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解
這首詩,周公(周夢蝶)贈給每日傍晚與他促膝密談的「橋墩」。每天黃昏,詩人都要經過一座橋,詩人癡心想與橋墩約會,並且飆下心願,痴心希望有一天「先他早一步」到達約會的地點,這和一般人們所理解的約會很不一樣。橋墩不言不語、不移不離、不遲不變,永遠比他早到。洪水吞噬的剎那,癡心的尾生抱著這有情等待無情,而詩人連早到一步,看對方如一首小令般姍姍來遲,都難以遂願。
上圖:高屏溪舊鐵橋
謹以此詩持贈
每日傍晚
與我促膝密談的
橋墩
約會
總是先我一步
到達
約會的地點
總是我的思念尚未成熟為語言
他已及時將我的語言
還原為他的思念
總是從「泉從幾時冷起」聊起
總是從錦葵的徐徐轉向
一直聊到落日啣半規
稻香與蟲鳴齊耳
對面山腰叢樹間
嫋嫋
升起如篆的寒炊
約會的地點
到達
總是遲他一步──
以話尾為話頭
或此答或彼答或一時答
轉到會心不遠處
竟浩然忘卻眼前的這一切
是租來的:
一粒松子粗於十滴楓血!
高山流水欲聞此生能得幾回?
明日
我將重來;明日
不及待的明日
我將拈著話頭拈著我的未磨圓的詩句
重來。且飆願:至少至少也要先他一步
到達
約會的地點
一九九一年三月十七日
【文章出處】
《約會》
〈約會〉
作者:周夢蝶
【作者簡介】
周夢蝶,本名周起述,河南省淅川縣人,生於民國十年,卒於民國一○三年,年九十四。開封師範學校肄業。民國三十七年隨軍來臺,四十八年開始在臺北市 武昌街擺書攤維生,主要販賣詩集和文史書籍,吸引當時許多嚮往文學的年輕人,一直到六十九年因胃疾而結束營業。周夢蝶常穿著一襲長袍,沉默寡言,生活清簡,給人超脫世俗之感。詩作文字清新,表達對生命的體悟,充滿哲理,又有入世的關懷,情感豐富。曾獲國家文藝獎。著有詩集《孤獨國》、《還魂草》、《十三朵白菊花》等,散文集《風耳樓墜簡》等。
上圖:周夢蝶
章句解析
謹以此詩持贈
每日傍晚
與我促膝密談的
橋墩
◎此四句為本詩前言,詩人約會的對象,「橋墩」,和一般人們所理解的約會不同,頗出人意表。
總是先我一步
到達
約會的地點
◎空間上,橋的位置永遠固定不動,詩人將它轉化為橋永遠比人先到。
總是我的思念尚未成熟為語言
他已及時將我的語言
還原為他的思念
總是從「泉從幾時冷起」聊起
◎約會聊天的內容話題,是「泉從幾時冷起」。
◎此處用典。杭州西湖靈隱寺外有一「冷泉亭」上有對聯,據《春在堂隨筆》記載:一次,清人俞樾攜妻女同遊杭州靈隱寺,見冷泉亭有董其昌撰題一聯,俞樾隨口輕聲念道:「泉自幾時冷起?峰從何處飛來?」吟罷笑道:「我來給它作答。」接著就吟出「泉自有時冷起;峰從無處飛來。」其妻則自答:「泉自冷時冷起;峰從飛處飛來。」其女也不甘落後,笑著對道:「泉自禹時冷起;峰從項處飛來。」俞樾驚問:「『項』字何謂?」其女答道:「項羽若不將此山拔起,峰安得飛來?」俞樾父女給董其昌的配答對,三人回答有的具體,有的充滿禪機,一時成為佳話。
總是從錦葵的徐徐轉向
一直聊到落日啣半規
◎約會的時間為一整天。
稻香與蟲鳴齊耳
◎寫約會的環境:鼻尖充斥豐盈的稻香,耳邊響起和諧的音籟。
對面山腰叢樹間
嫋嫋
升起如篆的寒炊
◎寫約會的環境:眼前所見是燦爛的錦葵、成縷的炊煙。
約會的地點
到達
總是遲他一步──
以話尾為話頭
或此答或彼答或一時答
轉到會心不遠處
竟浩然忘卻眼前的這一切
是租來的:
一粒松子粗於十滴楓血!
高山流水欲聞此生能得幾回?
◎此處用典。高山流水為伯牙與鍾子期故事。言橋墩對詩人而言有如知己。
明日
我將重來;明日
不及待的明日
◎詩人迫不及待欲趕赴明日的約會。
我將拈著話頭拈著我的未磨圓的詩句
重來。且飆願:至少至少也要先他一步
到達
約會的地點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