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轍〈懷澠池寄子瞻兄〉
相攜畫別鄭原上,共道長途怕雪泥;
歸騎還尋大梁陌,行人已渡古崤西。
曾為縣吏民知否?舊宿僧房壁共題;
遙想獨遊佳味少,無言騅馬但鳴嘶。
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
人生到處知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蘇軾〈水調歌頭〉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獄中寄子由.其一〉
聖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滿先償債,十口無歸更累人。
是處青山可埋骨,他時夜雨獨傷神。
與君世世為兄弟,又結來生未了因。
說明:
烏臺詩案發生於宋神宗元豐二年(西元1079),當時蘇軾擔任浙江湖州太守。新黨人士御史舒亶等人,挾怨報復,摘取蘇軾詩文,斷章取義的誣陷蘇軾譏諷朝政、怨謗君父。並且依據蘇軾平日書信詩文往來,構陷牽連七十餘人。同年八月十八日,將蘇軾押解入京,繫御史臺獄。此一文字獄,引發政壇軒然大波,導致蘇軾生涯一大轉折,甚至還自知凶多吉少而寫下二詩與蘇轍訣別。御史府又稱烏府、烏臺、烏署。蘇軾於獄中飽受酷刑逼供,自期必死無疑,故作獄中寄子由七律二首以密授其弟。所幸經太皇太后、朝中耆老等多人力保,而終免一死,改謫黃州團練副使並限定在黃州活動。至於上書以身家求情的蘇轍,以及平日往來密切的師友曾鞏、黃庭堅、司馬光等人,則難以倖免而同遭處分。
留言列表