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解
本詩作者為晚唐唯美詩派代表詩人李商隱,體裁為仄起式七言絕句,首句入韻,韻腳為:期、池、時(平聲支韻),內容則屬於抒情詩。
夜雨寄北,「北」,巴山之北,此指長安。一題作夜雨寄內。「寄內」,即指寄給妻子之意。作者客居在外,因巴山夜雨,觸發夫妻分隔兩地的思念之情。本詩特色以問答成詩。時空橫跨過去、現在、未來,虛實相生,情景交融,具有回環往復的美感。
作者生平
(一)字號由來
商隱→是「商山隱士」的意思,來自「商山四皓」的典故。
義山→是指隱居而能行義。
玉谿生→「玉谿」據說是李商隱青年時代曾在附近修習道術。
樊南生→李商隱又號「樊南生」,「樊南」指長安城南的樊川。唐代官僚士大夫喜歡在這一帶購置別墅,遊憩宴樂。
(二)家世寒微
李商隱家世寒微,十歲喪父,奉喪侍母歸鄭州故鄉。生活靠親戚接濟。身為家中長子,少年時期曾「傭書販舂」,即為別人抄書掙錢,貼補家用。但因家境清寒,沒有顯貴援引提攜,在當時風氣下,極難出頭(編按:對照韓愈師說唐代社會風氣)。
(三)貴人賞識
地方藩鎮河陽節度使令狐楚是第一個賞識李商隱才華的人,令狐楚見其文,驚為奇才,他將李商隱收歸門下,又保奏他任官,置帳下為幕僚,並讓兒子與他交遊,資助他上京博取功名。因令狐楚極口稱譽,使李商隱26歲順利得中進士。不幸就在這一年令狐楚去世,李商隱也自此失去庇蔭。
(四)黨爭排擠
李商隱應涇原節度使王茂元之聘擔任其幕僚。王茂元對李商隱才華非常欣賞,將女兒嫁給他。但這樁婚姻卻將他捲入牛李黨爭的政治漩渦中。牛李黨爭是進士與世族的鬥爭。牛黨以牛僧孺為首,多是進士出身,主張對藩鎮用兵;李黨則以李德裕為首,主要是世族官僚,反對向藩鎮用兵。李商隱的尷尬處境在於:王茂元與李德裕交好,被視為李黨成員;而令狐楚父子屬於牛黨,因此他的行為被簡單化解讀為對剛去世恩主的背叛,李商隱也為此付出代價。原本唐代取得進士資格後,還需再通過吏部考試,才能授予官職,李商隱參加授官考試,結果在複審就被除名,之後李商隱捲入黨爭,夾處兩方之間,受到排擠而難以自處,遂流落到各地擔任節度使的書記,仕途屢不得志,甚至想出家為僧。卒年47歲。
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玉谿生詩集箋注》
原作者:李商隱
段落賞析
君(妳)問歸期未有期
譯文:
妳問我什麼時候要回來?我還沒有確定回來的日子。
◎首句以「君問」起筆,似乎要拉近與妻子的距離。
◎本句一問一答,「君問歸期」是妻子問丈夫何時歸來,「未有期」是丈夫回答歸期不能確定,不敢給妻子一個承諾。
◎本句分析:
時間:【過去】(追述示現)
空間:【他方】(當初在家鄉準備離別時)
虛實:【虛】(回憶過去,非眼前實景)
苦樂:【苦】(即將離別,情感自然是苦)
情景:【情】(對話離別依依)
巴山夜雨漲秋池
譯文:
秋天巴山的夜晚下一場雨,池塘的水都漲滿了。
◎描寫夜雨漲滿秋池的景象,秋雨的滂沱和秋池滿漲的淒苦形象,更能烘托詩人客居異鄉,心中的孤獨與思念。
◎本句分析:
時間:【現在】(視覺摹寫,非示現)
空間:【此地】(作者此刻旅居異鄉)
虛實:【實】(眼前實際所見)
苦樂:【苦】(秋夜苦雨漲滿池水,夫妻分隔異地,自然是苦)
情景:【景】(眼前所見一片秋夜苦雨漲滿池水,但有一說此景也寓含愁情)
何當共剪西窗燭
譯文:
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和妳一起坐在西窗剪燭聊天?
時間:【未來】(預言示現)
空間:【他方】(回到家鄉團聚)
虛實:【虛】(想像未來,非眼前實景)
苦樂:【樂中有苦】(團聚畫面雖樂,但對照眼前之苦)
情景:【情中有景】(提問對話中有團聚溫馨畫面)
卻(再)話巴山夜雨時
譯文:
再和妳聊起今晚巴山下雨的情景。
時間:【未來中有現在】(預言示現)
空間:【他方中有此地】(回到家鄉團聚時,談起此地情景)
虛實:【虛中有實】(想像未來,想像中回憶起眼前實景)
苦樂:【樂中有苦】(團聚畫面雖樂,但對照眼前之苦)
情景:【情中有景】(提問對話中有團聚溫馨畫面,也有眼前苦雨愁景)
問題討論
◎問題一:本詩詩旨在抒發對何人的思念?對何事的期待?它是一首「閨怨詩」嗎?
參考答案:
(1)【思念遠方家鄉的妻子】
(2)【期待夫妻團聚】
(3)【不是閨怨詩】(因為本詩描寫丈夫思念妻子,而非描寫妻子思念丈夫)
◎問題二:本詩超越時空,結構奇特。請簡述本詩每句的時空設計。
參考答案:
第一句:【時間為過去;空間為他方】
第二句:【時間為現在;空間為此地】
第三句:【時間為未來;空間為他方】
第四句:【時間為未來中有現在;空間為他方中有此地】
◎問題三:本詩哪幾句藉景抒情,透過具體景象以抒發抽象情感?
參考答案:
【第二句】:景(眼前所見一片秋夜苦雨漲滿池水,但有一說此景也寓含愁情)
【第三句】:情中有景(提問對話中有團聚溫馨畫面)
【第四句】:情中有景(提問對話中有團聚溫馨畫面,也有眼前苦雨愁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