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png
(圖片引自網路)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東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求丕豹、公孫支於晉;此五子者,不產於秦,而穆公用之,并國二十,遂霸西戎。──李斯.諫逐客書

題解

本文選自《左傳.僖公三十年》(西元前六三○年),標題為後人所加。全文記述秦、晉聯軍圍鄭,鄭大夫燭之武智退敵兵,化解鄭國危機的經過。

魯僖公二十三年,晉公子重耳流亡時經過鄭國,鄭文公未以禮相待。僖公二十八年,晉、楚爭霸,爆發城濮(位於今山東省)之戰,鄭國出兵助楚,與晉結怨。僖公三十年,晉、秦結盟,合兵圍鄭,鄭大夫燭之武洞悉秦、晉之間的矛盾,因此在奉命前往遊說秦穆公時,根據事實,剖析利害,說服秦穆公退兵。秦國並與鄭國結盟,駐軍協防。晉國無奈,只得撤軍離去,鄭國的危機因而化解。

燭之武有勇有謀,不費一兵一卒即退強敵之兵,打破「弱國無外交」的歷史通則。全篇善於運用對話以表達複雜的情節,在不足三百字的篇幅中,以「退秦」為事件的焦點,以燭之武為人物的中心,敘述繁而不雜,層次分明,筆法精鍊。

左傳.png
上圖:左傳(圖片引自網路)


燭之武退秦師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惟君圖之!」

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文章出處】
《古文觀止》
(轉引自《左傳》)
燭之武退秦師
原作者:左丘明

燭之武退秦師.png
上圖:春秋各國形勢圖(圖片引自網路)
春秋時代.jpeg
上圖:春秋各國形勢圖(圖片引自網路)


註釋翻譯

(一)

晉侯(晉文公,姓姬,名重耳,春秋五霸之一)、秦伯(秦穆公,姓嬴,名任好,春秋五霸之一)圍鄭,以(因為)(鄭文公)無禮於晉,且懷有二心,指對晉國不忠,依附於晉楚兩方)於楚也。
譯文:
晉文公、秦穆公合兵圍困鄭國,因為鄭國曾經對晉文公不禮貌(指僖公二十三年,重耳出亡時過鄭,鄭文公不以禮相待),並且懷有二心(指僖公二十八年,晉、楚城濮之戰時,鄭文公曾以軍隊援助楚國之事),親近楚國而背叛晉國。
◎戰爭爆發原因:
1.鄭伯無禮於晉(私怨)。
2.鄭伯貳於楚(國仇)。
晉國攻打鄭國,乃源於晉、鄭之間的仇隙,原本與秦國無關,此為全文立說之主要根據。
春秋時代講究「師出有名」,「貳(二心)」是「名(名義)」,「無禮」是「實(真正原因)」,實際是晉文公為報復宿怨,秋後算帳。但從晉國長遠利益來看,鄭國搖擺於晉楚之間,為避免其被晉國宿敵楚國納為附庸,不如併吞鄭國以作為晉國勢力範圍。
◎秦晉二大強國包圍弱小的鄭國,一股泰山壓頂、山雨欲來的緊張氣氛撲面而來。
◎以晉國之強,對付鄭國綽綽有餘,其實不需要拉秦國對鄭國共同開戰,但晉國找來秦國包圍鄭國,最可能的理由,就是晉國擔心在攻打鄭國時,被秦國從背後突襲

(駐紮軍隊)函陵,秦(駐紮軍隊)氾南。
譯文:
此時晉軍駐紮在函陵,秦軍駐紮在氾水之南。
◎秦、晉雖同盟圍鄭,但二軍卻分隔南北二地駐紮,並無統一指揮系統,暗示兩國各懷鬼胎,貌合神離,並非真的團結一致,為下文的發展預留伏筆。
◎第一段為「起」,點出時間(編年時間課文省略)、地點、事件、原因。

對陣.png
(圖片引自網路)
春秋五霸.jpg
上圖:春秋五霸(圖片引自網路)


(二)

佚之狐(鄭國大夫。佚,音ㄧˋ言於鄭伯(鄭文公)曰:「國危矣!若使(派遣)燭之武(名武,燭為地名)見秦君,師(軍隊)必退。」公從(聽從)之。
譯文:
鄭國大夫佚之狐向鄭文公說:「國家局勢很危急了!如果能派燭之武去謁見秦穆公,秦軍必定會撤退。」鄭文公聽從佚之狐的建議。
鄭國眼前的出路,大致來說只有三條:
1.抗爭到底:鄭伯有主動權,但以鄭國實力與秦晉兩個大國抗爭,無疑是以卵擊石,鄭國勢必走上亡國之路。
2.屈膝投降:結果或可保有相當的利益,最差情況無非是亡國,但這種結果極不可靠,鄭伯沒有主動權。
3.化解危機:想辦法化解危機,既可避免一場劫難,又可維護國家利益,同時也掌握了事情的主動權,應該是最佳的選擇。
◎這樣一來,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誰來化解這一天大的難題?
◎人物性格:佚之狐有知人之明。
◎「國危矣」呼應第一所鋪陳的山雨欲來危急形勢。
晉鄭之間有國仇私怨秦晉之間貌合神離秦鄭之間夙無恩怨,故鄭伯與其遊說晉侯,不如遊說秦伯。

(推辭、謝絕)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譯文:
(鄭文公於是找燭之武說明這件事,燭之武)推辭說:「臣在年輕力壯的時候,還比不上別人(編者註:暗示早年不被重用),如今老了,也不能有什麼作為了(編者註:委婉拒絕遊說秦穆公這件差事(婉曲修辭))。」
◎燭之武埋怨早年不受重用,這番推辭有發牢騷之意。
利用燭之武的牢騷形成了波瀾起伏,使文章曲折引人而不呆板。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您),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但是)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答應)之。
譯文:
鄭文公說:「我不能及早重用您,現在國家情勢危急了,才來請求您幫忙,這是我的過錯。然而鄭國亡了,對您也有不利啊!」燭之武答應了。
尷尬被拒絕的鄭伯沒有立刻放棄,反而是首先自責
◎人物性格:鄭文公能放下身段,自責己過,虛心認錯。
◎鄭伯一方面動之以情,令燭之武為之語塞,對其牢騷情緒也是撫慰,後又曉之以理
鄭伯完全站在燭之武的角度來看問題,這同燭之武後來站在秦伯場分析其退師的說辭,可謂有同工異曲之妙
鄭文公話中軟中帶硬,軟的是他放下身段,低聲下氣向燭之武認錯,硬的是向燭之武嚴辭大義,表面上提醒他「覆巢之下無完卵」,鄭國滅亡對燭之武也無好處,實際上還有一層暗示,如果燭之武不能配合,違逆君命,下場大概也是死路一條,反正燭之武去會死(為國犧牲),不去也會死(貪生怕死),就看要不要死得漂亮一點。
鄭國君臣消除內部分歧隔閡,盡釋前嫌,齊心抵禦外武,這種和衷共濟、禍福與共的團結精神,恰好與秦晉圍鄭各自為政、指揮鬆散的情況,形成強烈對比。再次為下文的發展(秦晉會師而來,分兵而去,鄭國終得以保全)埋下伏筆。
◎第一段為「起」,具有承上啟下作用。

車戰.png
(圖片引自網路)
夜縋而出.png
(圖片引自網路)


(三)

夜縋(音ㄓㄨㄟˋ,以繩繫物,懸墜而下)而出。
譯文:
到了晚上,燭之武以繩子綁著身體,從城上懸墜而下。
◎鄭國都城被包圍,燭之武只能趁夜裡偷溜出城求援,呈現鄭國腹背受敵的緊張氣氛。

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已經)知亡矣!
譯文:
(燭之武)見了秦穆公說:「秦國、晉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要滅亡了!
秦伯,他在這場危機中處於非常關鍵的地位,可以說戰與不戰,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
秦伯在這場危機中處於非常關鍵的地位,可以說戰與不戰,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
◎燭之武先向秦穆公示弱(展現弱者姿態),軟化其心防把救鄭之事撇開不提,言詞中未顯露搖尾乞憐之態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您,指秦穆公)(謙詞,冒昧(冒失、魯莽、唐突))以煩執事(您。執事本指左右服侍之人,此指秦穆公。不直言秦君而言執事,用以表尊敬之敬詞)
譯文:
如果滅亡鄭國對您有好處,那就膽敢請您來攻打鄭國吧!
◎以下單刀直入,陳述鄭國的存亡與秦國的利害關係。
◎燭之武深知在非常狀況下,「言利」比「言害」更有說服力,因此以下說服秦穆公的四個理由中,「言利」只說一層,「言害」則說三層。

(越過)(他國,指晉國)(而)(以……為邊境,動詞)(遠地,指鄭國),君知其難也,焉用(何須。焉,何;用,須)亡鄭以(增加、增益。陪,通「倍」)(鄰國。指晉國)?鄰(鄰國。指晉國)之厚(壯大),君(您,指秦穆公)之薄(削弱)也。
譯文:
越過晉國而以偏遠的鄭國作為邊邑,您知道其中的困難,何須滅掉鄭國而來擴張晉國的領土呢?晉國的實力雄厚了,您的實力也就削弱了。
◎亡鄭對秦之害:亡鄭陪鄰(越國以鄙遠):現在式,此就地理空間距離而說。

若舍(音ㄕㄜˇ,捨棄)鄭以為(作為)東道主(接待的主人。道,旅途)行李(也作「行理」,指奉命出使的人,即使者)之往來,共(音ㄍㄨㄥ通「供」)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譯文:
(您)如果放過鄭國,把鄭國作為東出行途中的主人,以後秦國使者往返經過時,鄭國可供給他們缺乏的物資,這對您也沒有什麼害處。
◎秦國有事於諸侯,必須向東而行,常須路經鄭國國境,鄭國可任招待之責,為秦國東道之主人。
◎另根據《周禮.曲禮》,東為主位(如:東階),西為賓位(如:西階)。
◎存鄭對秦之利:東道主(供行李之乏困)。
◎就表面而言,留下鄭國可作為秦國行李(外交使者)在東方道途上的主人,但另一層意義是,在東方留下一個對秦國友善的鄭國,可使秦國建立東進的據點,擴大秦國勢力影響範圍,讓鄭國成為秦國在東方的前哨站,對秦國而言,是求之不得的核心利益。

(況且)君嘗(曾經)為晉君(晉惠公,名夷吾,晉文公重耳之弟)(恩惠)矣!許(答應)君焦、瑕,朝(早上)(渡河)而夕(晚上)設版(築牆用的夾板,此指防禦工事)焉!君之所知也。
譯文:
況且您曾經對晉惠公有過恩惠,他答應送您焦、瑕兩地,但是他早晨剛渡過黃河回國,傍晚就建築防禦工事來防備秦國了!這是您所知道的啊!
◎勾起秦伯記憶,強調晉國背信忘恩之速,極盡挑撥離間分化之能事。
◎晉國有過河拆橋、背恩忘義的過往,言下之意,晉國反覆無常,言而無信,不是一個可信賴的對象
◎亡鄭對秦之害:晉背秦恩(許焦瑕而朝濟夕版):過去式,此就過去歷史挑撥離間而說。

夫晉,何(通「饜」,滿足)之有?既東(納入疆域,動詞)鄭,又欲(擴張)其西(疆域,名詞)。若不闕(音ㄑㄩㄝ,損害,侵犯)秦,將焉(何)取之(土地)
譯文:
那個晉國,哪有滿足的時候呢?已經往東向鄭國開拓疆域,又想要擴張西面的疆域。如果不是想侵犯秦國,它將從何處獲得土地呢?
◎推斷未來局勢的可能發展,以晉國擴張野心加深秦晉矛盾,緊緊抓住秦國對晉國的戒備心理。
◎亡鄭對秦之害:貪得無厭(東封鄭又肆西封):未來式,此就秦晉兩國未來發展形勢而說。

(音ㄑㄩㄝ,損害)秦以利晉,惟(希望)君圖之!」
譯文:
損害秦國而有利於晉國,希望您能仔細考慮!」
◎存鄭對秦有一利:東道主(供行李之乏困)
◎亡鄭對秦有三害:
1.亡鄭陪鄰(越國以鄙遠):現在式(就地理空間距離)
2.晉背秦恩(許焦瑕而朝濟夕版):過去式(就過去歷史挑撥離間)
3.貪得無厭(東封鄭又肆西封):未來式(就未來發展形勢)
◎總結燭之武的結論是:亡鄭對晉國有利,對秦國無利而有害。
◎燭之武說詞中說得句句為秦謀(站在秦國立場),而不是為己(鄭國)謀。提到「君」、「執事」(您,秦穆公)共9次:
1.若亡鄭而有益於君
2.敢以煩執事(您)
3.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
4.鄰之厚,君之薄也。
5.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6.且君嘗為晉君賜矣!
7.許君焦、瑕,朝而夕設版焉!
8.君之所知也。
9.闕秦以利晉,惟君圖之!
◎從頭到尾緊扣秦晉利害矛盾,絕口不提鄭國安危,態度不卑不亢
◎第三段為「轉」,為全文重心。

軍隊.png
(圖片引自網路)
秦穆公.png
上圖:秦穆公(圖片引自網路)


(四)

秦伯說(音ㄩㄝˋ,通「悅」),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音ㄕㄨˋ,防守)之,乃還(回)
譯文:
秦穆公聽了很高興,就和鄭國訂下盟約,派遣杞子、逢孫、楊孫三人駐兵戍守鄭國,然後撤軍回國。
文中用「說(悅)」、「盟」、「使」、「還」四個動詞來寫秦伯
秦伯先與晉侯圍鄭,後又與鄭盟,但這並不是說明秦伯是個朝三暮四的君主,因為秦伯的決策,完全是站在秦國的利益角度來考慮
◎歷史在此演出戲劇性的大逆轉,結局令人出乎意料。
◎本文在結構上呈現對稱之美:起初秦晉聯軍來勢洶洶,鄭國朝不保夕;結局竟然秦背晉盟,秦鄭反而化敵為友,反面形成了秦鄭圍晉的有利形勢,晉國則失其所與,反而成為孤軍。
秦伯在這場危機中很大程度上也是被晉侯所利用如果事情按照他的預料發展,那麼此次事件的最大利益獲得者,無疑就是晉侯,但是偏偏中途殺出了個燭之武,偏偏中途秦伯就改變了決策,於是事情就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


車騎.jpg
(圖片引自網路)
子犯龢鐘.png
上圖:子犯龢鐘(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圖片引自網路)


(五)

子犯(姓狐,名偃,字子犯,又稱舅犯,為晉文公之舅父,是晉文公重要謀臣)請擊之,公曰:「不可。(無)(音ㄈㄨˊ(秦穆公)之力不及此(指重耳返國即位為晉文公)
譯文:
晉國大夫子犯請求晉文公攻擊秦軍,晉文公說:「不可以。沒有秦穆公的助力,我不會有今天的地位。
晉侯無疑成為這起事件的最大失敗者。 這時候,事情又起了波瀾:「子犯請擊之(秦)」,這是對背盟者最好的警告

(憑藉)人之力而敝(傷害)之,不仁;
譯文:
憑藉他人的助力卻反過來傷害他,這是不仁慈;

失其所(親近、交好,動詞),不知(通「智」)
譯文:
失去親善的盟國,這是不明智;
◎秦晉之好:春秋時,秦、晉二國世代聯姻,後遂以秦晉之好,代指兩姓聯姻的關係。

(分裂,指秦、晉自相攻擊)(代替)(整合),不武。
譯文:
用分裂來代替團結,這是沒有武德。
晉侯以「不仁」、「不知」、「不武」三個理由明智地拒絕與秦國對抗,避免了晉國遭受更大的失敗
◎透過晉侯的對話,反映一代霸主的自我期許,表現泱泱大國風範,其胸襟器度與深謀遠慮,均有可取之處
◎晉侯既表現了一個君主清醒的頭腦和理智的判斷,又顯示了成霸業者應有的隱忍不發的胸懷和隨機應變的謀略。 

(擬議之詞,「還是......」之意)(回國)也。」亦去之。
譯文:
我們還是回去吧!」於是晉國也撤兵了。
◎燭之武不費一兵一卒即退走強敵重兵,使鄭國化險為夷,整個事件說明事在人為,弱小國家仍然可以透過外交手段來維護自身權益,本文可為開弱國外交成功之先例。
◎燭之武能洞悉秦晉之間利害衝突,深諳內部矛盾,故能見縫插針,擴大雙方裂痕,使兩國會師而來,分兵而去,為國家免除亡國之禍,可見外交人才之重要。有志者應以燭之武為榜樣,平時多留意國際局勢,隨時鍛鍊口才,以便有機會時能為國化解危機,爭取權益。
◎《左傳》、《戰國策》、《世說新語》合稱中國古代三大說話寶典。本文正是透過人物的言、行,推動了情節的發展,豐富了人物的形象,為我們展示了三個性格各異的君主形象,這是作者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之處,也是每一個決策者應該學習、借鑑的,那就是:要根據實際情況,全面地衡量利弊,及時地作出判斷、果斷地作出決策,來維護自己最大的利益
◎第五段為「合」,說明事件的結局。

延伸閱讀:
有恩報恩,有仇報仇----左傳〈燭之武退秦師〉的前因後果

重耳.jpeg
上圖:晉文公(圖片引自網路)
左傳.jpg
上圖:左傳(圖片引自網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