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解
本文強調人生之墮落全由自取。人總是自己先迷失了,才會招致別人的侮辱;家國的敗亡也是如此。「禍福無門,惟人自召」、「禍福之來,惟人自取」正是詮釋本章最好的註解。
本文孟子所引〈孺子歌〉之內容,與楚辭〈漁父〉所引〈滄浪歌〉之內容雷同,但兩者解讀完全不同。
原文無標題,標題為編者所加。
清斯濯纓,濁斯濯足
孟子曰:「不仁者,可與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樂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與言,則何亡國敗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聽之!清斯濯纓,濁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謂也。」
【文章出處】
《孟子》
〈離婁上〉
原作者:孟軻
註釋翻譯
孟子曰:「不仁者,可與言(告訴)哉?安(安於)其危而利其菑(音ㄗㄞ,災),樂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與言,則何亡國敗家之有?
譯文:
孟子說:「對於不仁的人,還可以和他講仁義的道理嗎?處危險之境,尚以為安全;明明是災禍卻以為有利,做那些使其毀滅的荒淫之事而自以為樂。對於這種人如果可以和他講仁義的道理,那麼又怎麼會有敗家亡國之事呢?
有孺子歌曰:『滄浪(音ㄌㄤˊ)之水清兮,可以濯(音ㄓㄨㄛˊ,洗滌)我纓(帽子左右下垂的絲帶);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洗滌)我足。』
譯文:
從前有個小孩子唱道:『滄浪的水這麼清澈啊,可以洗我的帽纓!滄浪的水這麼渾濁啊,可以洗我的腳!』
孔子曰:『小子(弟子)聽之!清斯濯纓,濁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翻譯文:
子聽了,對他的弟子們說:『你們聽聽!水清澈,就用以洗潔淨的帽纓,水渾濁,就用以洗髒腳。之所以有不同的待遇,都是那水自找的啊!』
夫(音ㄈㄨˊ,無義)人必自侮(輕慢),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
譯文:
人,必先自己輕慢自己,然後別人才敢輕慢他;家,必先自己敗壞,然後別人才敢敗壞它;國,必先自己先去造成招人討伐的暴亂,然後別國才敢侵伐它。
太甲曰:『天作孽(禍),猶可違(逃避);自作孽(禍),不可活。』此之謂也。」
譯文:
《書經.太甲》說:『上天降的災禍,還可以避逃避;自造的災禍,那就活不成了。』就是說的這個道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