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朱家安:為什麼必修一定要加入古文?
學古文絕對不只是為了「欣賞美」、「增進溝通」這麼不重要的目的而存在。它將有效增進一個人的閱讀能力、邏輯思考能力、一詞多義語文理解能力、自身由來與文化認同的輔助與傳承,是十分重要的一門科目;也因此,不應該從高中生的必修中砍掉。
雖然我覺得朱家安不太有機會看到這篇,我也不想自抬身價到處宣揚什麼,身為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小部落客,就在這方圓之地,針對朱家安的《高中國文必修學分應砍半》說點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先歸納一下朱家安認為「古文不應加入必修」的幾個理由,論證起來還滿有力:
一、必修不是權利、它是義務。除了溝通能力是民主的基礎、是泛用財,設為必修合情合理外,古文於現代人溝通已經沒有太過直接的關聯性。
二、現在的高中生,很多人連「的」、「得」都搞不清楚,跟他們說學古文可以增進語文能力,無法說服人。更何況,古文學到的語文能力,比較偏學者的知書達理,這個等專家來學就好,為何要作為必修?
三、有人說可以增進道德修養,但是國文老師就比別人有道德嗎?
四、有人說是為了傳承中華文化,但是為什麼要強迫呢?如果這個人拒絕為了傳承文化而努力,又犯了什麼錯?
五、學古文能帶來美好人生?朱家安用自己的哲學經驗否定了這個說法。
現在,我想針對朱家安的「古文不應加入必修」理由,予以反駁或討論。
一、在「大前提」上,朱家安就掉入了自己設下的陷阱:語文列入必修的必要,純粹就是為了溝通這個泛用財,就是為了民主的基礎。事實上,還有其他泛用財被忽略了:閱讀與邏輯思考。
如果大學不是讀中文系,我可能不會發現這個殘酷的事實:白話文,也是有分等級的!我們的《中國文學史》課程書籍,是使用葉慶炳的版本,這個介紹文學歷史的課本,居然有許多同學連「敘述」都看不懂,更別提古文引用文句;但是它其實不能完全算文言文。
雖然溝通時,我們已經極少使用文言的語句;但是在寫文章與閱讀時,文言的用詞還是非常多見。不說別的,光是金庸的十五本小說《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再加一本《越女劍》),書名合在一起就是使用半帶文言的語句寫成。而書中多有文雅的語句使用,以及詩詞穿插在故事當中,若完全沒有古文教學,讓高中以下的學子通通只接觸「純白話」,連金庸筆下的這麼多好看小說,都很可能一堆人看不懂。
再來就是邏輯思考的部份。若將泛用財作為「必修主要條件」,恐怕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這些都不必設為必修了;背好九九乘法表、以及熟悉加減乘除的運算,在日常生活中就綽綽有餘,何須學這麼多。我以為,無論是學數學、學物理、學生物或者學古文、學歷史,都有助於孩童的「大腦發展」。
換句話說,當你在思考排列組合的時候,當你在琢磨「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的時候,其實你的大腦正在進行快速的可能性、適配性排列,這個鍛鍊將會十分有助於未來的思考。古文看多了,其實會漸漸變得輕鬆,因為你的「古文思考邏輯」已經建立起來,未來面對一詞多義的時候,也不會造成困擾。
這就像我們學習英文,若無法建立起「英文思考邏輯」,只侷限在中式英文的學習模式,英文永遠也學不好。這些「必修課」對於鍛鍊學生的邏輯思維,大有助益;而這是白話文無法做到的。(白話文解釋哲學時的思考,與古文理解上的思考,是不同類型的)
二、朱家安低估了高中生的社會責任。高中,全名是高級中學,其實已經算是「高等教育」,已經有著傳承文化的責任;台灣的義務教育現在是十二年,到高三結束,若你想繼續往上進入大學,「文化傳承」的擔子就更重了。若連一個大學生都不願意傳承文化,那他高中畢業就可以出去創業了,何苦繼續往上讀?
三、朱家安可能忘了現在的大學升學方式。我也是1987年次的,跟朱家安一樣,我們這屆已經是「學力測驗外加指定考科考試」作為升學考試項目。若你打從一開始就想進數學系,其實你只要把數學考好,國文考怎樣根本不重要,甚至可能加權佔比為零。這時候,必修有古文根本不能算是壓力或懲罰,反倒是某種疲憊下的調劑。(我高三時是以看古文作為大腦休息手段的)
四、相信每個人都問過父母親一樣的問題:「粑粑麻麻,我是從哪裡來的啊?從石頭裡蹦出來的?路邊撿來的?」所有人都有權利知道自己是從哪來的,古文作為重要的文化與歷史傳承精華,解釋著華人血液中流淌著的歷史與故事。若非得用白話文解釋,將會不倫不類、也無法真正帶人回到情境當中,當真捨本逐末了。
我認為,學生學古文同時作為權利與義務,是很恰當的;學古文絕對不只是為了「欣賞美」、「增進溝通」這麼不重要的目的而存在。它將有效增進一個人的閱讀能力、邏輯思考能力、一詞多義語文理解能力、自身由來與文化認同的輔助與傳承,是十分重要的一門科目;也因此,不應該從高中生的必修中砍掉。
---TAGGED UNDER: 網路與媒體 2014-10-01 黃郁棋
- Nov 16 Thu 2017 18:45
黃郁棋:寫給朱家安:為什麼必修一定要加入古文?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