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jpg


從哪裡來?到哪裡去?──連橫〈臺灣通史序〉解析及討論

一、「序」體簡介

 

序.png


(一)書序:

「序」通「敘」,為文體的一種,用以說明著作的旨趣、經過或內容。

序原置於書末,如史記太史公自序、說文解字敘。因後人於序後又有增補,乃移序於書前,書前者稱「序」,書後稱「跋」,合稱「序跋體」。

(二)贈序:

又稱「引」或「說」,從唐代開始流行。是一種臨別贈言類文章,臨別贈人以言,以表祝福或忠告。

三蘇父子為了避諱,其文「序」字改「說」「喻」「引」等字。

(三)詩集序:

設宴賦詩時,由某人為這些詩寫一篇序以說明緣由,並抒發感慨,也稱為序。

Q:台灣通史序屬於哪一種序?【書序(自序)】


台灣地圖.jpg


二、作者生平

  出身望族 

連橫,號雅堂,又號劍花。清末生於台南望族,是台灣五大家族之一。

父親期勉   

十三歲時,父親曾以二兩銀子(當時一銀元價值半石,約五百台斤的稻穀)購買一部《續修臺灣府志》給他,並告訴他說:「汝為臺灣人,不可不知臺灣事。」連橫讀完後,覺得內容太過疏陋,而且錯誤很多,因此激發他長大後撰述臺灣通史的志願。

主持報業  

主持臺澎日報(臺南新報)漢文部,後渡海至廈門創辦福建日日新報。

紅粉知己  

王香禪原名王罔市,臺北艋舺人,少女即入風塵,擅北曲,色藝雙全,大有豔名。在臺南賣藝時結識連橫。香禪本有意嫁給連氏並甘居側室,但因連橫極力擁護男女平等、女性解放的觀念(天足),最終並沒有結合,但仍與香禪常有詩歌唱答。

撰寫歷史

詳見課文。

保存文獻  

(一)史:以十年時間完成臺灣通史,是一部體例完備的地方通史。起於隋代(時稱臺灣為流求),終於清末割讓日本。臺灣通史發行於日治時代,非但不受日本政府干擾,反而深受日本朝野學界重視,原因是日人也有撰寫臺灣歷史的企圖,可是久無成績,卻讓連橫捷足先登,因此也樂觀其成。當時臺灣總督田健治郎特別題「名山絕業」四字以嘉勉之,前總督明石元二郎也題「溫故知新」,另有許多名人題字、寫序,可見該書出版之受重視的程度。

(二)詩:為了以詩證史,集古今之詩,其有關臺灣者編而次之。乘,史書。

(三)語言:臺灣語典(鑒於日本禁止臺語,為加以保存,凡臺灣方言蒐集考證而探其源流)。

(四)雅堂叢刊:校訂有關臺灣著作三十八種。

肝癌病逝  

病逝於上海,享年58歲。


(編按:子連震東曾任內政部長。女連夏甸,外孫女為林文月(中山女高校友)。孫連戰曾任副總統。曾孫連勝文曾參選台北市長。)


台灣通史.jpg


三、課文段落

第一段:修史之緣由動機之一、之二

臺灣固(本來)無史也。荷人啟之,鄭氏作(建設)之,清代營之,開物(物資)成務,以立我丕(宏大)基,至於今三百有(又)餘年矣。    
◎台灣有歷史不過短短三百多年。
「固」字強烈提示「無史」與「有歷史紀錄」之分野,而以下「且」「雖」「而」「苟」「猶」等字帶出文意諸多轉折,既能鋪陳事實,又使論議能在迴旋中表現力度。
在連橫台灣通史以前,台灣並非真的「無史」,而是「無完備理想的台灣史」


而舊志誤謬,文采不彰,其所記載,僅隸(屬)有清一朝,荷人、鄭氏之事,闕(缺)而弗錄,竟以島夷、海寇視之。烏乎!此非舊史氏之罪歟?    
◎舊史誤謬:
1、【視荷人為島夷】→扭曲偏見,觀點有誤。
2、【視鄭氏為海寇】→扭曲偏見,觀點有誤。


且府志重修於乾隆二十九年,臺、鳳、彰、淡諸志,雖有續修,侷促(侷限)一隅(角落),無關全局,而書又已舊。苟欲以二三陳(陳舊)(書)而知臺灣大勢,是猶以管窺天、以蠡(葫蘆瓢)測海,其被囿(限制)也亦巨矣。    
◎舊史侷限:
1、諸志雖有續修,然【侷促一隅,無關全局】→以管窺天、以蠡測海。

◎台灣信史紀錄:
臺灣通史記載時間,起自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終於清廷割讓日本(1895年)。上下跨越1920年。本段序言所謂「三百有餘年矣」是僅就歷史輪廓較清楚的荷西時期以來而言。
(編按:臺灣歷史有明確文獻記載且能考證時間點者,目前可上溯至1582年7月一場因風擱淺於福爾摩沙的船難後分別由兩位西班牙人神父與一位葡萄牙人耶穌會士所寫關於在臺灣75天見聞的三篇文字記錄,見維基百科。另一說為16世紀中期,葡萄牙船隻在經過台灣海峽時,有個船員偶然遙望,發現一個青蔥翠綠的海島,禁不住喊出「Ilha Formosa(葡語:美麗島)」,就這樣,這個Formosa就成了西方世界對台灣這個島嶼的稱呼。)

◎清以前在台建立政權:
1、明熹宗天啟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入據台灣。
2、南明桂王永曆15年鄭成功渡海取得台灣,鄭經改稱東寧王國。
3、清康熙22年施琅渡海取得台灣,東寧末代國王鄭克塽投降。
◎台灣通史出版以前的台灣舊史:
乾隆29年(1764年)編成的《續修臺灣府志》,距臺灣通史完稿(民國7年,西元1918年)已經154年,故序言曰「而書又已舊」。
◎清朝時期的台灣史如下:
1、清康熙28年蔣毓英《臺灣府志》
2、清康熙35年高拱乾《臺灣府志》
3、清康熙57年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
4、清乾隆6年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
5、清乾隆12年范咸《重修臺灣府志》
6、清乾隆29年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此為父親贈連橫的台灣史。

Q:本文出現最多的關鍵字,是貫串全文的文眼為:
A:【史】


第二段:修史之緣由動機之三

夫臺灣固海上之荒島爾!篳路(車)藍縷(破衣),以啟山林,至於今是(先人創立的基業)賴。    
◎台灣本為荒島,因祖先渡海經營才有今天。

(但)自海通以來,西力東漸(浸),運會(時勢)之趨,莫可阻遏(止)。於是而有英人之役,有美船之役,有法軍之役,外交兵禍,相逼而來,而舊志不及(來不及)載也。    
◎舊史闕漏(一):
【外交兵禍】,然而舊志不及載。
◎文中所提清朝外國勢力進犯台灣:
1、英人之役:中英鴉片戰爭。
2、美船之役:羅發號事件。
3、法軍之役:中法戰爭。


草澤(鄉野民間)群雄,後先崛起,朱、林以下,輒啟兵戎,喋血(踏血)山河,藉言恢復(反清復明),而舊志亦不備載也。
◎舊史闕漏(二):
群雄崛起,然而舊志不備載。

(編按:臺灣的地理位置介於歐亞大陸、日本與東南亞間。15、16世紀,歐洲國家對外擴張勢力,為了縮短亞歐間的航行距離,開闢往東亞的新航路,在此地裡大發現時期也因此發現美洲新大陸,世界從此進入大航海時代。在海權爭霸國際環境下,臺灣開始進入歷史時代。到了17世紀初,除了一些零星的琉球人、漢人、海盜遊走進出於臺灣外,西方重商主義國家也開始注意臺灣。此時遠東海面已成為歐洲三國角逐的形勢:分別是租得澳門的葡萄牙、殖民菲律賓呂宋島的西班牙、此外為據有爪哇的荷蘭,在遠東海面展開商業和殖民的競爭,臺灣成為各國船隻的停泊與貨物轉運站。(見維基百科))
◎清朝時期台灣三大民亂事件(均以反清復明為口號):
1、清康熙60年朱一貴事件(鴨母王)。
2、清乾隆51年林爽文事件(天地會)。
3、清同治元年戴潮春事件(天地會)。


續以建省之議,開山撫番,析(劃分)疆增吏,正經界,籌軍防,興土宜(適宜),勵教育,綱舉目張,百事俱作(建設),而臺灣氣象一新矣。  
◎舊史闕漏(三):
台灣建省,(舊志亦不及載)。
◎綱舉:建省之議。
◎目張:開山撫番(原住民)、析疆增吏(行政),正經界(土地),籌軍防(國防),興土宜(經濟),勵教育(教育)。

第三段:修史之緣由動機之四 


夫史者,民族之精神,而人群之龜鑑(借鏡)也。代之盛衰,俗之文野,政之得失,物之盈虛,均於是乎在。故凡文化之國,未有不重其史者也。    
◎歷史的重要:史書為民族之精神,人群之龜鑑。
◎均於是乎在=均在於乎是(是,通「此」,泛指一切歷史)

古人有言:「國可滅,而史不可滅。」是以郢書燕說(穿鑿附會、憑空想像),猶存其名;晉乘(史)楚杌(史),語多可採。
◎歷史的存在價值(國家政權與歷史孰輕孰重?):國可滅,而史不可滅。

然則臺灣無史,豈非臺人之痛歟?    
◎然而檢視實際的結果:【台灣無史,為台人之痛】
◎本段先總提而後分敘,提綱挈領,條理分明。一個沒有過去記憶的個人,他的心,他的現在和未來,將任憑別人替他解釋,為他擺布。清朝學者龔自珍曾說:「欲要亡其國,必先亡其史,欲滅其族,必先滅其文化。」

Q:作者言「民族之精神,人群之龜鑑。代之盛衰,俗之文野,政之得失,物之盈虛」均建立在哪一個基礎之上?(單選)
A:
□道德
□文學    
□歷史  
□科學
Q:為何連橫認為「凡文化之國,未有不重其史者也?」(多選)
A:
□歷史是民族精神的所在 
□歷史是人類行事的借鏡  
□歷史是保存風俗文明野蠻的文獻     
□歷史是保存施政得失  
  □歷史是保存政權興衰的文獻    
□歷史是保存物產多寡的文獻

Q:「郢書燕說,猶存其名;晉乘楚杌,語多可採」旨在說明:(單選)
A:
□史書屢經扭曲,盡信書不如無書    
□史書參差不齊,應善加選揀選  
□史書有保存歷史的重要性

第四段:修台灣史的困難,以及修史是我輩責無旁貸之事


顧修史固難,修臺之史更難,以今日修之尤難,何也?斷簡殘編,蒐羅匪(不)易;郭公夏五(文字脫漏),疑信相參;則徵(取證)文難。  
 ◎修史之難(一)---徵文難:
1、
【斷簡殘編,蒐羅匪易】→資料收集不易。
2、【郭公夏五,疑信相參】→資料殘缺不全。

老成凋謝,莫可諮詢;巷議街譚(談),事多不實;則考(請教)(賢者、耆老)難。    
◎修史之難(二)---考獻難:
1、
【老成凋謝,莫可諮詢】→老人逐漸凋零。
2、【巷議街譚,事多不實】→傳聞真假難辨。

重以改隸(改朝換代)之際,兵馬倥傯(兵荒馬亂),檔案俱失;私家收拾(收藏),半付祝融(火災);則欲取金匱(音ㄍㄨㄟˋ,通「櫃」)石室之書(國家珍藏圖書),以成風雨(亂世)名山(著作出版)之業,而有所不可。  
◎修史之難(三)---取金匱石室之書難:
1、
【兵馬倥傯,檔案俱失】→公家藏書,戰亂散失。
2、【私家收拾,半付祝融】→私人藏書,毀於火災。

然及今為之,尚非甚難,若再經十年、二十年而後修之,則真有難為者。是臺灣三百年來之史,將無以昭示後人,又豈(難道)非今日我輩之罪乎?    
◎修台灣史固然困難,但台灣無史書留下,為我輩罪過。
◎本段先總提後分說,並以層遞修辭表現修臺史的重重困難,再以四個「則」字作結。以徵文難、考獻難,及欲取金匱石室之書難,來說明撰史之不易。而臺灣自割讓給日本之後,日本政府即一方面加強殖民統治,另一方面逐漸有計畫的消滅臺灣的傳統文化,作者處身日治時代,又從事報業工作,其所接觸的訊息與感受,自然較一般人深刻而強烈,因而有如此感嘆。 

Q:本文中論及修台灣史的困難有哪些?
A:
1、【徵文難】→史料考證不易。
2、【考獻難】→求訪耆老不易。                                    
3、【取金匱石室之書難】→史料易受戰禍、火災而損毀散佚。


第五段:台灣通史一書內容簡介

橫不敏,昭告神明,發誓述作,兢兢業業(戒慎恐懼),莫敢自遑(空閒),遂以十稔(年)之間,撰成臺灣通史。    
◎本書以十年時間完成。

為紀四、志二十四、傳六十,凡八十有(又)八篇,表、圖附焉。起自隋代,終於割讓,縱橫上下,鉅細靡(無)遺,而臺灣文獻於是乎在。    
◎體例:紀、志、傳共88篇。→本書體裁為【紀傳體】
◎時間:上起隋代,下迄割讓。→本書體裁為【通史】
◎本段表明修史動機之強烈與撰述之體例,合乎序跋體之要求。
◎而台灣文獻於是乎在:「在」之後省略之受詞,為台灣通史此書。

Q:請找出台灣通史所使用的體例:(多選)
A:
□通史    
□斷代史  
□紀傳體    
□編年體    
□記事本末體
 □國別史  
□正史  
  □方志(地方史)                            

第六段:作者對同胞的期許(也是連橫修史之緣由動機)


(深、大)(思)我祖先,渡大海,入荒陬(荒遠之地),以拓殖斯土,為子孫萬年之業者,其功偉矣!追懷先德,眷顧前途,若涉深淵,彌(更)自儆惕。  
◎回溯過去,展望未來:

1、緬懷先賢唐山過台灣,
2、儆惕在未來謹慎小心。


烏乎!念哉!凡我多士,及我友朋,惟(無義)仁惟(無義)孝,義勇奉公,以發揚種性(民族性),此則不佞(我,謙詞)之幟(志向)也。    
◎我的志向抱負:
【發揚台人善良種性

婆娑(起舞)之洋,美麗之島,我先王先民之景(偉大)命,實式(依託)(依託)之。 
◎我先王先民之景命,實式憑「之」:【婆娑之洋,美麗之島
◎讚語與期待:
我們應愛惜這塊祖先留給子孫萬代的土地及其歷史。
◎臺灣在開發過程中,常有來自各個地方、國家、民族的移民遷入,除原住民以外,有明末清初大量移居的閩客族群。至民國38年,中國大陸各省人民遷徙來臺者為數更多。時至今日,大陸及東南亞國家的新移民也不在少數。由於不斷的有新族群加入,使臺灣在文化上呈現多元特色,在飲食方面即十分明顯,其他如信仰、穿著、器物等方面也十分多樣化。表現出來的是彼此激盪交流、包容尊重、開放進取的性格,這是很值得我們驕傲而珍惜的。台灣通史序末段作者稱頌先民篳路藍縷之功,用意在勸勉後人,應該繼承先人光輝歷史,並思索如何發揚「惟仁惟孝,義勇奉公」的民族性,由愛歷史,進而愛民族,最後共創更好的未來。


Q:請你提出你的觀察及思考,各舉出今日台灣人的民族性中三項缺點?三項優點?
A:學生自由回答。                                         
Q:請整理台灣通史序所言,作者繼前人修史之緣由動機:
A:
(一)【舊台灣史有諸多缺失】
1、視荷人為島夷;視鄭氏為海寇。
2、臺、鳳、彰、淡…諸志雖有續修,然侷促一隅,無關全局。
3、海通以後涉外事件;及草澤群雄反抗起義事件,缺而不錄。
4、清末台灣建省後的建設,缺而不錄。
(二)【歷史對一個民族非常重要 】
基於理念,保存歷史就是保存民族精神,可作為後人借鏡。
(三)【修台灣史雖然困難,卻是我輩之責任 】
撰述台灣史刻不容緩,如無台灣史流傳後人是我輩之罪過。
 (四)【透過本書緬懷先人、發揚民族性】
緬懷先人拓殖斯土的艱辛,鼓舞同胞惟仁惟孝,義勇奉公。

◎台灣通史序中的四個代名詞:
1.第二段: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至於今是賴」=至於今賴是
是,通「此」,指先人創立的基業】
2.第三段:
代之盛衰,俗之文野,政之得失,物之盈虛,「均於是乎在」=均在於乎是
是,通「此」,指歷史】
3.第五段:
「而臺灣文獻於是乎在」=而臺灣文獻在於乎是
【是,通「此」,指臺灣通史】
4.第六段:
我先王先民之景命,「實式憑之」
【之,指婆娑之洋,美麗之島】


【文章出處】
《臺灣通史》
〈臺灣通史自序〉
原作者:連橫

【資料整理】
本站。


台灣通史.jpg


補充:連橫年譜

 

西元

年紀

大事紀

 

清道光咸豐年間

 

 

祖父連長瑞在漳州府城坊橋頭經營芳蘭號煙鋪,販賣鴉片,收入頗豐。

1878年

清光緒4年

 

1歲

連橫出生於台灣府台灣縣(今台南市)。

1891年

清光緒17年

 

13歲

入私塾就學,父親教他讀《臺灣府志》,並告誡他:「汝為
臺灣人,不可不知臺灣事。」

1893年

清光緒19年

 

15歲

連家開始踏入樟腦煉製,每年產量可達數萬擔獲利達數十萬兩金,連家為當時漳州與臺南兩地的巨富。

1894年

清光緒20年

 

16歲

甲午戰爭爆發。

1895年

清光緒21年

明治28年

17歲

馬關割台。台灣成立台灣民主國,台日乙未戰爭爆發。

1897年

清光緒23年

明治30年

19歲

娶沈姓世家女子沈筱雲為妻。和富家結為親家,對連家經濟發跡有很大影響,連橫才可畢生讀書風流,和臺灣當時的文士階級詩酒唱酬。

1899年

清光緒25年

明治32年

21歲

連橫為台南臺澎日報記者,為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作歌頌詩〈歡迎兒玉督憲南巡頌德詩〉

1902年

清光緒28年

明治35年

24歲

赴福建參加科舉。先至廈門以銀錢捐得監生功名,取得應考資格,再到福州應鄉試,但未錄取。

1904年

清光緒30年

明治37年

26歲

長子連震東出生。

1908年

清光緒34年

明治41年

30歲

連橫開始撰寫《台灣通史》。

1909年

清宣統元年

明治42年

31歲

與友人創詩社櫟社,以詩文切磋。

1912年

民國元年

大正元年

34歲

赴中國旅遊,抵達上海,認識王香禪。

1914年

民國3年

大正3年

36歲

赴北京清史館任職,盡閱館中所藏有關台灣檔案。

1918年

民國7年

大正7年

40歲

台灣通史完稿。

1924年

民國13年

大正13年

46歲

於台北開設雅堂書局,代理臺灣總督府採購有關南方資料漢文書籍業務,成為日本御用書店。

1930年

民國19年

昭和5年

52歲

在日人御用報紙《臺灣日日新報》上發表媚日〈新阿片政策謳歌論〉,全台輿論譁然。民族運動領袖林獻堂都看不下去
。櫟社集會開除連橫會籍。

1931年

民國20年

昭和6年

53歲

擔任臺灣總督府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調查會委員

1933年

民國22年

昭和8年

55歲

自覺在台無立足之地,決定舉家遷往中國,移居上海。

1936年

民國25年

昭和11年

58歲

肝癌病逝上海。死後返台遷葬,葬於新北市泰山。

 


台灣通史.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