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汝窯青瓷蓮花式溫碗(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您知道如何鑒別汝窯、汝瓷的好壞以及如何欣賞他嗎?本篇指南,用生活的角度、現代的審美以及正確的鑑賞觀念,可以讓您在很快速時間內秒懂汝瓷。下次到故宮就可以用更深入的角度來欣賞汝窯與汝瓷作品。
本篇文章快速導覽
.汝窯名稱的由來
.汝窯在皇宮的角色?
.汝瓷造型的特色
.汝窯與其他青瓷的差異
.台北故宮的汝窯欣賞重點
.仿製汝瓷中的挑戰
.當代汝瓷與現代生活
.汝窯、汝瓷推薦
汝瓷、汝窯必讀入門鑑賞指南
你也喜歡汝窯(也可稱作汝瓷)嗎?
「汝窯」是青瓷系統當中的一個類別,隨著台北故宮的推廣以及中國風的崛起,汝窯的普及度已經高過所有青瓷的其他窯系。就連台北故宮的主打明星也在這十幾年當中,從翠玉白菜變成了「北宋汝窯蓮花式溫碗」。
無論你是否曾經到過台北故宮,或是你曾經購買汝瓷的陶藝品,你知道如何鑒別汝瓷的好壞以及如何欣賞他嗎?
基本上來說,多搜尋網站或是訂閱故宮文物月刊會是很好的開始。但,如果你不是中文系出身,或你並非原本就對於考古很有研究,那你一開始會有點辛苦...
我們今天避開生硬的文學詞彙以及專有名詞的古陶瓷研究,用生活的角度、現代的審美以及正確的鑑賞觀念,讓你在很快速時間內,可以秒懂汝瓷。
汝窯名稱的由來
我們都知道,汝窯燒製的時間在北宋末年「宋徽宗」的時代,僅僅燒製約 20 年!
如果我給你一個時光任意門,讓你拿一件宋代汝窯的瓷器給宋徽宗看,跟他說「這是汝瓷」。徽宗可能會問你:什麼是汝瓷?哪裡來的啊?
上圖:大多器物的名稱,都是與外形與功能有關連/汝窯蓮花式溫盌
沒錯!他真的沒聽過「汝瓷」這個名字,因為這是後代人所命名的。
宋代時期並沒有特別的官窯,基本上,只要是作品燒製的特別好、或是燒出來的瓷器皇帝特別喜歡的窯廠,都有機會將自己燒出來的作品,呈獻給皇帝使用,這可是一種極大的榮耀!
不管是徽宗篤信道教的關係,或是汝窯的天青色澤特別雅緻的緣故,總之,徽宗在位期間,放棄了白色的定窯,轉投入灰青色汝窯的懷抱。
南宋葉置在「坦齋筆衡」中曾提及:
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燒青窯器。
由這一句話可以得知,到了南宋的時候,也都還沒有汝窯這個名詞呢!
而你現在看到的汝瓷,都是在北宋時期汝州(現在的河南)所燒製的瓷器。
為什麼窯場沒有自己的名字?
在中國傳統藝術上,幾乎沒有一件工藝作品是有產地以及工匠名字落款的。近幾年,受到日本及歐美地區的影響,中華文化也才開始注重工藝美術在藝術上面的美學高度。
汝窯在皇宮中做什麼用的?
上一段我們提到,宋代以前並沒有設置御窯廠,你現在所熟知燒製26年的汝瓷,是指汝州的窯廠燒製作品給皇宮使用的那段時期。其實在汝州這個地方,早就有在燒瓷器了,並不是只有燒製26年喔!
上圖:因為使用,才能發揮匠人的價值
也有一派的說法把你我都熟悉的汝窯稱作「汝官窯」,其他的窯廠的瓷器稱作「臨汝窯」。
而汝窯在皇宮中主要的功用是什麼?幾乎沒有什麼學者在探討這個議題,他們大多在釉色與文獻考古上面做大量研究。
但我們還是可以從目前故宮裡的傳世品的造型做功能性的推測。
你到故宮看汝瓷的時候,有沒有發現,全部都是中小型的物件?幾乎不是小碗就是小碟子,差不多是你的手掌大小左右。汝窯青瓷蓮花式溫碗在汝瓷裡,已經算是很大件的作品了。
難道是因為當時的技術只能做小件的?其實不然,秦代就能做出身高 180 cm的兵馬俑了,所以製作大型器物絕對難不倒宋代的窯廠。
原因在於汝窯的天青色。
汝窯的天青色:閑靜淡雅、且帶文氣,適合拿在手上把玩細看,作品如果太大件,反而無法展現出細緻的韻味,甚至還會顯得單調俗氣!
所以我覺得,北宋的汝瓷並不是完全取代皇宮中所有的瓷器,器物大多是水洗、小碟或是花瓶等等,多作為賞玩之器,而汝瓷天青色的特性,正好也體現出宋代重文輕武的皇家氣質。
汝瓷造型的特色
畢竟要燒給皇帝使用的,所以北宋的汝瓷在造型與釉色上獨樹一格。
這一千年來,不管是明代的文人或是清朝的乾隆皇帝,也都依照個人的喜好,寫下許多漂亮的文句去歌頌汝瓷,也就替汝瓷更添加了許多神話般的色彩。
特色1:夢幻的雨過天青色
上圖:汝窯天青無紋橢圓水仙盆(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上圖:汝窯天青無紋橢圓水仙盆(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天青」,這個詞,實在令人不得不佩服中國文字的造化。
用白話文闡述,就是天藍色。但是,天空的藍,也不只有一種藍對吧?春夏秋冬、清晨、乃至黃昏,天空的藍都不一樣,你喜歡哪一種呢?
汝窯的天青色,並非晴空萬里的亮藍色,而是帶著灰灰青青的調性,這個顏色確實跟陰雨過後天空出現的青有點類似,帶著一點希望,也有一絲抑鬱的味道。
所以宋徽宗才引用後周世宗的「雨過天青」,來形容汝窯的顏色。
即便同樣是天青色,也不只有一種喔!台北故宮的蓮花式溫碗的天青是帶著綠色調性的藍,而無紋水仙盆的釉色,則不含綠色調、較為單純的藍。
如果你有機會,再細看一下汝瓷天青色的細節,你會看見同樣的天藍,但釉色裡含有很多變化細節!或許也正因為如此,汝窯大多是小件作品,讓人在把玩時候,更加容易觀察、感受到這些特殊的質感。
仿汝瓷的陷阱!
市面上許多仿汝窯的瓷器,利用天藍色的化學色料釉燒製而成就說是汝瓷作品,這樣的顏色看起來就像塑膠顏料一樣單調,千萬不要把這樣的瓷器也認為是汝窯喔!
特色2:開片的紋路
上圖:細密的開片,是汝窯的視覺特色之一
汝窯的瓷器,若要題到開片(這一篇有詳細說到開片鑑賞),你一定馬上搶答:「故宮有一個沒有開片的水仙盆」。
是的。除了故宮這一件無紋水仙盆之外,所有的汝瓷都有開片,開片的紋路都屬於細微的小線條,因為密密麻麻,看起來像許多的魚卵,所以古人也將汝窯的開片稱作「魚子紋」。
汝瓷的開片,主要是由於北宋當時汝州的土質與當地的釉水配方材料的特性,讓汝瓷很自然而然的出現這些細小的開片狀態,並不是當時的窯工技術性特意燒成這樣的。
還有,北宋汝瓷的釉層厚度,相對於南宋官窯來說是比較薄的,所以開片紋路自然會比較細密,甚至當你用手去觸摸瓷器表面,也摸不太到開片的感覺。
為什麼古人都喜歡用很優美的名字?
我們身在資訊傳播發達的年代,你應該無法想像古人要看一件藝術品是多麼不容易。為了將難得看到的藝術品以很生動的方式傳達並紀錄下來,所以衍生出許多生動的名字,讓無法親眼看到的人們能夠更具體的想像。以開片舉例來說,就有「蟹爪文」、「魚子文」或「龜甲文」等等。
特色3:汝瓷的支釘燒
上圖:細小的支釘,滿足滿釉的技術追求
汝瓷的外型還有一個很大的特色就是「支釘燒」,支釘燒的技法在現代所有的陶瓷系統中,幾乎沒有人使用了,而且,在古代除了汝瓷之外,支釘燒並沒有普及,後來也沒成為一種主流。
你知道為什麼汝窯要用支釘燒嗎?
其實就是為了一種「技術」的追求,宋代的瓷器,希望能過做出像波斯出產的玻璃器皿一樣,器物整體都是光滑的!
雖然釉跟玻璃表面都是光滑的,但兩種本質上根本是兩回事,而這兩種材質的欣賞美學,更是完全不同的。
我很佩服北宋當時的陶工,他們當時一定是想破了頭,才想出來了這種小小的「支釘」,作為器物窯燒的支撐點,讓整件陶作表面幾乎都是光滑的了。
所以汝窯的上釉法也稱為──滿釉支燒 。此外,汝窯器物上的支釘大多是 3 或 5 個,極少數有 4 個的,這也許跟中國人對 4 的忌諱也有關係。
其實支釘燒,僅僅是為了滿釉的技術追求,但支釘殘留在器物上的芒點,最後還要將它磨平,對於器物的視覺以及觸感而言,反而是一種物理性的破壞,也因此,支釘燒的技法並沒有普及在後代的官窯瓷器上。
此外,支釘燒只能燒製小型的器物,若較大型的陶作,在燒窯當中會壓垮支釘,作品也就燒壞了。恰好汝窯器物都是偏小型的作品, 這個客觀條件讓支釘燒在汝瓷上非常普及。
像芝麻一樣小的支釘痕
汝官窯的瓷器,支釘痕非常的小,後人稱作「芝麻花」,即便是只用一次,用完即丟的支釘,陶工也毫不馬乎,花了很多時間製作,單純只是為了求得「芝麻花細小掙釘」的皇家極致追求。
汝官窯與其他青瓷有什麼不一樣?
我在青瓷的文章中有提到,過去因為就地取材,所以每個地區所使用的陶土、釉水原料以及燒窯的燃料不盡相同,所以燒出來的器物,雖然都是青瓷系統,但在視覺特色上是有很大差異的。
目前,考古已經發現汝窯的窯址,也證實汝瓷不單純只有天青色,還有月白與粉青等等釉色。但今天單純針對你熟知的汝官窯天青色,與其他青瓷做一下比對。
上圖:表格轉載自原始引文
上圖:台北故宮四件水仙盆赴日展海報
台北故宮汝瓷欣賞重點
台北故宮擁有全世界最多的經典汝瓷收藏,你可以在故宮很靠近的去仔細欣賞每一件汝窯傳世精品。
前面我們也說過,過去這些汝窯器物都是給人使用的(皇帝也是人!),所以我建議,欣賞汝瓷的時候,不需要過度神化,而是用生活的角度切入,這樣才能夠讓藝術真正的活起來。
以下,我們針對幾件作品進行賞析以及說明在當時的功用,相信你下次再到故宮觀賞時,肯定會比以前多了更多趣味以及文物關聯性感受。
上圖:汝窯青瓷蓮花式溫盌(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上圖:汝窯青瓷蓮花式溫盌(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汝窯蓮花式溫碗
這件器物在當代是作為溫酒的容器,再搭配一個酒壺的話,可以組成一套。你可以從宋畫「文會圖」當中,看到古人是怎麼使用的喔!(編按:溫盌(溫碗)、注壺為宋代日用飲具之一)
上圖:宋徽宗.文會圖(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上圖:台北故宮四件水仙盆赴日展海報
上圖:汝窯天青無紋橢圓水仙盆(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汝窯無紋水仙盆
這一件稱作水仙盆,相當有現代感,在當代是非常時尚的造型。元代之後,這樣的造型並沒有持續燒製。由此造型可知,北宋是很活潑的年代,才能有這麼創新的造型。
上圖:汝窯奉華紙槌瓶(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上圖:汝窯奉華紙槌瓶(底部)(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汝窯奉華紙槌瓶
紙槌瓶並不是中國本土造型,在當時的中東地區就有很多利用玻璃做成的水罐。南宋龍泉的鳳耳瓶就是從紙槌瓶演變而來的。
仿製汝瓷中的挑戰
在青瓷的研究過程中,2012年時,我一整年的每個週末六日,都整天泡在故宮做釉色的比對、調整,收獲非常的多。也從2015 年起,我開始替故宮燒製汝窯的仿古系列作品。
你是否想問:汝瓷是因為有了瑪瑙才可以那麼溫潤嗎?
挑戰1:汝窯瑪瑙入釉的迷思
南宋周煇的「清波雜誌」中一段:「汝窯宮中禁燒,內有瑪瑙為釉....」就是這一句話,把汝瓷,捧到如神器般的珍貴。
也許因為瑪瑙很貴,汝瓷也相當稀有,所以有人自行腦補覺得,就是使用了瑪瑙,所以汝瓷才如此珍貴!
北宋的陶工到底有沒有用過瑪瑙我不敢斷定,但是,可以確定的是,汝瓷當中的確需要一部分的石英(SiO2)作為天青釉的原料之一,而瑪瑙成分的化學式也是SiO2: 二氧化矽。
也可能是利用瑪瑙作為二氧化矽的原料吧!
不過從燒窯實務上來看,二氧化矽並無法讓青瓷釉色變成溫潤,倒是可以讓釉面的開片顯得比較細密。
我們可以說瑪瑙入釉,並非汝窯瓷器溫潤的主要原因,但也多虧了這種吃腦補腦的概念,讓汝瓷增添了許多神話般的色彩。
結論:
單純瑪瑙要燒熔必須高達攝氏 1700 度,所以瑪瑙一直沒有成為後代燒窯的主要原料之一。瑪瑙入釉,可以說是文人的想像意義大過實際狀況。
挑戰2:韻味與釉色的搭配
仿製汝瓷時,把重心擺在什麼是天青色?這樣還無法燒製出汝瓷的精髓。
如同前面所說,故宮的汝瓷沒有任何兩個是相同顏色的,那哪一種天青色才是正宗的呢?
中華陶瓷不像歐美的系統,對於顏色有很標準化的定義,有人說汝瓷釉色「青如天,面如玉」,若看字面上,還真的很難去描述出來。
你可以說:古人是比較注重審美情緒的。汝瓷的釉色宛如天空一般的天藍,觸感有著跟古玉相似的滑潤質感。
所以在仿製汝瓷的時候,當釉色的配方抓到了之後,真正的挑戰是如何燒製出溫雅的質感。而質感這件事,是騙不了人,需要你積累經驗多看,也可以從文學、音樂或是其他的藝術類別,培養自己對於韻味的審美高度。
記得,下次到故宮欣賞汝瓷時候,找一個遊客少的晚上,不再只是匆匆一瞥表面的天青色,停下腳步看看他口延淡淡的粉紅紫光、青中帶灰的文青色彩。
結論:
過去的製陶是分工合作,現代人燒窯,有了現代化的設備與原料,現代的陶陶藝家,應該花更多的心思於培養內在的藝術涵養,才能夠創造出韻味與釉色都到味的「當代汝瓷」。
上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21件汝窯瓷舉世之冠
當代汝瓷與現代生活
現代很多陶藝家都有燒製汝瓷的陶藝品。我認為,欣賞汝瓷,千萬不要把古董的外在視覺當作圭臬。
「我們除了追求造型與釉色,更要傳承宋代文人的審美氣質!」
當代的汝瓷陶作,很適合現代工商繁忙的生活環境。幽靜典雅的汝瓷作品,如玉的質感與淡雅的天青釉色,恰好平衡了我們現代繁忙的心境。只可惜在故宮裡,收藏品不能讓你用手觸摸,不然一定可以感覺更真實......
上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21件汝窯瓷舉世之冠
【文章出處】
《㚕磬陶道》
〈汝瓷、汝窯必讀入門鑑賞指南〉
網址:
https://fu-chin.com.tw/blog-ruware-guide/
https://www.dingtao.com.tw/blog-%E3%80%90%E6%B1%9D%E7%AA%AF%E3%80%91%E4%BB%80%E9%BA%BC%E6%98%AF%E6%B1%9D%E7%93%B7%E7%9A%84%E9%91%91%E8%B3%9E%E5%BF%83%E6%B3%95%EF%BC%9F/?utm_source=blog&utm_medium=share&utm_campaign=0109_1800(舊網址已移除)
作者:㚕磬
【作者簡介】
㚕磬,台灣青瓷、冰裂陶藝家,2004年辭去電子工程師工作,轉入藝術創作,在陶藝創作之餘,嘗試用文字記錄藝術、生活、美學的個人觀點,並持續推廣藝術文化工作,陶藝作品多次獲得海內外傳統工藝美展獎項,有個人網頁《㚕磬陶道》。
- Jan 14 Tue 2020 16:23
▲【轉載】㚕磬:汝瓷、汝窯必讀入門鑑賞指南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