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蘇州虎丘.虎丘塔(雲岩寺塔)(圖片引自網路)
題解
虎丘,位於江蘇蘇州西北部的一座小丘,原名海湧山,山丘上有多處古蹟,歷來被稱為吳中第一名勝。萬曆二十三年(1595),袁宏道任吳縣縣令,期間曾六次遊覽虎丘。兩年後袁宏道解職離吳前,因為留戀虎丘勝景,故地重遊,回憶起虎丘賞月賽歌民俗及各處風景,寫下了這篇遊記散文〈虎丘記〉。明代文學家袁宏道任吳縣令時曾六次造訪虎丘,兩年後辭官時,又故地重遊寫出這篇小品文,文中記述中秋夜蘇州人遊虎丘的情景,其中寫得最精彩的是有關唱歌的場面。從開始「唱者千百」到最後「壯士聽而下淚」,層層深入,情景交融,把讀者引入到一個若有所失,但更有所得的境界裡。本文除了表現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嚮往,也指出勝景史蹟的興廢自有它的運數,以及流露他對官場俗務的厭倦,是袁宏道遊記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虎丘最著名的二處古跡是「劍池」和「虎丘塔」(雲岩寺塔),虎丘之名得名始於春秋時代,吳王闔閭(編者註:吳王夫差之父)曾在此建行宮,闔閭在吳越之戰中負傷後死去,其子夫差把他的遺體葬在虎丘山,劍池則相傳為吳王闔閭墓,並將闔閭生前喜愛的「扁諸」、「魚腸」等三千把寶劍一同陪葬於劍池地宮深處。虎丘有一巨石像被人切開一樣,礦亡刻有「試劍石」三字,相傳是吳王闔閭得到干將所獻的「莫邪劍」後,揮劍試石,將大石一劈為二;又傳秦始皇東巡來虎丘,掘得為吳王殉葬的魚腸諸劍後,在此試劍所致;又有一說秦始皇到蘇州尋找吳王墓中劍不得,怒而將大石劈為兩瓣;又有說秦皇方欲掘墓挖劍,卻見一白虎當墳蹲踞,遂拔出身上之劍奮力向白虎砍去,未中虎身卻誤砍了石塊,留下此痕。東晉時書聖王羲之愛鵝,曾有「題字換鵝」的故事,當年他遊歷虎丘時,見兩鵝游於劍池之上,於是求要於劍池僧人。僧人要王羲之於壁上提字換鵝,當他揮毫寫下「劍池」二字換身後,高僧已不見蹤影。劍池旁有「二仙亭」,相傳有二位神仙曾在此下棋,一位樵夫走過來看他們下棋,看完一盤棋,回到家中,竟無人認識他,這才發現過了千年。「仙人一盤棋,世上已千年」這句話就是由此而來。
虎丘雲岩寺原在山下,原來是晉代瑯琊王氏司徒王珣、司空王珉兄弟的別墅,東晉咸和二年(327年)二人捐宅為寺。南朝劉宋高僧竺道生從北方來此講經弘法,留下了「生公說法,頑石點頭」的佳話。傳說生公認為一切眾生(包括惡人)皆有佛性,此說為舊學所不容,被視為異端,他在長安遭謗,遂雲遊南下,至蘇州虎丘。蘇州太守怕冒犯朝廷,不准百姓前來聽經。生公乃聚石為徒,開講《涅槃經》,群石領會其意,皆頻頻點頭,這就是池中「點頭石」的由來。雲岩寺在隋仁壽元年(601年)曾建有一塔,雲岩寺塔,也叫虎丘塔,唐代會昌毀佛時期,該寺大部被毀。現存的雲岩寺塔建於五代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即吳越國錢弘俶十三年,落成於961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由於塔身傾斜3.5度,被稱爲「中國第一斜塔」或「世界第二斜塔」。1957年維修時,在塔的一、二層之間發現一個石函,內藏經箱,於建隆二年(961年)入藏。
以下為袁宏道〈虎丘記〉原文,原文後附各段翻譯,便於讀者閱讀參考。
上圖:蘇州虎丘.虎丘塔(雲岩寺塔)(圖片引自網路)
虎丘記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無高巖邃壑,獨以近城,故簫鼓樓船,無日無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遊人往來,紛錯如織,而中秋爲尤勝。
每至是日,傾城闔戶,連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靚妝麗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間。從千人石上至山門,櫛比如鱗,檀板丘積,樽罍雲瀉,遠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鋪江上,雷輥電霍,無得而狀。
布席之初,唱者千百,聲若聚蚊,不可辨識。分曹部署,竟以歌喉相鬥,雅俗既陳,妍媸自別。未幾而搖手頓足者,得數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練,一切瓦釜,寂然停聲,屬而和者,才三四輩;一簫,一寸管,一人緩板而歌,竹肉相發,清聲亮徹,聽者魂銷。比至夜深,月影橫斜,荇藻凌亂,則簫板亦不復用;一夫登場,四座屏息,音若細髮,響徹雲際,每度一字,幾盡一刻,飛鳥爲之徘徊,壯士聽而下淚矣。
劍泉深不可測,飛巖如削。千頃雲得天池諸山作案,巒壑競秀,最可觴客。但過午則日光射人,不堪久坐耳。文昌閣亦佳,晚樹尤可觀。而北爲平遠堂舊址,空曠無際,僅虞山一點在望,堂廢已久,余與江進之謀所以復之,欲祠韋蘇州、白樂天諸公於其中;而病尋作,余既乞歸,恐進之之興亦闌矣。山川興廢,信有時哉!
吏吳兩載,登虎丘者六。最後與江進之、方子公同登,遲月生公石上。歌者聞令來,皆避匿去。余因謂進之曰:「甚矣!烏紗之橫,皂隸之俗哉!他日去官,有不聽曲此石上者,如月!」今余幸得解官稱吳客矣。虎丘之月,不知尚識余言否耶?
【文章出處】
《袁中郎集》
〈虎丘記〉
原作者:袁宏道
上圖:蘇州虎丘(圖片引自網路)
(圖片引自網路)
註釋翻譯
(一)虎丘位在蘇州近郊,中秋最為最熱鬧
虎丘去(距離)城可(約)七八里,其山無高巖(山)邃(深)壑(谷),獨(只)以近城,故簫鼓樓船,無日無之(沒有一天沒有)。
譯文:
虎丘距離吳縣大約七、八里路,這座山沒有高峻的山峯與幽深的峽谷,只不過因爲靠近城市,因此達官顯貴裝飾豪華、滿載笙歌的遊船,沒有一天斷絕過。
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遊人往來,紛錯如織,而中秋爲尤勝。
譯文:
凡是有月亮的夜晚,以及開花的早晨、下雪的黃昏,遊人來來往往,穿梭如織,又以中秋節最爲繁盛熱鬧。
上圖:虎丘由右而左依序為生公講臺、千人台、二仙亭、劍池(圖片引自網路)
(二)中秋之日虎丘遊客盛況
每至是日,傾城闔戶(關門),連臂(攜手)而至。
譯文:
每到中秋這一天,全城關門閉戶,攜手並肩前來虎丘。
衣冠(士大夫)士女,下迨(至)蔀屋(草蓆屋頂的房子,指貧民),莫不靚妝麗服,重(重疊)茵(墊褥)累席(座席),置酒交衢(道路交錯處)間。
譯文:
上至夫士大官宦人家的男男女女,下至貧民百姓,全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穿著鮮衣美服,重重疊疊地鋪設席氈,將酒餚擺在大路邊。
從千人石(位於虎丘半山腰)上至山門,櫛比如鱗。
譯文:
從千人石一直到山門,如梳齒魚鱗般密集相連。
檀板(樂器名,打節拍用)丘積,樽(酒器)罍(酒器)雲瀉。
譯文:
檀木的拍板聚積如山,樽罍似雲霞般傾瀉。
遠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鋪江上,雷輥(車輪轉聲,此指雷鳴聲)電霍,無得而狀(無法形容)。
譯文:
遠遠望去,猶如成群的大雁棲息在平坦的沙灘,彩霞鋪滿江面,如同雷鳴電閃,無法具體描繪它的形狀。
上圖:虎丘.點頭石(圖片引自網路)
(三)中秋當日的聽覺饗宴
布席(設筵席)之初,唱者千百,聲若聚蚊,不可辨識。
譯文:
剛開始設下筵席時,唱歌的人成百上千,聲音如團聚在一起的蚊子,無法分辨識認。
分曹部署(各自布置完成),竟以歌喉相鬥,雅俗既陳,妍媸(美醜)自別。
譯文:
等到分批安排,爭相以歌喉比高低;雅樂和俗樂各自呈現後,美和醜自然區別開了。
未幾(未幾,不久)而搖手頓足者,得數十人而已。
譯文:
不多時,搖頭頓腳按節拍而歌的,只不過幾十個人而已。
已而(不久)明月浮空,石光如練(白絹),一切瓦釜(用黏土燒製的鍋,此指粗俗的歌聲),寂然停聲,屬而和者,才三四輩;
譯文:
再過不久,明月升上天空,月光照在石上猶如潔白的絹綢,所有粗俗的歌曲,不再發出聲響,跟隨着唱和的,只有三四個人而已了。
一簫,一寸管,一人緩板而歌,竹(簫管)肉(歌喉)相發,清聲亮徹,聽者魂銷。
譯文:
一支簫,一寸管,一人慢慢地打着歌板唱著,管樂伴著歌喉,聲音清脆嘹亮,使聽的人深受感動。
比至(等到)夜深,月影橫斜,荇藻(水草)凌亂,則簫板亦不復用;
譯文:
等到夜深,明月西斜,樹影散亂,於是連簫板也不用了。
一夫登場,四座屏息,音若細髮,響徹雲際,每度一字(每唱一字),幾盡一刻(幾乎用了一刻時間。一刻,十五分鐘),飛鳥爲之徘徊,壯士聽而下淚矣。
譯文:
此時一個人登場,四周的人屏住聲息,聲音如細長的頭髮,響徹雲端,每唱一字,時間幾乎長達一刻之久,飛鳥聽了爲之迴翔盤旋,壯士聽了感動得流下眼淚。
上圖:虎丘.劍池(圖片引自網路)
上圖:虎丘.劍池(圖片引自網路)
(四)虎丘附近景點簡介與平遠堂無法再修復的遺憾。
劍泉深不可測,飛巖如削。
譯文:
劍泉深得無法測量,陡峭的岩石如斧削一般。
千頃雲(山名,在虎丘上)得天池(山名)諸山作案(几案),巒壑競秀,最可觴客(以酒待客)。但過午則日光射人,不堪久坐耳。
譯文:
千頃雲因爲有天池等山作爲几案,山峯峽谷,爭奇鬥秀,是請客飲酒的好地方。但是過了中午便陽光逼人,不能久坐。
文昌閣亦佳,晚樹尤可觀。
譯文:
文昌閣也不錯,晚上林中的景色尤爲迷人。
而北爲平遠堂舊址,空曠無際,僅虞山一點在望,堂廢已久,余與江進之(江盈科,字進之)謀所以復之,欲祠(供奉)韋蘇州(唐代詩人韋應物,曾任蘇州刺史)、白樂天諸公於其中;
譯文:
而北邊爲平遠堂的舊址,空曠沒有遮攔,僅僅遠遠望見虞山,如小小的黑點。堂荒蕪已經很久了,我和江進之商量修復它的辦法,在裡面供奉韋應物、白居易等人。
而病尋(不久)作,余既乞歸(辭官),恐進之之興(興致)亦闌(消失)矣。
譯文:
但不久之後我生了病,我既然已經辭了官,恐怕進之的興致也消盡了。
山川興廢,信(確實)有時(時運)哉!
譯文:
山川的興旺和荒廢,確實有它的運數啊!
上圖:虎丘.試劍石(圖片引自網路)
(五)作者抒發此次辭官後遊虎丘的心情
吏(任官)吳兩載,登虎丘者六蘇州,最後與江進之、方子公同登,遲月(等待月亮)生公石(千人石,生公說法處)上。
譯文:
我在吳縣作了兩年官,登虎丘山六次,最後一次和江進之、方子公一起登山,坐在生公石上等候月出。
歌者聞令來,皆避匿去。余因謂進之曰:「甚矣!烏紗(官吏)之橫(橫暴),皂隸(官府衙役)之俗哉!他日去官,有不聽曲此石上者,如月(以月為證)!」
譯文:
唱歌的人聽說縣令到來,都躲避開了。我因此對進之說:「做官的橫行氣盛,衙役庸俗粗野,是多麼厲害呀!以後不做官了,有不在這石上聽歌的人,有月亮爲證!」
今余幸得解官稱吳客(客居吳縣)矣。虎丘之月,不知尚識余言否耶?
譯文:
如今我有幸得以免去官職,客居吳縣,虎丘的月亮不知道還記得我說的話嗎?
上圖:蘇州虎丘(虎丘塔)(圖片引自網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