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哥窟.jpg
上圖:吳哥城(吳哥窟)


題解

本文選自《吳哥之美》,書中原題為「追索庶民生活的痕跡──巴揚寺的浮雕」,為作者遊歷吳哥城內巴揚寺(編按:又譯巴戎寺)的旅行散文。旅行散文,是創作者將個人脫離日常生活、前往實地的旅行體驗,以文學手法書寫而來。

吳哥城(編按:通譯吳哥窟)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遺產,留下的大多是歌頌古代神祇(音
ㄑㄧˊ)的神話雕刻,或彰顯帝國由草創走向鼎盛的偉大建築。巴揚寺的浮雕卻是唯一以庶(音ㄕㄨˋ)民生活為題材的作品,舉凡娛樂、陶藝、買賣、生產等,共一千兩百公尺長,刻劃了一萬一千個人物,如長軸畫卷般,生動地將人民的生活細節展現在眼前。

此文是作者寫給好友林懷民的信,旨在闡述他於巴揚寺的見聞與感悟。文中先透過提問,鋪陳作者思索「藝術源自於生活」此一理念的原由,接著介紹本文主體──結合了庶民生活與藝術的巴揚寺石壁浮雕,並加入作者面對吳哥當地百姓現況的感觸與領悟,從中可見作者對人最深切的關懷。


1866年法國攝影師艾米爾·基瑟爾拍攝的吳哥窟.jpg
上圖:1866年法國攝影師艾米爾.基瑟爾拍攝的吳哥窟
吳哥窟.png
上圖:吳哥窟位置圖
吳哥窟.png
上圖:吳哥窟遺址導覽圖


巴揚寺的浮雕

來吳哥的外地遊客,著迷於看華美雄峻的建築,著迷於看精細繁複的雕刻,目不暇給。每日匆匆忙忙,滿眼看去都是偉大的藝術,大概沒有很多人有心思去想:當地一般老百姓是如何生活的?

吳哥王朝留下的建築雕刻,都是古代帝王貴族所有的神廟皇宮。當時的一般老百姓住在哪裡?當時的一般人民過什麼樣的生活?他們的食衣住行究竟和這偉大的藝術有什麼關係?我心裡疑惑著,不得其解。

Ming
,我看到每一日圍繞在我們四周的小販、乞討者、兒童、戰爭裡受傷的殘障,男男女女,他們面目黧黑,瘦削,衣衫褸爛,卑微地乞求著一點施捨。忽然覺得自己在藝術上的陶醉這樣奢侈,也這樣虛惘

大部分到吳哥的遊客害怕當地人,一堆小孩、乞丐、殘障擁過來,團團圍住,伸手向你要錢要東西。你的好心慈悲會引來更多的乞求者,像烈日下驅趕不完的蒼蠅蚊蟲,弄到最後,只有落荒而逃。對自己的無情殘酷深深懺悔自責,對悲苦的現實又絲毫沒有助益,許多觀光客的「悲憫」、「教養」、「善心」都在這裡受到了最大的考驗。

「藝術源自於生活」,也許是一句輕鬆又冠冕堂皇
的話。真正要深究藝術與人的生活之間的關係,或許並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得清楚。

埃及的金字塔是帝王的墓葬,四千年以前陪葬品的精緻,令人嘆為觀止。圖坦卡門(Tutankhamun)只是十八歲去世的年輕國王,墓葬中出土的金銀飾品,手工捶揲的精美,寶石鑲嵌技術的繁複,色彩搭配的準確和諧,造形的豐富創意,今日的美術工藝只有自嘆弗如。也常常使人疑問:這些工匠的創造力與審美品質,遠遠超過今日美術的專業工作者,那麼,我們大費周章的美術教育專業訓練所為何來?
 
如果埃及的社會結構正是一個金字塔式的層級組織,所有我們今日欣賞的埃及藝術,其實是金字塔頂端最高層級、極少部分人所享有的生活內容。也可以想見,一個長達一千年的時代,絕大部分人的生活只是隨波逐流,在時間裡湮沒,沒有留下一點痕跡。他們用手製作出技術驚人的金銀器皿,但是他們一生無緣享用,他們生活裡可能只有土木製作的器物,只有草和樹皮編製的物件,這些物品隨時間腐朽風化,無法保留,留下來的是不朽的金銀珠寶,是巨大的石造建築。

用社會史的角度去看藝術,藝術的不朽或許只是一小部分的菁英擁有的特權。追問下去:希臘的雕像與誰有關?宋代的山水畫是哪些人在欣賞?如同我常常在想:臺灣兩千三百萬人中,有多少人一生沒有進過故宮博物院和國家音樂廳?

假設兩千年以後,今天的臺灣文明像吳哥一樣被發現,我們有什麼可以被稱為「藝術」的遺留使後人讚嘆嗎?

我在蜂擁而至
的乞討者包圍下胡亂地閃過一個巨大的疑問:為什麼在這樣大的吳哥城,我看不到任何庶民生活的痕跡?

在印度教的信仰影響下,整個吳哥城的重心都圍繞著宗教打轉。巨大高聳的寺廟無處不在,歷代統治者都花費大量人力物力,修築祀奉眾神的廟宇。

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
記錄了他看到的吳哥王朝的庶民生活,有一句話說:「如百姓之家,只用草蓋,瓦片不敢上屋。」

關於帝王的宮室,周達觀記錄:「正室之瓦,以鉛為之;餘皆土瓦,黃色。」

遺址的挖掘,鉛瓦、黃色的陶瓦都有發現,至於百姓居住的「草蓋」之廬,當然經歷了數百年,早已腐爛風化、蕩然無存


無論寺廟或皇宮,所有的雕刻裝飾也以神佛為主,很少以真實的人間生活為主題。

值得特別一提的例外是巴揚寺
。這所由闍耶跋摩七世修建的陵墓寺廟,在四圍的石砌牆壁上刻滿浮雕,其中出現了難得一見的庶民生活的圖像。

在寺廟四圍,圍繞長達一千兩百公尺左右的浮雕飾帶,主要是以高棉人(Khmer)在十二世紀和占婆
人的戰爭為主題。闍耶跋摩七世打敗占婆,吳哥王朝國勢達於巔峰,這所由他修建的寺廟,也因此留下了這一場戰役的歷史景象。篤信佛教的闍耶跋摩七世,改變了部分印度教信仰對眾神的崇拜,使藝術的內容從諸神的故事轉移到人的歷史。

戰爭的主調像一部電影緩緩進行。大象、車子駝載著貨物,士兵手持長矛,列隊而行。樹木繁茂扶疏,鳥雀在樹上鳴叫跳躍飛翔。男子都裸身,僅胯下纏圍一布,像臺灣達悟族的丁字褲。

這數量龐大的浮雕風格特殊,和其他寺廟表現神佛的莊嚴崇高不同。巴揚寺的浮雕傳達出庶民生活的活潑自由,雕法寫實而又豐富,長達幾十公尺的戰爭主題,層次如敘述詩一般,緩緩行進。樹林自然成為大襯景,感覺到生活的愉悅幸福。一棵樹姿態婉轉,樹莖樹葉平面展開,鳥雀布置其間,形式像漢代的畫像磚
,但更多寫實細節。
 
戴著頭巾、留著絡腮鬍的占婆兵士,被高棉軍人用長矛刺殺,倒斃在地。高棉軍人孔武有力,身體骨骼肌肉的表現及動態的掌握都十分精準。這種以生活現實為主題的美術創作,來自對生活細節的認真觀察,也一定充滿了對現實人生熱情的關心與投入。

庶民的生活藉著戰爭的史詩被記錄了下來,也許要仔細特寫,才看得到浩大壯觀的戰爭歷史場景裡,活躍著細小不容易被發現的人民存活的快樂。

作坊
裡一名陶工正專心在轆轤上用手拉坏,製作陶器,製好的陶坏正要送進窯中去燒。他們忙碌著,好像那戰爭與他們無關。

戰爭歸戰爭,庶民百姓還是要努力使自己開心生活。他們趴在地上,手裡抱著公雞,兩人面對面,吆喝
著公雞上場互鬥。許多人看到這個場景不由會心一笑,直到今日,鬥雞仍然是南洋一帶庶民男子最常見的日常遊戲。

有人在市場木棚屋頂下賣魚,有人牽著野豬互鬥,有人腹中陣痛如絞
、正要生產,有人悠閒地靜靜坐著下棋。

巴揚寺的石壁浮雕使我徘徊流連,那些樸素單純的庶民生活如此引人深思。

Ming,我走出吳哥城,在今日的暹粒市閒逛。大部分的柬埔寨人仍然居住在樹葉草稈搭建的屋子裡,草棚用兩、三公尺的木柱架高,有梯子可以上下,上層睡人,下層堆放貨物。長年炎熱,許多人就在戶外樹上拉一條簡便吊床,睡在樹間,自在搖晃,怎麼翻身也掉不下來,令人羨慕。

有一種樹如棕櫚,十餘呎高,當地居民在樹幹上鑿孔,引樹汁流入桶中,桶滿,將樹汁置鐵鍋中熬煮,用木杓慢慢攪拌。待水分蒸發,將稠黏的液體一小杓一小杓倒進竹片圍成的模具中,凝固成圍棋子大小的棕糖,十數顆一串,用棕葉包裹,拿到市上售賣。

我看他們製糖,談談笑笑,不慌不忙,像在巴揚寺的石壁浮雕裡,天災人禍都沒有使他們驚慌憂愁。我品嚐著棕糖的甘甜,覺得生活幸福美好,好像可以到寺廟叩拜,感謝神恩。


【文章出處】
《吳哥之美》
巴揚寺的浮雕
作者:蔣勳

【作者簡介】
蔣勳,一九四七年生,福建長樂人。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後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一九七六年返台。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任《聯合文學》社長,先後執教於文化大學、輔仁大學與東海大學,並擔任東海美術系美術系主任。著有散文、詩作、小說、藝術史、美學論述、有聲書等作品數十種。現任:新竹IC之音電台《美的沈思》節目主持人。


林懷民.jpg
上圖: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


註釋解析

(一)由吳哥吸引人的藝術品及令遊客害怕的當地人,切入「藝術源自於生活」的思索。

◎首二段在簡述建築雕刻後,連發提問,將讀者的關注由藝術轉向百姓。接著描述當地百姓的真實情況,引發對於藝術與生活之間關係的思索。


來吳哥高棉語的音譯名,本義為聖城,今指柬埔寨首府暹粒市北郊的吳哥城,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外地遊客,著迷於看華美雄峻的建築,著迷於看精細繁複的雕刻,目不暇給(眼睛來不及觀賞,形容周圍景物繁多或變化太快。暇,音ㄒㄧㄚˊ,空閒。給,音ㄐㄧˇ,供應)。每日匆匆忙忙,滿眼看去都是偉大的藝術,大概沒有很多人有心思去想:當地一般老百姓是如何生活的?

吳哥王朝闍耶跋摩二世(Jayavarman II,770—850)統一真臘(編按:即今日柬埔寨,舊稱高棉)後,定都吳哥,開啟六百餘年的王朝歷史。至1431年暹邏(即今泰國)人入侵,王國遷都金邊,吳哥數百年的繁華遂淪為廢墟,終被埋沒於荒煙蔓草中)留下的建築雕刻,都是古代帝王貴族所有的神廟皇宮。當時的一般老百姓住在哪裡?當時的一般人民過什麼樣的生活?他們的食衣住行究竟和這偉大的藝術有什麼關係?我心裡疑惑著,不得其解。

◎以連續的提問,將焦點從因帝王貴族而存在的藝術品轉移到百姓身上,引發讀者好奇,也為後文對於「藝術源自於生活」的思索埋下伏筆。

Ming(即林懷民(1947—),現代舞蹈表演團體雲門舞集創辦人與藝術總監,著名作家、舞蹈家及編舞家。其編創的舞作常將亞洲傳統文化與美學融入當代意識中,頗受國際推崇),我看到每一日圍繞在我們四周的小販、乞討者、兒童、戰爭裡受傷的殘障,男男女女,他們面目黧黑棕黑色,泛指膚色黑。黧,音ㄌㄧˊ,黑中帶黃的顏色),瘦削,衣衫褸爛衣服破爛。褸,音ㄌㄩˇ,卑微地乞求著一點施捨。忽然覺得自己在藝術上的陶醉這樣奢侈,也這樣虛惘空幻、不真實)
◎與吳哥當地百姓為生計所苦相較,醉心於藝術是一件脫離生活,不真切踏實的事情。作者以此自省來揭示藝術與生活不應分割,並隱含對當地人的悲憫同情。


大部分到吳哥的遊客害怕當地人,一堆小孩、乞丐、殘障擁過來,團團圍住,伸手向你要錢要東西。你的好心慈悲會引來更多的乞求者,像烈日下驅趕不完的蒼蠅蚊蟲,弄到最後,只有落荒而逃。對自己的無情殘酷深深懺悔自責,對悲苦的現實又絲毫沒有助益,許多觀光客的「悲憫」、「教養」、「善心」都在這裡受到了最大的考驗。
◎遊客的善舉無法真正改善當地人的問題,又會因不聞不問而於心不忍,最終陷入進退兩難的心理狀態。呈現出當地人無助的窘境與遊客無力改變現狀的渺小。

「藝術源自於生活」,也許是一句輕鬆又冠冕堂皇(莊嚴體面的樣子,實際上不然,含有諷刺的意味。冠冕,音ㄍㄨㄢ ㄇㄧㄢˇ,古代冠帽的總稱,此指大方體面)的話。真正要深究藝術與人的生活之間的關係,或許並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得清楚。

◎身為一個藝術家,作者認同從生活中擷取創作能量,更能賦予作品深刻動人的意象。即使如此,他也無法簡單梳理藝術與生活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

圖坦卡門.png
上圖:圖坦卡門


(二)藉由說明埃及藝術品的享有者與製造者,呈現藝術與社會階級的關係。
◎插入埃及金字塔與陪葬品的敘述,說明高級工藝品只有位於社會階級頂端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製造者卻只是無緣享用的一般百姓。文中提到絕大部分人生活中的物件,隱隱扣合原題中「庶民生活的痕跡」。


埃及的金字塔是帝王的墓葬,四千年以前陪葬品的精緻,令人嘆為觀止(形容事物極佳,令人讚嘆。觀止,觀覽到此停止,表示所見已經完美)。圖坦卡門(前1341—前1323)古埃及新王國時期國王,其豪華墓室中有完好如初的棺槨和超過三千件的陪葬品)(Tutankhamun)只是十八歲去世的年輕國王,墓葬中出土的金銀飾品,手工捶揲(音ㄔㄨㄟˊ ㄕㄜˊ,一種製作金銀飾品時,反覆摺疊敲打使之延展成所需形狀的工法。捶,搗擊。揲,摺疊)的精美,寶石鑲嵌技術的繁複,色彩搭配的準確和諧,造形的豐富創意,今日的美術工藝只有自嘆弗如(自認為比不上。也常常使人疑問:這些工匠的創造力與審美品質,遠遠超過今日美術的專業工作者,那麼,我們大費周章(形容事務瑣碎複雜,必須花費很多心力處理。周章,曲折、麻煩)的美術教育專業訓練所為何來?
◎古代工匠不一定有現代完整又有系統的技藝培養訓練,卻能打造出令後世讚嘆的藝術品,作者從而思索今日美術教育追求的核心精神究竟為何。

如果埃及的社會結構正是一個金字塔式的層級組織,所有我們今日欣賞的埃及藝術,其實是金字塔頂端最高層級、極少部分人所享有的生活內容。也可以想見,一個長達一千年的時代,絕大部分人的生活只是隨波逐流,在時間裡ㄧㄣ ㄇㄛˋ,埋沒),沒有留下一點痕跡。他們用手製作出技術驚人的金銀器皿,但是他們一生無緣享用,他們生活裡可能只有土木製作的器物,只有草和樹皮編製的物件,這些物品隨時間腐朽風化原指岩石的崩解與分解,此指在時間流逝中崩壞、消失),無法保留,留下來的是不朽的金銀珠寶,是巨大的石造建築。
◎留存的藝術品與歷史所記錄的,多數是社會上層少數人的生活,而看不見一般人的日常。


吳哥窟.jpeg
上圖:吳哥城(吳哥窟)石雕


(三)指出藝術是社會菁英享有的特權。
◎承上二段敘述,直言目前我們欣賞的藝術,或許都只與當時社會頂層人士有關,並回扣至臺灣,繼續探討藝術與社會階級的關係。


用社會史的角度去看藝術,藝術的不朽或許只是一小部分的菁英擁有的特權。追問下去:希臘的雕像與誰有關?宋代的山水畫是哪些人在欣賞?如同我常常在想:臺灣兩千三百萬人中,有多少人一生沒有進過故宮博物院和國家音樂廳?
◎若由社會組織或社會階層結構來看藝術品的由來或用途,或許只有極少數人才有能力欣賞藝術,或讓藝術品留存至後世。


假設兩千年以後,今天的臺灣文明像吳哥一樣被發現,我們有什麼可以被稱為「藝術」的遺留使後人讚嘆嗎?
◎作者對於當代臺灣人的生活與藝術的關係進行省思。

真臘風土記.png
上圖:真臘風土記


(四)敘述在吳哥城以宗教為主題的雕刻中,尋找庶民的痕跡。
◎眼光回到吳哥城,首先說明吳哥城中的建築與雕刻都以眾神為主題,同時引用古書,再次指出只有帝王宮室能流傳萬世,而百姓居所終究蕩然無存。最終提到本文主題──巴揚寺的浮雕,其中有庶民生活的痕跡。


我在蜂擁而至(像群蜂般大量聚集而來,形容很多人亂哄哄地朝一個地方聚攏。擁,聚集)的乞討者包圍下胡亂地閃過一個巨大的疑問:為什麼在這樣大的吳哥城,我看不到任何庶民生活的痕跡?
◎在數量極多的乞討者之間,作者想到了過去吳哥城中的庶民,開始尋找庶民的痕跡。遙應第一段「當地一般老百姓是如何生活的」之疑問。


在印度教的信仰影響下,整個吳哥城的重心都圍繞著宗教打轉。巨大高聳的寺廟無處不在,歷代統治者都花費大量人力物力,修築祀奉眾神的廟宇。
統治者藉由興建廟宇展現來自神授的王權,以鞏固統治權力與正當性

周達觀(元代浙江溫州永嘉人,元成宗元貞元年(1295),蒙古未能成功入侵真臘,遂遣使節團以威服,周達觀即為使節團成員。他在真臘居留一年,後於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完成記錄真臘見聞的真臘風土記上呈元廷)的真臘風土記(元.周達觀所著。書中詳實記載了真臘國都吳哥城的風土人情,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價值。真臘,古國名,位於今柬埔寨。本書於1819年被翻譯為法文。1860年法國生物學家亨利.穆奧循著法譯本前往高棉,並在叢林裡發現沉睡了四百多年的吳哥王朝遺址)記錄了他看到的吳哥王朝的庶民生活,有一句話說:「如百姓之家,只用草蓋,瓦片不敢上屋。」


關於帝王的宮室,周達觀記錄:「正室之瓦,以鉛為之;餘皆土瓦,黃色。」

遺址的挖掘,鉛瓦、黃色的陶瓦都有發現,至於百姓居住的「草蓋」之廬
(簡陋的房舍),當然經歷了數百年,早已腐爛風化、蕩然無存(原有的事物消失得一乾二淨。蕩然,消失、毀壞)
◎只有帝王宮室能流傳萬世,而百姓居所終究蕩然無存。回應第7段提及:今日欣賞的藝術,其實是社會結構頂端的人所享有的生活內容

無論寺廟或皇宮,所有的雕刻裝飾也以神佛為主,很少以真實的人間生活為主題。

值得特別一提的例外是巴揚寺
((Bayon Temple)也譯作巴戎寺,吳哥城中的寺院遺址,以展現靜穆微笑的佛面塔和迴廊壁畫而聞名。此寺建於闍耶跋摩七世晚年,寺中的佛塔建築群仿照佛教宇宙觀中世界的中心「須彌山」的概念興建,眾多佛像則是依闍耶跋摩七世的形象雕刻,每尊臉上都帶著如佛陀般安詳而神祕的笑容,故有「高棉的微笑」之稱)。這所由闍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1181-1220)吳哥王朝第二十二任君王。擊敗入侵的占婆人,讓吳哥王朝國勢達到巔峰。闍,音ㄕㄜˊ修建的陵墓寺廟,在四圍的石砌牆壁上刻滿浮雕,其中出現了難得一見的庶民生活的圖像。

◎「在四圍的石砌牆壁上刻滿浮雕,其中出現了難得一見的庶民生活的圖像。」→正式點題。

闍耶跋摩七世.jpg
上圖:闍耶跋摩七世


(五)詳述巴揚寺以戰爭為主題的浮雕細節。
◎先敘浮雕的主題與由來,繼而詳細描寫浮雕的細節與特色,從行軍過程中的人物與動植物,到士兵對戰的動作,呈現雕刻者的用心。最後點出在其中可以發現庶民生活的痕跡。


在寺廟四圍,圍繞長達一千兩百公尺左右的浮雕飾帶,主要是以高棉人(Khmer)在十二世紀和占婆占族人於西元二世紀在越南中部建立的古王國)人的戰爭為主題。闍耶跋摩七世打敗占婆,吳哥王朝國勢達於巔峰,這所由他修建的寺廟,也因此留下了這一場戰役的歷史景象。篤信佛教的闍耶跋摩七世,改變了部分印度教信仰對眾神的崇拜,使藝術的內容從諸神的故事轉移到人的歷史。
宗教信仰的改變顛覆了階級的藩籬,讓庶民生活也躍上藝術殿堂,得以被保存下來,成為不朽的一部分。


戰爭的主調像一部電影緩緩進行。大象、車子駝載著貨物,士兵手持長矛,列隊而行。樹木繁茂扶疏,鳥雀在樹上鳴叫跳躍飛翔。男子都裸身,僅胯下纏圍一布,像臺灣達悟族的丁字褲。

這數量龐大的浮雕風格特殊,和其他寺廟表現神佛的莊嚴崇高不同。巴揚寺的浮雕傳達出庶民生活的活潑自由,雕法寫實而又豐富,長達幾十公尺的戰爭主題,層次如敘述詩
又名「敘事詩」,內容以講述一段歷史或當代的故事為主,具有完整情節與人物形象)
一般,緩緩行進。樹林自然成為大襯景,感覺到生活的愉悅幸福。一棵樹姿態婉轉,樹莖樹葉平面展開,鳥雀布置其間,形式像漢代的畫像磚一種裝飾建築的磚材,多用於墓室中,圖案以描繪現實生活居多),但更多寫實細節。
 
戴著頭巾、留著絡腮鬍(也作「落腮鬍」,由嘴旁四周沿著面頰下緣往上延伸而與鬢角相連的鬍鬚。絡,音ㄌㄨㄛˋ,包羅、套住。腮,音ㄙㄞ,面頰)的占婆兵士,被高棉軍人用長矛刺殺,倒斃(倒地而死)在地。高棉軍人孔武有力(勇武且力氣大。孔,甚、非常),身體骨骼肌肉的表現及動態的掌握都十分精準。這種以生活現實為主題的美術創作,來自對生活細節的認真觀察,也一定充滿了對現實人生熱情的關心與投入。
◎作者認為唯有對生活投入熱情、重視生活每一分細節的觀察者,才有辦法創造出如此精準而生動的藝術作品

庶民的生活藉著戰爭的史詩被記錄了下來,也許要仔細特寫,才看得到浩大壯觀的戰爭歷史場景裡,活躍著細小不容易被發現的人民存活的快樂。

◎以戰爭的浩大、殘酷對比人民的渺小、快樂,也凸顯庶民百姓無論在歷史或藝術品中,都是微小而不起眼的。

吳哥窟.jpg
上圖:吳哥城(吳哥窟)石雕


(六)描述巴揚寺浮雕中關於庶民生活的細節。
◎承上段,描寫浮雕中庶民的各種動作,指出即使身處戰爭之中,百姓仍努力過自己的生活。作者以此遙遙呼應篇首的探問:「當地一般老百姓是如何生活的?」


作坊(手工製作或加工的場所。坊,音ㄈㄤ,泛指工作場所)裡一名陶工正專心在轆轤ㄌㄨˋ ㄌㄨˊ,古代井上汲水用的滑輪,此指製陶拉坏時的塑臺)上用手拉坏(製作陶器的工序之一,將製備好的泥料塑形。坏,音ㄆㄟ,未經窯燒的土製器物),製作陶器,製好的陶坏正要送進窯中去燒。他們忙碌著,好像那戰爭與他們無關。

戰爭歸戰爭,庶民百姓還是要努力使自己開心生活。他們趴在地上,手裡抱著公雞,兩人面對面,吆喝ㄧㄠ ㄏㄜˋ,高聲喊叫)著公雞上場互鬥。許多人看到這個場景不由會心一笑因領會含意而微微一笑。會心,領會於心),直到今日,鬥雞仍然是南洋一帶庶民男子最常見的日常遊戲。
無論戰爭結果如何,生活方式都不會有所改變,對庶民百姓而言,活著的每一天才是需要考慮的事情
◎浮雕裡的鬥雞場面與現實交錯,讓人看見庶民百姓的日常遊戲千年如一日,並不因時光流轉而改變。


有人在市場木棚屋頂下賣魚,有人牽著野豬互鬥,有人腹中陣痛如絞(指婦女分娩前,子宮規律且劇烈收縮造成的疼痛感。如絞,像兩繩交叉扭緊般疼痛)、正要生產,有人悠閒地靜靜坐著下棋。

巴揚寺的石壁浮雕使我徘徊流連,那些樸素單純的庶民生活如此引人深思。


吳哥窟.png
上圖:吳哥城(吳哥窟)石雕


(七)描述現實中的庶民生活,透露出對於人情的關懷。
◎筆端由浮雕回到現實,描寫現今柬埔寨人的住居與生活,與前段浮雕內容對照,發出對於百姓能平靜過日的欣慰之情。


Ming,我走出吳哥城,在今日的暹粒市閒逛。大部分的柬埔寨人仍然居住在樹葉草稈搭建的屋子裡,草棚用兩、三公尺的木柱架高,有梯子可以上下,上層睡人,下層堆放貨物。長年炎熱,許多人就在戶外樹上拉一條簡便吊床,睡在樹間,自在搖晃,怎麼翻身也掉不下來,令人羨慕。

有一種樹如棕櫚,十餘呎高,當地居民在樹幹上鑿孔,引樹汁流入桶中,桶滿,將樹汁置鐵鍋中熬煮,用木杓慢慢攪拌。待水分蒸發,將稠黏的液體一小杓一小杓倒進竹片圍成的模具中,凝固成圍棋子大小的棕糖,十數顆一串,用棕葉包裹,拿到市上售賣。

我看他們製糖,談談笑笑,不慌不忙,像在巴揚寺的石壁浮雕裡,天災人禍都沒有使他們驚慌憂愁。我品嚐著棕糖的甘甜,覺得生活幸福美好,好像可以到寺廟叩拜,感謝神恩。

◎古今對照,一方面使人感傷,縱使時移事易,柬埔寨人民仍未脫離戰爭的陰霾;另一方面,也讓人看到柬埔寨人民堅韌的生命力,他們臉上因平安和平凡的幸福而綻放的笑容,或許比偉大藝術的留存更令人欣慰和動容


吳哥窟.png
上圖:吳哥城(吳哥窟)石雕


本文鑑賞

一、內容分析

1.藝術創作脫胎於生活的觀察

吳哥窟之於觀光遊客,是美的宴饗、偉大的藝術,但對於蔣勳而言,關切眾生的生活,遠甚於對美的追求和藝術的讚嘆。所以面對滿眼的眾生苦,他覺得自己在藝術上的陶醉如此奢侈。

藝術與生活,本應該有著相對應的關係,如果忽視對現實生活的關心,藝術創作乃至欣賞,也將一定程度失去了根源和意義

蔣勳透過巴揚寺浮雕上看到的寫實雕法與精準構圖,說明創作者對生活細節的認真觀察,以及充滿對現實人生熱情的關心與投入,為「藝術源自於生活」做了最佳的注解。巴揚寺的浮雕飾帶不僅記錄了歷史,也使吳哥藝術脫離神佛的想像,留下寫實美術創作可貴的一頁


2.生命階級與藝術階級的突破

世上有些可驚可嘆的藝術是由平民所完成,但終其一生無緣享受。巴揚寺的浮雕所呈現的主題內容,因闍耶跋摩七世宗教信仰的改變,而從莊嚴的神佛形象轉為寫實生動的歷史紀錄,讓世間眾生的生活也成為其中的一部分,乃至成為吳哥藝術中獨一無二的創作素材,深得一心致力於美學教育、普及藝術欣賞的蔣勳所共鳴。

二、寫作特色

1.層層設問逼近核心

文章起始就從一般遊覽吳哥的遊客匆匆忙忙、只為觀賞偉大的藝術而興起一連串的感慨與聯想:當地百姓如何生活?當時百姓的食衣住行與吳哥偉大的藝術有何關係?以連續的提問,將敘述焦點轉移到百姓,引發讀者好奇,也為後文對於「藝術源自於生活」的思索埋下伏筆。

接著,在說明埃及藝術後,以「希臘的雕像與誰有關」、「宋代的山水畫是哪些人在欣賞」等追問,繼續思考藝術與社會階級的關係。

而在數量極多的乞討者之間,作者想到最後一個問題:「為什麼在這樣大的吳哥城,我看不到任何庶民生活的痕跡?」隨著文章發展拋出的這些問題,都直指作者的價值核心:「對人的關懷」、「生活與藝術的關係」。


2.巧用對照凸顯主題

作者發出的一連串設問,還有對比隱於其中:庶民只是偉大藝術的建造者,而帝王貴族才是偉大藝術的享受者;藝術欣賞是社會上少數菁英的特權,而多數民眾無法或沒有能力參與……筆觸穿梭古今中外,帶領讀者思考藝術與生活的關係。

經營具有層次的對比後,接著帶出吳哥藝術中因為宗教信仰而形成主題的一致性,「無論寺廟或皇宮,所有的雕刻裝飾也以神佛為主,很少以真實的人間生活為主題」。

因此巴揚寺「在四圍的石砌牆壁上刻滿浮雕,其中出現了難得一見的庶民生活的圖像」,才成為值得特別一提的例外。蔣勳巧妙地運用對比,揭示「追索庶民生活的痕跡」此一主題。

而文末也透過描寫現今柬埔寨人的住居與生活,與前段巴揚寺浮雕中所記錄的庶民生活對照,發出對於百姓能平靜過日的欣慰之情。


3.細筆描摹呈現細節

巴揚寺的浮雕之所以在吳哥藝術中獨樹一幟,正是因為保存了當時庶民的生活情況,也是本文的主題所在,因此作者如實地將各種細節一一呈現在讀者眼前:

從行進的軍隊組成,到背景的樹木鳥雀,還有男子的服裝,最後還特寫說明了占婆兵士被高棉軍人刺殺的景況,並加入「傳達出庶民生活的活潑自由,雕法寫實而又豐富」、「身體骨骼肌肉的表現及動態的掌握都十分精準」等評論,彷彿是一場藝術導覽,以飽含人情且專業的美學眼光,對浮雕發出了最真誠的讚嘆。

【文章出處】
《技高國文第四冊備課用書》(東大出版)
巴揚寺的浮雕

 

吳哥窟.jpg
上圖:吳哥城(吳哥窟)石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