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斯卡羅》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斯卡羅》劇情敘說哪一段台灣歷史?角色人物?南岬之盟有何意義?
《斯卡羅》2021年公視史詩大劇,以日本NHK大河劇的形式製作,共12集,開創了台劇新的視野與高度。收視熱度高,衍生的話題也不少,如真實歷史的史觀對錯、角色是否有爭議及劇情複雜難消化等討論,還未追劇的人可能受到輿論影響?或者追劇前兩集後,覺得看不懂而放棄?
愛德華建議你,先不必在意一些與戲劇不相關的議題,放心的追劇吧!從公視先前在YT剪輯播放的12分鐘搶先版,已可看出劇中角色,各有其矛盾與衝突處,也各有其代表立場。
《斯卡羅》劇情描述的歷史事件
歷史故事《斯卡羅》的劇情需從美國商船羅妹號觸礁開始說起,恩怨背景百年前已種下。
1867年3月,美國商船羅妹號(Rover)原要從廣東汕頭至東北做貿易,經台灣海峽遇到暴風雨,結果在台灣島南方的七星岩觸礁,船長Joseph Hunt與太太Mercy Hunt,還有14名船員搭乘小艇在南岬(今日墾丁南灣海岸)登岸,他們想求助在台灣的英國的領事館(當時台灣僅有英國領事館負責外國的事務),未料此地是「琅嶠十八社中龜仔甪社(「甪」音為祿)領地」,原住民認為這些金髮藍眼的外人是入侵者,為了替祖先報仇,於是殺害了他們。
《斯卡羅》第一集一開始即是刻劃此事件,為何原住民要為祖先報仇?這個背景就要追溯至世界史的大航海時代。
1637年,荷蘭組聯軍入侵台灣卑馬巴的事件,雙方爭戰都有傷亡,後來斯卡羅被迫臣服,而部分原住民後代自然未忘當年祖先被殺害的仇恨。
發生衝突的瑯嶠究竟是誰的管轄地?
當時美國駐廈門的領事李仙得,氣不過清廷的處理方式,決定自行解決此事,他希望與琅嶠十八社的掌權者談判,而後此事件及締約後,也衍生了琅嶠十八社這塊土地的爭奪,美國想收為行政版圖,派兵駐守,清廷則擔心被美國搶走琅嶠,派台灣鎮總兵劉明燈前往龜仔角(今墾丁社頂自然公園)建砲台並調兵駐紮。
《斯卡羅》第一集劇情中吳慷仁所飾演的社寮水仔與黃遠飾演的阿杰對話,也可了解當時琅嶠的背景,大致描述琅嶠是不在大清管轄範圍之內的無政府狀態,只有武力才有決定權,他們擔心斯卡羅出草,為了生存、討生活,所以洞悉斯卡羅內部的權利轉移與頭目新舊交接等事。
琅嶠十八社位於現今恆春半島一帶,在荷蘭文獻中,即有稱呼統治該區的斯卡羅酋邦首領為「瑯嶠君主」,已有不少文獻資料推斷,斯卡羅酋邦,從1600年至1904年,曾是台灣島上存在的政治實體。
琅嶠十八社究竟屬不屬於中國清朝的領地?名義上是,但清廷仍沿用荷蘭時期與斯卡羅酋邦的管理制度,無直接管理,所以該地主要管理權落在斯卡羅。當時羅妹號事件發生後,美國大使要求清廷要給一個交待,清廷以所管轄為番界內的漢人與漢化的平埔族,而非番界外的番人,即以「化外之地」為由,認定無法處理。
斯卡羅一族是知本社南遷的排灣化後卑南族,因其武力強大,其他族群如排灣族、阿美族均被迫歸順。而斯卡羅在瑯嶠治理,有排灣族、阿美族、平埔族及漢人(閩南及客家)等聚落部落,向其租地居住(這也即是劇中呈現的多元族群,生活在此地的背景)。
《斯卡羅》劇中的關鍵角色蝶妹是誰?
温貞菱飾演的蝶妹,從陳耀昌醫師的原著小說《傀儡花》到改編成的《斯卡羅》,就是全劇最關鍵的角色,不過她是虛構角色,但所處的模糊身份與劇中真實人物李仙得相似,兩人都處在一個尋找自我認同與歸屬上。
蝶妹被叫「三文番」,因為她是客家與生番的混血,劇中故事會帶到她的身世與斯卡羅有關。而她在醫館與洋行工作,領「三文」的最低工資。
蝶妹一角連接劇中許多真實歷史人物,首先蝶妹的弟弟阿杰即是19世紀末至日治初期的斯卡羅大頭目潘文杰,他曾參與調停牡丹社事件;斯卡羅的大股頭卓杞篤則是其舅父(飾演此角的查馬克法拉屋樂,第一次參與戲劇演出,有沉穩的表演,可惜這也是他最後一次的演出,罹癌病逝,享年42歲,令人感傷。)
蝶妹的洋行上司必麒麟(周厚安飾演),也是真實歷史人物,他喜歡探險,退休後在英國出版了對台灣探險的回憶錄。
李仙得在歷史上的爭議
法裔美國人李仙得(法比歐飾演)從羅妹號事件到南岬之盟與斯卡羅簽約,在《斯卡羅》劇中這段歷史,只有立場問題,基本上沒有牽扯什麼歷史爭議,會被批評的原因,出在南岬之盟後,1872年,他離開廈門領事一職,經美國公使介紹,擔任日本外務省顧問,那時先前發生琉球國宮古島漂民54人在琅𤩝遭原住民殺害,因為他是台灣番界通,向日本規劃出兵及殖民計劃,並以「番地無主論」讓日本做為藉口,隨後1874年,日兵攻台,即牡丹社事件。
因為這起事件,自然讓部分原住民認為李仙得背信,出賣斯卡羅,回到歷史的洪流,李仙得正如劇中他想要找被認同的身份與歸屬感,因為長年身邊的美國人,不把他當做真正的美國人,他心有不平,想力求表現,展現其外交才能,當時美國外交政策欲擴展亞洲,李仙得到日本發展即是此背景。
到了日本,李仙得備受禮遇,獲得日本政界的重用,甚至娶了16歲的妻子(當年他43歲),育有一子二女,而後長年居住日本,晚年則在日本牽線下至朝鮮擔任高宗的顧問。
他的角色,可以說是一個「謀士」,而當年日本在八瑤灣事件(即上面的琉球國宮古島漂民被殺)後,早有入侵的野心,李仙得的計劃只是正適合其進展。
《斯卡羅》故事寓意
吳慷仁飾演的水仔,是虛構人物,他和蝶妹相近,也是混血,父親是閩南人,母親是馬卡道族人,生下即被歧視,不被漢族與原住民認同,他想在琅嶠求生存,混口飯吃,相當的卑微。
這個小人物的角色,其實就是那時代的縮影,蝶妹想入戶口、李仙得想找被認同與歸屬,都是想在那時代生存下去。
《斯卡羅》的劇情是說著那時代,先民生存的痛,與如何想盡辦法活下來,也因族群的碰撞,才有了後來融合的我們。
「南岬之盟」締約內容有何意義?
《斯卡羅》劇中,最後免不了有一場美國與斯卡羅的戰爭要打,歷史上爭端的過程,不免就是先談判,溝通不成就開戰,而後訂約。羅妹號事件演變亦是如此。
只是美國出兵攻打斯卡羅並未取勝,而是戰敗撤出琅嶠,但李仙得還是想跟卓杞篤再坐下來談,希望能達成和解,在交涉幾個月後,最後雙方在1867年10月10日訂約「南岬之盟」,內容大致提及兩方友好,登陸人員需舉紅旗,不可侵入琅嶠領地或斯卡羅聚落等。
而當時原本隔岸看戲的清廷一方,擔心愈演愈烈,造成國際事件,恐引發美國討伐,於是朝廷再要求台灣總兵劉明燈組軍打斯卡羅,未料抵達琅嶠時,美國與斯卡羅已和解締約。
「南岬之盟」或許不算是一份正式的合約,因為後來李仙得的上司並不認可(這是當然的,沒有一面倒的內容,有失美國一些顏面),但卻是相當獨特的備忘錄,見證可以有雙向平等的協議,而非被壓著打的不平等合約。
上圖:《斯卡羅》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文章出處】
《美麗佳人marie claire》
〈《斯卡羅》劇情敘說哪一段台灣歷史?角色人物?南岬之盟有何意義?〉
2021-08-17
網址:
https://www.marieclaire.com.tw/community/opinion/59668
作者:愛德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