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解
本章是孟子自表憂世心切,並顯出樂天知命之誠。
本文記於孟子周遊天下離開齊國之時。而喜怒哀樂容易形於色,弟子充虞見其孟子有憂戚之色,故舉孔子語「不怨天,不尤人」以寬師心。然孟子所憂者,非憂己之祿位得失,而是憂天下百姓之不得清平。孟子認為按過去歷史發展規律,每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德業文章開一代之風氣,革故鼎新、與民更始之賢出;然自周迄孟子已逾七百餘年,其數已過,考其時,也當窮極而變之際。今正當亂極須治之時,孟子自認正當其時,要平治天下的「捨我其誰」。孟子浩然之氣,由此話表露無遺,如此自負之頂天立地的豪語,雖距今二千年,其當仁不讓之氣魄,仍令後人感懷不已!
「彼一時也,此一時也」出處見此。日前言不怨不尤,是道其常,時為修身講學之時;今日去齊,是當其變,時為大道將廢之時;時有不同,未可一概而論。
孟子的不快樂,來自他平治天下、救濟蒼生的希望落空。他對齊宣王期盼至為殷切,但齊宣王卻無心推行仁政。故孟子之不悅,是「憂以天下」的「憂」,並非單純為個人際遇得失而有情緒上的不悅。
原文無標題,標題為編者所加。
配合課程:岳陽樓記(遷客騷人之悲;古仁人之憂)
孟子 捨我其誰
孟子去齊,充虞路問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聞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曰:「彼一時,此一時也。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由周而來,七百有餘歲矣,以其數,則過矣;以其時考之,則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吾何為不豫哉?」
【文章出處】
《孟子》
〈公孫丑下〉
原作者:孟軻
註釋翻譯
孟子去(離開)齊,充虞(孟子弟子)路問(路上發問)曰:「夫子若有不豫(愉悅)色然。前日虞聞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責怪)人。』」(編按:「不怨天,不尤人」原文出自《論語.憲問》)
譯文:
孟子動身離開齊國,充虞在路上問孟子說:「夫子看起來好像有點不高興的樣子。以前我聽夫子說過:『君子遭遇到困難不怨恨上天,也不歸罪於人。』現在為什麼想不開呢?」
曰:「彼一時(指前日充虞聞孟子所說「君子不怨天,不尤人」之時,是平日之論),此一時(指孟子去齊之時,為不得行其道之時,是憂憫時政之心)也。
譯文:
孟子說:「那時候是一種情形,現在又是一種情形。
五百年必有王者 (行王道者。王道,王者的正道)興(興起。自堯、舜至湯,自湯至文、武,皆五百餘年而有聖人出),其間必有名世者(其人德業聞望,有名於當世,能輔佐聖王的人)。
譯文:
由歷史看來,每隔五百年,一定有個聖王興起,這中間也一定有能名傳當世、輔佐聖王的賢人來加以輔佐。
由周而來,七百有餘歲矣,以其數(年數,指五百年之期),則過矣;以其時(時勢,指亂極思治、可有為之期)考之,則可矣。
譯文:
自周朝開國以來,已經有七百多年了;以年數算來,早已超過了;以時勢察看,也該有聖賢興起,拯救萬民了。
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捨)我其誰也?吾何為不豫(愉悅)哉?」
譯文:
(可是還沒有看見,)那麼,大概是上天還不要讓天下太平啊!如果想要使天下太平,在這個時代,除了我,還有哪個人能擔任這救世安民的事業呢?我既明白到這完全是天意使然,我還有什麼不高興的呢?」
上圖:孟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