伸思考】
參考答案: 荀子的學習偏重道德的修養,所以強調專一。跨領域學習偏重於知識技能的統整,除了要有一、兩項的技能外,還需要多元的學習與整合。(請同學自由發揮)


詩曰:「尸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態度)一兮,心如結(集中)兮。」
◎意指尸鳩輪番哺育幼鳥,平均如一。君子為學宜法尸鳩,用心專一。

故君子結(集中)於一(專一)也。
◎本段藉由正反相對設喻,分三層論述學習的方法和態度。第一層由「積土成山」到「無以成江海」,先以正面論述說明學習要「積累」,再以「不……就不……」的反面說法設喻。第二層由「騏驥一躍」到「金石可鏤」,強調「持之以恆」。第三層由「螾無爪牙之利」到「君子結於一也」,肯定「專一」的重要性。

閱讀.jpg

(六)【為學累積善行,則聲聞自遠】

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馬群)(抬頭)(吃草)
◎喻學有專精,自能感物,而況於人。
問題:
這兩個例子都說明音樂具有感染力。試舉出其他描述音樂具有感染力的例子。【延伸思考】
參考答案:

1.三月不知肉味。(論語.述而)
2.餘音繞梁,三日不絕。(列子.湯問)

3.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蘇軾.赤壁賦)
4.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參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劉鶚.明湖居聽書)


故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顯現在外)
◎喻為學不論多少,都不至於沒有效用。

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
◎喻有學問的人,自然氣度不同於常人。意同於「腹有詩書氣自華」。

為善不積邪,安有不聞者乎?
◎積漸有成,則聲聞自遠。
◎本段荀子藉由譬喻來闡述抽象的道理,說明若能積善成德,自必有聞於人。
問題:
本文運用了不少正反的例子來設喻說理,試舉出三例並說明其用意與效果。【文意推論】【作法探討】
參考答案:
以下例子皆藉著正反對照,藉由鮮明的例證與對比,把所要闡述的道理說得更具體明白:
1.
正:「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
反:「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

──蒙鳩的巢甚為堅固,因結巢位置不佳而「卵破子死」;射干只是低矮的草本植物,卻令人覺得高聳,是因生長在高山之上。此言學習環境的重要。
2.
正:「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反:「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說明習於善則善,習於惡則惡,環境影響甚大。
3.
正:「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反:「騏驥一躍,不能十步」

──說明不管資質如何,學若有恆,必能有成。
4.
正:「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

──金石與朽木本質差異極大,至堅至硬者能被雕刻成功,腐朽脆弱者無法折斷,關鍵在於是否持續,同(3),說明學貴有恆。
5.
正:「螾無爪牙之利」
反:「蟹六跪而二螯」

──以軟體的蚯蚓與有硬殼大螯的螃蟹對比,說明專一之效。
6.
正:「螣蛇無足而飛」
反:「梧鼠五技而窮」

──
以兩種生物對比,說明欲學有成,務必專一。

學習.png

(七)【為學方法】

學惡(何)乎始?惡(何)乎終?曰:其數(方法)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其義(意義、目的)則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
◎《荀子.勸學》:「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也。故學至乎禮而止矣。」
◎《荀子.儒效》:「彼學者:行之,曰士也;敦慕焉,君子也;知之,聖人也。」

問題:
作者言學習的步驟是「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其理由為何?【文意推論】

參考答案:
「誦經讀禮」既是學習文化知識,也是接受禮法道德的教育,儒家在此二者間是不可分割的。
「始乎誦經,終乎讀禮」,是由誦經的個人修養提升到「關懷」、「尊重」群體的「禮教」;人人謹守禮、尊重他人,社會才得以和諧,百姓才得以安樂。

真積力久則入(深入),學至乎沒而後止也。

故學數
(方法)有終,若其義(意義、目的)則不可須臾(片刻)舍也。為之,人也;舍之,禽獸也。
◎本段以「學至乎沒而後止」呼應文首之中心論題─學不可以已,並具體指出學習與「禮」的關係,強調學習可使人成德成聖,否則為禽獸,隱然與性惡說相應。

書店.jpg

(八)【君子為學動機,重在自我實踐】

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箸(著,存留)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言行舉止)。端ㄔㄨㄢˇ,細微之言)而言,蝡ㄖㄨㄢˇ,細微之行)而動,一可以為法則。

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
(才、只)四寸,曷(何)足以美七尺之軀哉!
◎小人之學,耳入口出,雙耳所聞,不加思索即脫口而出,道聽塗說,不箸乎心,故無法提升自身修養。

古之學者為己(為了修養自己),今之學者為人(為了向人炫耀)

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
(見面禮物,指獵取功名利祿、攀附權貴的憑藉)
問題:
荀子在勸學中闡述學習的哪一個論點對於現代教育最有意義?請說說你的看法。【延伸思考】
參考答案:

1.終身學習的觀念。
2.善假於物。
3.學貴累積、專一、有恆。
4.學習環境的重要。
5.品德修養的重要。


學習.jpg

(九)以下各段為高中課文〈勸學〉所省略之原文

故不問而告謂之傲(急躁)問一而告二謂之囋(嘮叨)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嚮(回響)矣。

(十)

學莫便乎近其人(學習沒有比親近良師更簡便的了)。《禮》、《樂》法而不(丕,大)(有法度而疏略),《詩》、《書》故而不切(古老而不近現實)《春秋》約而不速(簡略而不嚴謹)。方(彷)其人(指良師)之習君子之說,則尊以遍矣,周於世矣。故曰:學莫便乎近其人(親近良師)。學之經(途徑)莫速乎好其人,隆禮(崇尚禮義)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禮,安特將學雜識(誌)(僅學到一些雜書),順(解釋)《詩》、《書》而已耳。則末世窮年,不免為陋儒而已。將原先王,本仁義,則禮正其經緯蹊徑也。若挈(提)裘領,詘五指而頓之(屈著五根手指來整理皮袍的皮毛),順者不可勝數也。不道(實行,遵守)禮憲,以詩書為之,譬之猶以指測河也,以戈舂黍(用戈來舂米)也,以錐餐壺(投壺遊戲時不用矢而用錐,比喻難以成功)也,不可以得之矣。

(十一)

故隆禮,雖未明,法士也;不隆禮,雖察辯,散儒也。問楛(不正當)者,勿告也;告楛者,勿問也;說楛者,勿聽也。有爭氣者,勿與辯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後接之;非其道則避之。故禮恭,而後可與言道之方;辭順,而後可與言道之理;色從而後 可與言道之致(無窮)。故未可與言而言,謂之傲(浮躁);可與言而不言,謂之隱(隱密);不觀氣色而言,謂瞽(盲目)。故君子不傲、不隱、不瞽,謹順其身。詩曰:「匪(非)(急)匪舒(怠慢),天子所予。」(不急躁,不怠慢,是天子所讚許的)此之謂也。

(十二)

百發失一,不足謂善射;千里蹞今人所言一步)步不至,不足謂善御;倫類不通,仁義不一,不足謂善學。學也者,固學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一般老百姓)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紂、盜跖也;全之盡之,然後學者也。

(十三)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為美也,故誦數(誦說)以貫之,思索以通之,為其人以處之,除其害者以持養之。使目非是無欲見也,使口非是無欲言也,使心非是無欲慮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聲,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權利 不能傾也,群眾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蕩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德操然後能定,能定然後能應。能定能應,夫是之謂成人。天見其明,地見其光,君子貴其全也。

學習.jpg

賞析

荀子主張人性本惡,必須用禮義加以矯正,因此特別強調後天的學習,他在性惡篇說:「今人之性惡,必將待師法然後正,得禮義然後治。」勸學篇正是荀子教育思想的主要理論。

本文旨在闡明荀子的學習觀點。全文藉喻說理,說理透澈,結構明晰。

前四段闡明學習的目的、重要性及環境對於學習的影響。首句開門見山揭示全篇中心論點—學不可以已。接著連用青勝於藍、冰寒於水等譬喻,強調後天學習的重要。三、四段亦運用大量譬喻,說明環境足以影響人的學習,所以要「居必擇鄉,遊必就士」,且為避免言召禍、行招辱,應當謹慎於立身處世。

五、六段則著重說明學習態度,當以累積、有恆、專一為要件。作者以「積」與「不積」對比設喻,闡論累積知識的重要,並以「騏驥與駑馬」、「朽木與金石」、「螾與蟹」、「螣蛇與梧鼠」四組鮮明的對比,論說為學必須有恆而專一,方能有顯著的學習功效。

七、八兩段則提出學習的途徑與目的:為學的方法以誦讀經書開始,進而能研讀禮書。為學的目的則在於「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強調君子提升自己的品德做為終極目標,而小人只把學問當成獵取功名的工具,藉此呼應「學不可以已」的主旨。

全文藉喻說理,其層次結構分析如下:

(一)結構分析

1.求學向善

(1)論學的必要。
(2)善假於學的重要。
(3)論學習環境與交遊的影響。
(4)論學須慎擇正確的方向。

2.積善成德

(1)論學須有「積」、「恆」與「一」的態度與成效。
(2)再強調「積」的成效。
(3)論學的方法與目標。
(4)論為學應有正確的動機與態度。

(二)文章特色

1.全文緊扣「學」字,議論縱橫開闔

前四段闡明學習及善假於學的重要,及環境對於學習的影響。文章首句開門見山, 揭示全篇中心論點—學不可以已。接著連用青勝於藍、冰寒於水、輮木為輪、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舟 之利等譬喻,強調後天學習及善假於學的重要。三、四段亦運用大量譬喻,說明環境影響人的學習,所以要「居必擇鄉,遊必就士」。而且為避免言召禍、行招辱,應當謹慎於立身處世。

五、六段則著重說明學習態度,當以累積、有恆、專一為要件。作者以「積」與「不積」對比設喻,闡論累積知識的重要。並以騏驥、駑馬;朽木、金石;螾、蟹;螣蛇、梧鼠等四組鮮明的對比,論說為學必須有恆而專一,方能有昭昭赫赫的學習功效。末段則提出具體的學習途徑。在方法上以誦讀經書開始,而以讀禮書結束。學習的目標則初為士人,最終成為聖人。最後揭示「學至乎沒而後止」,正呼應全文重心「學不可以已」。

2.論述善於博喻,巧妙多變

本篇行文的最大特色是通篇設喻。藉大量譬喻以闡述道理,證明論點,不僅將抽象義理化為具象表達,更使文章精警動人。所用的譬喻形式靈活多樣,有不少略喻,更有荀子擅長的博喻,即連續設喻,分從不同的角度說明同一事理。如以「質的張弓矢至」、「林木茂斧斤至」、「樹蔭鳥息」、「醯酸聚」等連續四喻,說明言行招致禍辱之理。且文中更運用正反譬喻,強化映襯的修辭效果,如「積水成淵」與「不積小流」,喻學是否累積;「螣蛇無足而飛」與「梧鼠五技而窮」,闡明學是否專一。這些靈活多樣的譬喻,形成整齊而又變化的句式,使得文章錯落有致,生動豐碩,尤以「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等,已成為精闢的格言名句。

本文最大特色是藉譬喻闡述道理,將抽象義理具象化,形式靈活,運用多樣設喻如略喻與博喻(即連續設喻)。透過不同的角度立說,論旨明確、體製宏偉,例如說明「積善成德」的道理,於一個段落內區分為三個層次,層層深入論述的核心。且運用對偶、排比修辭,增添文章的氣勢與深度。全文所言為學論點歷久而彌新,堪稱經典之作,足以啟迪後人,影響至為深遠。


思考.jpg

【資料出處】
《高中國文教學備課用書(5)》(翰林出版)
〈勸學〉
主編:宋裕、蕭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