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湯顯祖
湯顯祖與臨川四夢.總綱
湯顯祖生平與創作
湯顯祖(1550-1616年),中國明代傑出的戲曲作家、文學家、思想家。
日本學者青木正兒在《中國近世戲曲史》中寫道:「顯祖之誕生,先於英國莎士比亞十四年,後莎氏之逝世一年而卒(按實為同一年)。東西曲壇偉人,同出其時,亦一奇也。」當倫敦的寰球戲院正在上演莎士比亞的《仲夏夜之夢》時,東方廟會的中國舞台則在演出湯顯祖的《牡丹亭》。湯、莎二人是同時出現在東西方的兩顆最耀眼的藝術明星。
湯顯祖一生共創作完整的戲劇作品四種:《紫釵記》、《牡丹亭》、《南柯記》和《邯鄲記》。因劇中都有夢境的描寫,湯顯祖又是江西臨川人,故四劇合稱「臨川四夢」,作者晚年居所號「玉茗堂」,又稱「玉茗堂四夢」。湯顯祖詩、文、賦著述亦豐富,有《紅泉逸草》、《問棘郵草》、《玉茗堂全集》等刊本流傳。
綜合評價「臨川四夢」,可以說《紫釵記》是希望的春天之夢,《牡丹亭》是熾熱的仲夏夜之夢,李(益)霍(小玉)、杜(麗娘)柳(夢梅)的愛情,蹈揚了「真情」的力量;《南柯記》是秋天的失落之夢,《邯鄲記》是冬天的冰雪之夢,通過淳于棼、盧生的宦海沉浮,鞭撻了對「矯情」的貪戀。
在「臨川四夢」中,作者自己最為得意,在社會上影響最大,並奠定湯顯祖作為中國古代戲曲大家地位的是《牡丹亭》。《牡丹亭》上承「西廂」,下啟「紅樓」,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傳統中一座巍巍高峰,400年來不絕於舞台。由著名作家白先勇主持製作,大陸、香港和台灣兩岸三地藝術家攜手打造的「青春版」崑曲《牡丹亭》更在全世界巡演。湯顯祖及其「臨川四夢」正從「美麗的古典」走向「青春的現代」。
上圖:湯顯祖(右)與莎士比亞(左)
心學思想
湯顯祖所生活的明代中晚期,是一個社會急劇變革的時代。城市經濟的繁榮,市民階層的崛起,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萌芽的出現,導致宋明理學「存天理,滅人欲」的正宗教條受到嚴峻挑戰。作為泰州學派大師王艮的三傳弟子羅汝芳,他所極力提倡「赤子之心」說和「制欲非體仁論」,便體現了這一時代的要求。他的心學思想,在明代思想史上發生了深遠的影響,特別是啟迪和造就了湯顯祖這位戲劇大師。羅汝芳從理學思辨的角度來闡述自己的思想,而湯顯祖則通過文學創作的形式表現自己的思想,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在湯顯祖作品中所體現的對人的關心,對「情」的展示無疑受到羅汝芳的深刻影響。如果我們認真探尋湯顯祖「言情」說的思想淵源,可以發現羅汝芳的理學思想是一個主要源頭。具體地說,羅汝芳強調赤子之心的體仁學說,影響了湯顯祖「生生之仁」的入世傾向,又影響了他關注生命的自我情結,並最終形成了貫穿其人生觀、政治觀與文學觀的「言情說」。
哲學思想
湯顯祖的人生哲學是比較矛盾的。他終生徘徊於「儒檢」與「仙遊」、入世與出世之間。他在一首詩序中寫道:「家君恒督我儒檢,大父輒要我仙遊。」在他的師友中,或欣賞禪宗思想,或嚮往「仙遊」,因此很早就接受了佛道思想的影響。可是,他所選擇的人生之路卻不是「仙遊」,而是「儒檢」。更精確地說是「慷慨趨王術」,處理好「世事」,然後再盡情地「仙遊窟」。在湯顯祖一生中,佔主導地位的還是儒家的人生哲學。具體地說,在49歲棄官回臨川之前,湯顯祖雖然經常流露出佛老之音,但主要奉行的仍是儒家積極用世、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的人生哲學;棄官以後,雖然佛道思想有所上升,隱逸傾向更加強烈,但仍關係民生民瘼百姓疾苦,無法忘懷世事,做到徹底歸隱。
湯顯祖哲學思想的核心是指出了著名的「情至說」,以至肯定「情」是生活的客觀規律,與封建主義「理」的教義相對立。這種先進的哲學觀點,同複雜的政治鬥爭歷程和豐富的社會經驗融匯在一起,為他的文學和戲劇創作奠定了雄厚的思想基礎和生活基礎。
文藝思想
湯顯祖在文學創作、戲劇創作上取得的傑出成就,是以他人生的67年的生活經歷為基礎的,既和他比較進步的理學思想、哲學思想休戚相關,同時又受到他文藝思想的制約。
湯顯祖並未留下完整的文藝理論專著,但在他篇帙浩繁的詩文作品中,有不少論詩、論文、論戲的文字,從中可以窺見湯顯祖的文藝思想。湯顯祖所處的時代是詩文領域內復古主義與反復古主義激烈鬥爭的時代。在反對「後七子」的復古主義鬥爭中,湯顯祖是站在徐渭、李贄和唐宋派一邊的,而他的文學主張和創作實踐,又為公安派、竟陵派和馮夢龍、張岱等人開了先河。
湯顯祖文藝思想的核心是「言情」。「尚真」,是湯顯祖提倡的美學原則之一。他認為表現在文藝作品中的「情」應當「真」,唯有「真」才能動人,主張寫文章時要說「真實語」。湯顯祖還強調「性靈」與「通變」。「尚真」、「性靈」、「通變」是湯顯祖「言情論」的文藝思想主旨,也是湯顯祖創作許多光輝的戲劇作品外,還寫出不少優秀詩文的主要原因。
戲劇創作
湯顯祖一生共作傳奇五種。《紫簫記》為未完成的處女作,大約在其未仕之前(1577年),與友人謝九紫、吳拾芝、曾粵祥等臨川才子合寫於故鄉。10年後湯顯祖在南京任上對《紫簫記》作徹底改寫,易名為《紫釵記》。《紫釵記》較好地繼承了唐人蔣防傳奇小說《霍小玉傳》的現實主義精神,也體現了湯顯祖的「情至觀」,鞭撻了封建權貴,歌頌了理想的愛情。
湯顯祖自謂:「一生四夢,得意處惟在《牡丹》。」《牡丹亭》全名《牡丹亭還魂記》,又簡稱《還魂記》,是明代傳奇中的浪漫主義傑作,中國戲曲史上影響最大的作品之一。全劇通過杜麗娘為情而死,死而復生的愛情故事,寄託了「生生死死為情多」的「至情」觀,表現了「因情成夢,因夢成戲」的戲劇理念。
《南柯記》、《邯鄲記》顯然是湯顯祖在經歷了宦海風波後看破世情,理想幻滅後,欲在佛、老思想中求得解脫的虛無思想的反映。湯顯祖那種在《牡丹亭》裡充滿喜劇氛圍,飽含對一個春天新時代到來的自由期望和憧憬的呼喚已不復存在。「後二夢」對晚明社會的揭露和批判,在廣度和深度上,確實比《牡丹亭》進了一層,可是,它們反封建主義的精神力量,卻無法與《牡丹亭》媲美。
詩歌創作
湯顯祖是偉大的戲劇家,也是一位出色的詩人。時人陳石麟認為他「所著古文詞,直可與同叔(晏殊)、介甫(王安石)二公,並壽千古」;友人帥機云湯古近諸詩,「明興以來所僅見者矣」。在「臨川四夢」問世之前,湯顯祖早已是蜚聲詩壇的詩人。「臨川四夢」問世之後,他的詩名遂為自己的扛鼎之作《牡丹亭》所掩蓋。
沈際飛《玉茗堂詩集題詞》稱湯顯祖「詩集獨富」,散佚的不計,現存近2,260餘首。《紅泉逸草》是他於萬曆三年(1575年)26歲時,在臨川知縣李大晉的贊助下刊印的第一本詩集,收輯了他12歲至25歲的詩作約80首。他的第二本詩集《雍藻》當刊於次年在南京國子監遊學期間,可能已佚。詩人28歲至30歲的詩作,收集在他的同鄉學友謝廷諒編定並作序的《問棘郵草》中。天啟元年(1621年),韓敬刊行的《玉茗堂集》收入了湯顯祖30歲以後的詩文,保存比較完好。1962年,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出版的《湯顯祖集》,收入湯顯祖已知存世的全部作品。
總觀湯顯祖留下卷帙浩繁的詩歌創作,可以看到,湯顯祖是明代詩壇不可多得的傑出詩人。在他的作品中,晚明社會的潰瘍面:皇帝的昏憒、朝政的腐敗、官場的險惡、科舉的黑暗、水旱荒災瘟役的流行、地主豪紳的橫行不法、人民生活的痛苦等,都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可以說是晚明社會的一面鏡子;而他寫景抒情的小詩,則吸收了陶淵明的田園詩以及王維、孟浩然山水詩派的長處與特點,不乏名篇佳作;至於他的贈送酬答詩,多發以真情,直吐胸臆,率性自然,淳樸厚實,其藝術價值更不可低估。
上圖:牡丹亭(劇照)
散文創作
明末著名學者沈際飛、錢謙益一再提醒世人注意,湯顯祖除戲曲外,同時還是一位頗具成就的散文大家。沈際飛說:「若士積精焦志於韻語(按,指其戲曲創作),而竟不自知其古文之到家。」(《玉茗堂文集題詞》)錢謙益說:「世但賞其詞曲而已」,「嗟乎!義仍詩賦與詞曲,世或陽浮慕之,能知其古文者寡矣。」(《玉茗堂文集序》)顯然,湯顯祖戲曲創作的成就,掩蓋了他散文創作的成就。
《湯顯祖集》中的散文分為「玉茗堂文」與「玉茗堂尺牘」兩部分。在「玉茗堂文」中,最具有價值的是其序、記之文和題詞。序文中,《合奇序》、《耳伯麻姑遊詩序》、《王季重小題文字序》等,都堪稱名篇佳作。湯顯祖的序、記之文,多為有感而發,有為而作。湯顯祖序、記之文中那些記人敍事的篇目,也多有以已之「真情語」寫他人之「真情事」的傑作,窮態極妍,委曲生動。
湯顯祖題詞中比較出色的是一批關於戲劇作品的題詞,如《旗亭記題詞》、《玉合記題詞》、《紫釵記題詞》、《牡丹亭題詞》、《南柯記題詞》、《邯鄲記題詞》等等,敘緣起,闡義理,揭情思,均直抒胸臆,快人耳目。
湯顯祖之文,除了為世稱道的《論輔臣科臣疏》和《牡丹亭記題詞》等文之外,最富個性特色的文章,就是那些「隨人酬答,獨慮素心」的尺牘了。今人石衣《校註玉茗堂尺牘.小引》云:「湯臨川以其四夢見大才情,真氣颯然。四百餘年來,令人傾折不已。發為小函,亦籠蓋流輩。或從容千言,筆酣墨飽,時見波浪,或寂寥數字,雋冷欲絕,直駕晉人。乃是其個人交遊、政治生涯,藝術活動的實錄。其文之髓,則由吮啜《文選》而致。」(《玉茗堂尺牘》,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年版)
讀湯顯祖的小品文所能深刻感覺到的,是有一股「靈氣」充溢其間。沈際飛這樣評價湯文:「穠纖修短,都有矩矱。機以神行,法隨力滿。言一事,極一事之意趣神色而止;言一人,極一人之意趣神色而止。」(《玉茗堂文集題詞》)的確,湯顯祖正是以其「至靈」「飛動」之筆,寫出了作為至「靈」之物的人的真情。
藝術成就
湯顯祖是世界公認的歷史文化名人。他運用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相結合的創作方法撰寫出的「臨川四夢」,數百年來不僅在中國劇壇爭相傳唱,盛演不衰,而且流傳海外。
湯顯祖不同於一般藝術家的一個重要方面,是他始終努力把握政治脈搏,以其非凡的天才,敏銳的觀察,深邃的思考,強烈地感受到時代與人民的要求,所以能與人民心心相印、息息相通。正因為如此,杜麗娘、淳于棼、盧生等典型,以其巨大的藝術魅力,世世代代在人們心靈上引起共鳴和震盪,產生鼓舞人心的力量。由於歷史的原因,湯顯祖對理想的追求和現實的批判,直到「五四」時代才形成燎原之勢,燒毀了幾千年構築起來的封建大廈。但即使是在歷史車輪前進到社會主義時代的今天,我們仍然能夠親切地感受到它的進步意義和鼓舞力量。
湯顯祖以其大量的詩詞文賦、戲曲理論和劇作,給中國文化寶庫留下了一筆彌足珍貴的財富,將有利於鍛造強健民族氣魄和民族精神。傳唱不衰的「臨川四夢」,其價值和影響早已走向世界。
臨川四夢
湯顯祖一生共創作五部傳奇,但其處女作《紫簫記》是與友人合作的,且未完成,因此實際上是四部傳奇。按創作時間的先後,這四部傳奇分別是《紫釵記》、《牡丹亭》、《南柯記》和《邯鄲記》,合稱「臨川四夢」。
「臨川四夢」是個藝術整體,從各個不同側面折射了湯顯祖的時代,反映了湯顯祖的思想和戲劇觀。我們應該緊密聯繫湯顯祖的時代特點,結合湯顯祖的坎坷經歷和複雜思想,對「臨川四夢」進行整體的、比較的、深入的考察和研究。 學術界對「臨川四夢」有不同的理解和評價,這是很正常的。其實,對這四部傳奇的不同看法由來已久,明末的評論家就有很大的分歧。
明末王思任《批點玉茗堂牡丹亭敘》,揭示了「臨川四夢」的不同主旨:「《邯鄲》,仙也;《南柯》,佛也;《紫釵》,俠也;《牡丹》,情也。」呂天成《曲品》、王驥德《曲律》、張琦《衡曲麈談》亦作了不同的評價。 清代的評論家,如李漁、洪昇、孔尚任、王文治、焦循、黃周星、梁廷楠等人,對「臨川四夢」的評價頗有分歧。梁廷楠堅持《牡丹亭》最佳,其《藤花亭曲話》云:「玉茗『四夢』,《牡丹亭》最佳,《邯鄲》次之,《南柯》又次之,《紫釵》則強弩之末耳。」
近人王季烈和吳梅之見解亦不一致。吳梅《中國戲曲概論》卷中認為,「臨川諸作,《還魂》最傳人口」,又說《南柯》「奇情壯采,反欲突出三夢之上」。
對「臨川四夢」的評論,重要的不在於區分其高下,排列其名次,而是要深入地研究各劇的思想和藝術,並找出其不同特色和共同之處。
湯學走向世界
湯顯祖的「臨川四夢」,尤其是《牡丹亭》,不僅在國內有着深遠的影響,而且在國際上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早在17世紀,這部名著就已遠傳海外、走向世界,至今有三百多年了。自20世紀以來,各種外文譯本相繼問世,研究這部名著的外國學者也日益增多。當代著名戲曲理論家郭漢城在為《湯顯祖研究論文集》(江西省藝術研究所編,中國戲劇出版社1984年出版)所作的序中說:「外國有莎士比亞學,中國已經有《紅樓夢》學(即紅學),也不妨有研究湯顯祖的『湯學』」。
延伸閱讀:
鄒自振:湯顯祖與臨川四夢.紫釵記
鄒自振:湯顯祖與臨川四夢.牡丹亭
鄒自振:湯顯祖與臨川四夢.南柯記
鄒自振:湯顯祖與臨川四夢.邯鄲記
上圖:由左而右各為塞萬提斯、湯顯祖、莎士比亞
問題
1.師承羅汝芳對湯顯祖影響深遠,試在思想精神和品格兩方面加以說明之。
2.有說與達觀的交往令湯顯祖進一步靠近宗教,你同意嗎?請舉例說明他的宗教意識。
3.何謂「湯沈之爭」?兩派代表有哪些人,各持什麼見解?
4.湯顯祖除戲曲創作出色外,還是一位頗具成就的散文大家。他在散文方面有何代表作品和創作特色?
5.「臨川四夢」是指湯顯祖哪四部傳奇?你最喜愛哪一部,試解釋之。
6.《牡丹亭》的戲劇衝突是什麼?作者如何透過超現實的浪漫主義手法闡述此中心思想?
7.《紫釵記》雖取材自唐人蔣防小說《霍小玉傳》,但劇中人物卻展現截然不同的面貌,試以李益為例,加以比較兩部作品情節有何不同之處。
8.湯顯祖是在經歷怎樣的遭遇下寫成《南柯記》?劇中有哪些情節隱含對現世政治的不滿?
9.《邯鄲記》宣揚的是什麼思想?對清代的《紅樓夢》帶來怎樣的影響?
10.湯顯祖為何有「東方莎士比亞」之稱?有人說他的《牡丹亭》與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茱麗葉》有相似之處,你同意嗎?
上圖:牡丹亭(劇照)
【文章出處】
《湯顯祖與臨川四夢》
〈湯顯祖與臨川四夢.總綱〉
網址:
https://chiculture.org.hk/
https://hk.chiculture.net/30012/index.html
作者:鄒自振
【作者簡介】
鄒自振,1949年生,中國福建福州人,閩江學院中文系教授,《閩江學院學報》副主編。中國紅樓夢學會會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福建省戲劇家協會理事、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福建省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會副秘書長。從事文史教學與研究工作30年,出版個人學術專著《紅樓夢發凡》、《湯顯祖綜論》、《湯顯祖》、《湯顯祖與玉茗四夢》、《邯鄲記評注》、《牡丹亭注評》、《臨川才子論集》、《閩劇史話》(主編)等8部,發表論文200餘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