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的論文被引用愈多,影響指數愈高,不過缺乏他人引用,不等於一定沒有「影響力」。
多少論文發表後,從來沒有被引用?
對學術研究者而言,把成果寫成論文發表,昭告天下,是很重要的事。現行的論文架構中,若是參考過往研究的結果或概念,需要明確引用。一篇論文被後續論文引用愈多次,往往代表該論文的影響力愈大──至少受到的矚目更多。
假如一項學術期刊中刊登的論文,合計被引用的數目愈多,此期刊就會被視為是影響力愈大的期刊,如 Nature、Science,更能吸引學者投稿。例如2012 年 12 月發表在 Science,率先以 CRISPR 技術執行基因改造的論文《A programmable dual-RNA-guided DNA endonuclease in adaptive bacterial immunity.》,發表至今約五年,已經被引用 4324 次。
然而,也有些論文由於種種原因,自從發表後從來沒有被引用過。從未被引用的論文到底有多少?沒人引用的論文,真的一無四處嗎?科學媒體 Nature 的專文《The science that’s never been cited》,特別探討「論文沒有被引用」這回事。
要精確得知有多少論文「從未被引用」是不可能的,因為記錄引用的資料庫並不齊全,某論文可能曾被引用,卻沒有被現有的資料庫記錄。曾有學者手動調查學術資料庫 Web of Science 中,諾貝爾獎得主的論文從未遭到引用的狀況;與 Google Scholar 交叉比對後,他發現某些零引用的論文,其實已經被引用過,卻由於錯誤的拼字或記錄形式等因素,而顯示為零引用。
不過,論文總數實在太多,不可能通通手動調查。將就採用現有資料庫記錄,仍能獲悉不少有意義的訊息。由 Web of Science 看來,發表後十年仍未被引用的論文比例不高,而且領域有別。
2006 年發表的論文,十年後至今仍是零引用的比例,生物醫學類只有 4%、化學類 8%、物理 11%,工程與技術類卻高達 24%;以上結果或許反映出,各領域發表論文的目的不同。相比自然科學,人文類的引用狀況相差很大,發表十年後至今,仍有 65% 的論文是零引用。(扣掉自我引用後,比例會升高一些)
引用代表的是過往成果的累積,將影響領域未來的發展,所以較為學術性的生醫、化學、物理論文,被後續引用也比較多;但是許多工程與技術類論文,只專注在解決當下的某一特定問題,對旁人缺乏參考價值,因此無人聞問也不奇怪。而人文領域的脈絡與自然學科有別,生產知識的過程中,對於過往文獻沒那麼依賴。
然而,文獻至今仍沒有被引用,不代表會永遠遭到遺忘。一篇 1926 年發表,有關製造玻璃的論文,等待將近百年後,到了 2014 年終於被第一次引用。此一研究其實 60 年前就已經發揮影響力,只是一直沒人正式引用它。
期刊的論文被引用愈多,影響指數(impact factor)愈高,不過缺乏他人引用,不等於一定沒有「影響力」。一篇發表於 1995 年,描述一種石松科植物 Palhinhaea cernua 的論文,直到2010年才被該論文的作者首度引用;該位作者並沒有自肥的意思,相反的,他洋洋得意的表示,那種植物被他發表後,出現在許多植物圖鑑與線上資料庫中,能見度很高,即使沒人「引用」,影響力倒是一點都不小。
可惜上述例子太過稀少,可遇不可求。對於多數研究者而言,辛苦寫成論文發表,還是希望愈多人引用愈好啊!
【文章出處】
《新公民議會》
〈多少論文發表後,從來沒有被引用?〉
2018-01-03
網址:
http://newcongress.tw/?p=12459
作者:寒波
- Jan 15 Fri 2021 12:06
▲寒波:多少論文發表後,從來沒有被引用?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