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jpg

雨水.jpg


題解

清明,節氣名,在陽曆每年4月4日或5日,舊俗當日有掃墓、踏青、插柳等活動。此詩《唐詩三百首》、《樊川詩集》及《別集》、《全唐詩》均未收錄。最早見於謝枋得編《千家詩》,明代的謝榛認為是杜牧所作。

清明這個節日,本來就容易勾起出門在外的人思歸之念,而春雨綿綿,更增添旅途的愁苦艱辛。這種複雜的思緒,詩人卻用一句極通俗的語言作了扼要的概括。探問酒家何處有,既是想歇息解乏,又含有借酒澆愁的意緒。結尾以牧童指路結束全篇,給行旅之人帶來了安慰和希望,顯得含蓄不盡,餘味無窮。這首詩對旅途情景的描繪,旅人情懷的抒發,都十分真實自然,語言也通俗流暢,易懂易記,因而成為家喻戶曉的名篇,男女老幼幾乎都能琅琅上口。


本詩是以「清明」為主題的詩歌中最膾炙人口的作品,受到這首詩末句「牧童遙指杏花村」的影響,後人將「杏花村」沿用為酒鄉(編按:杏花花期約為農曆二月,在梅花之後桃花之前,因而二月別名杏月,清明時節杏花的花期已過),許多地方如南京、安徽、山西各地產酒之地均以「杏花村」為名。

酒旗.jpeg
上圖:客棧酒館的酒旗
酒.png


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作品出處】
《千家詩》
清明
原作者:杜牧


牧童.png

牧童.png


註釋翻譯

清明時節雨紛紛(多而不斷)
譯文:
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不斷,

路上行人(此指行旅在外的人)(幾乎要,簡直要)斷魂(斷魂:比喻感傷愁苦之深,心情壞透,好像神魂要與身體分開一樣)
譯文:
路上羈旅在外的行人情緒低落,個個都落魄斷魂。

借問(請問)酒家(酒店)何處有?
譯文:
借問當地之人何處有酒店可以買酒澆愁?

牧童遙指杏花村(杏花深處的村莊)
譯文:
牧童笑而不答,遙指遠處的杏花深處的山村。


杏花.jpg
上圖:杏花
杏花.jpg
上圖:杏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