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料.png


作文教學:首段伏筆、少行多段、前後呼應

這裡老師先提出三個寫作文的要點:首段伏筆、少行多段、前後呼應

首段伏筆」的意思是,在文章的第一段先預埋伏筆,這個伏筆是一個「意象」(簡單說,生活中的某個具體事物,它是一個名詞),這個意象必須要和題目有一種關聯,可以說明文中某一種道理,但在第一段只要稍作形容,點到為止,不要預先說破它與題目的關聯。「意象」如果能設計的很特別,想到使用別人沒用過的生活意象,文章已經成功了一大半。

少行多段」的意思是,寧可寫很多段但每一段的行數(篇幅)不要太多太長太滿。早期所謂「起承轉合」四段的寫法,每一段內容都很多,寫的人有塞滿稿紙的壓力,閱讀的評審同樣也有壓力,甚至找不到重點在哪裡。但每段一旦變短,段落寫多寫少就有了彈性(有時間就寫更多段,時間不夠就少寫),而且可以把思維的轉折區隔清楚。

前後呼應」的意思是,文章到了要結束的最後一段,要把首段預埋的那個「意象」再提一次,造成環環相扣的呼應效果,同時要記得的是,這個再次出現的「意象」,一定要產生一種「改變(變化)」,比如:首段的意象是「蛹」,尾段的再度出現的意象就可以是「破蛹而出的彩蝶」、首段的意象是「船」,尾段的再度出現的意象就可以是「帆」(「揚帆啟航、走向大海」)。

以下,為配合課文鄭用錫「勸和論」的作文題目「論合作」,老師先示範一篇作文範例,大家可以參考上面三個寫作要點在文中的運用:

談合作


一根線,在這個世界是最微不足道的。
→【第一段寫入一個名詞(稱為「意象」),這個名詞要和題目或內容有某種關聯性,可發揮自己聯想力,沒限制,但最好是生活中具體常見的事物,比較容易喚起讀者類似的感受】

一根線,也許一扯就斷了,可是許許多多的線,如果能有組織、有系統地組合在一起,那就是難以扯斷的布匹,甚至可以創造出珍貴的衣物。
→【善用「譬喻」,可以把第一段做為伏筆、線索的意象,加以譬喻、說明】

線,用它的不同際遇,告訴世人一個道理,那就是──合作的重要。
→【一段不要太長,稿紙最好每段二到三行,句子越長越有壓力,段落越大也越有壓力。除非刻意寫短句或一二句的短段落,但那一定是吸引目光的焦點、亮點】

人,無法獨自生活,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小至個人,大至團體、社會,都需要靠合作才能齊心齊力,克服種種挑戰。
→【這裡其實是在講「為什麼要合作」,善用「為什麼」,說明自己思考出這個結論的理由】

也許有人會說,社會的本質是競爭,人性的心理源於自私。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似乎是社會上許多人的人生信條。
→【正面說完,就換反面說】

可是,如果競爭沒有均等的機會,如果自私絲毫不加以限制,這個社會終將走向於弱肉強食的叢林,以拳頭、武力、生理條件上的實力來解決一切,最後必然走向分崩離析、互相毀滅。
→【語氣轉折(可是)、論述方向改變,就換一段】

為什麼?因為所有靠武力得到的成功果實,同樣也會被別人、或者實力更強的給奪去。憑武力得到的,也因為武力而失去,而沒有人不會衰老,沒人能保障自己的拳頭可以永遠硬到永遠。
→【善用「為什麼」,說明自己思考出這個結論的理由】

因此,「原君」雖然認同人本自私,但他也認為需要有人捨私為公;荀子認為人性本惡,他也在「勸學」裡主張人要學習。
→【引用學過的課文(此處引用原君、勸學),向評審暗示自己上課很認真學習】

清代發生在台灣的械鬥,閩客漳泉互相殘殺,這是為了奪取資源、爭取生存的競爭,但最後爭到的,不是永遠的幸福,爭來的只有讓自己成為路邊一座又一座有應公廟的香爐;雙方爭到最後,誰也沒有成為最後的贏家,輸的卻是所有台灣人。

各省移民,大家都同是天涯淪落人,在原本故鄉活不下去,既然千辛萬苦度過黑水溝,六死三留一回頭,大家有幸活著上岸,就是一家人,出門在外哪有隔夜仇,鄭用錫在「勸和論」反覆叮嚀大家,不管來自福建、廣東,還是泉州、漳州,應該要用新住地意識,取代原來的省籍原鄉意識,用合作代替對抗,用團結化解械鬥。

→【引用學過的課文,向評審暗示自己上課很認真學習】

只有合作,才能人人爭取到更多利益;如果互相對抗,只會彼此抵銷各自的努力。
→【善用正反對比】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劉邦能成就統一天下的大業,就是他能廣納人才,他的身邊組合而成的是一批合作無間的團隊;反觀項羽,空有一身武力,內部卻分崩離析,彼此不合,難怪最後兵敗垓下,自刎身亡。
→【引用學過的課文,向評審暗示自己上課很認真學習。善後正反對比】

人原本是一種動物,有他殘忍野性的一面。

但人也不只是動物,他的軀殼裡裝著理性與良知的靈魂。

→【語氣轉折(但)、論述方向改變,就換一段】

從動物的一面來看,物競天擇是唯一,萬物也好、同類也罷,競爭就是一切,拳頭就是王道。

可是從人性的一面來看,人類有高貴善良的一面,才能同情弱者,捍衛公義,守護價值,他可以為了陌生人伸出援手,可以為了素昧平生的人捐出一腔熱血,可以為一個所堅信的理念而犧牲生命。

→【語氣轉折(可是)、論述方向改變,就換一段】

競爭固然重要,但是奮鬥同樣重要,競爭是人脫離不了的生物宿命,但奮鬥才是一個人邁向成熟、成長的契機。動物不會成熟,但是,人有改變可能,可以從幼稚變得成熟。
→【通常在語氣轉折、論述方向改變,才能看出一個人思考的深度,能不能從不同角度想問題】

歷史告訴我們,人類的發展,不應該只是生物上物競天擇的鬥爭史,它同時也是所有的人共同追求共美好生活的奮鬥史。
→【通常在語氣轉折、論述方向改變(不應只是......),才能看出一個人思考的深度,能不能從不同角度想問題】

一個人的奮鬥,只是努力、只是夢想。一群人凝聚在一起共同奮鬥,那叫做共同的目標和理想,它是幸福及美好將來的代名詞。

一根線再努力,只能拉自己拉更長,它終究還是一條線。無數的線縱橫交錯、匯聚組織在一起,那就可以織出一片美好的將來。

→【首段提出的意象(預先埋下的伏筆),在結尾再提出一次,但最好不要重複照抄(同中要有異,有所變化),這就是「前呼後應」,幾乎「前呼後應」是大部分好文章的常見要素】

【範例寫作及說明】
本站。


線軸.p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