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桃花(圖片引自網路)
題解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選自《李太白全集》,題目另作〈春夜宴桃李園序〉。題目的春夜為時間,宴為事件,從弟為人,桃花園為地點,序為文體。從弟,年紀比自己小的伯叔之子,即堂弟,從,音ㄗㄨㄥˋ。春天的月夜,李白和堂弟們在桃花園中,賞景、暢敘、宴飲、賦詩,本文即是眾人所賦詩作的序文。
「序」,通「敘」,為文體的一種,用以說明著作的旨趣、內容或寫作經過;原本置於書後,如《史記.太史公自序》、《說文解字敘》等,都是如此。後代在序文之後又有「跋」,乃將「序」改置書前。序、跋的性質相似,後人合稱為「序跋體」。本文文體屬於「詩集序」。「詩集序」又名「宴集序」,起源於臨觴賦詩,原本為詩作序,屬於廣義的詩文序。但內容與一般詩序、書序略有不同,反而更接近於「記」,主要在描寫盛會之美及宴飲之樂,並抒發個人感懷,已脫離書序類、詩序類,其陳述著作旨趣之處反而不多,故獨立為一類。名篇有石崇〈金谷詩序〉、王羲之〈蘭亭集序〉及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本文是作者與堂弟們於春夜宴飲於桃花園,與會者賦詩合編為詩集,李白為詩集撰寫序文。全文雖感慨生命短暫,但流露出熱愛生命、及時行樂的積極思想。文章起首,先將天地的浩瀚、光陰的永恆,和生命的渺小、人生的短暫,加以對比,並引出為樂當及時的主張。接著將桃花園中的春夜美景,與熱鬧的天倫歡宴融合交織,把豪情逸興,揮灑得暢快淋漓。全文短短百餘字,以駢句為主,文字清麗,用典講究,文字的密度、情感的強度、意蘊的深度,皆讓人深深嘆服。
以下為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原文,原文後附各段翻譯解析,便於讀者閱讀參考。
配合課程:蘭亭集序
上圖:仇英.春夜宴桃李園圖(局部)(日本知恩院藏,圖片引自網路)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
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
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文章出處】
《古文觀止》
(轉引自《李太白全集》)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原作者:李白
(圖片引自網路)
註釋翻譯
(一)對比天地的永恆和生命的短暫,引出「及時行樂」的主題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旅舍。逆,迎。旅,旅客)也;光陰者,百代(即「百世」,指時間久遠。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諱而改用「代」字)之過客也。
譯文:
天地是萬物寄住的旅舍,光陰是百代馳騁的過客。
◎以天地的永恆、時間的流逝傳達生命的短促渺小。
◎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譬喻(略喻)修辭。
而浮生(虛浮不定的人生)若夢,為歡幾何(幾何,多少)?
譯文:
虛浮不定的人生,有如一場夢,歡樂的時光能有多少?
◎化用《莊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浮生若夢:譬喻(明喻)修辭。
◎為歡幾何:設問(激問)修辭。
古人秉(持,拿著)燭夜遊(秉燭夜遊,指生命短促,應及時行樂),良(確實)有以(原因、緣故)也。
譯文:
古人拿著燭火夜遊,實在有它的道理啊!
◎化用《古詩十九首》中〈生年不滿百〉:「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
◎說明人生虛浮如夢幻,更應把握當下。

(圖片引自網路)
(二)記宴,敘述芳園春夜宴飲之樂,包括美景、俊才、天倫樂事。
況(何況)陽春(暖和的春天)召(召喚、吸引)我以煙景(指春天繁花盛開,如煙似霧的朦朧美景),大塊(大塊,天地、大自然)假(提供、賜予)我以文章(文章,繽紛美麗的花紋,此借指春日美景風光)。
譯文:
何況溫暖的春天有如煙似霧的美景召喚我們,天地萬物又呈現錦繡般的景緻供我們欣賞。
會(聚會)桃李之芳園,序(通「敘」,歡敘、暢談、抒發)天倫(此指兄弟。因父子兄弟等親屬間的長幼次序天生,故稱天倫。倫,次序)之樂事。
譯文:
在桃花芬芳的庭園聚會,我們宴飲暢談,享受家人團聚時的歡樂。
(圖片引自網路)
(三)以古人自比,讚美諸弟高才,以美景、盛宴烘托高談、暢飲
群季(即「群弟」,此指堂弟們。季,古人以伯、仲、叔、季排行,故以最末的「季」代弟)俊秀,皆為惠連(指謝惠連,南朝宋詩人,謝靈運族弟,世稱「小謝」);
譯文:
諸位賢弟才華出眾,都像謝惠連一樣優秀;
◎群季俊秀,皆為惠連:譬喻(隱喻)修辭。
吾人(我自己)詠歌(作詩),獨(只)慚(感到慚愧)康樂(指謝靈運,南朝宋詩人,為東晉名將謝玄之孫,襲封康樂公,世稱「謝康樂」、「大謝」,又稱開創山水詩派)。
譯文:
而我吟詩賦篇,卻自認比不上謝靈運而感到慚愧。
◎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引用《南史.謝惠連傳》中的「每有篇章,對惠連輒得佳語」,讚美堂弟的才華有如謝惠連,自謙自己的才情卻遠不如謝靈運。
幽賞(幽雅的玩賞)未已(停止),高談(形容暢快而無拘束的談論)轉清(清雅吟詠)。
譯文:
眼前的美景還來不及盡情賞玩,我們的高談闊論便轉到清雅雋永的話題。
開(擺設)瓊(豐盛)筵(音ㄧㄢˊ,宴席)以(且)坐花(在花間列坐),飛(飛快的傳遞,形容人們酣飲盡歡的情景)羽觴(羽觴,橢圓形,狀如鳥雀,兩側有耳如羽翼。觴,音ㄕㄤ,酒杯)而醉月。
譯文:
擺開豐盛的宴席,大家圍坐在花叢中,頻頻舉杯勸酒,開懷暢飲,一起酣醉在美麗的月色裡。
◎以「飛」字點出眾人盡興的狂歡痛飲。
(四)酣飲之後的曠放,督促與會者賦詩詠懷,賦詩不成罰喝三杯酒。
不有佳詠,何伸(抒發)雅懷?
譯文:
此情此景要是寫不出好作品,怎能抒發高雅的情懷?
◎不有佳詠,何伸雅懷:設問(激問)修辭。
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依照金谷園規定的罰酒杯數。金谷,晉石崇所建的庭園。石崇常賦詩宴飲於園中,凡賦詩不成者,便要罰酒三杯。語出石崇〈金谷詩序〉。數,音ㄕㄨˋ)。
譯文:
誰如果作詩不成,那就依照金谷園(金谷園,為晉代石崇所建名園,他曾規定在金谷園宴飲,要當場作詩,作不成的,罰酒三斗)所訂的規矩罰酒三斗。

上圖:仇英.春夜宴桃李園圖(局部)(日本知恩院藏,圖片引自網路)
附錄:石崇.金谷詩序
余以元康六年,從太僕卿出為使,持節監青、徐諸軍事、征虜將軍。有別廬在河南縣界金谷澗中,去城十里,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眾果、竹柏、藥草之屬。金田十頃,羊二百口,雞豬鵝鴨之類,莫不畢備。又有水碓、魚池、土窟,其為娛目歡心之物備矣。時征西大將軍祭酒王詡當還長安,余與眾賢共送往澗中。晝夜遊宴,屢遷其坐。或登高臨下,或列坐水濱,時琴瑟笙竹,合載車中,道路並作。及住,令與鼓吹遞奏,遂各賦詩,以敘中懷。或不能者,罰酒三斗。感性命之不永,懼凋落之無期。故具列時人官號、姓名、年紀,又寫詩著後。後之好事者,其覽之哉!」
延伸閱讀:
蘭亭集序的姊妹篇----石崇:金谷詩序(原文+翻譯)

上圖:華喦.金谷園圖(局部)(上海博物館藏)
賞析
這篇文章,在短短的篇幅中蘊藏豐富的情味,並且有值得咀嚼的人生哲理。本文開頭,先交代春夜歡聚的緣起,接著描寫桃花園中的美景、天倫暢敘的歡樂、宴飲賦詩的豪邁,精簡數筆,氣韻煥發,一字一句,耐人推敲。欣賞本文宜掌握下列要點︰
一、氣勢縱橫,情境典雅。作者在文章起首,先把讀者帶進遼闊的天地之中,來到永恆面前,並且立即提醒你:人生如寄,時光匆促,百代如過客。如此,運用映襯對比,呈現縱橫的氣勢,給人強烈的震撼。總之,李白一方面給人一個無盡廣闊的視野,供你馳騁想像,一方面給你一個棒喝:在無限的時空之中,人是有限的存在,那麼「浮生若夢,為歡幾何」便是深沉的喟嘆,「秉燭夜遊」的主張便是理所當然。藉一組精巧的排比句、一個反詰、一個典故,引出為樂及時的主題,辭采、情感、立意皆令人回味不盡。
二、良辰美景,賞心樂事。陽春烟景、大塊文章,這場夜宴,有春天、月夜、美景,有天倫歡聚、群季俊秀、幽賞高談、瓊筵坐花、暢飲賦詩,正因為有良辰美景,所以有享不盡的賞心樂事。李白以古人作比,既是與諸從弟歡聚賦詩,所謂「皆為惠連」、「獨慚康樂」一方面表示了對堂弟們的推崇,一方面也適度展現了謙沖的兄長風範,如此措辭,十分巧妙。而「罰依金谷酒數」,則將李白昂揚煥發的人生豪情,以及浪漫曠達的精神風貌,揮灑得淋漓盡致,並將這場聚會的熱鬧暢快,烘托得無比濃郁。李白以精鍊的詩化遣辭,獨到的藝術手法,將景與情相生相融,敘事、寫景、抒感,各得其宜。
三、駢儷成文,辭采繽紛。本文不過短短一一九字,以駢句為主,對偶工整、音韻鏗鏘,既有駢文的風格,卻又能超越形式的拘限,並擺脫一般駢文的華靡浮誇,呈現清朗灑脫的風格。然而也因為辭藻華麗講究,以及運用秉燭夜遊、大小謝、金谷酒數等典故,使這篇文章始終洋溢著典雅高貴的風情,並顯得十分浪漫。
本文既有「詩」的精鍊,又有「文」的從容,還有雋永的生命哲理,內涵極為豐富。李白對生命的感懷,對自然的熱愛,對親人的情誼,都能給讀者深刻的啟示。

上圖:李白(圖片引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