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馬圖.png
上圖:韓幹.牧馬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題解

本文選自《韓昌黎集》〈雜說〉,韓愈〈雜說〉共有四篇(編按:四篇依序是龍說、醫說、崔山君傳、馬說),都是托物寄意的短篇論說文,本文為〈雜說〉的第四篇,原文無次標題,〈馬說〉為後人所加。文中以千里馬不遇伯樂的具體形象,比喻賢才難遇明主。韓愈懷才不遇,其寫此作乃有感而發。

韓愈〈送孟東野序〉曾說:「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在韓愈散文中,有不少抒發其不平之鳴的篇章,〈雜說四.馬說〉便是其中之一。「說」是古代一種議論文體,用以陳述作者對某些問題的看法,雖是議論文體,卻講究文采,「雜說」則類似於現代的隨筆、雜感。

文中將「人才」比喻爲「千里馬」,通過千里馬的不幸遭遇,影射當時社會被埋沒的才智之士,將「伯樂」比喻為「識才者」,是能夠發現、賞識人才的人,而將「食馬者」比喻為「普通人」,是指愚昧淺薄、沒有分辨能力、不識人才的統治者。千里馬因為沒有遇到伯樂,得不到識拔培養的機會,以致埋沒一生。作者希望統治者能識別人才、重用人才,使他們能充分發揮才能,全文寄託作者的憤懣不平和潦倒不得志之感慨,並對統治者埋沒人才、摧殘人才,進行諷刺和控訴。

以千里馬「只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的遭遇,寫有才之人終身不得其用的遭際,以「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寫千里馬不公正的待遇及困頓不幸的處境,生動表現有才之士受到埋沒,行文中洋溢着強烈的不平和悲憤,在韓愈看來,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發現人才的人,與〈龍說〉頗有相似之處。


照夜白.png
上圖:韓幹.照夜白圖(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雜說四.馬說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只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
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文章出處】
《韓昌黎集》
雜說四.馬說
原作者:韓愈


黑馬.jpg


註釋翻譯

(一)


世有伯樂(春秋時秦穆公時人,善於相馬),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譯文:
世上先有伯樂,然後才有千里馬。千里馬經常有,但是伯樂卻不常有。


故雖有名馬,只辱(受屈辱)於奴隸人(地位卑賤的傭人之手,(一起、成雙)死於槽(馬槽,馬匹的飼料槽)(馬棚、馬廄)之間,不以(因為)千里(千里馬的美名)(音ㄔㄥ,被稱道、被稱譽)也。
譯文:
所以即使有名貴的馬(指千里馬),只是辱沒在僕役的手中,跟其他普通的馬一同死在槽櫪之間,沒有因為千里馬的美名,而被世上的人稱道(意指一生默默無聞)。


馬.jpg


(二)

馬之千里者,一(音ㄕˊ,一頓飯)(有時)(吃光)(音ㄙㄨˋ一石(音ㄉㄢˋ,容量單位)
譯文:
日行千里的馬,吃一頓有時能吃完一石的糧食。

(音ㄙˋ,通「飼」,飼養)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音ㄙˋ,通「飼」,飼養)也。
譯文:
餵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飼養普通的馬一樣來飼養牠。


(這)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才能)(美德)不外見(表現)
譯文:
這樣的馬,雖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的不夠飽,身體力氣不足,就算有才能和美德,也不能表現在外面。


且欲(想要)與常馬(普通的馬)(相等、相同)不可得(做不到),安(怎求其能千里也?
譯文:
想要牠和普通的馬一樣尚且做不到,怎麼能夠要求牠日行千里呢?


馬.png


(三)

(鞭打、駕馭)(牠)不以(用)其道(正確的方法)(音ㄙˋ,通「飼」,飼養)(牠)不能盡其材(食量),鳴(鳴叫)之而不能通(了解)其意,執(拿)(鞭子)而臨(面對)之,曰:天下無馬!
譯文:

餵馬的傭奴不按照驅使千里馬的正確方法來駕馭牠,餵養牠卻不能按照牠的食量提供飼料,在聽到千里馬嘶鳴悲噑時,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對牠,說:「這世界根本沒有千里馬!」

嗚呼!其(難道)真無馬(千里馬)(嗎)(大概)真不知馬(千里馬)也!
譯文:
唉,難道世上真的沒有千里馬嗎?大概是真的不認識千里馬吧!


馬.png


本文賞析

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從千里馬對伯樂的依賴關係出發,說明千里馬才能的被埋沒是不可避免的。文章一開篇就奇峯突起,用「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點出論證的前提。這句話還包含着一個反題,即「無伯樂,則無千里馬」,實際上指明瞭千里馬對伯樂的依賴關係。但這裏的「伯樂」是一個普遍概念,指的是特別善於相馬的人。因此下面接着就提出「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一論斷,突出了這「常有」和「不常有」之間的尖銳矛盾,說明千里馬的被埋沒簡直具有必然性。然後趁勢而下,說到千里馬的命運上來,用「祇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描繪了千里馬被埋沒的具體情形,引人深思。這一段,從全篇來看,目的是提出問題;它之所以要強調知馬者惟伯樂這個意思,則是爲下文揭露「食馬者」的「不知馬」張本。

第二段,揭示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食馬者」的「不知馬」。千里馬被埋沒,在一般人看來,大概要歸咎於它的才美「不外見」。因此,本段一開頭就用「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點出問題的要害。「一食或盡粟一石」是誇張的說法,強調千里馬的食量大大超過常馬;「不知其能千里而食」,是說「食馬者」只是按照常馬的食量來餵養它,說明這種人的無知。接着,先以「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作低迴之勢;再用一組排比句揭示這「才美不外見」,正是「食不飽,力不足」所造成的惡果;最後又用反詰句「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對「食馬者」的無知發出強烈的譴責。這是從反面證明「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的道理。

第三段,歸納全文中心,對「食馬者」的無知妄說進行辛辣的嘲諷。先用揭露矛盾的方法刻畫「食馬者」的形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這三句緊承上文,全面總結了這種人「不知馬」的表現;「執策而臨之」,寫他們洋洋自得、以「知馬者」自居的神情,「之」指代千里馬,他們在千里馬跟前竟然宣稱「天下無馬」,這是十足的妄說。兩相對照,生動地揭露了這種人的愚蠢、荒唐。然後用「嗚呼」領出作者的感慨:「其真無馬邪」承上文「天下無馬」,是作者對「食馬者」的反詰,也是向讀者發問,用來爲下句蓄勢;然後以「其真不知馬也」作答,結住全文。

本文篇幅雖短,中心卻十分突出。貫穿全文的是「不知馬」這句話。文中連用十一個「不」字。開始說「伯樂不常有」、千里馬之「不以千里稱」,已隱含着「不知馬」的意思;中間先明確指出「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然後以「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說明「不知」所造成的惡果;最後更以「不以」「不能」來痛斥「食馬者」的無知,由此導出全文的結句「其真不知馬也」,點明了中心。

【文章出處】
《讀古詩詞網》
雜說四.馬說.層次劃分
網址:

https://fanti.dugushici.com/ancient_proses/70539/prose_appreciations/4788
作者:不詳

馬.jpg


教學建議

本文篇幅短而可讀性強,文字也不算艱深。根據以往的教學實踐,學生不僅愛讀,而且易於成誦,關鍵是教師要仔細而認真地指導學生誦讀。可以讓學生反覆朗讀,當堂成誦。內容也要講講,但不宜過深,要認真考慮學生在現階段的生活閱歷和接受能力,以粗知大意爲標準。教師講述應當簡而明,不旁徵博引,以免剝奪學生誦讀的時間。從長遠觀點看,能夠熟練地背誦這篇短文,才能使學生真正受益。

1.領讀,即由教師(或選擇1~2名學生)帶領全班學生一句一句地讀,目的是使學生從感性上體會文章的語氣。領讀者事前應有充分準備,能流暢地背誦全文。

2.結合文中的虛詞仔細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見有關資料中《〈馬說〉中的五個「也」字》一文),一邊討論,一邊誦讀。還可以用比較的方式加深學生對這些虛詞的體會,例如下列劃線的字句如用括號裏的字句來替換,效果就不一樣了:

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是馬雖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乎)
其真不知馬也(矣)

3.逐層分析語調的變化,輕重分明。

【文章出處】
《讀古詩詞網》
雜說四.馬說.教學建議
網址:

https://fanti.dugushici.com/ancient_proses/70539/prose_appreciations/4792
作者:不詳

百駿圖.png
上圖:郎世寧.百駿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