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jpg
 

近日,隨著高中歷史與公民課綱「微調」的白熱化,也開始陸續有人注意到高中國文課綱的問題。(比較詳細的討論,可見拙作〈除了歷史和公民,你知道國文課綱也被調了嗎?〉,此處不贅。)事實上,國文科一直有著非常嚴重的問題,就算解決了這次的課綱爭議,這個科目都還是應該進行一番徹底的改革。目前我們所爭議的文白比例問題、意識形態問題,其實都沒有深入此一科目真正的沈痾。對於現行的高中國文科,各種批判的意見已有許多,我在此想要從另外一個方向討論這個問題:到底高中國文科應該怎麼改?可以怎麼教?

我認為,首先在課程目標上,應該去除多餘的文化、道統負擔,回歸到一個知識性學科的立場,去思考:我們要教給學生的知識是什麼?這套知識為什麼是全體國民都應該學會的?從這個角度出發,高中國文科存在最大的目的,應該是培養學生「如何閱讀」。或許會有人問,為什麼只討論「閱讀」,不討論「寫作」?寫作當然是現代社會的基礎技能,但一般國民所需要的「寫作」,就是實用性的思維表達而已,不需要以「作家」為目標去教育學生。這樣低標的寫作,應該要在國民教育更前面的階段(也就是國中)完成。而高中作為進入大學、學術的預備階段,能夠靈活閱讀各種文字作品和資料,應該才是更重要的能力,因為這將很大程度上決定大學教育的效果。

決定以培養學生「如何閱讀」這個目標之後,我認為有以下幾件事情,是現行的高中國文科可以改革的方向:

一、以現當代的作品為主要的教材,並且不限於文學作品。鑑於學生畢業之後,將要面對的是一個資訊快速流動、各種文字作品和訊息迭出的世界,所以教材必須以現當代的作品為主,讓學生習慣現代語言的溝通模式。而這裡的「現當代作品」,從文字上來說,可以同時包含本地創作和翻譯作品;從內容上來說,不應限於(但還是應該包含)文學作品,廣泛納入報導文學、科普、評論、調查報告、論述性的作品。從去年的318之後,我們應該已經深切的體認到,民主制度必須依賴公民的積極參與。而參與的先決條件,就是能夠廣泛閱讀、分析各種資料。不同學科的知識都可能影響我們的生活,而一個人本來就不可能擁有所有專頁,所以培養廣泛閱讀各種文字作品的能力和意願是非常重要的。而古典作品在幫助學生面對當代議題上的助益較弱,其珍貴之處在於某些文化涵養,因此雖然應該在教材中保留部分古典經典,但在數量上不應凌駕在現當代的作品之上。

二、用書單取代選文。現行高中國文科的教材編選方式,是編選七十六篇短文,平均分佈在六冊教課書當中。這樣的形式造成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一名學生從小學一年級起、直到國民教育畢業為止,很可能都沒有完整讀完一本書的經驗。閱讀是一件複雜、需要門檻和練習的事,完整閱讀兩三千字的短文,和讀完一本二十萬字的書,所需要的專注力、邏輯思考、抽象能力和記憶力是完全不同等級的。而我們的學生在十八歲以前,幾乎都被教科書佔去了大多數的時間,要如何培養「閱讀一本書」的能力?那又怎麼能期望我們的國民成人之後願意閱讀?因此,我認為高中國文科應該以「書單」取代「選文」,由教師或教育專業團體定期審議、更替一份書單,作為高中國文的教材基礎。如果以每學期閱讀三本書,並且兼及許多相關脈絡的補充資料,高中三年學生至少會閱讀十八本書以上的數量,將形成非常可貴的經驗。從而,學生也能不再受限於脈絡解離的「選文」,真正進入一本書。就算全部將選文替換為書單的作法不可行,我也覺得至少可以折衷採用,比如說每學期讀一本書外加六篇選文;或至少規定六學期內要讀完四本書,選文合計不得超過五十篇之類的作法。

三、在選文或書單的選取標準上,以「議題」和「體裁」為兩個軸心來選擇教材。以往的國文課本多以文學體裁分類,強調古典散文、古典詩詞曲、現代小說、現代散文和現代詩的比例。但我認為,除了體裁要平均外,也應該盡可能在「議題」上平均,充分表達各種階級、族群、性別和政治上的立場。這樣可以把高中國文科從抽象的、難以評估教學成果的「美學導向」,稍微拉到「思想導向」,加強學生閱讀、吸收、思辨的能力。在國文課中,我們可以讓學生實地進入當代社會的諸多議題:比如女性主義、同志平權、種族歧視、階級不平等⋯⋯在教學過程中,國文科的目的不是「傳播一套正確的觀念」,而是讓學生能有機會透過這些教材,練習現代公民必備的溝通與論述能力。

四、革新教學方法。目前國文科有一重大的問題是,許多國文老師錯將「翻譯」、「解釋」和「修辭」當作國文教學的主要重點。但其實這些內容都是非常低層次的解讀,我們應該改變現行師資培育的內容,並且提供線上國文教師再進修的機會,讓教師們具備面對不同體裁、不同議題之作品的閱讀能力。比如以某些國文老師們一直覺得「沒什麼好教」的現代文學來說,光是現代小說部分,就應該教導基礎的敘事學、文體學、象徵手法、寫實性的感知基礎⋯⋯之類的內容;而在現代詩的部分,對語言和風格的分析也是必備的。而面對如上所述的報導文學、科普、論述性作品,國文老師也應該要有能力教導基礎的田野調查、論證格式、意識形態分析等內容。

五、廣開專題式的選修課。或許會有很多人認為,如果按照上述四點來重新設計高中國文,會讓很多對傳統的、文學的內容有興趣的學生,沒有機會接觸到他們有興趣的作品。但在這個問題上,我支持朱家安〈高中國文必修學分應砍半〉一文當中的立場,認為不應把某部分人的興趣當作所有人都必須學習的理由。我認為兩全其美的方式,不是增加文言文或純文學教材的比例,而是在「必修」的高中國文之外,增列許多專題式的「選修」課程。如果某些學生喜歡文言文,他可以不必在「必修」當中零散地唸那些脈絡解離的文章,可以直接「選修」諸如「唐宋文」、「先秦諸子」之類的課程。同樣的模式,也可以套用在現代文學和其他非文學作品上。在這樣的設計裡,必修的高中國文科比較像是性向試探,盡可能讓學生接觸各種作品;而如果學生想再深入,就自行選修有興趣的課程,這樣教師在備課上也可以更集中地發揮自己的專長。

綜合以上,我希望傳達的不僅僅是對現行高中國文科的批判,我更希望能提出方向和具體作法,來建立一個更好、更有效率的國文科。上述的許多變革,有的茲事體大(比如教師專業的再訓練),有的卻可以一蹴可幾(比如廣納各種類型的作品),但無論如何,總是要開始做才有機會前進。或許有些人會懷疑,上述的作法真的有可能在高中階段施行嗎?這點我可以用我個人歷年數百場、破萬人次的高中演講經驗擔保:這是可能的,不要小看高中生的潛力。

我想以最近幾週,我親身經歷的一個案例結束這篇文章。前一陣子,我應中壢高中老師之邀,去主講一系列關於現代小說的讀書會。在第一堂課,我用動畫、MV和一篇小說講解完現代主義小說中的「象徵」怎麼操作之後,我和同學們閒聊,聊到了課本裡面有選的魯迅〈孔乙己〉。他們對這篇本來都沒什麼感覺——學生通常很討厭課本裡面的作品,這是正常的——但我立刻問起剛剛才討論過的「象徵」手法:「〈孔乙己〉裡面的主要象徵是什麼?」

他們眼睛瞬間亮起來了。他們從來沒想過,背解釋和題解之外,這篇小說原來還可以這樣讀,而且用的就是剛剛花不到一個小時學會的內容。

然後我接著問:我們剛剛說過,小說中如何對待象徵、就是如何對待象徵背後的那個理念。照這個邏輯來看,孔乙己最後被打斷腿、然後失蹤了,「你們覺得魯迅心目中的中國,有救嗎?中國知識份子,能發揮功能嗎?」

幾乎所有同學都非常用力地搖頭。

但這跟課本上面的題解講的完全不一樣。於是我再問:「課本都說魯迅是非常堅定的改革運動者,可是他的小說卻這麼悲觀,那⋯⋯如果這兩件事是不矛盾的,要怎麼解釋一個內心悲觀的人卻還是認真拚改革?他到底抱著什麼樣的心情在拼這些改革運動?

如果你也在場,看到他們的眼神倏然亮起、又倏然跌入專注的沈思當中,你完全不會懷疑我們的文學是有希望的。你也不會再小看高中生的感性和理性。這幾年來,我試過很多次了,我知道那是什麼感覺。那是會讓學生學上癮的國文課,也是會讓老師教上癮的國文課。你需要的不是華麗的「翻轉」或繁複的課堂設計,而只是用正確的教法、帶著學生進入正確的教材裡面,如此而已。


---教育文化 2015-05-06 朱宥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