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解
本文是孟子討論「性善」理論的依據,有明顯的哲理論述意義,是《孟子》全書的名篇。
孟子言人皆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是仁、義、禮、智四善德之發端,人即當努力自我實踐,擴充本有之善性。
原文無標題,標題為編者所加。
孟子 四端之心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
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
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編按:孟子另言「恭敬」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能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文章出處】
《孟子》
〈公孫丑上〉
原作者:孟軻
註釋翻譯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不忍他人受害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放在手上運轉,比喻容易)。
譯文:
孟子說:「凡是人都有不忍見人受害的心。古代的君王有不忍見人受害的心,於是就有不忍見人受害的仁政。以不忍見人受害的心,施行不忍見人受害的仁政,治理天下,便如放在手上運轉一般的容易。
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忽然)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音ㄔㄨˋ)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結交。內,音ㄋㄚˋ,通「納」)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求取名譽。要,音ㄧㄠ,求取)於鄉黨朋友也,非惡(音ㄨˋ,厭惡)其聲而然也。
譯文:
所以說人人皆有不忍見人受害的心:例如現在有人忽然看見一個小孩將要掉到井裡去,都會產生驚駭恐懼和憐憫傷痛的心;這種心理的反應,不是想要結交那孩子的父母,也不是想要博得鄰里朋友們的稱譽,更不是怕落得殘忍的不好名聲才這樣做的。
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
譯文:
從這樣看來:沒有憐憫傷痛的心,不算是人;沒有羞恥厭惡的心,不算是人;沒有辭謝謙讓的心,不算是人;沒有分辨是非的心,不算是人。
惻隱之心,仁之端(發端,源頭)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譯文:
憐憫傷痛的心,是仁的發端;羞恥厭惡的心,是義的發端;辭謝謙讓的心,是禮的發端;分辨是非的心,是智的發端。
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四肢)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戕害)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害)其君者也。
譯文:
人之所以有這四個善端,如同人有四肢一樣;有這四端卻說自己做不到,是戕害(自我放棄)自我本性的人;說他的國君不能行善,便是陷害國君的人。
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通「燃」),泉之始達(通)。
譯文:
凡是了解在我心中擁有四個善端的人,都知道將它加以推廣和充實,如同火的開始燃燒,泉水的開始流通。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天下);苟不能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譯文:
如果能擴充善性,就足以保有天下;如果不能擴充善性,就不足以事奉自己的父母。」
上圖:井底
- Jan 08 Wed 2020 11:02
▲不忍人之心----《孟子.公孫丑上》:四端之心(原文+翻譯)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