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卡羅.png
上圖:《斯卡羅》海報(圖片引自網路)


看《斯卡羅》學臺灣史,你需要先讓孩子知道的三個故事背景

臺劇《斯卡羅》正夯,想讓孩子在追劇的過程中也能學到歷史知識,不妨利用精采的情節引發孩子的好奇心,再一起閱讀相關的史實資料,幫助孩子認識150年前發生的重大事件,更重要的是培養思辨力,從過去探究一個可實踐的未來。

影集《斯卡羅》正夯,當時的臺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這些人會聚集在臺灣這座小島?一邊追劇,不妨也一邊帶孩子認識當時臺灣的時空與環境!

《斯卡羅》取材的時代,當時候的臺灣是怎麼樣的地方?

清帝國取得臺灣後,最初是採取隔離政策,希望能限制漢人的居住範圍,以便管理。但對在臺灣島上的人來說,這不過是數十年間第二次「政權輪替」(編註:前一次指鄭氏王國治臺)。

清帝國治理臺灣初期,也只將臺灣視為一個特別行政區,有許多不同於內地的規定。像是「渡臺禁令」規定禁止移民攜帶家眷前往臺灣(編者註:渡臺禁令或渡臺三禁,是伊能嘉矩對清治時期臺灣不同時期針對不同對象所頒布各項移民相關政令的泛稱,實際上清代並無某一時間點具體頒布「渡臺禁令」;來臺的官員只有三年任期,期滿必須立刻回到中國;軍隊也會定期調動駐點。

另外,清帝國也要求一部分來臺的漢人回到原本的家鄉,尤其是無妻、無工作的漢人更被優先遣返。即使是可以留在臺灣的人,也必須先向當地官員登記。根據統計,在鄭氏王朝滅亡前夕,臺灣島上的漢人大約有十二萬人,在歷經遷居管制後,大約只剩下八萬人。

在康熙皇帝要求下,在臺灣的官員嚴格實施「封禁」政策,要求到臺灣開墾的漢人必須受到管制,並區隔漢人與原住民的生活區域。如此一來,就能把漢人控制在官府可以管理的範圍內,讓官府可以有效掌控人民。在官員的支持下,漢人居住地逐漸向平埔社的居住地擴張。例如,在臺灣中部,原本歸化清朝官府的岸裡社族人擁有許多土地,不過在大甲西社叛亂之後,岸裡社部落領袖土目與漢人簽訂契約,由漢人建造水圳,而平埔原住民提供土地作為交換,以獲取灌溉水源。這所謂的「割地換水」,看似對雙方都有利的協議,卻是平埔原住民流失土地的起點。這也是為什麼在《斯卡羅》中,水源掌握在漢人手中!

除此之外,許多漢人更自行到約定範圍以外的地方開墾,甚至侵占平埔原住民的土地,導致漢人和原住民衝突越來越激烈。

由於原漢之間的衝突不斷,讓清廷不得不在1737 年採用新規定,希望能清楚界定出不同族群的居住範圍,並逐漸建構出一個漢人居住於最外側,中間地區屬於平埔原住民,最內側則是高山原住民的居住範圍,並決定嚴厲懲罰越界漢人。

1760 年,官府在原漢交界處設立土堆(俗稱「土牛」),並加上一條土溝,稱為「土牛溝」。清廷也設立了臺灣府「北路理番」同知官員,專門處理原住民與漢人開墾糾紛,甚至在部分地區還分派平埔原住民駐守隘口,因此大部分的原住民或漢人其實在生活範圍是有清楚界線的。

不過,雖然官府祭出重罰,但是仍舊無法阻擋漢人的越界,土地不斷流失也導致有越來越多的平埔原住民也被迫遠離原本的居住地生活。

為什麼漢人會跟原住民租土地?原漢關係又是怎麼一回事?

想知道當時的原漢關係,那就得先從清帝國在原住民的治理政策談起。

當時清政府將原住民區分為「生番」、「熟番」與「化番」,主要是以「是否繳納稅金」作為判別標準熟番是指有繳稅、有剃髮、留滿人的辮子髮型(又稱為薙髮),以及有提供勞動義務的原住民化番則是除了繳納稅金外,沒有其他義務的原住民生番則是指其他不繳稅金,而且未薙髮的原住民族群

不過,其實清帝國治理臺灣之後,對原住民的稅金管理是沿用鄭氏王國時代制度,這種贌社制度其實從荷蘭時期就開始了,由政府(編者:指荷蘭統治者)委託特定商人處理這些原住民社的稅賦徵收。在清帝國治理初期也繼承了這個系統,並降低了原住民的稅賦金額,一樣由官方指定漢人為承包商,代為向原住民收稅,這些商人被稱為「社商」或「頭家」。這樣的包稅制度,創造了漢人商人有機會「上下其手」的空間。因為這些漢人頭家除了向原住民收稅外,也擁有向原住民購買商品或販售物品的獨占權,長久下來,受到剝削的原住民心生不滿,也讓原漢衝突日益嚴重。

除了稅收的問題,更多原漢衝突發生在土地開墾上。因為漢人移民沒有土地,必須向當地地主承租土地。控制土地的「大租戶」,本身並不負責耕作,居住地點可能離土地相當遙遠,大多是招募農民耕作,由「小租戶」負責實際土地的開墾,所以「一田多主」的情況十分普遍。

客家人彷彿無時無刻都團體武裝行動?

十七世紀清帝國剛開始治理臺灣時,有許多中國沿海的居民想要渡海來臺尋找謀生機會。對那些祖籍不在福建的客家人來說,想來臺灣開墾,遠比家鄉在福建的漳州人與泉州人更為不易

但儘管有渡臺禁令,中國閩粵沿海地區的人民為生活所迫,仍不斷冒險偷渡來臺墾殖。只是,由於當時臺灣屬於福建省管轄,故從廣東省來的移民,上岸後受到了更多的限制,多半只能以「佃農」的角色參與土地開發事業。這些來自廣東的客籍佃農投入開發後,開始聚居在耕地附近,逐漸形成一個又一個的族群共同體聚落――「客庄」

當時許多客家移民到臺灣中、北部的沿山地帶去打拼,像是新竹的芎林、北埔,苗栗的大湖、卓蘭,以及臺中的東勢都是客家人聚集地。

早期這些居住在沿山地帶的客家人,會在村莊設立防禦據點,配置隘丁,這些據點是防止山地原住民攻擊的前哨站,他們會在眾多隘連線以內的地區開墾土地,讓所有墾民可以安心從事墾拓工作,這樣的開墾方式就叫做「隘墾」。

這些地區因為聚集著許多的客家人,也因而充滿著客家風情。起初,清帝國官員和福建籍的地主認為這些不合法的「客庄」會造成治安問題,處處防範,沒想到客庄居民後來卻在社會動亂時,成為協助官府的力量。

像是1721 年的「朱一貴事件」,以漳洲人朱一貴、潮州人杜君英為首的反抗軍,一舉攻陷臺南府城,但後來雙方陣營產生分裂,進而引發福建籍與客籍移民的對抗。當時在高屏溪一帶,也就是現在的美濃、高樹、長治、麟洛、萬巒等地區,有好幾十個客庄號召了一萬多名鄉勇,組織成「前堆、後堆、中堆、左堆、右堆、先鋒堆」等六個義勇軍,保衛自己的村莊,以防被朱一貴的軍隊洗劫

事件結束之後,「六堆」組織仍然一直延續下來。直到今日,當地客庄居民還是會以「我是來自哪一堆的」介紹自己。不少六堆居民更保留習武強身的團練活動,並年年舉辦「六堆運動會」客庄傳統競賽,以聯絡情誼。

追劇讀史學思辨,關鍵時刻你會怎麼做?

由於這麼多民族在這座島上緊密的生活著,加上各種生存、利益等問題,因此各種衝突不斷。在觀看《斯卡羅》一劇時,不妨也觀察劇中如何描繪「羅妹號事件」發生後,原、漢、客、洋人各方角力與利益變化,換位思考每一個角色的行事和想法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差異。雖然我們無法改變過去的歷史,不過,相信透過更了解曾經在這座島嶼上發生的事情,知道那些造成劃時代意義的事件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將能幫助我們重新認識臺灣,找尋自我定位!

斯卡羅.png
上圖:《斯卡羅》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文章出處】
《親子天下
看《斯卡羅》學臺灣史,你需要先讓孩子知道的三個故事背景
(節錄自《故事臺灣史1:10個翻轉臺灣的關鍵時刻》、《故事臺灣史3:20個奠基臺灣的關鍵地點》
2021-09-01(2022-03-30)
網址: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90690
作者:席名彥
【作者簡介】
席名彥,作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畢業,國立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曾參與雲林縣古坑鄉志編纂、陽明山國家公園茶產業歷史調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