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籠.png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jpg


題解

農曆正月十五日爲上元節(元宵節),此夜稱元夕或元夜。在中國古代,許多朝代都有宵禁的規定,宵禁基於治安考量,禁止人們夜間在外活動,這時候城門和宮門都會關閉,百姓也都必須回家,除非能拿到夜間出行的通行證,在白天街上車水馬龍的景象,一到晚上彷彿就成了冷清寂靜的死城。不過在每年的上元節是上元天官大帝華誕,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宵禁會暫時解除,全國百姓有數天時間可以在夜間自由活動,不用遵守宵禁的規定,男女老少上街賞燈賞月,猜射燈謎,因此也是古代中國愛情浪漫的節日。


〈青玉案〉是一首描寫元宵節千古絕響的作品。〈青玉案〉,詞牌名,題目「元夕」,作者辛棄疾。

詞的上半闋寫正月十五元宵佳節的晚上,滿城燈火輝煌、遊人如織的熱鬧盛況,下半闋還描繪了一對男女,幾經苦苦尋覓,。作爲一首婉約詞,這首〈青玉案〉與北宋婉約派大家晏殊、柳永相比,在藝術成就上毫不遜色。

同時,下片寫不慕榮華,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美人形象便是寄託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也影射了作者孤軍獨戰,不同流合污的一生。梁啓超謂「自憐幽獨,傷心人別有懷抱。」認爲此詞有寄託。

更深一層說,這闋詞也可能暗示芸芸眾生沉迷於聲色欲樂的百態,以及眾生皆醉我獨醒的修行者,修行到了水到渠成之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表現明心見性時的禪悅。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王國維把這種境界稱之爲古來成大事業、大學問者的第三種境界,確是大學問者的真知灼見。

橋上.png
想像示意圖
燈火闌珊處.png


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
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
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裡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作品出處】
青玉案.元夕
原作者:辛棄疾


眾裡尋他千百度.jpg

燈籠.png


註釋翻譯

(一)


東風夜放花千樹花燈之多如千樹開花)
譯文:
元宵夜裡,滿城的花燈好像春風吹醒千萬棵樹,一夕之間都開滿了花。
詞從開頭起東風夜放花千樹,就極力渲染元宵佳節的熱鬧景象:滿城燈火、滿街遊人、火樹銀花、通宵歌舞,然而作者的意圖不在寫景,而是為了反襯最後燈火闌珊處那個人的與眾不同

更吹落,星(焰火)如雨。
譯文:
滿天的焰火,就像被吹落的萬點流星,紛紛如雨。
由上方燈火實景,連繫宇宙的繁星壯麗,又形容煙花四起,風吹墜落如雨。青年男女互相吸引,眼看火花燦爛,點燃愛情之花,是由實景而生虛意
◎起首先是遠景,風、花、樹、星,彷彿是在人群之中抬頭眺望天空。後文的寶馬、雕車、鳳簫、魚龍則是近景。

寶馬雕車(豪華的馬車)香滿路。
譯文:
驅趕駿馬,拉著華麗馬車,一路上飄滿脂粉的香氣。

詞人寫遊人之盛,但並沒有對遊人作具體描繪,只是從整體印象上概括地勾勒了一筆。然而遊人如織、仕女如雲的景象卻已躍然紙上

鳳簫(簫的美稱)聲動,玉壺(比喻明月,也可指燈)光轉,一夜魚龍(魚燈、龍燈,指魚形、龍形的彩燈) (舞動,即舞魚舞龍。是元宵節的表演節目)
譯文:
四處奏響悠揚的絲竹聲,與流轉的月光在人羣之中互相交錯。形形色色百戲表演,徹夜進行。玉壺的燈光流轉著,此起彼伏的魚龍彩燈在街上表演舞動著。

◎在上片中,辛棄疾用了寶馬、雕車、鳳簫、玉壺等華麗的字眼,目的只有一個,突出元宵之夜的繁華,對佳節的歡樂氛圍描摹寫景,爲下片進行的鋪墊。
香氣、音樂、燈光,運用多重感官層層堆疊。
一夜魚龍舞」的「一夜」,寫出了人們徹夜狂歡的情景。

此詞雖描繪出元宵佳節通宵燈火的熱鬧場景,梁啟超謂自憐幽獨,傷心人別有懷抱。認為此詞有寄托,可謂知音。

平溪天燈.jpg
上圖:平溪天燈
眾裡尋他千百度.jpg


(二)

蛾兒雪柳黃金縷(蛾兒、雪柳、黃金縷,皆古代婦女元宵節時頭上佩戴的各種裝飾品,此指盛裝的婦女)
譯文:
仕女們打扮得花枝招展,頭上戴滿亮麗的飾物,有的插滿鬧蛾兒,有的戴著雪柳,有的飄着金黃的絲縷。

下片仍然在寫元夕的歡樂,且寫尋覓意中人的過程,並逐漸聚焦在一對意中人在大街巧遇的場景。
上闋寫的是整個場面,下闋寫一個具體的人,通過他一波三折的感情起伏,把個人的感受自然地融進了節日的歡樂之中。

女子一個個打扮得花枝招展,她們一路笑語,帶著幽香,從詞人眼前走過,這裡作者具體地描寫了觀燈的遊人,也是對上片寶馬雕車香滿路描寫的一個補充。
滿街的遊人仕女,詞人緊緊抓住鬧蛾兒、雪柳、黃金縷這些裝飾物,便將遊人仕女的喧鬧嚷嚷表現了出來。詞人寫遊人之盛,但並沒有對遊人作具體描繪,只是從整體印象上概括地勾勒了一筆。然而遊人如織、仕女如雲的景象卻已躍然紙上

笑語盈盈(聲音輕盈悅耳)暗香(此指女子身上散發出來的香氣)去。
譯文:
她們說說笑笑走過,只留下若有若無的幽香。

夜深了,隨着盈盈笑語、淡淡幽香的遊人逐漸散去,但是詞人還在左顧右盼,似乎在尋找某個人。
一個字也暗傳出對意中人的尋覓。在熙熙攘攘的遊人中,他尋找着,辯認著,一個個少女美婦從他眼前過去了,可是,卻沒有一個人是他要尋找的。那麼他所要尋找的意中人在哪裡?

眾裡尋他(泛指第三人稱,亦包括「她」)千百度(千百遍)
譯文:
我一次又一次在人群中想尋找那個人的蹤跡,可是不管怎麼找都沒找著。

◎這些仕女們,一個個霧鬢雲鬟,戴滿元宵特有的蛾兒、雪柳,這些盛裝的仕女們,行走過程中不停地說笑,在她們走後,只有衣香還在暗中飄散。這些美麗的女子,都非作者意中關切之人。
◎爲了尋找這個人,詞人在熙熙攘攘的人羣中不知走了多少遍,而夜深人羣漸漸散了,那人還會出現嗎?在無數張臉孔中只為尋找一個人,卻總是蹤影難覓,本來人海茫茫已經是不抱任何希望了。

◎溫庭筠〈望江南〉: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鄭愁予〈錯誤〉: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驀然突然,猛然。驀,音ㄇㄛˋ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零落稀疏的樣子)處。
譯文:
突然一回頭,那個我在尋找的人,卻站在燈火稀落昏暗的角落下。

經過反覆的尋覓,忽然詞人猛一回頭,眼睛為之一亮,在燈火稀疏的地方,那個人還沒有離開,正在似有所待。回首發現的一瞬間,詞人心中交加的驚喜感嘆,在此刻全部流露出來,這一瞬間可說是全詞的精髓,詞人竟有如此本領,把這一瞬間化為筆痕墨影。
人們都在盡情的狂歡,陶醉在熱鬧場中,可是那個人卻在熱鬧圈外,獨自站在燈火闌珊處,充分顯示了那個人的與眾不同和孤芳自賞。
◎「眾裡尋她千百度極寫尋覓之苦,而驀然二字則寫出了發現意中人後的喜出望外的心情。
這首詞先用大量筆墨渲染了元夕的熱鬧景象,最後突然把筆鋒一轉,以冷清作結,形成了鮮明強烈的對比。這種對比,不僅造成了境界上的強烈反差,深化了全詞的意境,而且很好地起到了加強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讀到這裡,讀者才恍然大悟:原來前文費了那麼多筆墨,上闋的燈、月、煙火、笙笛、社舞、交織成的元夕歡騰,與下闋惹人眼花撩亂的一隊隊的麗人仕女,原來是爲了篇末結句進行鋪墊,所有的景物僅僅是爲了一個人而設。因為有那個人」讓一切都有了意義,倘若沒有這個人,那一切將變得沒有意義。就是詞人用筆之妙,行文之奇,令人拍案叫絕。
◎詞的上闕極力渲染元宵節的繁華熱鬧景象,與下闕所寫寄身燈火欄珊處「那個人」的寂寥形成強烈的對比。
◎以賞燈仕女爭妍鬥麗與「那個人」作對比,顯示出「那個人」的孤高不群。
詞人假借對一位厭惡熱鬧、自甘寂寞的女子的尋求,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的高潔志向和情懷。

站在燈火闌珊處的那個人其實是作者對他自己的一種寫照,自我形象投射的人物,藉以暗示他不慕繁華、不隨波逐流,不趨炎附勢的孤高性格。辛棄疾像站在熱鬧氛圍之外的那個人一樣,給人一種清高不俗的感覺,表現甘於寂寞、不肯同流合污的高士之風。
根據歷史背景可知,辛棄疾常懷報國之心,曾多次上疏力主抗金,但都受到主和派壓抑,有志不得伸展,心中懷著惆悵之感,他寧願遺世獨立,也不願與那群偏安江左,苟且偷歡的人同流合污。所以梁啟超認為辛棄疾正是「自憐幽獨,傷心人別有懷抱」,此詞的寄意大概就是作者想要表達的心聲。
由熱鬧以至寥落無人,再至回首乍現。若無之前付出千百度的毅力恆心,豈會有驀然之驚喜讚嘆那種真正的喜悅只有尋覓千百度的人能體會,那個人的美也唯有千百度尋覓之人看見
王國維《人間詞話》曾舉此詞,以為人之成大事業者,必皆經歷三個境界,而稼軒此詞的境界為第三境界即最高境界。此特借詞喻事,與文學賞析並無交涉。

【賞析出處】
《讀古詩詞網》
青玉案元夕.賞析
青玉案元夕.鑑賞
(編按:文字已經過刪減改寫)
網址:

https://fanti.dugushici.com/ancient_proses/48337/prose_appreciations/7345
https://fanti.dugushici.com/ancient_proses/48337/prose_appreciations/2561

人影.png

月.jpg


附錄:王國維《人間詞話》人生三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為晏歐諸公所不許也。


延伸閱讀:

人生成材之路----王國維《人間詞話》人生三境界(原文+翻譯解析)

【文章出處】
《人間詞話》
第二十六則
作者:王國維

【作者簡介】
王國維(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字靜安,晚號觀堂,諡忠愨。浙江杭州府海寧人,國學大師。王國維與梁啟超、陳寅恪、和趙元任號稱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四大導師」。中國新學術的開拓者,精通英文、德文、日文,連接中西美學的大家,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金石學、甲骨文、考古學等領域成就卓著,又為研究甲骨文的「甲骨四堂」之一,在研究宋元戲曲史時獨樹一幟,成為用西方文學原理批評中國舊文學的第一人,陳寅恪認為王國維的學術成就「幾若無涯岸之可望、轍跡之可尋」。



想像示意圖
睡.png


附錄:描寫元宵節詩詞名作

唐.蘇道味〈正月十五夜〉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
游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唐.崔液〈上元夜〉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
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宋.歐陽脩〈生查子.元夕〉(編按:作者一說朱淑真)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宋.蘇軾〈蝶戀花.密州上元〉

燈火錢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
帳底吹笙香吐麝,更無一點塵隨馬。
寂寞山城人老也!擊鼓吹簫,卻入農桑社。
火冷燈稀霜露下,昏昏雪意雲垂野。


宋.李清照〈永遇樂〉

落日熔金,暮雲合璧,人在何處?
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
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
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瑕,記得偏重三五。
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
如今憔悴,雲鬟雪鬢,怕見夜間出去。

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宋.姜夔鷓鴣天.元夕有所夢

肥水東流無盡期。當初不合種相思。
夢中未比丹青見,暗裡忽驚山鳥啼。
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
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


宋.朱淑真〈元夜〉

火樹銀花觸目紅,揭天鼓吹鬧春風。
新歡入手愁忙裡,舊事驚心憶夢中。
但願暫成人繾綣,不妨常任月朦朧。
賞燈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會同。


元.佚名〈折桂令〉

愛元宵三五風光,月色嬋娟,燈火輝煌。
月滿冰輪,燈燒陸海,人踏春陽。
三美事方堪勝賞,四無情可恨難長。

怕的是燈暗光芒,人靜荒涼,角品南樓,月下西廂。

明.唐寅〈元宵〉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清.納蘭性德〈台城路.上元〉

闌珊火樹魚龍舞,望中寶釵樓遠。
靺鞨餘紅,琉璃剰碧,待囑花歸緩緩。
寒輕漏淺。
正乍斂煙霏,隕星如箭。
舊事驚心,一雙蓮影藕絲斷。
莫恨流年逝水,恨銷殘蝶粉,韶光忒賤。
細語吹香,暗塵籠鬢,都逐曉風零亂。
闌干敲遍。

問簾底纖纖,甚時重見。
不解相思,月華今夜滿。


燈籠.png

花燈.jpg
想像示意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