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解
〈答李翊書〉,是韓愈答覆後輩李翊的一封書信,也是韓愈宣傳其古文理論的重要文章之一。
李翊(翊,音ㄧˋ),唐貞元十八年(802年)進士及第。寫此書信時,韓愈三十四歲。韓愈自貞元八年考取進士後,應吏部試三次不中,憤慨之餘稱「為考官所辱」,後又三次上書宰相,希得薦舉而不得。他希望步入仕途,胸懷用世之志而無所施展,頗不得意,但他未嘗改變以儒家之道和古文自負的初衷。
韓愈〈爭臣論〉曾說過,君子「未得位,則思修其辭以明其道。」正因為作文是為了明道,所以要強調作者自身的人品修養,是其「文以載道」主張的實踐。
韓愈鼓吹儒家之道,有其現實意義:以儒家大一統和君臣思想,來反對藩鎮割據,以儒家獨尊,來反對佛道迷信和寺院經濟的惡性膨脹。古文理論也充分重視文章的藝術表現,如本文之「務去陳言」、「言氣關係」,至於「無望其速成,無誘於勢利」的觀點,則更具普遍的意義。各種領域卓有建樹的人物,正是以其不求近利、甘於寂寞、百折不回的毅力,而獲得成功,韓愈的話至今仍給人的啟發和鼓舞。
本文中「無望其速成,無誘於勢利」、「養其根而俟其實,加其膏而希其光」、「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觀,非聖人之志不敢存」、「惟陳言之務去」都是出自本文的名句,而文中的「言氣論」上承孟子〈浩然之氣〉,下接蘇轍〈上樞密韓太尉書〉,是歷代著名的文氣理論之一。
本文雖然未收入《古文觀止》及高中課文,但其文思起伏多變,其語言形式亦與之相應,文氣的變化流轉與內容感情相貼合,是典型的韓愈風格作品,而所提出的觀點與其他名作相比,也毫不遜色。
搭配課程:古文運動、師說
上圖:韓愈
答李翊書
六月二十六日,愈白。李生足下:
生之書辭甚高,而其問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誰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歸也有日矣,況其外之文乎?抑愈所謂望孔子之門牆,而不入於其宮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雖然,不可不爲生言之。
生所謂「立言」者,是也,生所爲者與所期者,甚似而幾矣。抑不知生之志:蘄勝於人而取於人邪?將蘄至於古之「立言」者邪?蘄勝於人而取於人,則固勝於人而可取於人矣!將蘄至於古之立言者,則無望其速成,無誘於勢利,養其根而俟其實,加其膏而希其光。養其根而根之茂者其實遂,膏之沃者其光曄。仁義之人,其言藹如也。抑又有難者。愈之所爲,不自知其至猶未也;雖然,學之二十餘年矣。
始者,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觀,非聖人之志不敢存。處若忘,行若遺,儼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當其取於心而注於手也,惟陳言之務去,戛戛乎其難哉!其觀於人,不知其非笑之爲非笑也。如是者亦有年,猶不改。
然後識古書之正僞,與雖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務去之,乃徐有得也。當其取於心而注於手也,汩汩然來矣。其觀於人也,笑之則以爲喜,譽之則以爲憂,以其猶有人之說者存也。如是者亦有年,然後浩乎其沛然矣。
吾又懼其雜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後肆焉。雖然,不可以不養也,行之乎仁義之途,遊之乎《詩》、《書》之源,無迷其途,無絕其源,終吾身而已矣。
氣,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畢浮。氣之與言猶是也,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者皆宜。雖如是,其敢自謂幾於成乎?雖幾於成,其用於人也奚取焉?雖然,待用於人者,其肖於器邪?用與舍屬諸人。君子則不然。處心有道,行己有方,用則施諸人,舍則傳諸其徒,垂諸文而爲後世法。如是者,其亦足樂乎?其無足樂也?
有志乎古者希矣,志乎古必遺乎今。吾誠樂而悲之。亟稱其人,所以勸之,非敢褒其可褒,而貶其可貶也。問於愈者多矣,念生之言不志乎利,聊相爲言之。愈白。
【文章出處】
《昌黎先生集》
〈答李翊書〉
原作者:韓愈
註釋翻譯
(一)
六月二十六日,愈(韓愈)白(告訴。在書信署名下的敬語,用於平輩或晚輩)。李生(生,是前輩對年輕讀書人的親切稱呼)足下(對人的敬稱):
譯文:
六月二十六日,韓愈言。李生足下:
生之書(信)辭甚高,而其問何下(卑下)而恭也。能如是,誰不欲告生以其道(懂得的道理)?
譯文:
你的來信文辭立意很高,而提問求教的態度,又是如此謙卑恭敬。能夠這樣,誰不願把他所懂的道理告訴你呢?
◎韓愈先稱讚李翊來信的文辭高卓而態度謙恭。
道德之歸(歸屬於你)也有日(指日可待)矣,況其外(外在表現)之文乎?
譯文:
看來你不久之後,就會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了,何況乎表述道德的外在文章呢?
◎接著宕開一筆,感歎世人久已不講儒家仁義之「道」,道德之外的「文」當然更無人講求。
◎這一筆並非閒筆,它抒發深沉的感慨,又暗示自己所說的「文」不是一般通俗文章,而是與道德聯繫在一起的作品。
◎韓愈〈答李秀才書〉中說:「愈之所志於古者,不惟其辭之好,好其道焉耳。」
◎韓愈〈爭臣論〉說:君子「未得位,則思修其辭以明其道。」
◎韓愈認為,道德是文章的內核,而文章是道德之載體,是道德的外在的表現形式。。
抑(但是)愈(韓愈)所謂望孔子之門牆,而不入於其宮(尚未登堂入室)者,焉足以知是且(或)非邪?
譯文:
不過,我只是所謂望見孔子的門牆,而還沒登堂入室的人,怎麼足以能辨別道理是對還是不對呢?
◎接著說自己雖所知亦有限。
◎運用轉折連詞「抑」,語氣充滿往復迴旋、轉折變化之感。
雖然,不可不爲生言之。
譯文:
雖然如此,還是不能不跟你談談,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韓愈說不可不為對方談論一番,這不僅因李翊謙恭好學,更因他「不志乎利」,是可教之材。這個意思在文末才予以點明。
◎韓愈對李生竭誠相告,而無居高臨下之勢。
◎運用轉折連詞「雖然」,語氣充滿往復迴旋、轉折變化之感。
(二)
生所謂「立言」(著書立說)者,是也,生所爲者與所期(期望)者,甚似而幾(音ㄐㄧ,將近,相去不遠)矣。
譯文:
你所說志在著書立說的看法,是正確的,你所做的和你所期望的,也已很相似並且接近了。
◎第二段正面揭示中心論點。
抑(但是)不知生之志(理想):蘄(音ㄑㄧˊ,通「祈」,祈求,期望)勝於人而取於人邪?將蘄(祈求,期望)至於古之「立言」(著書立說,成一家之言以流傳後世)者邪?
譯文:
只是我不知道你的「立言」之志,是希望你的文章勝過別人而被人所取用(或譯:被人學習)呢,還是希望達到古代「立言」的人的境界呢?
◎先以參差如口語且雜以問句的形式,表達委婉、商量的語氣。
◎韓愈先向李翊提出希望,希望他不要滿足於文章勝過一般人,可為時人所取,而是要樹立「至於古之立言者」的宏大志向。
◎這一期望很高,但是在先稱讚對方文章的基礎上,再以問句出之,故顯得態度誠懇語氣平緩。
◎運用轉折連詞「抑」,語氣充滿往復迴旋、轉折變化之感。
蘄(祈求,期望)勝於人而取於人(被人學習、被人取用),則固(本來)勝於人而可取於人(被人學習、被人取用)矣!
譯文:
希望你的文章勝過別人而被人採用,那你的文章本來已勝過別人,並且可以被人採用了。
將蘄(祈求,期望)至於古之立言(著書立說)者,則無望其速成(成功),無誘於勢利,
譯文:
如果期望達到古代立言的人的境界標準,那麼你就不要指望它能夠很快實現,不要被權勢功利所誘惑,
◎然後正面提出「無望其速成,無誘於勢利」的論點。
◎「無望其速成,無誘於勢利」以今日社會來看,即是不以商業利益為創作的目的。
◎相較於根本的問題,速成、勢利均屬於枝微末節。
◎「無望其速成」等句採用整齊排偶的句式,顯得凝練鏗鏘,精神煥發。
養其根而俟(音ㄙˋ,等待)其實(果實),加其膏(油)而希(求)其光。
譯文:
要像栽培果樹一樣,培養樹木的根而等待它的果實,又像給燈添油一樣,添上油脂而等待它放出光芒。
◎「根」「膏」是本(根本、原因),「實」「光」是末(末節、結果)。
◎韓愈指出要寫好文章,須從根本做起,所謂根本,即須加強人品修養。
◎以道德為創作之根本,是否會束縛創作者的思路?此一問題的答案可以繼續思考。
養其根而根之茂者其實(果實)遂,膏之沃(肥美)者其光曄(音ㄧㄝˋ,光明)。
譯文:
培養樹根讓它長得壯盛,就能順利結果,燈油添加充足,燈光就會明亮。
◎本文雖是抽象論說,但語言頗具形象。如以「養其根」「加其膏」比喻作文當求根本。
◎韓愈認為,要寫好文章,不要只是想去拾人牙慧,也不要被狹隘的功利所引誘,而是要像為樹木養根,為燈火加油,去加強人品修養,有了的道德人品,根深才能葉茂、添油才能光亮。
◎韓愈認為,有了自我道德修養,就有救濟蒼生的使命感,就有憫難憐弱的同情心,就有正道直言的方正人格,遇事不平則鳴,有憤激則書,敢於為民請命,能為一切正義和真理奔走呼號。金銀財色不能動其心,酷刑利刃不能鉗其口。何需挖空心思、搜腸刮肚、冥搜虛飾以敷綴其文?
仁義之人,其言藹(和藹。或指茂盛貌,形容文辭氣勢充沛)如也。
譯文:
奉行仁義之道的人,他說起話事總是和藹溫順(另譯:氣勢充沛)的。
◎使自己成為「仁義之人」,則自然能夠「其言藹和」。藹,原意為草木美盛,此處借指語言文辭之美。
◎以「仁義之人,其信藹如」的有力一結,顯得凝練鏗鏘,精神煥發,充分顯示其斬釘截鐵的態度,突出了中心主旨。
抑(但是)又有難者。愈(韓愈)之所爲,不自知其至猶未也;雖然,學之二十餘年矣。
譯文:
不過還是有困難之處。我所做到的,自己也不知道達到古代立言者的標準還是沒有?雖然如此,我學習已有二十多年了。
◎韓愈先說寫作古文確乎很難,不過自己學寫古文已二十餘年了,言外之意是也還有心得。
◎以一「難」字,貫通前後文。
◎以下敍述學習古文,都扣緊「道」與「文」的關係著筆。
◎運用轉折連詞「抑」,語氣充滿往復迴旋、轉折變化之感。
◎韓愈自述學為古文的過程,有如臨深履薄。以下開始,他以自己學習古文的經驗體會,分為三個階段,說明這一論點。
(三)
始者,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觀,非聖人之志不敢存。
譯文:
剛開始的時候,我是夏商周三代和兩漢的書就不敢看,不合乎聖人的志意就不敢存留心中。
◎「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觀,非聖人這志不敢存。」此為學習古文之第一階段,起步須正,故不敢觀先秦兩漢以外之書。這兩句寫出兢兢業業唯恐誤入歧途的心情。
處(靜處)若忘(忘記),行(行走)若遺(遺失),儼(莊重貌)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
譯文:
靜處的時候像忘掉了什麼,行動時好像遺失了什麼,成天一副莊重矜持的樣子,,總像在思索問題,茫茫然像是沉迷於其中。
◎此四句形象地寫其專心一意,苦思冥想之狀。
◎本文雖然是抽象論說,但語言頗具形象。如以「處若忘」等句描寫若思,使讀者恍如目擊其狀。
當其取於心而注(記載、敘寫)於手也,惟(思考)陳言(陳舊的言詞)之務(務必)去(去除),戛戛(音ㄐㄧㄚˊ,困難費力貌)乎其難哉!
譯文:
當我把心裡所想的用手寫出的時候,想要把那些陳舊的言詞去掉,這是很艱難的呀!
◎所謂「陳言」,既指立意,也指文辭表達。
◎有了好的思想內容,要表達得新鮮有力,也頗不易。學有所得,發為文章,務求增除「人云亦云」的陳腔濫調,而甚感為難。
◎以一「難」字,貫通前後文。
其觀於人(把文章拿給別人看),不知其非(非難,責怪)笑(嘲笑)之爲非笑也(不以別人之非笑為意)。
譯文:
當我把文章拿給別人看時,不把別人的非難和譏笑放在心上。
◎所作之文,內容既是闡發不合流俗的獨特見解,形式又是不拘於對偶、聲律的「古文」,故頗為時人所非議嘲笑。
◎當時駢文勢力很大,日常應用文字和科舉取士,大多使用駢文,韓愈提倡古文,確實是經過艱鉅的抗爭。
如是者亦有年,猶不改。
譯文:
像這種情況也有好些年了,我還是不改變自己的主張。
◎韓愈對世人的反應置之不顧,即使受人非議嘲笑,作者認為只要是對的事,依然要繼續堅定去做。
(四)
然後識古書之正僞,與雖正而不至(不夠完善)焉者,昭昭然(清楚明白)白黑分矣,而務(務必)去(去除)之,乃徐(慢慢)有得(心得)也。
譯文:
然後我才識別出古書中道理的真假(哪些是的真正的儒家之道),以及那些雖然正確但還不夠完善的內容(雖然是講的儒家之道卻還沒達到醇儒的標準),對這些區別得清楚如同黑白分明,務必去除那些不正確和不完善的(這時還必須去掉那些不是儒家的思想,和雖屬儒家卻不沒有達到醇標準的觀點),這才慢慢有了心得收穫。
◎如此堅持數年,便進入第二階段,此時已有分析批判能力,能辨古書中何者為合乎儒道之「正」,何者為假是而非之「偽」,何者大體雖「正」而猶有所不足。
◎韓愈認為三代兩漢書中,有儒家精神之精醇者(如《五經》、《孟子》),也有大醇小疵者(如荀子、揚雄的著作),魏晉以後則儒道不傳。
當其取於心而注於手也,汩汩然(水流貌,此指文思泉湧。汩,音ㄍㄨˇ)來矣。
譯文:
當我把心裡所想的用手寫出來的時候,文思就像泉水一樣湧流出來。
◎當閱讀範圍不再有所限制,而且能去偽存真,此時執筆為文,則能如水流不絕。
其觀於人(把文章拿給別人看)也,笑之則以爲喜,譽之則以爲憂,以其猶有人(時人)之說者(見解、意見)存也。
譯文:
我再拿這些文章給別人看時,別人嘲笑它我就高興,別人稱讚它我就擔憂,因爲這說明文章裡還存有時人的意思和看法(另譯:還保留著一般人的觀點)。
◎同時將作品示之於人時,不但不為毀譽所動,反而毀之則以為喜,譽之則以為憂,表明其主見已寫,心思朗徹,反時俗之道而行。
◎對比第一階段的「不把別人的非難和譏笑放在心上」,第二階段「別人嘲笑它我就高興,別人稱讚它我就擔憂」。
如是者亦有年,然後浩乎(水勢盛大貌,比喻文思敏捷,文筆奔放)其沛然(水勢盛大貌,比喻文思敏捷,文筆奔放)矣。
譯文:
像這樣又過了好些年,然後文思才真是像大水浩蕩一樣湧出奔流了。
◎如此數年作文已如長江大河,滔滔而至。以下又進入第三階段。
(五)
吾又懼其雜(不純粹)也,迎(朝向)而距(通「拒」,違抗)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通「純」,純正、純粹)也,然後肆(舒放、伸展)焉。
譯文:
這時我又擔心文章中還有雜而不純的地方,於是從相反方向,對文章提出詰難挑剔(另譯:便讓文思的奔流停止下來),平心靜氣考慮一下,直到辭義內容都純正了,然後才放手去寫。
◎進入第三階段,仍不敢掉以輕心,仍須平心靜氣,對所欲言者逐一加以細察檢點,確知其醇而不雜,然後文章才奔湧而出。
◎「懼」暗示文為之難,以一「難」字,貫通前後文。
雖然,不可以不養也,行之乎仁義之途(路),遊之乎《詩》、《書》之源,無迷其途,無絕其源,終吾身而已矣。
譯文:
雖然如此,自己還是不能不繼續加深修養,在仁義的道路上行進,在《詩》《書》的源泉裏遊走涵泳,不迷失仁義這條道路,不離開儒家經典著作這個源泉,終我一生都這樣做而已。
◎而且,即使到了這個階段,還須不斷加強人品修養。學為古文須有極嚴格而自覺的人品修養,須花費長期乃至一生的工夫,不但不能以之謀取私利,還要為世人所非笑,故為之甚難。
◎運用轉折連詞「雖然」,語氣充滿往復迴旋、轉折變化之感。
◎此已將學習古文的三個階段為李翊說明完畢,然後以下指出關於「氣」和「言」的心得。
(六)
氣(氣勢),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畢(全部)浮。
譯文:
文章的氣勢(另譯:人的精神狀態),就好比是水;語言,就好比是浮在水面上的東西。水勢大,那麼凡是能漂浮的東西,無論大小都能浮起來。
◎氣,指作者對於所欲表達的內容,具有充分自信而產生的昂揚的精神狀態。
◎作者之「氣」,即以此而表現為文章的氣勢,氣之盛大與否,又取決於平日修養。
◎本文雖然是抽象論說,但語言頗具形象。如以水與物比喻氣與言,都新鮮而生動。
◎「氣」「水」是本,「言」「浮物」是末。
氣(氣勢)之與言猶是也,氣(氣勢)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者皆宜。
譯文:
文章的氣勢和語言的關係也是這樣,氣勢充足,那麼語言的短長、聲音的揚抑,便都會恰到好處。
◎氣盛則句式長短、聲調高下便能自然合宜。
◎這養氣之說當是繼承孟子「我善養吾浩然之氣」的說法。孟子善辯,其文氣勢盛大;不過孟子並未將「氣」與「文」聯繫起來加以論說。
◎韓愈則將「氣」與「文」二者聯繫起來,並將文氣具體化為「言之短長」、「聲之高下」。
◎從文辭聲音之美的角度而言,駢文的句式長短、聲調變化都較整齊規律,具有人工美,但易流於單調呆滯。
◎韓愈提倡古文力矯其弊,但古文亦應講求節奏、聲調之美。以「氣」即氣勢、語氣為主導來決定其長短高下,其聲音之美便比較自然,具更能切合文章的內容。
雖如是,其敢自謂幾(音ㄐㄧ,將近,相去不遠)於成乎?雖幾(音ㄐㄧ,將近,相去不遠)於成,其用於人也奚(何)取焉?
譯文:
雖然到了這種地步,難道就敢說自己的文章接近成功了嗎?即使接近成功了,待到被人用時,別人從中能得到什麼呢?
◎雖已得心應手,但仍不敢自以為近乎有成;即使近乎有成,也不為世人所用。
◎運用轉折連詞「雖」,語氣充滿往復迴旋、轉折變化之感。
◎第二段稱「焉足以知是且非」,第六段說不敢「自謂幾於成」,都表明了為古文之難。從第二段到第六段,更以一個「難」字貫穿,而這又都是為了說明寫作古文是終生事業,「無望其速成」的道理。
◎「用於人也奚取」與前文「取於人」相照應。
雖然,待用於人(等待被人採用)者,其(大概)肖(像)於器邪?用與舍(捨)屬諸(之於)人。
譯文:
儘管如此,等待被人採用的見解(另譯:等待別人任用的人),大概一般就像器物一樣吧?用或不用,都取決於別人,聽從別人的擺佈。
◎運用轉折連詞「雖然」,語氣充滿往復迴旋、轉折變化之感。
君子則不然。處心有道,行己有方(規矩、原則),用則施諸人,舍(捨)則傳諸其徒,垂(流傳下去)諸文而爲後世法。
譯文:
君子就不是這樣思考。思考問題有一定的方法,自己行事有一定規範,本著仁義原則,被任用就在人們中推行道(另譯:就把自己的道德表現出來給人的帶來好處),不被任用就把道理傳給弟子,把道理借文章流傳下去,讓後人學習效法。
◎「君子則不然」以下數句,以較整齊對比的句式,表示其堅定有力的態度。
如是者,其亦足樂乎?其(還是,選擇連詞)無足(不足)樂也?
譯文:
像這樣做,是值得高興呢?還是不值得高興呢?
◎君子不欲苟合取用於世俗之人,而是以堅持其道,立言不朽,以傳於後世為樂事,不過應者寥寥,畢竟又使他樂中有悲。其提倡古文的態度是堅定的,而感情則是矛盾複雜的。
(七)
有志乎古者希(稀少、罕見)矣,志乎古必遺(遺棄)乎今。
譯文:
有志於學習古代立言的人,已經很少了,有志學習古人的人,必定會被今人所遺棄。
◎「志乎古」與前文「蘄至於古之立言者」相照應。
◎本文充滿了韓愈對自己主張的強烈自信,以及不為流俗所動的氣魄,讀之令人振奮,但是文中言及「志乎古必遺乎今」時,又不能不歎恨感慨。
吾誠(確實)樂而悲之。亟(音ㄑㄧˋ,屢屢、每每)稱(稱讚)其人,所以勸(鼓勵)之,非敢褒其可褒,而貶其可貶也。
譯文:
我實在爲有志於古的人感到高興,也爲他們感到悲傷。我一再稱讚那些有志學習古人的人,用來鼓勵他們,並非敢隨意表揚那些可以表揚、批評那些可以批評的人。
問於愈(韓愈)者多矣,念生之言不志乎利,聊(姑且,暫且)相爲言之。愈(韓愈)白(告訴。在書信署名下的敬語,用於平輩或晚輩)。
譯文:
向我求學詢問道理的人很多,我想到你的用心不在於功利,所以姑且對你說了上面的這些話。韓愈言。
◎最後韓愈表明對李生的勸勉之意,與第一段「不可不為生言之」相呼應。
◎「不志乎利」與前文「無誘於勢利」相照應。
上圖:韓愈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