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勳:還至本處.png
圖一:蔣勳.還至本處


還至本處──關於衣缽的故事

最近常常寫的四個字是「還至本處」。

「還至本處」是《金剛經》開頭第一段裡的句子。

《金剛經》一開始和許多經文一樣是「
如是我聞」。

「如是我聞」,大抵當時老師上課,都是用語言宣講,沒有文字。

我們現在讀的「經」,也不是老師的著作,而是由學生弟子記錄下來的「筆記」。


「如是我聞」是「我當時在現場,我看到聽到的事實」。

我很喜歡「如是我聞」四個字。可以不要說自己的話,不宣揚自己的意見。而是忠實轉述所見所聞

弟子學生的筆記,或許未必完備。同樣一場演講,轉述的人記錄下來,文字常常會有出入,甚至有誤傳誤解,這在今日也常遇到。

耶穌和弟子相處,言行被記錄下來,著名的有「四福音書」,「約翰」「馬可」「馬太」「路加」,或直接受教於耶穌,或是再傳弟子。讀四福音書,如果當成學生筆記來看,也會看到同一個事件,被描述成不同的文字,甚至連解讀都有差異。

《金剛經》的開頭,純粹是一個事件。紀錄者參與了這個事件,忠實記錄事件始末,因此他說「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衹樹給孤獨園」,筆記如實記錄佛在的城市和精舍名稱。

「舍衛」二字是鳩摩羅什的翻譯,到了唐代玄奘,他譯的《金剛經》裡是「室羅筏」。古代北印度的一個地名,有了兩種不同的漢字翻譯。

很難討論哪一個漢譯更接近古梵文的原始發音。鳩摩羅什影響太大了,他的漢譯經文優美容易記憶,華文讀者都記得「舍衛城」,很少人會用「室羅筏」。


「衹樹給孤獨園」,鳩摩羅什和玄奘的譯法也不同。玄奘譯為「誓多林給孤獨園」。

這個精舍原來是「衹陀」王子的花園。有一位富有長老,樂善好施,常常供給孤兒獨居老人衣物濟助,因此有了「給孤獨」的外號。

給孤獨長老聞訊世尊要來舍衛城,便尋訪可以供大眾上課居住的處所。最後看上了「衹陀」的花園,想購買下來做上課的精舍。

但是衹陀開了高價,要給孤獨長老用黃金鋪地,黃金布滿了,花園才賣。

給孤獨長老果然照做,黃金布滿,衹陀卻又反悔,最後協商,地上鋪滿黃金,所以屬於「給孤獨」長老,但是花園中的樹林,沒有鋪黃金,屬於「衹陀」王子。

這個精舍就有了兩位供養者的名字,鳩摩羅什譯為「衹樹」「給孤獨園」,玄奘譯為「誓多林」「給孤獨園」。衹陀的樹,或誓多的林,譯法不同,說的是同一件事。

《金剛經》就是在舍衛城衹樹給孤獨園上課的故事,當時上課的僧侶有一千兩百五十人。


金剛經.png


乞食

《金剛經》大約五千多字,南朝的昭明太子分成三十二個段落。每一個段落師生之間對話,討論修行,討論真理,討論空間與時間,討論知識與知識的超越,討論眾生與眾生的滅度……


總結到最後「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這樣一部充滿哲學論辯的經書,開頭短短一段,鳩摩羅什譯出七十個漢字。這短短的開頭,無一字涉及思維辯證,卻提供了一個兩千年來令人難忘的畫面。

這個畫面描述《金剛經》當年修行者的「乞食」。

「乞食」是師生上課前的儀式,這長長的修行者的隊伍,「著衣」「持缽」,穿起衣服,手上拿了一個碗,列隊「入舍衛大城乞食」。

修行者挨家逐戶乞討,乞討完了,就帶著裝滿食物的缽,再回到原來的地方──還至本處。

他們吃完乞討的食物,收好衣服,收好缽,洗了腳,在樹林間鋪了坐墊,才開始上課。

所以「乞食」是上課前的儀式

儀式常常因為一再的重複,成為慣例,使人忘了儀式最初的意義。

初讀《金剛經》,對開頭「乞食」的儀式也覺得只是例行的動作,沒有深究。

二十世紀九○年代以後,我常去清邁,注意到每一日清晨都有一行隊伍,著絳紅袈裟,手上持缽,安靜地走在城市街道,像初日東昇寧靜而浩大的光……

「啊,這是《金剛經》開頭的乞食嗎?」

原來兩千多年來,一部經不只是思維論辯,不只是修行的言語講述,更是生活中實踐的功課。

有幾次住在清邁素帖山下,每日清晨去無夢寺繞塔,為往生的父親誦經。

日出時分,就看到寺廟僧侶「著衣」「持缽」,一條長長的隊伍,安安靜靜進入清邁城市中心乞食。

城市大街家家戶戶開門迎接,準備好食物,跪在街邊,等候隊伍到來,把食物放進缽中,聽修行者念一段經文,如此「次第乞已」,然後「還至本處」。

我幾乎每天跟隨隊伍,從叢林出發,走進大城,乞食完畢,再「還至本處」。

好幾次,我希望自己手中也可以有一個缽,也可以跟隨在隊伍最後,乞討一些食物,為布施的眾生認真念一段經文,再跟隨隊伍「還至本處」。

然而,我始終沒有做到。


我才認真思考一位老師留給學生一天最初的「乞食」的儀式,是多麼重要的功課。

後來陸續發現在亞洲許多地方的清晨都還進行著修行者「乞食」的功課,斯里蘭卡、緬甸的蒲甘,寮國龍坡邦……

《金剛經》有各種不同語言文字的譯本,泰文、韓文、日文、漢字,英文、俄文、法文、西班牙文,這個「乞食」的儀式,有一天,會不會是世界修行者共同的功課?

 

金剛經.png



布施

我一直做不到「乞食」,在我成長的文化裡,「乞食」「乞討」「乞丐」都有負面的意思。

伸手乞討,路邊乞食,淪為乞丐,都是我的社會價值認為沒有出息的吧!


然而,為什麼《金剛經》把「乞食」放在上課之前,讓修行者先做好這一功課

「乞食」是接受布施,接受施捨。

我布施過嗎?我施捨過嗎?

是的,我布施過,我施捨過。


把自己多餘的給別人,把自己擁有的與他人分享,成長的環境也讚美這樣的行為。

小時候看到路邊乞丐,會有不忍,靦腆跑過去,把一點零錢放進乞討者的碗裡。施捨時也有不安,把銅板放得儘量輕,不要發出聲響,不要驚擾乞討者,不要讓自己的布施高高在上

然而,在清邁跟隨著「乞食」隊伍,「乞討者」一點也不卑微。他們接受布施,祝福跪在路邊施捨財物的眾生,為他們念一段經,像初日陽光的普照,把溫暖與明亮帶給跪著的人。

為什麼在南傳佛教的乞食儀式中,布施者是跪著的?為什麼接受布施的人沒有乞討的卑微?

我一直以為自己可以不受他人施捨,但認真思索,我接受過多少他人布施,可能是一件衣服,可能是一餐飯,可能是病痛時的醫藥治療,可能是困頓沮喪時刻一個溫暖的微笑,芸芸眾生,認識和不認識,都在相互的布施中吧……


缽.png
上圖:缽


衣缽

我始終沒有勇氣走進「乞食」的隊伍,「還至本處」,看到僧眾開開心心享用食物,我忽然意識到自己身上還有多少放不下的傲慢與矜持

一生在平順安逸中長大,或許會自豪不屑「乞討」,不屑「乞食」,不屑「乞求」。

平順安逸或許不容易讓人反省,「不屑」,會不會正是一種傲慢

我的一生不缺食物,不缺衣服,不缺居所,甚至不缺醫藥治療,不缺寂寞孤獨時的關心照護。


我也難反省,正是因為「不缺」,使身上還有不能走向「乞食」修行的傲慢

所以應該有一個老師帶領我做「乞食」的功課,在乞食裡學會真正的謙卑吧。

這個老師曾經是國王的獨子,在宮廷長大,養尊處優,有一天,他從安逸生活出走,走向乞食的路,放下高高在上的王子的尊貴,放下自己不知道的傲慢,曾經是多麼艱難的功課

他在《金剛經》的開頭,沒有說任何話。只是默默帶領學生「穿衣服」「拿好碗」,把生活裡最根本的「著衣」「持缽」兩件事做修行的基礎課程。

「著衣」「持缽」是「好好穿衣服,好好吃飯」,對身上的衣服、食物,心存感謝

他一生的開示好像都在這一段儀式中,他要傳的信仰,一代一代,也就是「衣」「缽」二字。從《金剛經》一直傳到今天的「乞食」修行。

我們的文化裡也常常用到「衣缽」二字。

少年時讀武俠小說,師父老年,總要找一個可以傳「衣缽」的弟子,把自己一生的功夫傳延下去。

「衣缽」二字變得有點神聖,有點神祕,有點高不可攀

大學時讀《六祖壇經》,五祖弘忍年紀大了,要找一個接班人,傳授「衣缽」。找來找去,最後找到廚房裡不識字的惠能和尚。他是寺廟裡地位低卑的火頭師父,每天劈柴燒火做飯,灰頭土臉,供給寺廟裡上千人吃飽。

每天誦念「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的地位高的弟子,大概沒有想到五祖弘忍要傳「衣缽」的接班人,正是在廚房裡沒有一點知識者的矜持的惠能和尚。他劈柴,舂米,生火,煮飯,洗菜,這些生活中的事都是修行

惠能和尚重要的偈語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他的身上沒有知識的潔癖。五祖知道這人就是可以傳遞「衣缽」的六祖。夜裡為他誦《金剛經》,不識字一樣可以口授心傳。

我喜歡五祖念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就打斷師父說:「我懂了!」

知識原不需要繁瑣、累贅、嘮叨,知識若不能在生活中實踐,「還至本處」,反而阻擋障礙了修行的路

《六祖壇經》是一本好看的書,五祖傳了惠能「衣缽」,囑咐他趕快向南逃,接班人總是要被追殺的吧。五祖知道逃亡之路艱難,因此叮囑:必要時「衣缽」也可放下

老師父要走了,給接「衣缽」的六祖這麼簡單的開示,「必要時,衣缽也可放下。」

不過就是一件衣服,一個碗。離開了生活,「衣缽」也可以只是虛名

很多朋友和我一樣,有過對乞食的好奇、思索、反省。在南傳佛教的路途上,許多朋友跟隨過乞食的隊伍,甚至跪在街邊,體悟布施的意義。

在大疫流行三級警戒的幾個月,我住在池上龍仔尾農舍,每日為染疫者、歿者誦經,能做的事很少。有附近農民送來新收成的稻米,煮炊成粥,晴日把棉被枕頭放到牆頭曝曬,生活是可以很簡單的,因為隔離,有很長的時間面對自己。

清邁清晨的畫面越來越清楚,池上書局簡博襄先生為我布置了一張長244公分的畫布,我開始想初日的樹林,青綠的樹蔭,絳紅色的袈裟,金銅色的缽……(圖一)

〈還至本處〉畫了一年餘,是疫情的驚慌裡陪伴我的功課,恰好池上米倉生活館落成試營運,長住池上的莊豐濱先生為這張畫布展。沒有想到豐濱有在龍坡邦「乞食」的感動,傳給我他的照片,因此也有緣可以把畫放在很安靜的場地。

〈還至本處〉,池上展出結束,2022年一月要移到台中中央書局展出,只是想藉這張畫祝福大疫中的眾生,再說一次《金剛經》「乞食」和「衣缽」的故事。


寮國乞食.png
上圖:寮國僧侶乞食


【文章出處】
《聯合新聞網》
(轉引自:《聯合副刊》)
還至本處──關於衣缽的故事
2021-12-27
網址:

https://udn.com/news/story/12661/5986404
作者:蔣勳
【作者簡介】
蔣勳,一九四七年生,福建長樂人。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後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一九七六年返台。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任《聯合文學》社長,先後執教於文化大學、輔仁大學與東海大學,並擔任東海美術系美術系主任。著有散文、詩作、小說、藝術史、美學論述、有聲書等作品數十種。現任:新竹IC之音電台《美的沈思》節目主持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