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引自網路)
題解
〈飲酒〉二十首,寫於晉安帝義熙十三年秋(417年),陶淵明時年五十三歲。那是劉裕北伐長安,開始獨攬國家大權的一年。或許是陶淵明曾為劉裕參軍,所以可能有人於此時勸他復出為官,陶淵明因而寫下〈飲酒〉二十首,表明自己隱居的決心。詩中許多內容應為親身經驗,再抒發寫成詩篇。又〈飲酒〉詩不同於〈雜詩〉、〈擬古〉,在他之前,未見以〈飲酒〉為題所寫的長篇組詩,此實為陶淵明所獨創。
上圖:陶淵明.葛巾漉酒(圖片引自網路)
余閑居寡歡,兼秋夜已長,偶有名酒,無夕不飲。顧影獨盡,忽焉復醉。既醉之後,輒題數句自娛。紙墨遂多,辭無詮次。聊命故人書之,以為歡笑爾。
其一
衰榮無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寧似東陵時。
寒暑有代謝,人道每如兹。
達人解其會,逝將不復疑。
忽與一觴酒,日夕歡相持。
說明:
此詩為〈飲酒〉之首,以「達觀」為其主旨,點出飲酒的深意。開頭說道,人世間的興衰榮辱,往往變動不定,更會彼此交替。就像古代種瓜的邵平,原本為秦朝的東陵侯,卻於秦滅亡後,降為布衣,種瓜於長安城東。身為晉朝長沙郡公陶侃曾孫的陶淵明,即以邵平自況,表示自己亦安貧守拙。這種「寒暑有代謝,人道每如兹」的感慨,影響了後來唐代的田園詩人孟浩然,他在〈與諸子登峴山〉中即有一句「人世有代謝,往來成古今」。世事交替的興衰之感,亦存於四季變化之中,是平凡卻也深刻的道理。難能可貴的是,詩人雖明白人世間的規律,卻不為此所囿。故言「達人解其會,逝將不復疑」,點出豁達樂觀的人,領會時光流逝、盛衰代謝的同時,也勢必對自身處境不再懷疑。有了這層領悟之後,方能端出一杯酒來,歡心自適地暢飲。
其四
栖栖失群鳥,日暮猶獨飛。
裴回無定止,夜夜聲轉悲。
厲響思清遠,去來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斂翮遙來歸。
勁風無榮木,此蔭獨不衰。
託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
說明:
此詩同為飲酒詩,卻是以象徵筆法寫成。不直接描述飲酒的情狀,而是藉由林鳥的心境,道出詩人酒後的情思。起首的疊字「栖栖」同「棲棲」,形容一隻徬徨不安的離鳥,黃昏時依然獨自飛翔。牠在天空徘徊,沒有停留的處所,每晚的鳴叫聲越來越悲切,只想尋覓一個清幽僻遠的棲身之所,但離開了這裡,卻又不知道去哪裡。最後這隻離鳥恰巧遇上了一棵獨自生長的松樹,於是在此住下。冬天寒冷的強風,讓原本繁榮的草木都凋零了,唯獨這棵孤松長青不衰,既然已經找到能夠託付一生的處所,就永遠也不相互違棄了。離鳥或許是淵明所親見,引發他的共鳴,將自身歸隱田園的際遇,與離鳥尋找棲地的經過結合起來。陶詩中多次出現離鳥、歸鳥,都有詩人隱喻自身處境的意涵在。
其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說明:
〈飲酒〉第五首,亦是陶淵明二十首飲酒詩中,最知名的一首。詩人寫自己是如何融入家鄉的景色,從中領悟了自然之道。詩中的「南山」即廬山,古稱南障山,位於柴桑鎮的南邊,向來以雲霧飄渺聞名,曾多次見於陶淵明詩中,如〈歸園田居〉有「種豆南山下」、〈雜詩〉亦有「南山有舊宅」等句。但唯有此詩,生動描寫出廬山的雲霧與田園交織的景致。全詩的韻味,沖淡平遠,後世對陶淵明愛菊成痴、個性悠然的形象,幾乎定型於此。當時淵明已隱居十餘年,心遠塵世,對於市儈俗情、車馬往來的喧囂,皆已無動於衷。當他在東籬採菊,恬淡悠然之時,無意中望見了田園南方的廬山。此刻夕陽西下,山中的雲氣美好,飛鳥相與還巢,詩人見著這樣的美景,於剎那間心領神會,感受到與自然同體的愉悅,而當他正想說出這是一種怎樣的體會時,卻又不知道如何說起了。
其七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汎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
一觴聊獨進,杯盡壺自傾。
日入群動息,歸鳥趨林鳴。
嘯傲東軒下,聊復得此生。
說明:
此詩為〈飲酒〉第七首,開頭即稱讚菊花姿色美好,在露水的濕潤剔透之下,更添菊花的清靈之氣,詩人趁興擷取花瓣,猶如取得秋菊之菁華。下一句裡的「忘憂物」,即指「酒」,與首句連成一幅雅緻的畫面:詩人趁菊花為露水沾濕的時候摘下來泡酒,見花瓣漂浮於酒上,心中頓時遠離了世間各種紛亂的雜事。雖然只有詩人獨飲這壺菊花酒,卻也一飲而盡,此時酒壺傾空橫倒於一旁。唯見日落之後,萬物的活動歇緩下來,鳥群也回到林子裡鳴叫。而飲了菊花酒的陶淵明,則嘯傲於東窗之下,原已失去的本性,也於酒後得以再次復還了。詩人藉由酣醉,喚回這個最純真的自我,如同蘇東坡〈臨江仙〉所言:「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正得陶淵明飲酒的旨趣。
其九
清晨聞叩門,倒裳往自開。
問子為誰與?田父有好懷。
壺漿遠見候,疑我與時乖。
繿縷茅簷下,未足為高栖。
一世皆尚同,願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稟氣寡所諧。
紆轡誠可學,違己詎非迷。
且共歡此飲,吾駕不可回。
說明:
〈飲酒〉其九,最先起於聽覺的描寫。陶淵明於清晨聽到叩門聲後,衣服尚未穿戴整齊,就急忙親自去應門。這樣略為懸疑且緊張的開端,而對方究竟是誰?原來是位老農夫提著一壺酒,從遠處前來問候。只是老翁一開口便責怪詩人,為何要與這時代乖離,而不順勢而從呢?直指著詩人說道:「繿縷茅簷下,未足為高栖。」又言「一世皆尚同,願君汩其泥。」意思為:「你穿著破舊的衣服,住在這茅屋,這怎麼能叫做『高隱』呢?整個時代的人都同流合污,你也就將就點摻和個泥巴吧。」然而,淵明雖對田父的關懷深表謝意,但說自己天性不苟於群,實在是無可勉強之事。並借用了「紆轡」一詞,明為放鬆韁繩,暗指當自己放棄操守,違背了本有的天性,如此一來,豈不是更迷惘嗎!最後他邀田父同歡共飲,說自己志向已定,就像駕著馬車前行,不可能再回頭了。又此首〈飲酒〉還有一處極為特別,在此之前八首詩,皆為獨飲,但此首之後始有「共飲」。藉由與田父共飲,表明了不再出仕為官的堅定意念。
其十四
故人賞我趣,挈壺相與至。
班荊坐松下,數斟已復醉。
父老雜亂言,觴酌失行次。
不覺知有我,安知物為貴。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說明:
這是一首與故舊相聚,開懷暢飲之作。老友們賞識淵明的志趣,而提酒前來與他會飲。對照於前面幾首〈飲酒〉,於此首可見到,人們已由最初對陶淵明拒不出仕的不諒解,轉為認同和佩服。詩中所言的「班荊」,班,鋪也。意指大家將荊條編的席子鋪在地上,聚坐於松樹底下,不過幾杯就已顯醉態。詩的後半段,即詳述眾人的酒後之狀,或是胡言亂語,或是失了行酒的次序。再者,回到陶淵明自身,他則是「不覺知有我,安知物為貴。」說是喝醉之後,連自己都忘了,又怎會知道事物的輕重呢?那些人世間的是是非非,門第貴賤,誰進誰退,也都沒什麼好在意的了。正因為酒裡頭有它深刻的味道,讓人飄飄然地留戀其中。而這深味,並非淵明一人獨享,既是個別的感受,也是在場共飲的故友們所同享的體會。這種相互交醉的趣味,有別於前幾首飲酒詩中,疏離與苦悶的獨飲之情。
其十六
少年罕人事,遊好在六經。
行行向不惑,淹留自無成。
竟抱固窮節,飢寒飽所更。
敝廬交悲風,荒草沒前庭。
披褐守長夜,晨雞不肯鳴。
孟公不在兹,終以翳吾情。
說明:
〈飲酒〉第十六首,全詩並無一處言酒。陶淵明從自述生平開始,提及自己年少時,就對所謂的人情世故沒什麼注意,只流連忘返於經書當中,隨著時間過去,漸漸來到四十歲的不惑之年,長久下來自然也就一事無成了。只得抱持困窮守節之心,飽受飢寒交迫之苦,於簡陋的草廬內,承受著難以敵擋的冬季寒風,前庭也一片荒煙蔓草。詩人披著粗布做的衣裳來保暖,度過嚴寒的夜晚,苦等著天亮的雞鳴。詩中引用了「孟公」的典故。孟公,即東漢人劉龔,他同鄉當中有位張仲蔚,此人博學多聞,雅好詩賦,只是生活貧困,住家門前雜草之高,都足以把人掩沒了。但儘管世人都不識得張仲蔚,卻有劉龔這樣的好友對他甚是器重。所以「孟公不在兹,終以翳吾情。」翳,有遮蔽之意。詩人感嘆自己的情懷,就像門前的荒草,終究被埋沒了。對陶淵明而言,自身處境雖近似張仲蔚,但卻沒有一位像劉龔這樣的知音。關於這種無奈,他在〈祭從弟敬遠文〉裡,亦寫道:「余嘗學仕,纏綿人事,流浪無成,懼負素志。」陶淵明不是沒試過在官場上與人交際應酬,只是擔憂違背了平生志願,所以最終還是決定「斂策歸來」,辭官隱居了。
(圖片引自網路)
【文章出處】
《趨勢教育基金會》
〈陶淵明【飲酒並序】賞讀〉
2016-08-03
網址:
https://www.trend.org/column/artical/43
作者:不詳
- Jul 07 Fri 2023 10:26
△陶淵明〈飲酒詩〉選讀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