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照.jpg

每個人都有一本札記,記那些感動與心裡燃起的烈焰……

Readmoo 與群星文化共同在紀州庵舉辦的「經典也青春第五講」暨「犢講座36」的講座,於七月二十五日的週六晚間響起了開場鑼聲。這次的講座以「閱讀的一生,一生的閱讀」為題,由資深出版人陳蕙慧主持,邀請作家楊照談談新書《烈焰:閱讀札記 I 》提到的閱讀與音樂體驗,知名樂評人馬世芳也在場一起分享自己人生的閱讀與藝術體驗。

把青春的那本書,打開重讀

一向給人講究條理與邏輯,以理性形象著稱的楊照,這次在新書打破了自己長期以來追求的系統化與結構,希望能表現出一個感性的自我。楊照提到,自己從十六歲起就投身校刊編輯工作,三十多年的編輯人生涯,對邏輯、秩序的敏銳與養成,讓他在寫作時經常預想讀者的反應,限制了自然、不刻意的書寫情感。


「出一本很散的書,是我二○○二年寫《聯合報》『故事與新聞』專欄時就想做的事。」原來楊照在十幾年之前開始寫專欄時,對之後的出書就有一個構想,他希望書內的文章可以用『碎片』方式呈現。二○○八年,他先交了數百頁的文稿給陳蕙慧,結果陳蕙慧依照編輯的慣性,井然有序地將數年來四百多篇的專欄文章,編成《理性的人》兩本大書。

那次,楊照雖然沒有達成願望,卻從未忘卻出版隨筆的想法。這次,他決定打散書稿次序,去掉篇目名稱,直接用數字1.2.3的方式呈現。這樣一來,數字只是單純的編排,與時間先後、邏輯順序無關,對楊照而言,他找回了誠實面對創作的過程和方式。或許從讀者的角度來看,寫札記的楊照似乎不再說理清晰,卻是充滿著詩意與感性。

札記,難以忘懷的時代氣味

札記的另一個名稱叫做手記,還有個名字叫劄,」楊照表示,自己在學生時代,書包裡隨時放有白報紙跟稿紙,長久下來養成了隨手書寫想法的習慣。一頁頁的筆記寫滿了不盡現實的話語,也刻記下了「時代的氣味」。馬世芳也認為確實每一個文藝青年,都會擁有屬於自己的記事簿。重寫札記,等於是重拾少年幻夢的路徑,「深刻感動過我,或感動過我們這一代的,是德國詩人里爾克的《馬爾他手記》。」楊照說。


主持人陳蕙慧回想起自己的青春歲月,啟蒙書應當是《卡繆札記》,也就是知名文學作品《異鄉人》的作者,「這本書就像我青春時代靈魂的鎮定劑。

馬世芳的啟蒙書則是當年知名攝影家張照堂七○年代主編的週曆記事本系列,張照堂以荒涼和荒謬的影像方式,呈現一九六○年代的存在與虛無,對當時的少年馬世芳來說,心靈確實感到了極大的震撼。馬世芳解釋,當時他還是小學生,《搖滾筆記》是馬世芳的母親使用的筆記書,母親僅僅將筆記書當作電話號碼等生活的隨筆紀錄,但在他眼中卻有著令人懷念的歲月軌跡,是一回想起來就會燃起熊熊烈焰的「記憶的廢墟」。

「讀不懂的書」帶來的深度閱讀

《烈焰》一書表面是楊照十幾年的閱讀觀察筆記,但每篇札記都蘊含著作者多年在文字中提煉與掇拾的吉光片羽,「讀的時候好像在挑石頭過河,這個石頭踩到下一顆石頭,下一顆石頭再跳到下一顆石頭,不知會跳到哪裡去」。馬世芳表達他的閱讀心得,翻開《烈焰》的讀者,不需要遵循從前讀到後的閱讀習慣,可以跳躍翻看,就像是聽一張 Jazz 的即興 CD,整片看似沒有秩序,但從每首曲子卻能找到一個共性節奏。


在《烈焰》這本作品裡,有很多靈感是來源於楊照重新回頭審視他當年不求甚解的地方。「我們老是想要把書看懂,教育體制讓我們潛意識選了自己可能看得懂的東西,但真正值得讀的書,卻是你一開始讀不懂的書。」楊照解釋,人們會透過閱讀用來說服自己的自大,跟面對內在不懂的真實恐慌。碰到不懂的事是自己的責任,努力把它弄懂,它就變成你自己的。」弄假成真,裝做自己懂得不理解的事物,某天居然真的就會懂了。

人對閱讀的理解,也取決於人生的境遇與歷練,遇到了,才能進一步與書中的世界發生感應。

楊照說,他在建中擔任校刊社社長時,有天與老友唐諾兩人的詩作被訓導處退稿,他抱著稿子從訓導室走回校刊室時,腦中突然跳出多年前閱讀赫塞《徬徨少年時》的一句話:「我不過只想要過我自己想要的生活,為何如此艱難?」他登時從原本僅是閱讀掠影的片言隻字中,深刻感受到跨越時空與國籍的情感。閱讀確實能夠給人帶來無法預期的 rewards(回饋)與驚奇。

好奇心讓生活常保新鮮

講座逐漸接近尾聲時,陳蕙慧好奇地詢問馬世芳,既然人生不同階段都會產生各式各樣的啟發,在何等情況下人會想再度檢視以往的所思所聞?


馬世芳說,年齡漸增,生活條件改變,生理機能退化,對於年輕時代反而容易追懷。讀者應在平時就得多多吸收新知,塵封在腦海裡的記憶貌似被收藏,但「在對的時候碰到,就能受用一輩子」。馬世芳延伸楊照「不懂要努力弄懂」的說法,認為在閱讀的過程,東西看得多了,終將內化成自身對事物的價值觀與分辨能力,更重要的是對有趣新奇的事,要保持一定的好奇心。

有的東西我們本來就懂的,就只能在原來的生活圈打轉,如果我們可以讓自己有更多的收穫、生活也會更加好玩。」就好像每天都吃一樣的飯菜,當然能填飽肚子,卻不會帶來什麼驚喜。「如果讓自己的筷子伸出去吃點別的,有時候可能會辣到、嗆到、臭到,但是相對也會有很多驚喜。」

末了,馬世芳再度呼應楊照在書中所說的:閱讀成了最重要的「陌生」來源,也提供了我們真正的新鮮。

分享才是寫作的動力來源

接近講座結束的時間,楊照最後提到,現今的時代資訊太容易獲取,人們的理解反而變得更淺薄,在資訊不流通的時代,每一次的文學體驗似乎更值得人珍惜。音樂也是一樣,馬世芳也提到早年沒有 MV ( Music Video 要到一九八○年代問世),歌詞還是唱片公司另外附的,單是一個封套,就可以決定購買者的意願與想像。無論是書還是音樂,都是當代人在歲月裡留下的刻痕。


對楊照跟馬世芳而言,他們記錄自我生命的片刻,可以被同時代的人理解,也可以被後世人重新品味。以往的作者投注在作品中的靈感,讓青春時期的自己得到啟蒙。現在他們也願意分享他們的閱讀靈光給更多人,希望自己那一點點觸動的星火,或許有可能化作某個人的生命烈焰。儘管不是現在可以領悟的,也沒有關係,靈感是可以等待的。

馬世芳.JPG


【文章出處】
《閱讀最前線

【犢講座36+經典也青春第五講】楊照×馬世芳:每個人都有一本札記,記那些感動與心裡燃起的烈焰……〉
2015-08-06
網址:
https://news.readmoo.com/2015/08/06/flame-2/
對談人/楊牧、馬世芳
文/READMOO編輯團隊
【對談人簡介】
楊照,本名李明駿(1963年4月5日-),台北市立建國中學、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曾獲聯合報文學獎、賴和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吳三連文學獎、洪醒夫年度小說獎、吳魯芹散文獎等多項大獎,作品多次選入中國時報、聯合報年度開卷好書。經歷豐富,曾任大學講師,民進黨黨工、媒體節目主持人、新新聞週刊總主筆、副社長,研究專長為社會人類學。名作家、文學評論家和政論家,作品體裁多元,包括小說、散文、文學評論、翻譯、劇本、傳統經典選讀、現代經典選讀、期刊論文等。外祖父為二二八事件受難者許錫謙。
馬世芳(1971年6月11日-),台灣作家、廣播人、音樂評論家,長居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系畢業。現任Alian電台節目主持人。父親是作家亮軒(本名馬國光),母親是台灣校園民歌的重要推手資深廣播人陶曉清。馬世芳高中畢業即開始在中廣青春網擔任電台來賓,介紹經典搖滾樂。就讀期間,曾與友人合編《台大人文報》以及《1975-1993台灣流行音樂百張最佳專輯》二書。主持節目曾獲廣播金鐘獎「最佳流行音樂節目獎」、「最佳流行音樂節目主持人獎」。散文輯《地下鄉愁藍調》獲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最佳書獎」、提名金鼎獎「最佳文學語文類圖書獎」、並入選台北國際書展 "Books from Taiwan 2008"。散文輯《耳朵借我》獲中國時報2014「開卷好書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