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三頌簡介
關於《詩經》中詩的分類,有「四始六義」之說。「四始」指〈風〉、〈大雅〉、〈小雅〉、〈頌〉的四篇列首位的詩(編按:《史記.孔子世家》:「〈關雎〉之亂以為風始,〈鹿鳴〉為小雅始,〈文王〉為大雅始,〈清廟〉為頌始。」)。「六義」則指「風、雅、頌,賦、比、興」。其中,「風、雅、頌」是按音樂的不同對《詩經》內容的分類,「賦、比、興」則是《詩經》的表現手法。
〈頌〉是貴族在家廟中祭祀鬼神、讚美祖先功德的樂曲,在演奏時要配以舞蹈,也可以專指宗廟祭祀用詩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商頌〉,共40篇。其中〈周頌〉數量最多,共31篇,一般認為其中大部分都是西周前期時的作品,多作於周昭王、周穆王以前。〈魯頌〉4篇,可能是魯僖公時的作品,魯僖公是孔子在《春秋》中出現最多次的君主,許多《春秋》中的大小記事、諸侯國之間的國際情勢,都是發生在魯僖公年間。〈商頌〉5篇,自古以來一直相傳是春秋宋國大夫正考父(編按:孔子七世祖)所作,不過目前學界傾向於是商朝所留下的祭祖詩歌。
上圖:南宋.馬和之.清廟之什圖(局部)
上圖:周文王姬昌
題解
〈周頌〉前三篇,〈清廟〉、〈維天之命〉、〈維清〉,皆為祭文王之詩,是《詩經》年代最早的西周初期作品。〈清廟〉是《詩經》〈周頌〉的首篇,即《史記》所謂「四始」的「頌之始」。現代學者多以為此詩是東都雒邑(洛陽)建成時,周公率諸侯羣臣告祭周文王、致政周成王的樂歌,通過對告祭致政祀典的禮讚,表達了對周人祖先功德的感謝和企盼德業永繼的願望,強化周人天命王權的神聖理念,標誌周代立子立嫡宗法制的最後確立。
全詩僅一章,共八句,既是讚美周文王功德的頌歌,也是西周王朝舉行盛大祭祀乃至其他重大活動通用的舞曲。
周頌.清廟
於穆清廟,肅雍顯相。
濟濟多士,秉文之德。
對越在天,駿奔走在廟。
不顯不承,無射於人斯。
【作品出處】
《詩經.周頌》
〈清廟〉
原作者:(傳)周公
註釋翻譯
於(音ㄨ,讚歎詞,猶如「啊」)穆(莊嚴、壯美)清(清靜)廟(宗廟),
肅(莊重)雍(和諧,和睦)顯(顯赫)相(助祭的人,此指助祭的公卿諸侯)。
譯文:
啊!莊嚴而清靜的宗廟,助祭的公卿多麼莊重顯耀!
濟濟(音ㄐㄧˇ,有人數眾多、整齊美好(陣容盛大)、莊敬威儀諸義)多士(此指祭祀時承擔各種職事的官吏),
秉(秉承,操持)文(周文王)之德。
譯文:
濟濟一堂的威儀執事,都秉承著文王的高尚德操。
對(配,上配於天。一說遙對)越(於。一說頌揚)在天(周文王的在天之靈),
駿(敏捷、迅速)奔走在廟(宗廟)。
譯文:
順承而發揚文王在天之意旨(此有人神相感通之意),四方諸侯疾馳前來宗廟助祭。
不(同「丕」,大)顯不(同「丕」,大)承(烝,美盛),
無射(同「斁」(音ㄧˋ),厭棄)於人斯(語氣詞)。
譯文:
繼承弘揚文王顯赫美好的盛德,他的德澤永遠不被後人忘掉!
- Jun 07 Tue 2022 22:00
▲詩經中最古老的詩----《詩經.周頌》:清廟(原文+翻譯)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