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傳統燈籠上書寫的盂蘭盛會(圖片引自網路)
上圖:萬華龍山寺普渡懸掛蘭盆盛會(圖片引自網路)
配合課程:勸和論
咸豐三說到今(tann):艋舺龍山寺蘭盆勝會的械鬥記憶
民間信仰是民眾生活經世代累積而成的社會意識與觀念價值系統,也因此民間信仰反映出各地不同的生活文化,更保有許多這塊土地所曾經發生過的歷史,當真實發生過的事情成為人們追憶的歷史,人們則透過信仰來記錄歷史,藉由週期性的儀式和信仰經驗,招喚出特定的歷史記憶,於祭祀中流洩出世代傳承的記憶,展現出跨越時空、超越環境的信仰心靈。
漢人在臺灣的開發史有許多單身隻影者渡臺,天災人禍、疫病傳染、族群衝突,導致許多生命在這塊土地上消逝,人在經歷生離死別等創傷事件,強烈的不安、恐懼、焦慮使精神暴露出脆弱性,在文化價值觀與社會集體思想的支配下,人們對創傷事件的持續害怕其實交雜著對兇死的憂恐,交雜著對滯魄的畏懼,於是人們會尋求心靈的慰藉,信仰成為抒發壓力與宣洩情感的方式,承襲漢文化厲祭之故習、義塚之普設,將死於溝壑、無人認屍、屍骨暴露者為其掩埋建祠,並延請僧道超度。
上圖:艋舺龍山寺招魂幡(圖片引自網路)
上圖:台北艋舺龍山寺今日普渡及紙紮厝五泉廟,祭祀泉州五縣人士(晉江、南安、惠安、安溪、同安)(圖片引自網路)
五泉勇士今何在
漢人進入臺北盆地,以祖籍人群作為墾拓,進而形塑出臺北盆地多元的文化面貌,清代的艋舺是一處泉州人匯聚的港埠聚落,較早遷入艋舺的是泉州府的晉江、南安、惠安這三縣人士合稱為「三邑人」,又因為這三縣位在泉州地理位置的北邊,於是三邑人所組成的商業團體稱之為「頂郊」,而同樣居處於艋舺的泉州府同安縣人士,因為同安縣的地理位置鄰近廈門,因此同安人所組成的商業團體又稱為「廈郊」或「下郊」,隨著頂郊與下郊之間的摩擦日益嚴重,最終在清朝咸豐3年(1853)艋舺發生「頂下郊拚」分類械鬥,雙方衝突之激烈造成愈趨激烈的凶殘手段與愈趨擴大的衝突範圍,致使傷亡者無數,艋舺幾近化為焦土。
進士鄭用錫眼見械鬥是我群之間所產生的「釁起鬩牆」,寫下了〈勸和論〉企圖平緩械鬥的紛擾(延伸閱讀:開台進士的沉痛呼籲----鄭用錫:勸和論(原文+翻譯解析)),械鬥平息後,生養於艋舺這片土地的漢人對於「頂下郊拚」傷亡者的嗟嘆,對於孤魂滯魄的祭祀傳統,憐憫先亡之漂泊,三邑人在艋舺龍山寺慎重地啟建法會祭祀亡於分類械鬥、移民墾拓之亡魂,希望亡靈能仰仗佛力超昇淨土。
清代文人林豪於頂下郊拼結束後幾年來到艋舺龍山寺,看著艋舺龍山寺的中元盂蘭盆勝會有感而發寫下〈招魂曲有引〉:「君不見,龍山寺口白旛浮,香壇煙繞風颼颼,是日陰霾匝地氣悽慘,新鬼故鬼聲啁啾…皈依且禮空王座,空王座下眾生愁,汝曹任俠夫誰尤,何不荷戈去殺賊,死為忠義猶千秋。」(延伸閱讀:艋舺頂下郊拚的悲歌----林豪:招魂曲有引(原文+翻譯))感傷長嘆械鬥時的人命如絲似草菅。百年來艋舺龍山寺每年循例在中元時節啟建中元盂蘭盆勝會,法會具有緬懷先民之意義,隱含著艋舺的墾拓記憶,人們透過信仰來記錄歷史,信仰也同時反映出社會自我記憶的內在邏輯,藉由祭典喚起人們回首那段歷史事件,祭典成為一種社群文化認同的標誌,於每年農曆七月呼喚出三邑人的集體歷史記憶,顯現百年來傳承一代又一代對生命的悲憫與對生養土地的深切認同。
上圖:台北艋舺龍山寺今日普渡及紙紮厝五泉廟,祭祀泉州五縣人士(晉江、南安、惠安、安溪、同安)(圖片引自網路)
上圖:萬華龍山寺拜樹蘭花腳(圖片引自網路)
賑恤孤魂上天堂
今日艋舺龍山寺中元盂蘭盆勝會的舉辦時間為農曆七月十二至十五日,法會期間於農曆七月十三日午後進行「拜樹蘭花腳」,樹蘭花是植物名稱,相傳艋舺龍山寺旁曾種植有樹蘭花,舺龍山寺為頂郊的總部,在械鬥時亦以艋舺龍山寺作為戰時指揮中心,傷亡者所更換下的血衣就直接埋在寺旁的樹蘭花下,此後人們以寺旁的樹蘭花作為標的奠祭頂下郊拚戰亡之頂郊人士,人們藉由目睹樹蘭花追憶歷史,雖然今日艋舺龍山寺旁已無種植樹蘭花,但仍維持著「拜樹蘭花腳」的儀式。
農曆七月十四日上午進行「起[車藏]」儀式(編者註:[車藏],音ㄓㄨㄤˋ,正字為「旋」,出於道士科儀書本,有旋轉不停之意,民間常俗寫為「狀」。[車藏]是竹製長圓筒狀的法器,是儀式中用來超度亡者之物,共有三層分為上界、中界、下界,所運用的長圓筒形拔度法器。台灣民間有血[車藏]及水[車藏]兩種,轉[車藏]儀式民間俗稱為「牽[車藏]」,乃是透過[車藏]身之轉動,以接引亡靈),「[車藏]」是儀式使用的特殊文字,起[車藏]是一種牽引亡魂的解除儀式,會為難產孕婦等死於血難者舉辦起血[車藏],會為溺死者舉辦起水[車藏],藉由[車藏]的旋轉在宗教上轉化為救拔困在幽湖中的亡魂。艋舺龍山寺的起[車藏]除了是拔度亡魂,更有另一層歷史與信仰意義,後殿供奉的池頭夫人、朱夫人、大肚夫人,這三位女神職司守護婦女,據傳池頭夫人是真有其人,在清咸豐9年至10年(1859-1860)漳泉械鬥期間的農曆七月,身懷六甲的她在普度結束時一人來到艋舺龍山寺前的蓮花池畔休息,她發現漳州人欲襲擊艋舺,在呼喊示警時遭受殺害,因為死在池邊而被尊稱為「池頭夫人」。另外依據《艋舺龍山寺全志》紀載大肚夫人又稱「[車藏]腳媽」,民間信仰認為[車藏]腳媽牽引亡魂、看管血湖地獄,艋舺的婦女為祈求安產,家屬為祈求亡魂出血池,前往艋舺龍山寺祈福、參加法會,這一典故增添起[車藏]的歷史與信仰意義,流露出悲憫精神。
農曆七月十四日午後進行「拜五泉廟諸勇士」,五泉廟是祭祀清代泉州府晉江、南安、惠安、安溪、同安這五縣的械鬥犧牲者,以及羅漢腳這類的泉州籍孤魂,依據《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五泉廟曾是一座真實存在的祠廟,廟址是龍山寺街四十六番戶,日治時期的五泉廟為乞丐聚集的「頂寮」,據傳大正年間艋舺龍山寺於修建時拆除了五泉廟,並約定每年的中元盂蘭盆勝會要設置五泉廟紙厝,紙厝內安奉「五泉各姓諸勇士英靈」牌位,人們準備豐盛的供品加以祭拜慰靈。
清朝咸豐3年(1853)的「頂下郊拚」分類械鬥,人們懷抱著對傷亡者的無盡嗟嘆,經歷百年仍保存著十三日午後的「拜樹蘭花腳」、十四日中午的「拜五泉廟諸勇士」與「起[車藏]」奠祭祖籍械鬥罹難先民,這些與械鬥歷史有關的祭儀使得艋舺龍山寺中元盂蘭盆勝會不僅有著歷史意義,更具獨特性。
編輯按:「[車藏]」音為tsn̄g,或tsǹg,乃是為水難或意外血災而亡者,進行拔度超脫的重要科儀;民間信仰觀念中,非正常死亡者會在血池中受苦,因此此儀式象徵著救助亡者脫離水域或血池,免於苦難折磨,在民間信仰儀式中經常可見。
上圖:萬華龍山寺水[車藏]與血[車藏](圖片引自網路)
(圖片引自網路)
【文章出處】
《民俗亂彈》
〈咸豐三說到今(tann):艋舺龍山寺蘭盆勝會的械鬥記憶〉
2018-09-03
網址:
https://think.folklore.tw/posts/3705
作者:張靖委
【作者簡介】
張靖委,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碩士,研究領域為臺灣漢人聚落、臺灣民俗藝術、臺灣民間信仰文化。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