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無款人物畫冊頁.png
想像示意圖:歷代畫幅集冊.無款人物(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圖片引自網路)
故宮無款人物畫冊頁.png
想像示意圖:歷代畫幅集冊.無款人物(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圖片引自網路)


題解

〈張益州畫像記〉是一篇古文,收入《古文觀止》中,作者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蘇軾、蘇轍父親的蘇洵(老蘇)。張益州,指張方平,北宋南京(今河南商丘)人,號樂全居士,官至參知政事,張方平時為益州(今四川成都)知州。文中記述蜀人在成都淨眾寺內掛設張方平畫像得經過和原因。全文先記事,後議論,文末以詩作結,以多種手法塑造了一個寬政愛民的官吏形象。

全文記事重在寫蜀地將亂的嚴重局勢,以及處理這種局勢之難度,襯托張公此行責任之重大,並以「至之日,歸屯軍,撤守備即解除蜀地變局的簡略表述,突出張公舉重若輕、臨危沉著的非凡才幹,並提及「畫像」之事以點題。議論則採取作者與眾人對話形式,一借分析張公處理蜀地局勢的高明與不易,提出治民之道,讚揚張公「愛蜀人之深,待蜀人之厚」;二論張公不必有像,亦不可無像,欲予先奪,道出「像亦不為無助」,有曲折之妙。最後以數語引起以詩頌揚之意,詩為四言,雖有溢美之辭,但古雅而有餘韻。

綜觀全文可發現,蘇洵對張方平的讚揚,側重於四個方面:首先是臨危不亂的從容氣度,抵達蜀地之後張方平舉重若輕,讓百姓生活秩序與沒有不同,控制局勢不讓事端繼續擴大,若無其事化解原本無中生有的緊張態勢。其次,「未亂」與「既亂」都容易判斷,只有介於二者之間的「將亂」不易判斷,張方平判斷蜀地屬於「將亂」,並技巧性採取以靜制動的策略,由此可見其思考判斷與膽識。第三,張方平在蜀地局勢穩定後,表現高度謙沖自牧,不驕矜也不爭功,足為人臣之法式。最後,張方平提出「民無常性,惟上所待」的正確態度,顯示父母官對百姓的一份尊重,表現其以道德教化百姓為己任的胸懷。

張方平曾將蘇洵推薦給歐陽脩,對蘇洵有提攜之恩,但作者在寫這篇文章時,並非一味稱頌讚揚,而是採取低調含蓄方式,欲言又止地傳達蜀民與自己對張公的感戴之情,富含幽深曲折之致。

以下為蘇洵〈張益州畫像記〉原文,原文後附各段翻譯,便於讀者閱讀參考。

蘇洵.png
上圖:蘇洵(圖片引自網路)
嘉祐集.png
上圖:蘇洵.嘉祐集(圖片引自網路)



張益州畫像記

至和元年秋,蜀人傳言,有寇至邊;邊軍夜呼,野無居人。妖言流聞,京師震驚。方命擇帥,天子曰:「毋養亂,毋助變,眾言朋興,朕志自定。外亂不作,變且中起,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競。惟朕一、二大吏,孰為能處茲文武之間?其命往撫朕師。」乃推曰:「張公方平其人。」天子曰:「然。」公以親辭,不可,遂行。

冬十一月,至蜀。至之日,歸屯軍,撤守備。使謂郡縣:「寇來在吾,無爾勞苦。」明年正月朔旦,蜀人相慶如他日,遂以無事。又明年正月,相告留公像於淨眾寺,公不能禁。

眉陽蘇洵言於眾曰:「未亂,易治也;既亂,易治也。有亂之萌,無亂之形,是謂將亂;將亂難治,不可以有亂急,亦不可以無亂弛是惟元年之秋,如器之敧,未墜於地;惟爾張公,安坐於其旁,顏色不變,徐起而正之。既正,油然而退,無矜容。為天子牧小民不倦,惟爾張公。爾繄以生,惟爾父母。且公嘗為我言:『民無常性,惟上所待人皆曰蜀人多變,於是待之以待盜賊之意,而繩之以繩盜賊之法,重足屏息之民,而以碪斧令。於是民始忍以其父母妻子之所仰賴之身,而棄之於盜賊,故每每大亂。夫約之以禮,驅之以法,惟蜀人為易。至於急之而生變,雖齊魯亦然。吾以齊魯待蜀人,而蜀人亦自以齊魯之人待其身。若夫肆意於法律之外,以威劫齊民,吾不忍為也。』嗚呼!愛蜀人之深,待蜀人之厚,自公而前,吾未始見也。」皆再拜稽首曰:「然。」

蘇洵又曰:「公之恩在爾心;爾死,在爾子孫;其功業在史官,無以像為也。且公意不欲,如何?」皆曰:「公則何事於斯,雖然,於我心有不釋焉。今夫平居聞一善,必問其人之姓名,與其鄰里之所在,以至於其長短大小美惡之狀,甚者或詰其生平所嗜好,以想見其為人,而史官亦書之於其傳。意使天下之人,思之於心,則存之於目。有之於目,故其思之於心也固。由此觀之,像亦不為無助。」蘇洵無以詰,遂為之記。

公,南京人,為人慷慨有大節,以度量雄天下。天下有大事,公可屬。系之以詩曰:

天子在祚,歲在甲午。
西人傳言,有寇在垣。
庭有武臣,謀夫如雲。
天子曰嘻,命我張公。
公來自東,旗纛舒舒。
西人聚觀,于道于塗。
謂公暨暨,公來于于。
公謂西人:安爾室家,無敢或訛。
訛言不祥,往即爾常。
春爾條桑,秋爾滌場。
西人稽首:公我父兄。
公在西囿,草木駢駢。
公宴其僚,伐鼓淵淵。
西人來觀,祝公萬年。
有女娟娟,閨闥閑閑。
有童哇哇,亦既能言。
昔公未來,期汝棄捐。
禾麻芃芃,倉庾崇崇。
嗟我婦子,樂此歲豐。
公在朝廷,天子股肱。
天子曰歸,公敢不承?
作堂嚴嚴,有廡有庭。
公像在中,朝服冠纓。
西人相告,無敢逸荒。
公歸京師,公像在堂。

【文章出處】
《古文觀止》
(轉引自《嘉祐集》)
張益州畫像記
原作者:蘇洵


宋仁宗.png
上圖:宋仁宗像(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圖片引自網路)
張方平樂全集.png
上圖:四庫全書.張方平.樂全集(圖片引自網路)


註釋翻譯

(一)

至和元年(西元1054年。至和,宋仁宗年號)秋,蜀(四川)人傳言,有寇(敵人,此指南詔)至邊;邊軍(邊防軍)夜呼,野無居人居民)
譯文:
宋仁宗至和元年的秋天,四川一帶傳布謠言,說有敵人要侵犯邊界,守邊軍士夜裡都惶恐不安,野外都沒人敢居住。

妖言(怪誕不經的傳言)流聞(流傳),京師(京都。指當時的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開封))震驚。
譯文:
謠言流傳開來,連京城也為之震驚。

(正要)命擇帥,天子曰:「毋(不要,別)養亂釀成禍亂),毋助變,眾言朋興(朋興,並興,同時出現),朕(古人自稱,自秦始皇開始,專做皇帝的自稱)志自定(自有主張)。外外部,此指邊境地區)亂不作(發生),變且(將)內部,此指內地)起,不可以文令(以文教政令來感化),又不可以武競(以武力來鎮壓)
朝廷正準備選派禦敵的將帥。皇上說:「不要造成禍亂,也不要助長事變。雖然現在謠言很多,但朕已經打定主意。外患還沒發生,內部已先引起變亂。這事既不可用文教來感化,但也不可用武力來解決。

惟朕一、二大吏,孰(誰)為能處茲(這)文武之間?其(用在謂語前面,表示命令語氣)命往撫(安撫,撫慰)朕師。」
譯文:
朕需要派一兩位大臣前去處理,有誰能夠處理好這件既需文治又需武功的事情,代替朕去撫平朕的軍隊?」

於是,就)(推舉,推選)曰:「張公方平(張方平,北宋軍事、政治家)其人。」
譯文:
於是眾臣推薦說:「張方平是個合適的人選。」

天子曰:「然。」
譯文:
天子讚同說:「對!」

公以親辭(用侍奉父母親為理由來推辭),不可,遂行。
譯文:
張方平藉口要奉養父母婉拒前去,但是皇上沒有批准請求,於是他只好奉命上任了。


宋眉山蘇氏三世遺翰冊頁.蘇洵致提舉監丞尺牘.png
上圖:宋眉山蘇氏三世遺翰冊頁.蘇洵致提舉監丞尺牘(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圖片引自網路)
蘇洵字跡.png
上圖:蘇洵字跡(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圖片引自網路)



(二)

冬十一月,至蜀。至之日,歸屯軍歸屯軍,使屯軍歸。歸,使動用法。屯軍,駐防的軍隊),撤守備。
譯文:
那年十一月冬天,張方平才到達蜀地,就在他到任的當天,他就下令讓戍守的軍隊回去原駐地,並且解散守備人員。

使謂郡縣(派人對所屬郡縣的長官説。使謂,使使謂):「寇來在吾,無爾勞苦(不用你們辛苦。爾,你們)。」
譯文:
他還派人對郡縣的長官說:「敵人來了由我來對付,你們就不必勞累了。」

明年第二年)正月朔(朔,農曆每月的初一)(早晨),蜀人相慶如他日(像往年一樣。他,別的,另外的),遂以無事。
譯文:
到了第二年正月初一早上,蜀地百姓還跟往年一樣相互賀年,都沒有敵人入侵的變故發生。

又明年正月,相告留公像於淨眾寺(又名萬福寺,在成都西北),公不能禁。
譯文:
到了第三年的正月,百姓私下商量在淨眾寺裡擺放張公的畫像來感念他,張方平無法阻止百姓。


宋人張方平書尺牘.png
上圖:宋人張方平書尺牘(名茶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圖片引自網路)
宋人張方平書尺牘.png
上圖:宋人張方平書尺牘(名茶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圖片引自網路)



(三)

眉陽(四川眉州)蘇洵言於對,向)眾曰:「未亂,易治也;既(已)亂,易治也。
譯文:
眉陽人蘇洵告訴百姓說:「還沒有發生禍亂,是容易控制的;禍亂已經發生了,也還容易治理;

有亂之萌(萌生,初生),無亂之形,是謂將亂;將亂難治,不可以有亂急,亦不可以無亂弛(放鬆,鬆懈)
譯文:
只有已出現禍亂的徵兆,但是還沒表現出禍亂,這情況叫做將發生禍亂。這種將發生禍亂之時,是最難治理的,不能因為有禍亂徵兆已出現就管得太緊,又不能因為禍亂還沒出現就管得太鬆。

是惟元年之秋,如器之(音ㄑㄧ,傾側將倒的狀態),未墜於地;
譯文:
至和元年秋天的局勢,就好像是器物已經傾斜,可是還沒有掉到地上。

(只有。用於句首,表示對事物的限定)(你們)張公,安坐於其旁,顏色臉色)不變,徐(緩慢)起而正(使……正)之。
譯文:
只有你們張公,還能穩穩坐定,面色不改,慢慢將器皿扶起放正。

既正,油然(温和自然的樣子)而退(退下,坐下),無矜容(居功自傲自誇的表情。矜,ㄐㄧㄣ
譯文:
擺正以後,又和順地離開,沒有驕傲神情。

為天子牧小民不倦,惟爾(你們)張公。
譯文:
能替皇上管理百姓而不厭倦的,只有你們張公。

(你們)音ㄧ,是,此。一説是句首語氣詞)以生(以之生,意指依靠他生存。以,依靠。之,指代張公),惟爾父母他就是你們的父母)
譯文:
你們因為張公而保全性命,他就如同你們的再生父母。

且公嘗為(對,向)我言(説):『民無常性(固定不變的性情),惟上所待(對待)
譯文:
還有,張公曾對我說:『人民的性情是可以改變的,只看當官的人如何對待他們。

人皆曰蜀人多變(多生變亂),於是待之以待盜賊之意,而繩原是木工取直用的墨線,此用作動詞,按定的標準去衡量糾正、約束、管束)之以繩盜賊之法,重足屏息(形容極為恐懼。重足,兩腳並立,不敢前進;屏息,忍住抑制氣息,不敢出聲)之民,而以碪斧(碪刀斧鉞,皆古代刑具,此指嚴刑峻法。碪,音ㄓㄣ,即鍘刀下面的砧板)(役使差遣,此指命令)
譯文:
人們都說,蜀地的人多生變亂,於是上司就用對待盜賊的辦法來對待蜀人,對他們用管束盜賊的刑法來約束蜀人。對於那些本來就已經很害怕的百姓,卻還用殘酷的嚴刑峻法來對待他們、號令他們。

於是民始(才)忍以其父母妻子之所仰賴之身,而棄之於盜賊,故每每(常常)大亂。
譯文:
因為這樣,百姓才狠下心來,以其家人所仰賴的他的身體,拋棄父母妻兒不顧,去當了盜賊,所以變亂常常發生。

(發語詞,用於句首表示將發議論)約之以禮以禮約之。禮,禮教。約,約束),驅(驅趕,指役使)之以法,惟蜀人為易。
譯文:
如果對他們施以禮義教化,按照法令來管理他們,其實蜀人事很容易服從的。

至於急(使……急,逼迫,使動用法)之而生變,雖(即使)齊魯古代齊國魯國是教化最好的地區,號稱禮儀之邦,此指中原文明地區)亦然(如此)
譯文:
要是管理太嚴苛而把他們逼急了,導致變亂發生,那麼即使是齊魯那樣溫和的百姓,也同樣會發生變亂的。

吾以齊魯待蜀人,而蜀人亦自以齊魯之人待其身(蜀人也會用齊魯人的方式對待自己)
譯文:
我用對待齊魯百姓的方法來對待蜀人,那麼蜀人會認為自己也是和齊魯一樣有教化的人了。

若夫(若夫,至於,起連接上文的作用)肆意於法律之外,以威劫齊民(齊等的民眾,平民,百姓),吾不忍為也。』
譯文:
假如官員任意橫行,不按法律來辦事,一味靠武力威逼來脅迫百姓,我張方平是不忍心這麼做的。』

嗚呼!愛蜀人之深,待蜀人之厚,自(在)公而前,吾未始見也。」
譯文:
唉!張公愛護蜀人是多麼深切,對待蜀人是多麼厚道,在張公之前,我還沒有見過啊!」

皆再拜稽首(稽首,叩頭到地,古時最恭敬的跪拜禮。稽,音ㄑㄧˇ,叩頭至地)曰:「然。」
譯文:
百姓們聽了,都一起行禮說:「沒錯。」


宋眉山蘇氏三世遺翰冊頁.蘇洵致提舉監丞尺牘.png
上圖:宋眉山蘇氏三世遺翰冊頁.蘇洵書尺牘(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圖片引自網路)
宋眉山蘇氏三世遺翰冊頁.蘇洵書尺牘.jpg
上圖:宋眉山蘇氏三世遺翰冊頁.蘇洵書尺牘(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圖片引自網路)


(四)

蘇洵又曰:「公之恩在爾(你們)心;爾(你們)死,在爾(你們)子孫;
譯文:
蘇洵又說:「張公的恩澤,你們一定要記在心裡;即使你們死了,也要讓你們的子孫記在心上。

其功業在史官,無以像為(不需要畫像)
譯文:
張公的功業,史官必然會記載在史冊,不需要再用畫像表示愛戴了。

且公意不欲(願意,希望),如何?」
譯文:
況且張公也不想這樣做,那該怎麼辦呢?」

皆曰:「公則(乃,表承接關係,語氣比乃急促)何事於斯(於斯何事,為何如此於,對。斯,這),雖然雖然這樣,那麼),於我心有不釋(放下)焉。
譯文:
眾人都說:「張公怎會在意這些呢?雖然這樣,我們的心裡很是過意不去。

今夫平居(平居,平日,在日常生活中)聞一善,必問其人之姓名,與其鄰里之所在,以至於其長短大小美惡之狀,甚者或詰(追問,進一步深問)其生平所嗜好,以想見其為人,而史官亦書之於其傳。
譯文:
平時聽到有人做了好事,都還要問那人的姓名、他的住處,乃至於那人的身形、年齡大小,面容等基本情況,甚至還有人要問到他的生平愛好,這是為了想見他的為人,而史官也會在他的傳記裡記錄這些的,

意使天下之人,思之於心,則存之於目。
譯文:
這用意是為了要讓天下人不僅在心裡記著,更希望時刻在眼前看著;

有之於目,故其思之於心也用在句中,表示語氣的停頓,以引起下文)(牢固,不會忘記)
譯文:
眼中時常看到他的面容,所以內心的思慕之情才會更加堅定。

由此觀之,像亦不為無助畫像也還是有一定幫助意義的)。」
譯文:
這樣看來,畫像也不是沒有幫助的(另譯:畫像也還是有一定意義的)。」

蘇洵無以詰(反詰,無話可說,無言以對),遂為之記。
譯文:
蘇洵聽了無話可以反駁,就為他們寫了這篇畫像記。

蘇文公文鈔.png
上圖:蘇洵文集(圖片引自網路)
蘇洵.png
(圖片引自網路)


(四)

公,南京(今河南商丘縣)人,為人慷慨有大節,以度量雄天下。天下有大事,公可屬(通「囑」,囑託,囑咐,託付)。系之(懸繫,接續)以詩曰:
譯文:
張方平出生於南京,為人慷慨,有高尚節操,很有雅量,聲名傳播於天下。國家有重大事情,都可以託付給他。蘇洵在文章的末尾,接著為他寫了一首詩,內容如下:

天子在祚(帝位),歲歲星,古代用以紀年)在甲午甲午年,即宋仁宗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
譯文:
大宋天子在位,歲次甲午這年。

西人(西邊的人,指蜀人)傳言,有寇在垣(城牆,此指邊境)
譯文:
忽然蜀地謠言四起,說邊關有敵寇即將興兵。

(通「廷」,朝廷,廟堂)有武臣,謀夫(謀士)如雲。
譯文:
朝廷有驍勇武將,文臣謀士多如雲。

天子曰嘻(嘆詞,表示驚歎),命我張公。
譯文:
天子讚嘆連聲,下令派張公前去處理。

公來自東(和上文的「西」相對,指京城),旗纛ㄉㄠˋ,古代軍隊或儀仗隊的大旗)舒舒(旗幟飄揚的樣子)
譯文:
張公來自東方,大旗隨風飄揚。

西人聚觀,于(在)道于(在)(通「途」,道路)
譯文:
蜀人聚集圍觀,人海滿街滿巷。

謂公暨暨(果斷剛毅的樣子),公來于于行動舒緩自得的樣子)
譯文:
大家都說張公果敢堅毅,神色鎮靜舉止安詳。

公謂西人:安爾室家,無敢或(或,語助詞,無義)(謠言)
譯文:
張公開口曉諭蜀人:「安頓好你們的家室,不要聽信謠言。

訛言不祥,往即爾常(往即爾常,要去做你們平常該做的事情)
譯文:
謠言是不祥的,回去仍照常作營生工作。

春爾條桑修剪桑樹。條,修剪),秋爾滌場清掃場地。滌,打掃。場,曬穀場)
譯文:
春天你們動手修剪桑枝,秋天你們掃清曬穀場。」

西人稽首:公我父兄(公乃我父兄。乃,是)
譯文:
蜀人磕頭拜謝張公,稱讚張公就像自己的父兄。

公在西囿(西園。囿,畜養禽獸的園地),草木駢駢(茂盛的樣子)
譯文:
張公住在益州西園,草木繁茂鬱鬱蔥蔥。

公宴其僚,伐(敲打)鼓淵淵(鼓聲平和)
譯文:
張公宴請文官武將,擊鼓作樂咚咚作響。

西人來觀,祝公萬年。
譯文:
蜀人前來慶賀觀望,共祝張公萬壽年長。

有女娟娟(美好的樣子),閨闥(閨闥,舊時指婦女閨房)閑閑(從容自得的樣子)
譯文:
美麗的姑娘在閨房從容自得。

有童哇哇(小兒學語聲),亦既能言。
譯文:
幼兒牙牙學語已經能說話。

昔公未來,期(預定,設想)汝棄捐(拋棄,捨棄)
譯文:
當初如果張公不來蜀地,蜀人大概就要被拋棄路旁。

禾麻(泛指農作物)芃芃(植物茂密美盛的樣子),倉庾(糧倉。庾,露天堆穀處)崇崇(高大)
譯文:
如今莊稼多麼茂盛,糧倉高聳堆滿稻穀。

(讚歎)我婦子,樂此歲豐。
譯文:
可感我們的妻子兒女,家家歡喜慶祝豐年。

公在朝廷,天子股肱比喻帝王左右輔助得力的大臣。股,大腿。肱,音ㄍㄨㄥ,手臂)
譯文:
張公本是朝堂之中,是天子左右的得力大臣。

天子曰歸,公敢不承(接受,承受。表示下級接受上級的命令或吩咐)
譯文:
天子下詔讓他返回朝廷,張公怎敢不應允奉命。

(建造)堂嚴嚴(肅穆莊重的樣子),有廡(堂周圍的廊屋)有庭(廳堂)
譯文:
蜀人修造祠堂莊嚴肅穆,又有廊屋又有庭堂。

公像在中,朝服(古時君臣朝會時所穿的衣服。此用作動詞,穿上朝服)冠纓(纓,繫在頷下的冠帶。此用作動詞,繫上帽帶)
譯文:
當中高掛張公畫像,他身穿朝服頭戴冠帽。

西人相告,無敢逸荒安逸荒廢。逸,安閒,安逸)
譯文:
蜀人彼此互相勸勉,不再放蕩荒逸做個廢人。

公歸京師,公像在堂。
譯文:
張公雖然回到京城,他的畫像仍高懸堂上。


蘇老泉集.png
(圖片引自網路)
蘇洵上皇帝萬言書.png
(圖片引自網路)



附錄:張方平的「二世經」

北宋仁宗慶曆八年(西元1048年)春天,滁州(今安徽省滁州)新太守張方平到任(編者註:歐陽脩慶曆五年貶滁州知州,慶曆八年調知揚州,因此張方平為繼歐陽脩之後的滁州太守),他是河南商丘人,1007年生,正是四十不惑的年紀。

張方平小時家境窮苦沒有書讀,母親到處求借書籍供其閱讀,張方平讀書一目十行,過目不忘,周邊幾十里內有錢人家的藏書都被他的母親借遍了。後來,張方平以優異的才華在20歲左右就踏上仕途,歷經了館閣、諫官、知制誥的榮耀,而正值平步青雲之際,卻不幸遭受排斥,貶遷滁州。當時,滁州的琅琊寺因慧覺禪師和智仙禪師弘揚禪宗而天下信向,被世人譽為「甘露門」,法筵興盛。歐陽脩在〈醉翁亭記〉中寫「作亭者誰?山之僧智僊也」,即因智仙禪師修建一座可供郊遊休憩賞景的小亭而記。

張方平一到滁州琅琊寺忽覺有如回家的親切感,更與慧覺禪師、智仙禪師等長老一見如故,每日形影不離,詩詞禪偈酬酢互答,樂在其中。如,〈贈琅琊慧覺長老〉:

夕年曾見琅琊老,為說楞伽最上乘。
頓悟紅爐一點雪,忽驚暗室百千燈。
便超十地猶塵影,更透三關轉葛藤。
不住無為方自在,打除都盡即南能。
(南能,即南宗六祖慧能)

又如,〈贈琅琊智仙長老〉:

山路層層峻,幽棲最上層。
淨光懸海月,幻體任春冰。
四句有為法,一心無盡燈。
我來忘所問,相伴久騰騰。

張方平每次在琅琊寺庭院裡遊覽,總覺得似曾相識,倍感親切。一日,張方平走到一座老舊的庫房前時,突然覺得有異常的感受,一陣踉蹌站立不穩。隨從見狀連忙把他扶住,張方平定了一會神,讓人打開庫房。這是一間久未整理的老屋,裡面堆放著廢棄的舊物,張方平隨即走了進去,庫房內伸手不見五指,濃重的霉味嗆人鼻息。從人立即點起燈,只見屋裡什七雜八的物品上蒙著厚厚的灰塵和蛛網。

張方平仰頭張望,表情凝重,渾身顫抖。他指著屋樑的夾角處,讓人上去看看,是否有什麼東西藏著。從人爬上去,伸手往裡探,果然有件物品,掏出一看,原來是一本經書。張方平接過經書捧在手裡一頁頁地翻看著,不知不覺地淚流滿面,原來,他憶起這是他前世所抄寫的經書,只是寫到一半時身患重病,無法再寫,於是把抄寫一半的經書藏在夾壁裡,發願來生一定要接續寫完。於是張方平令隨從取來筆墨,在中斷處接著往下寫,眾人一旁驚奇地發現,新寫的字跡竟然與原先的字跡完全相同,而且氣韻貫通,一體天成,更奇的是與張方平的平時字跡卻又完全不同。

此時張方平想起二十年前遊汴京大相國寺(編者註:大相國寺,位於汴京(開封),是當時全國佛教中心)時,住持長老本懷和尚特地喚他進禪房,指著一幅叢林寺院圖問道:「你可認得這是什麼地方嗎?」張方平搖了搖頭說不認得。老和尚說:「你與此圖上的寺院有著上善因緣,須好自珍惜。今日且我送你四句話:

守蜀得三蘇,藏院續前緣。
四句有為法,一心無盡燈,

望你牢牢記住了,多加用心,將來必有莫大造化。」

當時張方平不知老和尚的意思,直到二十年後的今天,才恍然大悟,怪不得這寺院越看越眼熟,原來,二十年前本懷老和尚圖上畫的正是這座寺院。老和尚說好生珍惜的的上善因緣,莫非是指自己前生為琅琊寺僧?而本懷老和尚的前世可是琅琊寺的方丈?張方平在大相國寺與本懷長老告別時,老和尚說:「老衲今生之所盼,惟儘早了此因緣。」

於是張方平儘快地把後半部經寫完,派人快馬送到汴京大相國寺,雖然時隔20年,所幸本懷老和尚依然健在,見到張方平送來的書歡喜無限,欣慰地說:「善哉、善哉,就為盼著見到這本經書,才支撐我活到現在,今天終得了此世緣。」說完手捧此書,安詳涅槃。

宋.蘇軾〈楞伽經序〉(編者註:原題為〈書楞伽經後〉)云:「太子太保樂全先生張公安道(即張方平),以廣大心,得清淨覺,慶曆中嘗為滁州,至一僧舍,偶見此經入手,恍然如獲舊物,開卷未終,夙障冰解,細視筆劃,手跡宛然,悲喜太息,從是悟入。

延伸閱讀:
東坡居士為佛經寫序文----蘇軾:書楞伽經後(原文+翻譯)

宋.陶穀《堯山堂外記》云:「張方平以端明殿學士知滁州事,遊琅琊山,俯仰梁間,得經函半卷,披玩久之,忽悟前身故僧也,乃為終竟書之,書法宛然不殊,號『二生經』。

《禪林珠璣》云:「張方平以憶及前生事,膾炙後世,宋仁宗慶曆八年,方平以翰林學士,出守滁州,到任,偕吏遊琅琊山寺,周行廊廡,至藏院,俯仰久之,忽命左右,梯樑間得經一函,其半未書,方平持筆續之,筆跡不異,品經首四句偈,遂大悟,流涕見前世,蓋方平前生為琅琊知藏僧,病革,自以寫經未成,願再來成之也,時皆謂之『二世經』。

張方平所抄寫的是什麼經書呢?這是一部曾經失傳甚久的佛教經典,名叫《楞伽經》(編者註:楞伽經,有南朝宋譯、北朝魏譯、唐譯等多種版本,本經說明清淨心、如來藏、阿賴耶識之教義,是禪宗、法相宗(唯識宗)、中觀學派重要經典。在印度、在中國佛教歷史上具有十分重要地位,楞伽是如今斯里蘭卡國境內的一座高山,山頂有城,釋迦牟尼佛曾在此山城中說法,開示大乘無上經典,於是後人即以楞伽命名此經。《楞伽經》是佛教各宗共奉的大乘聖典,其經義為佛教的至上總綱,居所有佛教經典之冠。但是由於此經的文字極其古奧精深、如同天書,十分難讀難懂,而且難以注釋,所以,不但「非凡愚可入」,即使是學有專精的學者要研讀此經,也十分辛苦,因而令許多發心的人望而怯步,更何況抄錄誦持?

然而如此重要的經典,又怎會失傳了呢?其主要的原因有三點:一是佛教發展過程中,許多宗派不斷地更替衍變,每一法門所依持的典籍也不相同,《楞伽經》漸漸地被「束之高閣」了。二是由於此經在世流傳甚稀,知之者甚少。三是由於古代印刷術不發達,即使宋代有活字印刷,但佛經的流傳主要靠人工抄寫,而《楞伽經》的字數多達二三十萬,其抄寫不是輕易可成的。《楞伽經》最初是南北朝時期由天竺國(印度)僧人翻譯介紹到中國來的,南朝梁武帝時期(約464年—549年)中國禪宗第一代祖師菩提達摩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之後,親將此經傳於二祖慧可大師。達摩祖師說:「吾觀漢地惟有此經,仁者依行,自得度世。二祖慧可又將此經傳給三祖僧璨,此時已到了隋末唐初時期。但是,四祖道信以後,「楞伽之學」漸漸地有所改變而式微了一百多年後,五祖弘忍以《金剛經》為禪宗「印心」經典。西元661年,弘忍傳付衣法給慧能為六祖。慧能著《壇經》大行於世。由此,《楞伽經》已鮮有所聞。直到張方平續寫此經,中間已隔斷400年之久了。

張方平續寫《楞伽經》和一般人抄寫佛經不同,一般抄經,是按照經本一字一句地臨寫,而張方平的續寫,根本無本可依,完全憑前世的記憶默寫而成,這種不尋常的記憶力應該是舉世罕見的。

另外,作為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的張方平對《楞伽經》研究、理解和喜愛,因緣甚深,這從他所寫的許多「讀楞伽經詩偈」中就可以看得出來,如:「一念存生滅,千機縛有無;神鋒輕舉處,透出走盤珠。」又如:「楞伽三萬六千偈,百八句中成自性。法法非法離法塵,心心無心入心病。漸熟當似庵羅果,頓照猶如大圓鏡。龜毛兔角妄有無,海浪空華不清淨。

據宋宰相蔣之奇〈楞伽經序〉說,張方平晚年時以《楞伽經》親自教授蘇東坡,並且出錢三十萬,請蘇東坡刻印傳世,史載,張方平到各地為官,不言而治,一旦離去,人必思之,(見「古文觀止卷十.蘇洵:〈張益州畫像記〉),傳其平生學道,虛一而靜,精神不動,寂然順化。

張方平出知滁州僅有數月,便調任江寧府(今南京)知府;第二年,加龍圖閣學士(三品),遷給事中,知杭州;後來又回京城權知開封府(河南開封北宋京城)、樞密院(與中書省分掌軍政),參知政事(副宰相)累官宰相;最後以太子太保(一品)致仕;哲宗元佑六年,年八十五逝,贈司空,諡文定,蘇軾為撰碑銘。

張方平與二世經是歷史上真實的故事,看看別人,想想自己,前世修了多少?今世又修了多少呢?

【文章出處】
《子葦的地圖日記》
張方平的「二世經」
2014-11-25
網址:
https://meredith4534.nidbox.com/diary/read/8842432
作者:不詳

楞伽經.jpg
上圖:楞伽經(圖片引自網路)
三蘇圖.png
上圖:三蘇圖(圖片引自網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