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png


題解

本章選自《孟子.盡心上》,言仁義是本性良能,具有普遍性。

理性有知識理性與道德理性之分,孟子的知能是指道德理性的知能,荀子的知能是指知識性的知能,前者為德性心,後者為認知心。

不學而能是良能,不慮而知是良知,良是指與生俱來的「本能之善」,具有道德的意義。良知不是指理性的認知能力,良能也不是感官氣性的生理本能。良知、良能不是知識的,也不是官能(生理)的,而是道德的。


原文無標題,標題為編者所加。


孟子.png


良知與良能

孟子曰:「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也;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

【文章出處】
《孟子》
盡心上
原作者:孟軻


性善論.png


註釋翻譯

孟子曰:「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本來自有的才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本來自有的知識)也。
譯文:
孟子說:「人用不著學習就能的,是天性本然的能力,用不著思慮就知的,是天性本然的知識。


孩提 (孩提:孩是小兒笑,古篆作咳。提是持抱。趙注:「二三歲之間,在襁褓,知咳笑,可提攜者也。」)之童,無不知愛其親(父母)也;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
譯文:
兩三歲的小孩子,沒有不知道愛父母的。等到長大了,沒有不知道敬兄長的。

動詞,親愛)(名詞,雙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通)之天下也。」
譯文:
親愛他的父母就是仁;尊敬他的兄長就是義。這沒有別的,因為普天下的人,都具有仁義之心的。」


孟子.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