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玉觀音.png
上圖:碾玉觀音(海報)(圖片引自網路)


《碾玉觀音》中「秀秀」形象再解讀

文學誤讀是文藝理論術語,該概念傳到中國後便融入到以「詩無達詁」(編者註:本指對《詩經》的作品沒有通達確切或一成不變的解釋,因時因人而有歧異,後來引申至其他詩作。語出董仲舒《春秋繁露》。其實除了詩歌,即使是其他類型的文學作品,讀者對其內容的看法和解釋,往往難有定說。在基礎教育階段,教程往往為學子提供所謂的「標準答案」,這種做法情有可原,否則便會加大評量學習表現的難度。但在課堂以外,不妨容許對事情抱有一種以上的不同看法)為核心的思想體系中,即透過讀者創造性的誤讀,以達到樹立自身的目的,這對於特定的社會來說是必不可少的政治手段,但對文學作品本身和作者來說卻是極為不尊重的。我國(編者註: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近幾十年來對〈碾玉觀音〉的主題及其秀秀形象的解讀,便是一種站在「階級」立場上的誤讀。現在通行的本子都將它作為一部揭露封建統治者的壓迫,歌頌爭取婚姻自由的作品。例如袁行霈先生的《中國文學史》仍將其歸結為「女性對愛情生活的主動追求……作者對他們的肯定,實際上表現出平民百姓對封建禮教的輕蔑。」但作者的意圖真是如此嗎?我們對它的解讀涉及了平民和貴族的階級鬥爭,但在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之前中國並沒有「階級」的概念。在這種觀念下理解的文學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肯定是有偏頗的。

一、《碾玉觀音》是否是一部講述平民女子反抗封建壓迫的作品

咸安郡王春遊時看到了秀秀的刺繡,有心招為府裡的繡娘,道:「小娘子如今要嫁人,卻是趨奉官員?」待詔道:「老拙家寒,那討來嫁人,將來也只是獻予官員府第。」可見秀秀入王府是父親因家境貧寒自願出賣女兒。秀秀入王府後,郡王對崔寧道:「待秀秀滿日,把來嫁與你。」而「崔寧拜謝了,不則一番。」可見這一安排他倆很滿意。但面對王府的好日子秀秀並未滿足,趁著王府失火偷盜珠寶,利誘崔寧一起逃到了潭州。 《宋刑統》卷19《盜賊律.強盜》:「隨身並女僕,偷盜本主財物,賊滿五貫,交足陌,處死。」所以秀秀抓回被打死,崔寧遭配役,是他們觸犯了法律而應當受到的懲罰。最後即便將秀秀打殺了也是以一句「咸安王捺不下烈火性」簡單帶過,無譴責的意思,更談不上揭示其「兇殘本性」了。如果是要表現秀秀對封建勢力的反抗,她報復的對象首先就應該是直接導致她死亡的咸安郡王,但她只是藉郡王之手報復了同樣處於社會底層,因對郡王相當忠心告密的郭排軍。小說安排最後死的是秀秀及其受秀秀連累的璩公璩婆,還有無辜的崔寧。因此可以斷定,作者並非要透過這本小說來歌頌反封建的精神。

二、《碾玉觀音》是否要歌頌平民女子追求自由的愛情

王府失火,秀秀誘崔寧私奔,我們看到的不是她對愛情的追求,而是強烈的性慾使然。導致父母投河死了,秀秀也被抓回打死。光從這結局的安排,就可以看出作者的態度。且小說中描寫是秀秀脅迫崔寧私奔,但面對丈夫的求饒,她卻顛倒黑白,硬是要奪走崔寧的性命,與他做一對鬼夫妻。從中,我們完全看不出他對崔寧的愛,有的只是恐怖和自私。崔寧對秀秀的熱愛也不是堅不可摧的,兩人被捉回王府後,面對郡王的威脅,崔寧招供道:「崔寧不得己,只得與他共走。」這就將所有過錯都推到了秀秀的身上,秀秀被活活打死,自己卻「從輕斷治」。後來,崔寧在被髮配的途中遇到秀秀的鬼魂時並沒有生死離別之後再相遇的狂喜,而是怕得要死,道:「告姐姐,饒我性命!」字字透露出作者的嘲諷。所以,無論是從秀秀還是崔寧的角度,都看不出作者對這份愛情的肯定,更稱不上是歌頌大膽追求愛情的精神了。

三、《碾玉觀音》真正的主題

小說中描寫秀秀:「雲鬢輕籠蟬翼,蛾眉淡拂春山,朱唇綴一顆櫻桃,皓齒排兩行碎玉。」可見,作者對秀秀並不是一味的否定和醜化。而後來筆鋒一轉,寫:「曾向園林深處,引教蝶亂蜂狂。」暗示出秀秀的不安分,主動吸引異性。這在王府失火,秀秀逃跑時表現得淋漓盡致。秀秀用盡手段到了崔寧的家,步步緊逼,提出「比似只管等待,何不今夜我和你先做夫妻?」作者將一個性慾極強的女性,活靈活現地展現在我們面前。小說入話就有十一首寫春的詞。 「春」這個字一向都與男女性慾、色情有關。秀秀在王府失火後去崔寧家,說話人有一句關鍵的評論:「春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暗示「色」是促使兩人逃亡,雙雙斃命的關鍵因素。小說中秀秀第一次出場時的描寫:「來尋這個看郡王的人是甚色目人?正是:塵隨車何盡,情係人心早晚休。」中的一個「休」字也暗示了秀秀的命運。而小說篇末又引後人評論:「咸安王捺不下烈火性,郭排軍經不住閒磕牙。璩秀娘捨不得生眷屬,崔待詔撇不脫鬼冤家。」這通常被視為〈碾玉觀音〉的主題,而這四句也寫出了評論者對人物的態度,尤其是後兩句含譴責,暗示其咎由自取。

綜上所述,作者在〈碾玉觀音〉這個話本中,描寫了一位處於社會底層的,美麗能幹且充滿性慾的青春女子,她其實也是一個悲劇人物,但作者表現的她的悲劇不是基於反封建或爭取愛情自由的立場。而是來自於她對情色的強烈慾望,人性中的自私自利。因而作者對秀秀整體上是否定的。我們評論一部文學作品時要尊重作者的寫作意圖,不要將現代的觀念硬套在古人和古代的作品之上。

延伸閱讀:
崔待詔與璩養娘一對生死冤家----宋人話本:碾玉觀音(原文)
滿足宋人潛意識被壓抑的性需求----楊文瑜:以《碾玉觀音》話本小說探討宋代民間的婚姻觀

碾玉觀音.png
上圖:碾玉觀音(圖片引自網路)


【文章出處】
《過期雜誌閱讀平台》
《碾玉觀音》中「秀秀」形象再解讀
2016-05-30
網址:
https://m.fx361.com/news/2016/0530/23284554.html
作者:李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